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中国的家电连锁零售行业进入了最疯狂的"大跃进"时代,完成上市过程之后的国美,苏宁,都将募集的巨额资金毫不犹豫地砸向了"圈地"运动。今年上半年,苏宁电器共在武汉、南宁以及广州、汕头等20个重要城市突击开设了65家连锁店,并计划在下半年持续密集渗透这些刚刚登陆的一、二线城市,将新店的数字再增加120家。而国美的"跑马圈地"也进行得丝毫不含糊, 2005年,国英的扩张目标是年内新增130家连锁店。如此的扩张速度,把所有其他家电零售企业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在家电零售业这个产业链条上,"美苏"已经成为真正的"超级大国"。有道是一山难容二虎,圈地扩张的背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战争自然在今年也进入了"决战"阶段。2005年,国美在苏宁的老巢南京的核心商圈--新街口--开了一大一小两家与苏宁旗舰店不足百米的"双子星" 卖场,对苏宁的"核心阵地"进行两面夹击,并扬言要动摇苏宁的根本。为了确保"家门口的尊严",也更为了在资本市场面前应对国美的叫板,苏宁全力应战,一场空前激烈的肉搏战由此在南京展开。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大决战"之中,双方精彩激烈的策划、准备和实施的过程,堪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战争大片。可以说,这场战役把"美苏争霸" 的斗争形式推向了"军团级别"的大对决,今后,他们之间的战斗都将是对其全国范围的经营管理、资源调配甚至是长远的"战争策略"的直接比拼。但是,这场气势恢宏的大战背后,却隐藏着一个重大的转折点。"美苏"大打价格战,殃及了五星、永乐等相对弱势的连锁业者以及无数其他类型的家电零售企业,令他们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更多的家电零售业者会因无法承受"美苏争霸"带来的冲击而倒闭, 同时,超级大国博弈中第三方势力也开始显现重要性,短期来看的合纵连横,长期来看的家电零售业的整合和集中都将进一步深化,而"美苏"并不一定是这个趋势的受益者。同时,"美苏"的南京战役把中国家电零售巨头"压榨供应商"的能力演绎到了极致。在家电制造厂商眼中,连锁业者们没有节制的扩张运动显然是一场浩劫的开始,在"美苏"不断开店又不断转移开店成本、惨烈对决却又拿供应商填坑的"借台唱戏"游戏中,很多家电厂商都嗅到了死亡的气息。于是,"美苏争霸"一方面令家电制造业饱受震荡,一方面也加速了全行业洗牌,拥有非常强势的品牌和市场地位.能够与国美.苏宁这些零售寡头平起平坐的制造业寡头很可能会产生。实际上,国美和苏宁都在遇到单位面积销售额和销售利润持续下滑的问题,这一方面说明了其扩张带来的单店运营能力薄弱,也说明了他们单一使用价格战武器带来的自我损害相当严重。这也使国美和苏宁必须把促销费、进场费等"其他业务利润"变成最重要利润来源(在两者净利润中所占比倒均超过100%),使他们能够把伤害部分地转移到供应商身上。但是这种做法带来的显然是一种不稳定的价值链条。一个企业很难"统治" 整个产业链条,更何况这种"统治"如果在保证自身利润率的同时,却降低了全行业的平均利润宰,那么这种统治恐怕就更难长久。对于国美和苏宁这两家中国家电零售产业的霸主来说,"南京战役"已经让他们把价格战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在价格战这种破坏环境的"核武器"之外,寻找更"环保"的武器,同时调和产业内部矛盾去构造更和谐也更稳定的产业链条,已经成了他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2005年,中国的家电连锁零售行业进入了最疯狂的"大跃进"时代,完成上市过程之后的国美,苏宁,都将募集的巨额资金毫不犹豫地砸向了"圈地"运动。今年上半年,苏宁电器共在武汉、南宁以及广州、汕头等20个重要城市突击开设了65家连锁店,并计划在下半年持续密集渗透这些刚刚登陆的一、二线城市,将新店的数字再增加120家。而国美的"跑马圈地"也进行得丝毫不含糊, 2005年,国英的扩张目标是年内新增130家连锁店。如此的扩张速度,把所有其他家电零售企业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在家电零售业这个产业链条上,"美苏"已经成为真正的"超级大国"。有道是一山难容二虎,圈地扩张的背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战争自然在今年也进入了"决战"阶段。2005年,国美在苏宁的老巢南京的核心商圈--新街口--开了一大一小两家与苏宁旗舰店不足百米的"双子星" 卖场,对苏宁的"核心阵地"进行两面夹击,并扬言要动摇苏宁的根本。为了确保"家门口的尊严",也更为了在资本市场面前应对国美的叫板,苏宁全力应战,一场空前激烈的肉搏战由此在南京展开。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大决战"之中,双方精彩激烈的策划、准备和实施的过程,堪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战争大片。可以说,这场战役把"美苏争霸" 的斗争形式推向了"军团级别"的大对决,今后,他们之间的战斗都将是对其全国范围的经营管理、资源调配甚至是长远的"战争策略"的直接比拼。但是,这场气势恢宏的大战背后,却隐藏着一个重大的转折点。"美苏"大打价格战,殃及了五星、永乐等相对弱势的连锁业者以及无数其他类型的家电零售企业,令他们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更多的家电零售业者会因无法承受"美苏争霸"带来的冲击而倒闭, 同时,超级大国博弈中第三方势力也开始显现重要性,短期来看的合纵连横,长期来看的家电零售业的整合和集中都将进一步深化,而"美苏"并不一定是这个趋势的受益者。同时,"美苏"的南京战役把中国家电零售巨头"压榨供应商"的能力演绎到了极致。在家电制造厂商眼中,连锁业者们没有节制的扩张运动显然是一场浩劫的开始,在"美苏"不断开店又不断转移开店成本、惨烈对决却又拿供应商填坑的"借台唱戏"游戏中,很多家电厂商都嗅到了死亡的气息。于是,"美苏争霸"一方面令家电制造业饱受震荡,一方面也加速了全行业洗牌,拥有非常强势的品牌和市场地位.能够与国美.苏宁这些零售寡头平起平坐的制造业寡头很可能会产生。实际上,国美和苏宁都在遇到单位面积销售额和销售利润持续下滑的问题,这一方面说明了其扩张带来的单店运营能力薄弱,也说明了他们单一使用价格战武器带来的自我损害相当严重。这也使国美和苏宁必须把促销费、进场费等"其他业务利润"变成最重要利润来源(在两者净利润中所占比倒均超过100%),使他们能够把伤害部分地转移到供应商身上。但是这种做法带来的显然是一种不稳定的价值链条。一个企业很难"统治" 整个产业链条,更何况这种"统治"如果在保证自身利润率的同时,却降低了全行业的平均利润宰,那么这种统治恐怕就更难长久。对于国美和苏宁这两家中国家电零售产业的霸主来说,"南京战役"已经让他们把价格战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在价格战这种破坏环境的"核武器"之外,寻找更"环保"的武器,同时调和产业内部矛盾去构造更和谐也更稳定的产业链条,已经成了他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对决金陵     
2005年,中国的家电连锁零售行业进入了最疯狂的“大跃进”时代,完成上市过程之后的国美,苏宁,都将募集的巨额资金毫不犹豫地砸向了“圈地”运动。今年上半年,苏宁电器共在武汉、南宁以及广州、汕头等20个重要城市突击开设了65家连锁店,并计划在下半年持续密集渗透这些刚刚登陆的一、二线城市,将新店的数字再增加120家。而国美的“跑马圈地”也进行得丝毫不含糊, 2005年,国英的扩张目标是年内新增130家连锁店。如此的扩张速度,把所有其他家电零售企业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在家电零售业这个产业链条上,“美苏”已经成为真正的“超级大国”。有道是一山难容二虎,圈地扩张的背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战争自然在今年也进入了“决战”阶段。2005年,国美在苏宁的老巢南京的核心商圈——新街口——开了一大一小两家与苏宁旗舰店不足百米的“双子星”卖场,对苏宁的“核心阵地”进行两面夹击,并扬言要动摇苏宁的根本。为了确保“家门口的尊严”,也更为了在资本市场面前应对国美的叫板,苏宁全力应战,一场空前激烈的肉搏战由此在南京展开。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大决战”之中,双方精彩激烈的策划、准备和实施的过程,堪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战争大片。可以说,这场战役把“美苏争霸”的斗争形式推向了“军团级别”的大对决,今后,他们之间的战斗都将是对其全国范围的经营管理、资源调配甚至是长远的“战争策略”的直接比拼。但是,这场气势恢宏的大战背后,却隐藏着一个重大的转折点。“美苏”大打价格战,殃及了五星、永乐等相对弱势的连锁业者以及无数其他类型的家电零售企业,令他们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更多的家电零售业者会因无法承受“美苏争霸”带来的冲击而倒闭, 同时,超级大国博弈中第三方势力也开始显现重要性,短期来看的合纵连横,长期来看的家电零售业的整合和集中都将进一步深化,而“美苏”并不一定是这个趋势的受益者。同时,“美苏”的南京战役把中国家电零售巨头“压榨供应商”的能力演绎到了极致。在家电制造厂商眼中,连锁业者们没有节制的扩张运动显然是一场浩劫的开始,在“美苏”不断开店又不断转移开店成本、惨烈对决却又拿供应商填坑的“借台唱戏”游戏中,很多家电厂商都嗅到了死亡的气息。于是,“美苏争霸”一方面令家电制造业饱受震荡,一方面也加速了全行业洗牌,拥有非常强势的品牌和市场地位.能够与国美.苏宁这些零售寡头平起平坐的制造业寡头很可能会产生。实际上,国美和苏宁都在遇到单位面积销售额和销售利润持续下滑的问题,这一方面说明了其扩张带来的单店运营能力薄弱,也说明了他们单一使用价格战武器带来的自我损害相当严重。这也使国美和苏宁必须把促销费、进场费等“其他业务利润”变成最重要利润来源(在两者净利润中所占比倒均超过100%),使他们能够把伤害部分地转移到供应商身上。但是这种做法带来的显然是一种不稳定的价值链条。一个企业很难“统治”整个产业链条,更何况这种“统治”如果在保证自身利润率的同时,却降低了全行业的平均利润宰,那么这种统治恐怕就更难长久。对于国美和苏宁这两家中国家电零售产业的霸主来说,“南京战役”已经让他们把价格战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在价格战这种破坏环境的“核武器”之外,寻找更“环保”的武器,同时调和产业内部矛盾去构造更和谐也更稳定的产业链条,已经成了他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抗衡国美、苏宁两大"超级大国",区域性的家电连锁企业自发组成的"第三世界联盟",虽然也一度轰轰烈烈,但终归于失败。  相似文献   

5.
家电连锁的出现,使家电销售价格普遍下降10%到20%左右。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专业家电连锁已经成为家电销售的主业态。国美、大中、苏宁,这些快速扩张的大型家电连锁企业正在成为中国流通业的中坚力量。过去5年中,家电连锁销售业是中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从2000年到2004年,中国前7名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年平均增长率达172%。据中国商业联合会在今年4月公布的“2004年中国零售百强”最新数据显示,国美电器挤下大连大商集团,以239亿元销售额名列第二。苏宁电器排名第4位、上海永乐排名第7位、五星电器排名第16位。  相似文献   

6.
如此唏嘘     
8月14日早上,刘强东在微博上称京东大家电"三年内零毛利",并承诺所有大家电保证比国美、苏宁线上线下便宜10%以上。很快,国美、苏宁纷纷应战,8·15电商价格大战一触即发。不过,这场声势浩大的价格战很快引起了政府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发改委价监局随后对这场电商价格战展开调查,并初步认为,价格战过程中,有电商及其旗下网店的促销宣传行为涉嫌虚构原价、欺诈消费者。发改委将对此行  相似文献   

7.
在经历了持续几年不计成本的疯狂内战之后,有人吞下了盲目扩张的苦果。2006年,家电连锁零售行业全面进入整合期。在百思买收购五星电器和国美收购永乐这两次同样价值不菲的收购中,国美因为高调炒作而被捧为“本土巨擘”,百思买却因为低调做事而被比作“影子武士”。但是“行业巨擘”和“影子武士”的真正交手的时刻显然还未到来。为势所逼,苏宁和国美的合并长期看是必然的,美苏集团和百思买集团这中、西两大家电连锁集团的对决将成为最终格局,但是短期内,还会爆发零星的内战。国美能否顺利完成对永乐的收购,还取决于永乐股东的决定,更何况还…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家电连锁业在无休止地圈地扩张中,已经感觉到了瓶颈。今年5月1日,“黄金周”的第一天, 苏宁电器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孙为民一大早就“蹲守”在南京总部,一上午都没敢离开。看着总部大楼下面旗舰店里如潮的人群,他心里有一丝担忧:苏宁分布在全国90多个城市近300  相似文献   

9.
王家金 《董事会》2005,(12):84-88
2005年7月,南京的高温一如往年.不过新街口商圈的气温却非比寻常.因为家电连锁大鳄国美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美”)的到来.在家门口迎战的苏宁电器严阵以待。为了让众多家电厂商前来捧场,国美发出话来:谁不来.就将谁打折出售!此言一出.还有谁敢怠慢?一旦打折降价.损失将由厂商承担。于是,众厂商乖乖前来报道。谁料苏宁电器也厉声喝道:谁在南京国美开业典礼上发言.也是打折出售的下场!这样一来,多数厂商为了在夹缝中求生存,只能两边不得罪,选择了到场与沉默。  相似文献   

10.
国美电器要稳固其家电连锁业的老大地位,苏宁则想从老二变身老大。双方的争斗渗透了整个家电产业的上下游。  相似文献   

11.
百思买风波     
在“门外”虎视眈眈数年之后,这家美国家电零售巨头终于决定以收购方式进入中国家电连锁零售市场。在国美、苏宁光环的笼罩下、名不见经传的中国第四大家电连锁零售企业江苏五星电器最近突然备受关注。 3月中旬,英国《金融时报》突然发布消息称,百思买(Best Buy)正在与江  相似文献   

12.
声音     
《董事会》2012,(9):20-21
"什么叫‘恶性竞争’?不能因为京东、苏宁、国美在相互砍价就是‘恶性竞争’。或许这种价格战会挤掉国美等,但这是‘创造性破坏’,对社会对老百姓是利好!市场竞争不是养懒人,不是让能者、不能者都可分到一份。价格战也是竞争手段之一,商务部、工商局没道理介入。"  相似文献   

13.
基于信息技术,苏宁通过系统性地对流程、组织和绩效管理等"后台"的改造,已经开始建立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苏宁电器目前在全国拥有600多家门店数量,但还不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家电零售企业。不  相似文献   

14.
苏宁的后台     
"5年内,"孙为民停顿了一下,"我们要把苏宁打造成全球500强企业。"6月17日,这位苏宁电器(002024)总裁在南京苏宁总部这样说道。又一个中国企业,喊出了"500  相似文献   

15.
如国美、苏宁这样的传统家电连锁大鳄,在B2C大潮的推动下,已经到了不得不挑战自己的时候。他们会有怎样的举手投足?苏宁易购总经理凌国胜想让记者帮他问问库巴网CEO王治全,"为什么他们网站的商品价格那么低,销售额却上不去?"作为苏宁电器旗下的B2C电子商务公司,苏宁易购于2010年1月正式上线,去年全年销售额达20亿元,  相似文献   

16.
谭雅 《董事会》2009,(4):57-59
以五星电器现在的规模,其与国美、苏宁在价格方面的劣势将会被放大。除非五星能够利用“家电下乡”的机会大规模开店。在店面规模上尽可能缩小与国美、苏宁的差距,而这显然是“汪建国”式的思维,不可能为百思买所接受  相似文献   

17.
刘兴 《中国纺织》2007,(3):136-139
日前,一场就国美进军时尚产业而展开的“2007中国服装品牌营销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家电零售行业、地产行业和服装行业的各方精英齐聚一堂,就如何“寻找中国品牌渠道价值突破点”这一主题进行了精彩对话。也许正如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蒋衡杰所言,服装品牌与家电巨头国美的合作,一种新的营销理念进行了碰撞,这可能就是论坛创新点。  相似文献   

18.
从昔日美苏争霸的超级大国到苏联解体后的二流国家,再到今日高举能源大棒威慑世界的能源巨头,俄罗斯——个经历过兴衰荣辱的国家,在新世纪里正以稳健的步伐逐步走出经济改革失败的阴影。世人不禁要问:“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在回归吗?”  相似文献   

19.
李磊 《中华商标》2007,(3):26-28
随着网络购物的日渐普及和销售渠道争夺的进一步加剧,互联网地盘正渐渐成为家电巨头又一块虎视眈眈的拼杀战场。国美、苏宁、永乐以及大中、三联、五星等纷纷铺设网上通道,大型家电连锁商新一轮的征战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20.
李薇 《IT经理世界》2016,(Z1):38-39,5
25年前,张近东主动扔掉国企"铁饭碗"下海筹集10万元租了个小门脸儿挂了块"苏宁交家电"的招牌卖起了空调。经过20年发展,也就是在2009年这一年,苏宁把竞争对手远远抛在身后,成为中国最大商业零售企业;并在这一年超越华为、联想等企业,成为《福布斯》排名第一的中国民营企业。如果回头去看,对苏宁来说,2009年的的确确意义非常重大。在这一年,苏宁在零售领域取得里程碑的胜利,并通过收购日本Laox和香港镭射完成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