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保护私有财产太重要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意见,最早是在1993年,由于光远、杜润生同志提出来的。我认为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带有基础性的意义,因此也写文章呼吁在修改宪法时,明确地写上“私有财产与公有财产一样神圣不可侵犯”的字样。近些年来,在“两会”期间,萧灼基同志和全国工商联等在正式发言和提案中,同样提出了保护私有财产的建议,获得许多人的赞成。至于许多私营企业家,更是一再呼吁保护私有财产。  相似文献   

2.
一、保护私有财产太重要了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意见,最早是在1993年,由于光远、杜润生同志提出来的.我认为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带有基础性的意义,因此也写文章呼吁在修改宪法时,明确地写上"私有财产与公有财产一样神圣不可侵犯"的字样.近些年来,在"两会"期间,萧灼基同志和全国工商联等在正式发言和提案中,同样提出了保护私有财产的建议,获得许多人的赞成.至于许多私营企业家,更是一再呼吁保护私有财产.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保护合法私有财产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关系问题 ,分析了目前保护合法私有财产不力的原因 ,并就如何保护合法私有财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意见,最早是在1993年,由于光远、杜润生同志提出来的。我认为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带有基础性的意义,因此也写章呼吁在修改宪法时,明确地写上“私有财产与公有财产一样神圣不可侵犯”的字样。近些年来,在“两会”期间,萧灼基同志和全国工商联等在正式发言和提案中,同样提出了保护私有财产的建议,获得许多人的赞成。至于许多私营企业家,更是一再呼吁保护私有财产。  相似文献   

5.
我国私有财产的保护经历了从非制度化到制度化、从非平等保护到平等保护、从宪法理念到制度架构的历史变迁.私有财产入宪使公民的财产权利由一般的民事权利上升到宪法权利,标志着中国私产的公法保护体系有了良好的开端.本文通过分析<物权法>的实施对私有财产法律保护制度的影响,揭示宪法走向具体法治是私产保护得以落实的路径.物权法也需要在现实中不断完善,为私有财产的法律保护制度创设良好的实施空间.  相似文献   

6.
贺汉魂 《生产力研究》2005,(2):67-68,80
从人性分析,私有财产与生产力发展存在体与用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私有财产为人性之体,生产力发展则为人性之用;另一方面生产力发展为人性之体,私有财产则为人性之用。根据这种关系,我们必须肯定与保护人们追求私有财产的权利,必须通过发展生产力增加人们的私有财产,必须通过提高人的素质来发展生产力,必须通过鼓励人们追求正当的私有财产,保护人们已获得的正当私有财产来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保护私有财产写入宪法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的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就私有财产入宪的现实意义,以及如何落实宪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卢波 《经济》2004,(3):14-17
<经济>:中共中央已经向全国人大提出修宪建议,今年的"两会"将要讨论保护私有财产入宪问题,能否请蔡教授评价一下保护私有财产入宪对中国法制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戈 《生产力研究》2012,(10):18-20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力不断壮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私营经济也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风采与活力。但是我国现行法律对于私有财产的保护却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导致社会上资本避难、强制拆迁的行为屡有发生。有人认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私有财产本身不应存在,也就不对其加以关注。其实不然,在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候,生产力尚不足以创造出消灭私有财产的物质、精神财富,而私营经济反而对我国市场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其私有财产加以保护,以使得该类经济能够好地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文章以该角度为契机,从宪法视野出发,探寻我国现行法律的缺失,以期能更好地保障公民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相似文献   

10.
李昭 《现代财经》2005,25(4):76-80
我国公民个人财产状况的诸多变化,引发了异常强烈的财产权利要求。“保护私产入宪”是完善保护私有财产法律制度的根本性举措。与此同时,还应进一步完善保护私有财产的其他法律,特别是行政法、民法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1.
论混合所有制与股份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认为混合经济与混合所有制是两个概念。对股份制企业的控股问题要正确理解。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建立“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应当高度评价。建议把保护私有财产的内容写在宪法这个层次上。  相似文献   

12.
赵宝华 《经济师》2004,(7):60-60,287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公民的私有财产有了迅速的增加 ,法律对公民私有财产的保护也有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特别是 2 0 0 4年 3月1 4日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定案》对此进行了重要补充。文章对此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企业诚信危机及其治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范省伟 《经济学家》2004,(3):119-121
一、我国企业诚信危机产生的原因造成我国上市公司诚信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权制度方面的缺陷。产权不清,人们就无法对自己的行为承当责任,也不可能从企业的信誉获利,自然就没有必要讲信誉。我国尽管进行了2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但支撑市场经济的私人产权制度并没有从根本上建立起来,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尽管我国对私有财产已经开始在法律上承认并予以保护,但目前的保护力度不够,特别是以前在我国的宪法中还没有明确写入保护私有财产的条款。目前在有关我国修宪的讨论中,已提出在宪法中写入保…  相似文献   

14.
无产阶级革命就是剥夺剥夺者,就是破坏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所以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不是造就“无产者”,而是培养“有产者”,让人民大众越来越富有,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党的十六大明确要求“完善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制度”。至此,保护私有财产这个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终于冲破思想的牢  相似文献   

15.
保护私有财产权是宪法的一项基本任务,然而长期以来,学界对于宪法保护财产权的原则却缺少研究。文章在论述了保护财产权的宪政价值的基础上,探讨了财产权保护的宪法原则:财产权权属明确原则;财产权保障原则;财产权有限原则和财产权救济原则。  相似文献   

16.
卢波 《经济》2004,(1):34-40
“经租户’’们讨还祖屋的勇气大都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保护私有财产权’’之后才逐渐唤起的  相似文献   

17.
一盼立法保护私有财产。 二盼立法维护民营企业权益。 三盼立法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四盼倡导社会向优秀民营企业学习。 五盼同国有企业享有同等的政治权利。  相似文献   

18.
传统经济学理论仅仅从财产的归属,即从所有制上观察并划分财产,把整个社会的财产分为公有财产和私有财产两大块,并形成—个基本的价值判断,即公有财产好,私有财产坏。如果不仅仅从所有制上而是进一步从财产的最终用途上观察和划分财产,我们就会发现,整个社会的财产仅仅分为两  相似文献   

19.
新《物权法》的诞生,对于中国广大的业主或者物业管理公司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在涉及私有财产的保护上,关于小区公共物业的归属成为立法中最大的争议。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新《物权法》中对于小区车库权属的规定。本文对车库权属以及新《物权法》中关于小区车库权属的规定进行分析和评论,对小区车库的问题给与高度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异化劳动的四个本质规定性得出了私有财产的概念,可以说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原因和根据.但是从马克思得出的关于异化劳动的和私有财产的"现实表现"来看,二者又变成了相互作用的因果辩证关系.因此很多学者以为马克思陷入了循环论证,事实上,马克思作出的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的论断,是基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考虑到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在私有制社会里,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才是互为因果的,这就体现了马克思的"科学抽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