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着眼于全球经济中储蓄率的决定及其延伸问题,主要讨论跨国国民储蓄率以及居民消费率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针对人口负担比与国民储蓄之间的关系,重点引入全球价值观调查(WVS)中有关家庭价值观念的数据,从经验的角度揭示人口负担比与国民储蓄率、居民消费率之间的关系如何受到家庭价值观念的影响。文章以国别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研究结果表明,尊重父母的观念显著地正向影响国民储蓄率对老年负担比的回归系数,但于国民储蓄率对少儿负担比回归系数的影响并不显著;爱护子女的观念显著地负向影响居民消费率对少儿负担比的回归系数,但于居民消费率对老年负担比回归系数的影响并不显著。在控制相关经济变量和家庭价值观差异后,少儿负担比、老年负担比均显著负相关于国民储蓄率,且少儿负担比对居民储蓄率的负相关性也是显著的,但老年负担比则不然。  相似文献   

2.
曹佳斌  王珺 《南方经济》2019,38(7):83-99
促进文娱消费对于拉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至关重要,但我国居民文娱消费增速偏低,对此学界还欠缺足够的经验论证。文章基于人口年龄结构视角,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2016)考察中国城镇居民人口年龄结构变迁对文娱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整体而言,城镇家庭少儿人口占比具有显著的文娱消费需求效应,但家庭老年人口占比增加对文娱消费需求形成挤压;进一步研究发现,文娱消费需求效应伴随少儿的成长表现更为旺盛,而老年阶段的文娱消费需求随着年岁增长愈加不敏感。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家庭收入水平和教育程度能够正向调节家庭老龄化的文娱消费需求效应,在收入水平更高、教育背景更好的家庭,人口老龄化对文娱消费的挤出效应愈不明显;在教育背景、健康状况更优的家庭,少儿抚养数量增加带来的正向文娱消费需求会被部分挤出。旨在促进城镇居民文娱消费的政策应该顺应我国人口结构变动规律,充分尊重不同年龄消费群体的文娱消费选择及习惯,重点关注"多子化"、高收入、高学历家庭的文娱消费需求,在全面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基础上,培育发展壮大细分文娱产业和消费市场,让更多居民对文娱"能消费"、"愿消费"。  相似文献   

3.
消费不论在何时都是经济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微观角度来看,很多不同消费理论都指出,处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其消费倾向必然不会相同,在宏观上,整个社会或者地区人口结构的变动必然会引起其总消费的变化。本文将人口学中反映社会年龄结构的重要指标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与宏观经济学中的居民消费率作为一个整体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以云南省为例,定量分析了人口年龄构成与消费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基于2018年CFPS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和工具变量法研究女性受教育水平对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女性受教育水平能显著提升家庭消费总需求,且对发展型消费具有正向作用,但对生存型和享受型消费具有负向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家庭对服务型消费需求增加;从城乡和地区角度分析,城市地区对服务型消费需求高于农村地区,中东部对服务型消费的需求高于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5.
人口的年龄、城乡和产业结构对天津经济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结构的变化会影响到地区投资、消费等一系列的经济因素,进而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了研究天津市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结合当前我国热点话题,利用计量模型探讨天津市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城乡结构与人口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天津市经济发展带来人口结构角度的参考.结果显示,相对于劳动年龄人口,少儿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带来的消费需求对GDP拉动作用明显,而城镇人口比例的提高以及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增加同样能有效提升天津市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
吴欣欣 《宁波经济》2005,(8):16-18,36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影响宁波城市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扩展线型支出(ELES)模型对今后5—10年内宁波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变化进行了预测,旨在探求改善宁波市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努力调整投资消费关系,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的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说明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十一五”期间,我国将以“立足内需”的阶段性战略,着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快速稳步增长。研究表明,促进消费的最具潜力的市场在农村。伊犁是农业大州,伊犁州直辖县市(以下简称伊犁州)的农村人口占60%左右,近年来,农民的消费支出稳步增长,预示着未来的农村市场将成为扩大伊犁州消费领域的主战场,也为拉动伊犁州的内需展示出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促进内蒙古城乡居民消费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斌  韩臻 《北方经济》2006,(23):40-41
一、内蒙古城乡居民消费特点 (一)消费水平显著提高 在收入快速增长的支撑下,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达到69228.6元,比1990年增加5.7倍.农村牧区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达到5304.8元,比1990年增加近5倍.  相似文献   

9.
住房消费是居民消费支出和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经验表明,住房消费中自有住房的虚拟租金构成了住房消费的主体。我国传统的核算方法由于低估了城镇居民自有住房的虚拟租金,客观上低估了我国城乡居民的住房消费。采用新的估计方法后,城镇居民的住房消费支出有显著提高,但重估后的住房消费并没有显著提高消费占GDP的比例。中国消费率低下的问题不能归结为住房消费的系统性低估。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1978-2010年省级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了政府民生支出对东、中、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民生支出对我国居民消费具有明显的挤入作用,但其政策效应存在着的地区和城乡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城乡居民具有明显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其中支出不确定性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负向影响大于城镇居民。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1978-2010年省级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了政府民生支出对东、中、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民生支出对我国居民消费具有明显的挤入作用,但其政策效应存在着的地区和城乡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城乡居民具有明显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其中支出不确定性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负向影响大于城镇居民。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食品、衣着和家庭设备等"商品"的消费支出占比明显下降,而用于医疗、交通、娱乐教育和居住等"服务"性的消费支出份额则大幅上升,存在显著的消费结构升级.本文首先分五个阶段,回顾分析了1978年以来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情况,然后采用1996至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估计了消费支出和价格水平在决定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消费支出增加对消费结构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各类商品和服务相对价格的变化对居民消费结构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张永利 《科技和产业》2012,12(5):131-134
消费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同时由于人们对消费的偏好程度不同,所以支出也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对我国2009年的31个省份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消费结构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一定的消费规律性,并针对我国目前农村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科学可行的建议,对政策部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非线性平滑转换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我国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以及变化趋势,实证结果如下:我国城市居民和农村民居均具有稳定的消费习惯,且稳定性随着收入水平递增;人均收入与居民消费率负相关;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率的挤入效应随着收入水平增加逐渐变小;城市老年抚养比和少年抚养比与居民消费率均为正相关,农村少年抚养比与居民消费率负相关;利率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随收入水平增加呈倒U型形状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魏瑞 《改革与战略》2014,(7):75-77,117
据2011年河南省统计年鉴调查数据表明,河南省各地区农民支出差异较大,且呈现出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文章从河南省农民消费支出地区差异的现状着手,对河南省农民消费支出地区差异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影响河南省各地区农民消费支出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河南省农民消费支出差异较大问题方案的模型,为合理调整河南省农民消费结构,尽快消除消费支出地区差异较大并继续扩大的现象,实现各地区经济均衡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居民服务性消费是居民用于住房、水电燃料、医疗保健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家庭服务和维修服务等在内的所有非实物性的消费支出。近几年,上海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尤其是服务性消费的增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上海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一、我区消费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消费结构现状 2001年,全区GDP(支出法)完成1545.33亿元,比2000年(下同)增加153.45亿元,增长11.02%。GDP的支出结构如下: 1、最终消费936.19亿元,增加148.98亿元,增长18.93%,消费率60.58%,提高4.02个百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农牧民收入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我国把开拓农村牧区市场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后,农村牧区居民消费问题日渐成为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运用农村牧区固定观察点1997年——2001年连续跟踪调查数据,分析研究我区农牧民家庭生活消费变化及其构成特征,以期提出扩大农村牧区市场,促进农牧民消费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安静 《科技和产业》2020,20(12):40-47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消费信贷模式,形成了互联网消费金融这一新的业态。它通过创造新兴的消费金融产品来催生居民消费需求,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再以新需求带动新增长,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的基础性作用,从而助力供给侧改革。以流动性约束作为切入点,先系统分析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再基于2011-2018年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GMM模型,实证分析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以及对不同收入群组的作用效果,结论表明:互联网消费金融缓解了流动性约束,促进了城镇居民各类消费支出增加,改善了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对居民生存型消费支出和发展享受型消费支出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特别是对流动性供给不足、服务缺失的低收入群体的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卿文博 《中国经贸》2012,(4):101-102
本文以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和人均收入的总体数据为研究基础,将人均生活消费进行结构划分和数据分析,并通过探究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对生活消费及其结构的影响,运用弗里德曼消费函数理论,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及其变动特征进行分析。基于理论和数据分析,得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消费水平有了很大的改观,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之间具有很高的相关程度,同时也与居民消费结构有着极大地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