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鱼类水霉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水霉病是一年四季发生的鱼病。特别在秋末冬初、冬季、冬末春初鱼种水霉病一般在鱼体瘦弱或体表受伤的鱼类发生,而鱼体健壮、体表无伤、生活在良好水域的鱼类一般不会感染此病。 1、预防水霉病发生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1.问:鱼类水霉病是怎样发生的?如何防控?答:(1)水霉病的发生。是由于在鱼类捕捞、运输、放养等过程中,鱼体受伤,水霉菌乘虚而入;或在寒冷天气冻伤鱼体时,水霉菌乘虚而入;或鱼体被寄生虫损伤,水霉菌乘虚侵入;或鱼类密度过大时,互相斗争损伤过多,水霉菌乘虚而入。使鱼体黏液不断增多,开始焦躁不安,与水生植物或水中固体物发生摩擦,然后黏液  相似文献   

3.
<正>(三)真菌性疾病1.水霉病水霉病几乎可见于各种养殖鱼类和其他水产养殖动物,从鱼卵、鱼苗现成鱼均可发生,不仅可以导致病鱼死亡,而且也失去商品价值。【病原体】多种水霉(Saprolegnia sp.)和绵霉(Achlya sp.)。【流行与危害】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早春、晚冬季节最易发生。水霉菌等多是腐生性的,因此,鱼体受伤是发病的诱因,扦捕、运输、体表寄生虫侵袭和  相似文献   

4.
<正> 淡水白鲳简称白鲳鱼,是池塘养殖的优良品种。水霉病俗称白毛病,因鱼体受伤后被水霉菌感染而引起。 症状:病鱼不吃食,在水面无力缓慢游动,鱼体背侧及尾部体色变淡,并有霉菌感染症状。取病鱼检查。肉眼可见体表上呈分块状的霉丝丛,有些病鱼还有鳞片脱落,鳍条被蛀断,严重的病鱼可见肌肉腐烂等症状。 流行与危害:此病常见于鱼种或成鱼进入温室越冬期2—3天,初夏鱼种从温室越冬池进入池塘饲养2—3天,该病感染快,死亡率极高。发病原因是网伤,因与罗非鱼混养在捕捞过程  相似文献   

5.
正冬季的气温、水温比较低,鱼的活动能力也逐渐减弱,鱼病的防治极易被人们忽视。其实,冬季也是鱼病发病率较高的季节,如果不加强防范,就会给渔业生产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并会影响来年水产养殖的正常进行,因此,冬季防病,至关重要。根据笔者养殖经验,向大家介绍冬季比较常见的鱼病及防治技术。1、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水霉病该病主要发生在鱼刚进入越冬池期间或越冬后期出售鱼种时,因并塘或拉网时鱼体受伤、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气温的降低,秋冬季节的到来,水温也不断降低。此时正是养鱼捕大留小的季节,也是水霉病开始流行季节,在拉网捕捞、运输、放养过程中,如果鱼体受机械损伤,病原菌会乘虚而入引发水霉病。水霉病俗称白毛病、水绵病。病原体常见的种类为水霉和绵霉两属。此病从秋末开始至早春鱼类都易感染。一、症状鱼体受伤处长满白色或灰白色的水霉菌丝,如旧棉絮状,病鱼焦躁不安,食  相似文献   

7.
<正>(三)真菌性疾病水霉病水霉病几乎可见于各种养殖鱼类和其他水产养殖动物,从鱼卵、鱼苗现成鱼均可发生,不仅可以导致病鱼死亡,而且也失去商品价值。【病原体】多种水霉(Saprolegnia spp.)和绵霉(Achlya spp.)。【流行与危害】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早春、晚冬最易发生。水霉菌等多是腐生性的,因此,鱼体受伤是发病的诱因,扦捕、运输、体表寄生虫侵袭和越冬  相似文献   

8.
<正>冬季既是渔业收获的季节,但同时也意味着下一个养殖周期的开始。冬季鱼种塘管理工作开展得好,将为当年渔业增收和来年渔业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冬季鱼种塘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抓好鱼种的并塘越冬和销售上市为便于鱼塘清淤修整和鱼种上市销售,需要对养殖的鱼种和成鱼进行并塘。鱼种并塘一般选择水温在5~10℃时进行。在并塘前要对鱼种拉网锻炼1~2次,在鱼种拉网、运输、转场和放养过程中,动作一定要轻巧,以防鱼体受伤感染水霉病。越  相似文献   

9.
一、水霉病:多发生在水温低于22℃以下的早春,由霉菌侵入鱼体伤口致病。菌丝体在伤口大量繁殖,犹如棉絮;病鱼焦躁不安,行动迟缓,食欲减退,直到死亡。防治方法:(1)鱼种入箱前在4~5%食盐水浸浴5~10分钟进行预防;(2)发病后每箱(25平方米)用孔雀石绿20克加入10公斤水溶化后全箱泼洒,或用1%小苏打和3%食盐混合液,将病鱼侵浴,当鱼出现浮头时即转入新鲜水中。 二、烂鳃病:此病常年可见,由细菌浸入鳃部引起。病鱼鳃丝腐烂变黑,鳃盖内表皮充血,常腐蚀成圆形透明小窗。防治方法:(1)鱼种入箱前用8PPM  相似文献   

10.
<正> 据众多养鱼户反映,春季鱼类死于水霉病的达30%以上。可见,水霉病是春季鱼类的大敌,各养鱼户应引起高度重视。 水霉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在拉网、运输及养殖过程中,鱼体受了伤,水霉和绵霉菌侵入鱼体伤口,大量繁殖生长成棉絮状的白色  相似文献   

11.
<正> 1、水霉病 该病在乌鳢生长的各个阶段均有发生。特别是在鱼种越冬期更容易发生,感染后不易观察到。潜伏期无明显的症状,随着病原体的蔓延,体表出现点状血斑,食欲减退,鱼体消瘦,病灶部位黑色素消退,出现灰白色区域,鱼体失去光泽,离群独游,有时停留于水面、水草丛中,相继长出絮状的丝状体,肌  相似文献   

12.
<正> 1、水霉病 即肤霉病。池水中的霉菌侵入鱼体表伤口,向内深入肌肉组织,向外长出一簇簇菌丝,似灰白色棉絮状,故俗称“生毛”或白毛病。由于霉菌能分泌大量蛋白质分解酶分解鱼的组织,鱼受刺激分泌大量粘液,表现焦燥不安,最后瘦弱或继发感染细菌病而死。在鱼卵孵化过程中,水霉侵染鱼卵可发生卵丝病。防治:在起捕、运输过程中小心操作,谨防鱼体受伤。治疗:(1)  相似文献   

13.
<正>水霉病是由水霉科多种真菌寄生而引起的,我国常见的有水霉和绵霉两属。此类霉菌对温度适应范围广,鱼体在一年四季都可能被感染,尤其是在密养的越冬池冬季和早春易流行,在全国各养殖区均有流行。对于各种饲养鱼类,从卵到各龄鱼都可感染。在霉菌刚刚寄生阶段,通过肉眼观察无任何异样,而当菌丝生长到肉眼可见的时候,证明菌丝已经侵入鱼体伤口,尤其是鳍条底部等无磷的部位,通常菌丝呈灰白色棉絮状,故又称此病为白毛病。被感染后鱼通常表现为急躁不安,行动迟缓,食欲减退,相互摩擦等现象,严重时患处肌肉逐渐腐烂,  相似文献   

14.
<正> 一、水霉病 病因:发生在20℃以下的低水温季节。罗非鱼刚进入越冬期,因鱼体的损伤,鳞片脱落,导致水霉菌入侵,在受伤或病灶处迅速繁殖,长出许多棉毛状的水霉菌丝。病鱼焦躁不安,游动缓慢。食欲减退,鱼体消瘦终至死亡。  相似文献   

15.
1、严格操作技术规程提高转池和运输存活率无论是鱼种还是成鱼,在拉网、转塘过程中,操作一定要轻巧,防止因操作不慎引起大量伤亡。在转池时最好是用木桶或塑料桶带水搬迁,切忌用竹篓“干提”,防止鱼体受伤、鳞片脱落后大面积感染水霉病。鱼种在过秤计数时,一次称重量以不超过15  相似文献   

16.
<正>冬季的气温、水温比较低,鱼的活动能力也逐渐减弱,鱼病的防治极易被人们忽视。其实,冬季也是鱼病发病率较高的季节,如果不加强防范,就会给渔业生产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并会影响来年水产养殖的正常进行。因此,冬季防病,致关重要。冬季比较常见的鱼病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水霉病该病主要发生在鱼刚进入越冬池期间或越冬后期出售鱼种时,因并塘或拉  相似文献   

17.
<正> 一、水霉病 病因:发生在20℃以下的低水温季节。奥尼鱼进入越冬期时,因鱼体的损伤、鳞片脱落,导致水霉菌入侵,在受伤及病灶处迅速繁殖,长出许多棉毛状的水霉菌丝。病鱼焦躁不安,游动缓慢,食欲减退,鱼体消瘦终至死亡。 防治方法:(1)越冬池要严格消毒后才能放鱼。(2)水温应保持在20℃以上,做好保温升温工作。(3)在捕捞搬运和放养时尽量避免鱼体受伤,注意合理的放养密度。(4)入  相似文献   

18.
<正> 冬季放养鱼种,由于气温低,鱼类活动量小,成活率高,鱼种壮,鱼鳞紧,适应能力强,又是鱼种性腺发育早期,操作时鱼体不易受伤。因而,“冬至”至“立春”是冬季放养鱼种的最佳时机。冬放鱼种前,务必进行小塘改大塘,死水塘改活水塘,浅水塘改深水塘的改造工作。放干塘水,经太阳曝晒或冰冻后,挖去多余的淤泥,仅留淤泥15—20厘米厚,并铲净杂草,加固塘埂。  相似文献   

19.
<正> 春夏季节,水温适宜,水中各种病源体容易滋生繁殖,是鱼类的发病季节。如果忽视预防很容易诱发鱼病,尤其是草鱼发病死亡率高,损失大。现将四种主要鱼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分别介绍如下:一、水霉病:易流行于早春季节。症状:鱼体表面局部鳞片脱落,表体发霉或长毛。  相似文献   

20.
<正>一、水霉病1.病原和症状:该病是由霉菌感染引起的。主要症状是伤口上有白色的棉絮状的菌丝。2.预防:(1)鱼池清塘时要用生石灰清塘消毒。(2)在捕捞运输和放养时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同时合理放养也是防止少生水霉病的重要措施。(3)苗种放养时必须用食盐或高锰酸钾浸洗消毒,同时保持水质肥、活、嫩、爽,无污染。并发寄生虫病要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