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处理器     
《电脑采购》2006,(10):9-9
点击量超过千万、寒蕾恋绯闻……徐静蕾博客成了目前网络一大热门。就在日前,“老徐博客”再爆猛料。一网名为“月月鸟”网友在“老徐博客”中留言写道:“以后大家再不用从首页找进来了,直接输入xujinglei.cn就能到达,我把它买回来了!”谁会如此狂热,去为徐静蕾赎回私人域名呢?买下这个私人域名意欲何为?  相似文献   

2.
自2002年方兴东把博客引入中国人的视野后,中国相继出现了木子美、青瞳竹影、芙蓉姐姐等。你方唱罢,我登场。新浪网作为商业性的门户网站,在2005年所谓的“博客元年”也开始利用名人做起了新浪名人博客秀。余华、张海迪、陈染、徐静蕾、吴小莉、闾丘露薇、张靓颖、郭敬明、韩寒……等已经相继登场,徐静蕾的博客也在短短三个月时间突破了百万的点击率。本人就新浪名人博客的传播形态、传播特征和新浪博客受众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老徐最近又被一家猎头公司“铆牢”了,委托方是一家私营企业,开出的条件是:公司副总经理,60万年薪,配有专车(工作三年后车即归为私人对产),5%股份静,负责公司产品斫发、市场推广和销售。老徐心动了。  相似文献   

4.
李磊 《市场研究》2007,(5):45-47
<正>说起眼下流行的“博客热”,人们立刻会联想起美女导演徐静蕾、个性作家韩寒,还有依靠“馒头血案”一夜成名的胡戈等人。毫无疑问,在许多人的理解中,浏览率高的博客就是明星、名人的专属。然而,在国外,博客与企业己  相似文献   

5.
从神六、超女、福娃这样的热门名词,到徐静蕾等明星的名字,域名抢注无孔不入。目前,有不少企业面临看中文域名被抢注的尴尬。“百度.cn”的城名在3年前被安徽芜湖一家电子商务公司抢注,百度至今还没有赎买回来。著名的“东方明珠.cn”被浙江武义一企业注册,“永和豆浆.cn”也被济南市某豆浆店抢先注走。  相似文献   

6.
200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350万人,毕业人数将再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相当严峻。为求得用人单位青睐,今年的应届毕业生们使尽了浑身解数,制作求职博客已经成为数万学生的求职新招。日前,北京服装学院2006届广告系毕业生又玩出了新花样,据悉,该毕业班老师为同学们各注册了一个以学生姓名命名的CN域名,使得求职博客“有名有姓”。为何师生如此煞费苦心?记者采访了相关当事人。  相似文献   

7.
黄建东 《大经贸》2008,(10):84-85
域名被抢注 在如梦如幻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红衣女孩林妙可一曲《歌唱祖国》深入人心,唱响世界。不久,林妙可粉丝团就宣布成立。由于人气急剧上升,“林妙可国际后援会”、“林妙可吧”、“林妙可中文网”相继出现,就连小姑娘的博客访问量也急速突破16万……随后,与其名字有关的域名,如“linmlaoke.com”、“linmiaoke.net”、“linmiaoke.cn”、“linmiaoke.com.cn”、“linmiaoke.net.cn”、“linmiaoke.org.cn”等皆被抢注。  相似文献   

8.
《三联竞争力》2007,(9):15-15
被喻为民间“股神”的“带头大哥777”被捕了。2007年6月,名为“带头大哥777”的股评博客被勒令关闭,但此前,在其开博不到3个月时间里,单日最高点击量超过150万人次,总点击量累计1548多万人次,超过了素有“中国第一博”之称的徐静蕾。  相似文献   

9.
Web2.0的颠覆与裂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产生新价值才是Web2.0的商业之道在过去的2005年,哪一个问题是人们发表意见最多的?答案很可能出乎意料,因为它很可能就是:“你的三个怪癣是什么?” 2005年8月,台湾女孩Anais Lee发起“怪癖接力”游戏,让博客们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下自己的三个怪癖,然后再指定三个人继续写下去。这一游戏成为当时流传于中文博客圈中最火暴的话题。尽管不知道有多少人参与了进去,但是它与博客网融资1000万美元等事件并列在博客研究中心推出的“2005博客大事记”中。  相似文献   

10.
说起眼下流行的"博客热",人们立刻会联想起美女导演徐静蕾、个性作家韩寒,还有依靠"馒头血案"一夜成名的胡戈等人。毫无疑问,在许多人的理解中,浏览率高的博客就是明星、名人的专属。然而,在国外,博客与企业己经紧密的联结在一起,开启了营销的新方式。相对于国外企业博客的如火如荼,国内企业利用博客的事例并不多见。尤其在一些国内大企业看来,博客只是一些中小企业的形象推广方式而已。事实上,网络时代的消费者,已不再满足于仅通过电视、报刊和广播等传统媒体被动地获取消费资讯,更不喜欢企业地毯轰炸式的广告运动。在此背景下,企业博客无疑为企业与消费者、媒体、社会公众构筑了一道全新的沟通桥梁,也为企业打开市场空间创造了全新的营销方式。那么,为何企业博客具有如此之高的营销威力?企业在从事博客营销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如何最大化提高博客营销的综合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网络世界中域名,就像一个人的姓名一样重要。英文域名的注册问题已经沸沸扬扬,最近全面展开的全球性中文域名注册活动更是火热异常,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特批了五家公司代理国内用户的中文域名注册。但事实表明,中文域名的注册之路要比想象的艰难。但是不管怎样,用户也不会就此放弃抢注中文域名的大好机会。本期“热点话题”我们关心的是:中文域名,你注册了吗?  相似文献   

12.
万事开头难,企业上网也同样如此。在千头万绪中首先该做什么?别着急,我们先从“抢注域名”开始、为什么是“抢注域名”而不是注册域名呢?之所以用“抢”这个字,是因为现在很多人利用注册一些知名企业的名称,去获取暴利,而且这种趋势现在看来有越演越烈之势。您应该尽快去抢注本该属于您企业的域名,虽然注册域名有一定的手续,但比起用官司或金钱要回本该属于您公司的域名还是要简单得多。  相似文献   

13.
博客(BLOG)是WEB BLOG的缩写,中文翻译是“网络文章”,简单来说就是网络日记。它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文章所构成。具体说来,博客(BLOGER)这个概念解释为使用特定的软件、在网络上出版、发表和张贴个人文章的人。博客并不是纯粹的技术创新,也是一种逐渐演变的网络应用。最近几年,博客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据中国互联网协会交流与发展中心日前发布的《2005年~2006中互联网产业调查报告》显示,2005年全球博客数量突破1亿,而中国这一数字则达到了1600万。从新浪徐静蕾博…  相似文献   

14.
雷管     
小六 《创业家》2014,(4):133-133
过年买不起爆竹,老徐想起了家中的雷管。福建龙岩市仁和村北有座山,名唤北山,山中有煤。很多年前,政府尚未介入开发,山上遍布私人小煤窑。我爸爸,也就是老徐,曾在其中—个矿上挖煤。  相似文献   

15.
薛虹 《国际贸易》1998,(4):49-50
近一、两年,Internet风靡全球,各行各业都希望在网络空间占有一席之地。城名就象人们在网络空间的“联系地址”,人们借助域名在网络空间标名挂号,既宣传自己,又彼此联系。域名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并有稀缺的趋势。很快,人们就象争夺商标、争夺“吉祥号码”一样,开始争夺域名。已经有“好事者”借助域名牟利。1994年,域名尚未如今日般“火爆”,美国  相似文献   

16.
《销售与管理》2010,(5):124-127
不仅被娱乐圈奉为“才女”,徐静蕾还是中国2亿网民中玩得最High的名人。她的Blog被英国《卫报》评为世界最有影响的博客之一、她的《开啦》电子杂志有数十万的忠实读者、她手写的书法被做收录为“静蕾字体”在PC上供网友下载、微软还专门为她定制了一个专属的MSN聊天机器人。最近她亲自主导的Ⅸ杜拉拉升职记》各种媒体报道席卷而来,  相似文献   

17.
域名投机买卖到底是合法还是非法?抢先注册是否就一定构成恶意注册?通过对首例域名不侵权案的剖析,解读域名抢注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从而为企业加强域名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三家大型汽车制造商,想要共同设立一个零部件采购网,但出师不利。由于一开始就忙于投入大笔资金进行系统开发和测试,在网站全面推出之前,才惊讶地发现域名设计方案还没有最终答案。因此网站发布时间一推再推,时间紧迫,不能再等闲视之,最后才匆忙拟定了一个晦涩难懂的域名。一些汽车零部件销售公司对此大为不满,因为该域名过于复杂,并且没有任何含义。由于他们因延误网站发布时间,使大批蠢蠢欲动的客户顿时大失所望,以至损失大量资金。现在,你知道了域名的重要性了吧?域名是你在进入互联网上给人的第一印象,当别人看到你的域名就会让人联想到这是你的企业、品牌、产品。而且它具有全球唯一性,因此它的价值可能会高于传统的名字、商标。  相似文献   

19.
.CN解析域名经济 是300元?还是300万元?一个域名到底能值多少钱?恐怕大多数人对这个问题都没有概念,在中国,域名刚刚开始显露它创造经济价值的能力。 据说,现在仅在美国就有超过1000家专业域名中介或拍卖网站,经营着数以百万计的域名;目前已成交的最贵域名价格为7,500,000美元。这些都是发生在域名注册大国的传。一个巨大且高速成长的以域名的注册、转让及配套活动等为主要形式的域名经济正在中国浮现,.CN域名即将成为这种传奇的主角。  相似文献   

20.
CN解析域名经济 是300元?还是300万元?一个域名到底能值多少钱?恐怕大多数人对这个问题都没有概念,在中国,域名刚刚开始显露它创造经济价值的能力。 据说,现在仅在美国就有超过1000家专业域名中介或拍卖网站,经营着数以百万计的域名;目前已成交的最贵域名价格为7,500,000美元。这些都是发生在域名注册大国的传。一个巨大且高速成长的以域名的注册,转让及配套活动等为主要形式的域名经济正在中国浮现,CN域名即将成为这种传奇的主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