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不良资产证券化是商业银行市场化处置不良贷款的创新渠道,文章梳理2016年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重启以来的发展情况和趋势,梳理不良资产证券化与商业银行其他不良处置渠道的差异,分析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信用增级、信息披露的特点,并提出改进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境内商业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已成为沉重的包袱。国际经验表明,不良资产证券化是快速处置不良资产、化解银行危机的重要工具。不良资产证券化又是国际上许多国家处理本国银行不良资产的有效的金融工具。我国实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存在制度性障碍、技术性障碍和环境风险障碍。为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证券化,改善银行体系的资产质量,建议根据市场的发展情况,分阶段、逐步地改善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制度环境,提高政策明朗度,降低资产证券化的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浅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晓英  张艳芳  阎虹 《会计师》2008,(11):66-67
<正>一、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积极作用不良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有很大的积极意义,不但在国外被广泛应用,也是我国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的必然选择。1.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发展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实施,开辟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链接与融合的新通道。它的发展,不仪增加了新的市场工具,健全了市场定价机制,拓宽了投资者的投资渠道,而且也为商业银行主动创新求变,积极开展综合经营,努力实现经营战略转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自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率持续攀升,2016年创下1.81%的高峰后开始下滑,不良资产证券化作为不良资产处置的有效方式呼之欲出。2016年2月,央行等监管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在审慎稳妥的前提下,选择少数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探索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中农工建交五家大型商业银行和招商银行入选首批试点银行范围,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时隔八年之后重启。本文在对2016年发行的14单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特点、主要问题及对AMC(资产管理公司,Asset Management Corporation)的影响,并提出对AMC不良主业经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不良资产证券化是商业银行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来处置不良资产的重要手段,是不良资产处置的一种金融创新。近年来,中国商业银行发售的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呈现出规模较小、发行主体集中、基础资产单一以及市场占比小的特征。自20世纪90年代美国发行第一只不良资产支持证券以来,不良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处置不良资产的创新手段,被全球各国饱受不良资产之苦的商业银行普遍采用。在中国第一轮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高峰期,就有很多官方人士和学者提出要借助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手段提高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  相似文献   

6.
国外开展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已经成熟,但国内除在2008年以前尝试过几单外一直处于停滞状态。随着不良资产的持续上升,商业银行试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呼声越来越高。鉴于这一情况,本文从国内商业银行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刁博珏 《云南金融》2012,(1X):111-111
证券化是一种在近三十年时间里得到了迅速发展的金融创新,证券化的基础资产是多样的,次贷危机的发生无法否认其对于微观主体或整个经济体系的积极意义。我国商业银行必须以有效地手段处置不良资产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因此利用证券化处理不良资产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次贷危机后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证券化是一种在近三十年时间里得到了迅速发展的金融创新,证券化的基础资产是多样的,次贷危机的发生无法否认其对于微观主体或整个经济体系的积极意义。我国商业银行必须以有效地手段处置不良资产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因此利用证券化处理不良资产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次贷危机后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现实意义及实施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惠 《金融论坛》2004,9(3):33-38
本文通过研究国际上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历史和发展趋势,认为不良资产证券化在交易结构、特殊目的载体、制度安排、定价、评级、资产管理等问题上都有着和一般信贷资产证券化不同的特点;不良资产证券化不仅在理论上是可行的,而且对我国商业银行加快不良资产处置进度、提高不良资产回收率、改善信贷资产结构、提高盈利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同时,作者提出为推动我国的不良资产证券化进程,需要加快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试点活动;从法律、会计、税收制度等多方面消除原有制度障碍,降低证券化交易成本;提高证券化产品的市场流动性,刺激市场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10.
2016年5月,我国重新开启了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分别发行"中誉2016—1"和"和萃2016—1"两款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使得不良资产证券化再一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但是,不良资产证券化在实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难点,所以本文将根据"中誉2016—1"项目对不良资产证券化进行案例分析,重点研究不良资产证券在实行上的难点,并对我国未来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和微观企业结构调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不断增长。不良贷款的证券化有利于拓宽不良贷款处置的渠道和加快不良贷款处置速度,将在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发挥"安全网"和"稳定器"的作用。论文通过概括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概况及发展趋势,深入分析了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财务特征、运作模式以及风险防控。  相似文献   

1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包括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基础资产的筛选和资产池的构建、SPV的组建、资产的转移等,其中对我国现行的法律规范为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所提供的法律环境、尚存的法律障碍和法律空白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我国法律现状,对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法律的完善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方案。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在于将流动性差的不良资产在资本市场上转换为流动资金,其重要作用在于规避风险并释放资本。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基础是不良资产。不良资产证券化有利于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的优化和资本市场结构的优化。在不良资产证券化过程当中,一套行之有效的有关资产证券化的制度的设计是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由于历史的原因,商业银行累积的大量不良资产如何处置一直都是困扰整个行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金融安全和金融秩序。为深化金融改革,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我国政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先后组建了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商业银行的部分不良资产剥离到资产管理公司并运用各种手段处置不良资产。同时,如何进一步化解银行的不良资产一直是行业内探讨的热门课题。本文也对如何有效处置我国银行不良资产作了分析论述并大胆的研究了不良资产证券化在国内实现问题。  相似文献   

15.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在世界范围内达到了广泛运用.我国不少学者建议将其用于不良资产处理,但是从资产证券化的逻辑结构,不良资产自身的特点,我国的经济环境、法制环境,国外的经验和不良资产证券化给资产证券化市场及我国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入手,得出目前不宜将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结论,建议以其他方式处理银行不良资产.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商业银行推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理论界对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分歧入手,针对我国商业银行推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问题进行了可行性和必要性探讨,提出不良资产证券化在目前的形势下是化解我国巨额不良资产的一种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7.
化解和处置不良贷款一直是商业银行非常关注的问题。在众多不良处置方式中,资产证券化无疑是一条较好的选择,运用好、发挥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功能和作用,可以有效提升银行资产质量,腾出发展空间和回旋余地,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在2008年暂停后又于2016年重启,意味着在不良贷款处置上掀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8.
2016年为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重启之年。在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化,银行业资产质量持续承压的背景之下,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势必继续扩大。论文从商业银行更好地开展这一业务的角度出发,概括了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资产证券化是处置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功途径之一,但需要健全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与保障。本文在借鉴不良金融资产证券化法律法规建设的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在商业银行不良金融资产证券化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并提出了优化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法律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资产证券化是处置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功途径之一,但需要健全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与保障.本文在借鉴不良金融资产证券化法律法规建设的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在商业银行不良金融资产证券化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并提出了优化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法律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