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盈余管理会误导投资者的决策,损害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盈余管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公司治理不完善是一个重要方面。就我国而言,上市公司治理存在的缺陷,为管理当局操纵盈余提供了机会。因此,要有效治理盈余管理行为,必须要完善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2.
在资本市场中,只要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博弈,会计舞弊和盈余管理的动机和借口就永远存在。对于财务舞弊和盈余管理的治理,是很难通过消除压力和借口来取得成效的,只有尽量减少机会因素,即行为实施的条件和机会,才能真正取得实质性成效。由于两者在行为后果和法律责任上的截然不同,因而相应的治理策略也有所不同。对于会计舞弊的治理则需要以"治"为主、"防""治"结合的策略,事前的有效防范、事后外部审计的有效监督和发现后的严厉惩罚缺一不可。对于盈余管理问题,只能通过不断改革和完善相关会计政策规范,加强信息披露等来压缩盈余管理的空间,同时还应通过制度建设和道德建设来引导公司的行为,才能逐步减少盈余管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顺  严久欣  王子南 《商》2014,(49):145-145
知识大爆炸的今天,各种理论层出不穷,有些定论在当经时代已经不是定论。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金融市场的成熟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各种创新层出不穷,上市公司在财务报表上的粉饰行为越来越被发现。上市公司通过盈余管理的行为使得到自身目的的同时扰乱了市场稳定。因此,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有效的治理将有实际的意义,本文将对盈余管理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有关盈余管理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盈余管理是企业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调整对外公布分会计信息,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目的的行为。虽然盈余管理能帮助企业解决暂时的财务困难,但是会导致企业财务信息失真,不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本文分析了中远海控盈余管理的手段,并提出相应治理措施,以期得出有效的盈余管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独立董事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一部分,对公司的过度盈余管理能够产生抑制作用。然而现实情况是有的独立董事是没有发现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有的是发现了但没有去抑制这种行为。在独立性方面,应加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完善独立董事的履职环境,强化独立董事的知识结构,重视选用本地域的独立董事,以此来更好地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进而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关于企业盈余管理问题的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盈余管理是上市企业和计划上市企业经常出现的会计行为,从维护经济秩序、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角度,加强企业盈余管理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当前盈余管理的主要问题,系统分析由此产生的影响,并规划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加强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对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和改善证券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进行了研究,首先阐述了盈余管理的涵义,其次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再次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并提出了一些识别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方法,最后提出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盈余管理和财务报表粉饰有其共同的弊端——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不同动因的盈余管理行为也有所差别,但“虚夸利润和净资产”的盈余管理行为和财物报表粉饰却相当统一。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对财务报表粉饰的治理只是治理盈余管理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面临国际市场的冲击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企业盈利能力普遍降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越来越多,成为企业管理中的焦点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持续发展。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是一对孪生兄弟,盈余管理的根源在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公司治理是为了调节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减少盈余管理的行为。我国企业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具体体现在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董事会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监事会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管理层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外部环境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10.
盈余管理和财务报表粉饰有其共同的弊端--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不同动因的盈余管理行为也有所差别,但"虚夸利润和净资产"的盈余管理行为和财物报表粉饰却相当统一.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对财务报表粉饰的治理只是治理盈余管理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盈余管理的诱导因素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莉 《商业研究》2005,(19):26-29
当华尔街的会计造假事件愈演愈烈的时候,人们对盈余管理、以及与盈余管理相关的“利润操纵”、“会计造假”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实际上对盈余管理的理解犹如一个硬币的两面,是管理层对付不确定性和增加个人效用的手段。盈余管理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是多种因素的合力诱导的结果,既有管理层的内在动因,又有外部激励。然而恶意的盈余管理不但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甚至过度扭曲了有关会计数据,使会计信息严重背离了企业的真实价值。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保护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利益,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管理层的恶意的盈余管理行为对企业财务信息披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黑龙江省23家A股上市公司共138个子公司为样本,选取2006-2011年的数据对应急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所进行的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各公司真实盈余管理水平相差较大;有一半以上的公司倾向于采取应计盈余管理进行正向操控,而采用真实营盈余管理进行负向操控;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变化总体呈相反趋势;各行业、地区的盈余管理相差较大。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强对公司盈余管理的遏制,从而促进黑龙江省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上市公司管理层通过盈余管理粉饰公司业绩,误导投资者决策的行为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通过对盈余管理动机的深层研究。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管与控制应该双管齐下。既要通过完善相关会计法规减少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可以选择的手段,又要完善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对少数股东的利益保护机静】,从根本上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使得公司的财务报告反映公司的真实业绩,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12-2014年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自然事件研究的思路,考察新三板扩容及该背景下做市商制度对公司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以此揭示新三板制度发展对挂牌公司盈余质量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新三板扩容显著降低了挂牌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但是在高速扩容之下,做市商制度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加剧了企业进行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股票流动性提升后,企业实施费用操控的真实盈余管理水平也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5.
企业的盈余管理只能在会计准则或制度的范围内进行,不能超越会计准则及制度的规定,恰当的盈余管理可为公司赢得理财和经营活动的弹性空间。但许多盈余管理完全是一种机会主义行为.尤其是我国证券市场还不是很发达,上市公司中的一些盈余管理行为已经影响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已经超出了可以容忍的限度。因此,加强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的规范,减少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对增强我国企业的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沪深两市2007-2014年发生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处置非流动资产的盈余管理动机以及公司董事会特征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为了实现扭亏的目标,存在利用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实施盈余管理的行为;董事会治理机制中,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独立董事比例和董事会开会次数与真实盈余管理水平显著负相关;相对于民营上市公司,国有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动机更强,其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和独立董事比例抑制盈余管理的功能优于民营上市公司,而民营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开会次数的监督功能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7.
黄海波 《北方经贸》2011,(6):105-107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盈余管理问题日渐成为会计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盈余管理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密切联系,使得对盈余管理的研究成为投资者、债权人和政府主管部门以及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关注重点,加强盈余管理的研究对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改善证券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上市公司中,出于大股东利益和公司经理层自身利益的需要,盈余管理被广泛采用,成为一种特殊的会计行为,困扰着会计界。盈余管理本身是一种合法行为,但它也有两面性,过度的盈余管理也会给企业、社会,乃至整个国家带来损害.上市公司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大多是过度的机会主义行为,为此,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规范,以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实为当务之急;问时,由于在新兴的中国证券市场上,监管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研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并找出监管环境对它们的影响,对于完善监管政策、优化市场资源的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盈余管理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研究来看,许多学者对盈余管理有自己的定义,在这些学者的定义当中,盈余管理被概括为企业管理当局为满足自身利益,有意采取会计或非会计的方式对企业收益进行调整。通过对盈余管理存在的动机及客观的前提条件的分析,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盈余管理不论对于企业还是整个市场都有一定的必要。对于企业来讲,提高当前盈余水平或是透过洗大澡的方式可以短暂的缓解企业面临的困难,利润平滑化则可以帮助企业维持良好社会形象,使企业运营进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9.
盈余管理一直是企业会计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虽然新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某些盈余管理手段的应用空间,但也产生了新的盈余管理空间。在阐述盈余管理概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所实施的“会计魔法”,旨在加强对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正确认识,从而提高广大投资者和社会公众识别不正当盈余管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我国的证券市场基本是由政府管制,影响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证券企业为了得到健康发展,只能获得IPO的发行许可。从盈余管理出发,结合资本市场动机,两种假设:IPO企业同时实施两种盈余管理方法会提高其股票发行价和与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未来的损害较大,并选取在2007到2012期间沪深两市的699家IPO上市企业样本,通过引入不同变量、创建回归模型、对回归结果分析得出两种盈余管理方式,均有利于企业提高IPO的发行价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应用会对IPO公司的长期业绩产生不利的影响。可见,两种盈余方式对于促进IPO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