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般来讲,通货膨胀是指普遍物价水平一贯的、连续的、和可观察到的上涨。我国从1979年到1988年这九年时间里,通货膨胀由饱和与稳定性发展阶段到加速发展,再经历持续发展阶段,直至1988年到了全面高涨阶段,通货膨胀率已突破了20%。分析起来,通货膨胀起因可归纳为:1、赤字型通货膨胀,是指用多发行货币来解决财政赤字问题和引起的通货膨胀;2、信贷型通货膨胀,是指一个国家信贷规模过大,靠多发行贷币来维持信贷收支平衡而引起的通货膨胀;3、结构型通货膨胀,是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投资不合理,导致了生产价格不合理,最终引起了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的通货膨胀;4、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由于产品成本大幅度增加使得货币贬值,导致了通货膨胀(其成本上升有两个渠道:一是工资增加、二是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5、发展爱货膨胀,是指为了维持经济的过热发展,出现了投资膨胀,助长了消费膨胀而导致的通货膨胀,也称为双膨胀。6、外贸型通货膨胀,是指一个国家因外债负担过重,外贸逆差过大,以及国际市场价格和国内市场价格相差悬殊而引起的通货膨胀。近年来,我国是以信贷型、结构型、成本推动型、发展型为主,赤字型、外贸型为辅的混合型通货膨胀,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和发展,反通货膨胀已成为经济工作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加强监控分析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现状及危害国家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即为财政赤字。财政收支是通过国家预算平衡的,因而财政赤字表现为预算赤字或预算执行结果支大于收的差额。一年的财政收入,代表当年国家可以集中掌握的一部分社会产品。财政支出大于收入,发生赤字,意味着这部分支出所形成的社会购买力没有相应的社会产品作为保证。在实践中,为了弥补赤字,国家就要增加没有商品保征的货币发行。如果赤字过大,货币发行过多,商品供应长期不能满足需要,就会发生通货膨胀,造成物价上涨,降低人民生活水平。从地方财政的实际看,出现财政预算赤字有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戴力 《经济师》1993,(5):11-12
<正>1992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2%,与世界经济的普遍不景气形成了鲜明对比。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零售物价指数上涨6%,部分大中城市达到两位数。据预测,1993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处于积累中的通货膨胀释放力度将逐渐加大,防止通货膨胀并非空穴来风。 1.财政赤字逐年拉大,总额增加。1979-1991年我国财政赤字余额累计达1012亿元。巨额赤字如何弥补?只能靠发行纸币。但主要手段已改为发行国债(国库券)。国债与赤字是孪生兄弟。赤字越大,国债就越大。政府又不得不  相似文献   

4.
琚华琴  王丽 《经济师》1996,(5):21-22
关于通货膨胀的思考●琚华琴,王丽通货是指流通的货币,膨胀则指其过多的发行,由此产生了世人公认的通货膨胀定义:货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量。然而.货币发行超量仅仅是通货膨胀的表面原因,在其背后,有许多促使货币过量发行的因素,这恰恰是认识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5.
国内经济1992年俄罗斯联邦一直处于政局动荡、经济全面危机、社会不安定的冲击之中。经济危机的具体表现如下: 综合经济指标继续下降,财政赤字增加,通货膨胀加剧。国内生产总值在1991年下降9%的基础上,1992年又下降了19%,国民收入比1991年减少20%。11月份联邦预算赤字达5340亿卢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1%。为弥补赤字,政府大量发行货币,导致通货膨胀,卢布贬值。10月份发行货币1920亿卢布,11月份发行2290亿卢布,12月发行3257  相似文献   

6.
李文 《经济问题》2012,(9):15-19
"坚决不打赤字财政",是陈云一贯而鲜明的主张,因为在他看来,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密不可分。建国初期,我国人民饱受通货膨胀之苦,而"币值下跌、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财政赤字庞大"。因此,陈云力主财政安排留有余地,尽量避免出现赤字,尤其忌讳将赤字用于投资。在这一思想的主导下,计划经济时期我国财政预算保持平衡,物价基本稳定。新时期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和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财政赤字渐成常态,相应地物价亦呈不断上涨趋势。尽管近年来连年出现的财政赤字主要依靠发行公共债务来弥补,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当下的欧债危机警醒了我们,陈云提出的"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家财力物力相适应"是一条不变的真理。  相似文献   

7.
“坚决不打赤字财政”,是陈云一贯而鲜明的主张,因为在他看来,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密不可分。建国初期,我国人民饱受通货膨胀之苦,而“币值下跌、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财政赤字庞大”。因此,陈云力主财政安排留有余地,尽量避免出现赤字,尤其忌讳将赤字用于投资。在这一思想的主导下,计划经济时期我国财政预算保持平衡,物价基本稳定。新时期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和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财政赤字渐成常态,相应地物价亦呈不断上涨趋势。尽管近年来连年出现的财政赤字主要依靠发行公共债务来弥补,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当下的欧债危机警醒了我们,陈云提出的“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家财力物力相适应”是一条不变的真理。  相似文献   

8.
王秋石 《当代财经》2003,(12):15-16
宋承先提出的“超前消费富民、通货膨胀富民、赤字财政富国”的三大经验规律,在未实现充分就业的条件下是成立的,符合我国基本国情。  相似文献   

9.
<正> 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继续坚持稳定物价,稳定金融的政策,不能搞通货膨胀。稳定的货币(在我国指人民币,下同),正常的货币流通,是有计划按比例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不断提高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保证安定团结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而保证货币流通正常和币值稳定的关键,是要坚持经济发行。一两种不同性质的货币发行货币发行有两种不同性质,一是适应生产发展,商品流转扩大的需要,通过信贷渠道有计划地发行货币。这种货币发行,是满足经济发展对于货币的客观需要,叫做经济发行。另一种是由于财政收支不平衡、出现了赤字,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发行的货币,叫做财政发行。  相似文献   

10.
开放经济是一种和国际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经济。因此,国际经济的变化也必然通过开放经济系统的有关机制直接或间接地向国内经济系统传递,从而对国内经济产生不利或有利的影响。在现代,不少国家在发展本国经济中,都实行赤字财政政策和信用膨胀政策,造成货币的超经济发行和通货膨胀。在这些国家参与国际市场的条件下,它们的通货膨胀会通过各种途径传递到其它对外开放的国家。所以我国在对外经济开放中,必然要承受国际通货膨胀传递的风险。避免或防御这一风险,是我国在对外开放中减少来自外部不利影响的一个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国债发行的持续升温及通货膨胀问题的不断加重,国债发行与通货膨胀问题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对此问题的研究也逐步加深,相关理论众多,从国债资金使用的运营效率角度来分析其发行对于通货膨胀的影响,进而得到一个国债发行规模的限定条件。  相似文献   

12.
财政赤字与经济增长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定量分析指出,财政赤字的增加能否引发通货膨胀关键在于所采取的弥补方式,若采用国债作为弥补方式,则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率小于0.001,同时每一亿元国债将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国内生产总值/货币供应量(M1)亿元(1990-2000年的收益均值为1.97亿元);若向银行透支来弥补赤字,其效果大部分为通货膨胀所抵消,每一亿元赤字只能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67亿元.  相似文献   

13.
加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综合治理通货膨胀王振荣,贾章旺通货膨胀,就是货币发行超过商品流通的正常需要,引起物价上涨,形成货币贬值的一种经济现象。换句话说,在货币周转速度为一定的情况下,如果货币供应量增长超过了经济增长,那么就会带来通货膨胀。社会主义社会存不...  相似文献   

14.
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在较长时期内以较高幅度持续上涨。其主要原因是银行发行过多的货币,导致货币增长过快从而引发了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5.
我国财政收支持续近30年的赤字状态,长期赤字如果不能以税收收入作为担保,政府必然最终会通过征收铸币税的方式来弥补,在政府的举债能力不受到任何限制情况下,极有可能会引起恶性通货膨胀。基于此,我们从政府跨期预算约束方程着手,建立一个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从理论上探讨我国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相关计量检验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在当前政府融资体制安排下,我国的通货膨胀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财政现象,财政政策在价格水平决定中发挥主导作用,货币政策处于从属地位。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治愈周期性的通货膨胀,就必须进行相应的财政政策调整、财政体制改革和货币体制改革,健全政府融资体制。  相似文献   

16.
对通货膨胀的认识和思考曹兆铭一、通货膨胀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一般来讲,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是由流通中货币的超经济发行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导致通货膨胀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大都是政府采取放松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直接结果。在纸...  相似文献   

17.
一、财政分权与通货膨胀关系问题文献综述目前,国内外学者从政府的角度分析通货膨胀问题时,大多是从财政支出或财政赤字方面入手的,Barro(1976)认为,一旦政府债务存量的增长率超过了产出增长率,持续赤字就会通过货币化的形式引起通货膨胀,Sargent和Wallace(1981)提出非合意的货币主义者计  相似文献   

18.
郝兴平 《经济师》1998,(5):34-34
抑制通货膨胀的金融政策选择郝兴平建玮通货膨胀是一种由于信用过度扩张、货币发行过量、物价持续上涨的货币现象。一、抑制通货膨胀必须目标坚定一致,政策与策略选择得当,调控力度把握适中。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要彻底根治计划跟不上变化,严肃性和规范程度低,行政手...  相似文献   

19.
胡代光 《经济纵横》1995,(8):4-9,17
西方学者论赤字财政与我们的思考胡代光一、什么是赤字财政什么是赤字财政?西方经济学词典中有各种解释。赤字财政是:“有意造成支出大于收入的状况。凯恩斯第一个提出,政府应人为地造成一些计划性赤字,作为货币政策的一部分。这个名词也普遍被用来指有计划的赤字,不...  相似文献   

20.
一个国家的财政收支平衡是政府职能发挥作用的物质保障,当财政收入不足以弥补财政支出时,就会出现财政赤字,政府可以通过货币融资或债务融资水平衡预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货币融资方式弥补赤字往往会引发通货膨胀,因此,政府在公开市场上进行举债融资便成了平衡财政预算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