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分税制改革的不完善和不规范,影响了地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比例,导致税种划分不规范,地方税缺乏主体税种,使地方政府缺乏必要的税收权限,对地方财政体制尤其是地方税收收入产生不利影响。改善地方财政税收体系的政策建议是:优化税收结构,构建地方税体系;积极推进"费改税",合理增加地方税收入规模;明确中央地方政府事权,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分税制颜永刚分税制是根据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按税种划分财政收入,以确定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分税制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公共财政理论确立的,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体制形式。我国实行分税制,主要是为了改革现行财...  相似文献   

3.
规范各级政府间税收分配关系若干问题的思考许建国1994年开始实施的分税制带有明显的过渡性质,这不仅因为各级政府职能的调整滞后于分税制改革,体制本身的缺陷亦不言而喻:一是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税种划分不尽科学,较多地考虑保地方既得利益,保留“基数法”又强化了...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财政管理体制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国以来我国先后实行了统收统支 ,统一领导分极管理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三种不同类型的财政管理体制 ,并实行了分税制改革 ,取得了积极成效 ,但仍然存在着中央、地方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范围划分不清、税收管理权限划分不合理等问题 ,需要从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间事权支出、划分税收管理权限、划分税种、完善转移支付、加强税收征管和规范预算外资金等方面做进一步改革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寻求导致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弱的原因出发,通过对我国现行地方税体系进行分析后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中央与地方某些共享税种的分享比例变动频繁;省以下政府间税收划分规则不规范及主体税种结构趋同;地方税体系税种结构不合理。对此本文提出以下改革措施:科学处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配关系;优化地方税主体税种;在合理划分事权的前提下,合理划分财力,特别是省以下各级政府间财力划分。  相似文献   

6.
分税制使中央与地方之间彻底的“分灶吃饭”本刊特约评论员陈毓圭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分税分级财政体制,简称分税制。所谓分税制,概括地说,就是在中央与地方之间,按一定原则划分税种的归属权和管理权。具体地说,就是将全部税收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  相似文献   

7.
阮宜胜 《财贸研究》1994,5(3):44-4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包干制财政管理体制已不适应其发展的需要。总结过去的经验,借鉴国外的成功做法,建立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是改革和发展的必然。分税制的基来框架是按税种划分收入,中央集中必要的财力,分设税务机构,分别征税,中央对地方实行转移支付制度,这种框架是在公共财政理论的基础上确立的,遵循了市场经济原则。但是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构筑的基本框架还只是粗糙的,初步的,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有待于继续改革,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8.
曹莹  王彦 《华商》2008,(15)
以划分税种为基础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已于1994年在我国全面推行。分税制的推行使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的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是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必然选择。但是也应当看到,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许多改革内容没有一次到位,采取了带有过渡性或变通性色彩的办法。为了进一步完善分税制,有必要对诸如科学界定事权、分割税收等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商》2015,(29)
作为一种按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财政管理体制,分税制的实质是为了有效的处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和财权关系。自"营改增"全面推行,已经用增值税代替了营业税。作为地方主体税种的营业税将被增值税完全取代,这将对分税制财政体制下的地方税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也进一步凸显了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缺陷。在后"营改增"时代,如何推进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已迫在眉睫。本文以"营改增"为分析背景,对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在1994年进行了分税制改革和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从此形成了较为规范的税收划分体系和政府间转移支付体系。这一系列改革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长远影响,尤其体现在财政收入方面。以地方财政收入为研究视角,对1994-2008年的地方财政收入总量和结构进行研究分析,认为分税制的改革对提高地方财政收入,规范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优化地方财政收入结构的影响不明显,是否恶化了地方财政收入结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郭帅 《中国科技财富》2010,(14):343-34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分税制将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结合西方国家的经验和教训,我们选取了渐进式的分税制发展模式,为的是在调动中央和地方两大积极性的基础之上理顺其权贵关系。由于整个行政制度环境的复杂性、中央与地方在权和责的分配上不够精细等原因致使分税制的积极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在此基础上,加强行政系统的关系规范化和法制化、优化税收结构、完善政府在财政转移支付方面的政策导向成为健全分税制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现行税制结构中,增值税和营业税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流转税税种,二者分立并行。其中,增值税的征税范围覆盖了除建筑业之外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大部分行业则课征营业税。一、"营改增"对税制改革的影响(一)"营改增"税制改革的理论现实意义自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后,所有税种在中央和地方之间进行了划分,本质上是依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确定相应的财力。分税制在未来十几年的运行过程中,虽然发挥了一系列积极的作  相似文献   

13.
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是中国实现公共财政化的关键一步,对于在中国全面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财政体制的意义重大。其实施了部门预算、双线收支、政府采购等政策,对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和宏观调控政策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分税制也存在着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体制和内外两套制度等问题。本文将从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内外合一意义谈起,重点探讨分税制和地方税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分税制     
分税制是实行分级财政改革较为理想的形式,迄今已为多数同志所确认。然而,在什么是分税制,和我国如何实行分税制等问题上,人们的认识又极不统一。为了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很有深入研究的必要。一、分税制的概念分税制概念,最早见诸于1982年,当时是作为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范围的一种方法提出来的,其基本含义是指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建立两套税法。而后,由于各自观察问题的角  相似文献   

15.
<正>地方税管理体制是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划分地方税立法权和税收管理权的一种制度,它是税收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 税收立法权包括税法制定权、审议权、表决权、批准权及公布权, 它属于法律范畴,其职权属于国家立法机构;税收管理权则是一种行政权力,它包括税法解释权、税种开征停征权、税目税率调整权、税收减免权等,属于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职权范围。地方税的税收立法权和税收管理权在中央与地方间的不同划分及组合方  相似文献   

16.
我国自1994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以来,一直在进行不断的完善,但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国际比较视角为切入点,通过借鉴国际经验对我国现行分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政策建议。结合国外成熟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和我国国情,提出:科学划分事权和财权;建立纵横结合的转移支付制度;在不下移税收立法权的前提下,赋予地方在中央立法的框架内一定的选择权;合理划分税收体系。  相似文献   

17.
李升 《财贸经济》2012,(6):36-42
完善地方税体系是未来财税领域重要的改革内容。对地方税体系的存在与否一直存在着理论的争议,本文在系统澄清地方税体系理论依据的同时,对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由此提出完善思路:应逐渐赋予省级政府适当的税政管理权;合理界定各级政府间的财力,调整和优化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划分;深化分税制改革,遵循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原则,逐步确定各级财政的主体税种;科学、合理改革地方税种,完善地方税制。  相似文献   

18.
1994年我国开始实施财税分税权制度,分税制改革旨在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提高中央政府与地方财权与事权的匹配,刺激地方经济的发展以及使地方之间财力得到合理均衡。分税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理顺了中央与地方财政的关系,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在这十几年的运作中出现了一些列的矛盾与新问题,该文意在对中国现行分税制中出现的重要问题进行探讨,对分税制改革的展望。  相似文献   

19.
我看分税制     
我看分税制高金兰一、分税制运行中的主要问题1994年实施的分税制,尽管在最大程度上对原体制中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地方做了大量改革,但依然保留了一些包干体制的因素及做法,主要表现在;1.中央与地方财政之间的职能分工范围没有得到科学的界定,事权与财权依然...  相似文献   

20.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敏 《市场周刊》2004,(7):155-156
我国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10年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其不完善的地方,研究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完善办法,拟建立适应多级分税制需要的税制体系,合理划分事权、财权,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