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土地是一切事物的根本。土地危机直接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这就需要我们在对土地利用的过程中融入伦理道德元素,自觉地爱护和尊重土地,从根本上协调人地之间的矛盾;在意识形态上对土地利用行为形成制约和监督,促使土地利用的良性循环。土地利用伦理追求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整合优化,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以伦理道德衡量人类对土地利用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基于土地伦理的土地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核心问题.人类在土地利用实践中折射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土地伦理观是从以人类为中心的利已主义,转变为包括人类在内的人地共荣发展观.土地可持续利用伦理的原则主要包括公平原则、生态原则和健康原则.土地可持续利用伦理建设策略主要有:(1)树立生态意识、合理利用土地;(2)正确处理人地关系,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3)逐步完善土地法规.  相似文献   

3.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化研究对于实现土地资源最佳综合效益以及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利用2000年、2007年和2015年这3期TM遥感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对济南市长清区2001年从郊县改为市区之后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化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长清区土地利用变化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异特征。从时间维度看,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度在这期间也相对较大,其中,水域、林地、建设用地呈现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其他用地、草地和耕地呈现递减趋势。从空间维度看,土地利用结构变动明显,呈现明显的非农化趋势,耕地面积减少,城镇用地、交通用地等用地规模快速增长。另外受期内生态退耕政策影响,林地面积也持续增长。从土地利用类型转换角度来看,耕地是其他用地类型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最后主要从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制度因素和自然因素四方面进行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化驱动力分析。  相似文献   

4.
韦燕飞 《农业经济》2012,(5):104-105
通过系统分析法,据土地伦理利用观及其它相关理论,就新农村建设中土地利用和谐的制约因素的分析,建立新农村建设土地利用和谐模式的运行机制.所构建的运行机制从生态环境、产业结构、土地制度、资金运营、生活方式、消费理念这几个方面进行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
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缺陷的伦理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伦理精神是制度得以产生的观念先导,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必须以土地征用制度的现实性存在为基础和出发点.通过对现实土地征用制度的伦理缺陷进行理性分析,为科学合理的土地征用制度设计与安排提供伦理坐标,以调整并保障土地征用制度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论土地生态伦理及生态文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生态伦理把人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从人与人的领域扩大到人与土地生态系统的领域,通过伦理道德的约束力来规范土地资源利用行为。由于土地生态伦理观的实现,依赖于土地生态文明的发展,依据土地生态伦理的基本思想,以及土地生态伦理的原则与价值取向,提出土地生态文明的基本认识与主张。  相似文献   

7.
规划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利用和土地利用管理工作的龙头,决定着土地利用和土地利用管理的空间。 所以,我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伊始,就十分重视土地利用规划。最具说明力的是,国家土地管理局一成立,就开始了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工作,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了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我们过去和现在的土地利用和土地利用管理提供了一个基础。 我们认为,土地利用规划是对未来土地利用系统结构与其变化规律,以及相应的土地利用管理的理性思考和由此而做出的科学安排。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今天…  相似文献   

8.
咨询台     
土地调查的三种形式新《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建立土地调查制度”,要求县级以上土地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土地调查。请问土地调查的内容和具体形式有哪些?青海读者高寒高寒同志:实行土地调查制度十分必要。土地调查是根据需要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为查清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利用和权属状况而采取的一项技术的、行政的和法律的措施。土地调查根据调查内容不同分为三种形式,即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权属调查(地籍调查)和土地条件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按照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分类后,为查清各类用地数量(面积)、分布及利…  相似文献   

9.
基于信息熵的我国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对全国及6大经济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的计算分析,近10年来,我国土地利用结构向均衡状态发展,主要原因是生态退耕和建设占用耕地导致土地利用结构转换;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均衡度的时空分异特征十分突出,经济增长和制度因素是各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转换的主要驱动力,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散程度造成了土地利用结构均衡度的空间差异.为抑制土地利用结构频繁转换,应调整完善生态退耕政策,严格控制耕地非农化.  相似文献   

10.
紧凑型城市土地利用理念解析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剖析紧凑型城市土地利用理念及其对中国土地利用的启示。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紧凑型城市的"紧凑"内涵可以从规模、功能及形态3个维度理解,紧凑型城市土地利用理念可解析为土地高强度利用,土地功能适度混合,与交通耦合的土地利用方式,分散化集中的土地利用形态。研究结论:紧凑型城市的土地利用理念为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及借鉴。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总结2019年国内外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2020年国内研究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研究结果:2019年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资源的自然与生态属性、低碳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转型、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智慧型空间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等方面;国外研究侧重于土地资源配置、土地质量、土地利用变化、土地规划的公众参与技术与生态影响等方面.研究结论:2019年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在自然资源资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国土空间规划、土地资源资产核算、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和土地利用转型潜力评价等基础理论和实践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2020年及未来将重点关注自然资源优化配置、土地利用转型、自然资源资产、资源集约利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自然生态空间管制、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村庄规划等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对开发区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总结的基础上,引入情景分析方法。通过对全区土地利用面临的不确定性和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分析,建立全区土地利用情景分析模型,在不同情景假设的基础上,得出预测情景值,并提出了不同土地利用战略对策,为开发区土地利用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统筹城乡土地利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研究目的:从统筹城乡土地利用的视角,总结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针对中国当前城乡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在对今后城乡土地利用多种情景分析基础上,提出统筹城乡土地利用有关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情景分析法.研究结论: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城镇发展还要占用大量土地包括耕地,新农村建设也需要占用土地,这是客观趋势,城乡发展一定要充分考虑中国国情,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制订城乡统一的规划和政策,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借鉴欧美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等理念,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建设节地型城镇和新农村,同时加快土地产权制度、征地制度等有关制度改革,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土地利用隐性转型与土地利用碳排放空间关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探究土地利用隐性转型和土地利用碳排放的空间关联及其分异特征,助推土地利用低碳减排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方法: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评价模型、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测算模型、核密度估计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研究结果:(1)我国土地利用隐性形态水平持续升高并呈现由单核集聚式向双核均衡式空间格局演变趋势;(2)我国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持续增长并呈现“点状、团状、面状”的空间格局演变趋势;(3)土地利用隐性形态高阶转型与土地利用碳排放具有显著空间正相关关系,土地利用产出和土地利用强度与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正相关关系强于土地利用投入和土地产权变化;(4)土地利用隐性形态及其不同维度与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的局域空间格局呈现“高—高集聚和低—高集聚区连片分布、低—低集聚区分散分布”特征。研究结论:应依据土地利用隐性转型与土地利用碳排放的空间关联格局,因地制宜调控土地利用转型以实现经济增长与低碳减排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技术,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转移矩阵模型对苏州工业园区1995-2013年间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18年间,苏州工业园区城市化十分迅速,其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一定的转化,耕地主要转化为城镇工矿、交通用地和园地,未利用地主要转化为城镇工矿、交通用地和耕地;在这18年间,工业园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人文因素的影响,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以及政策驱动是导致苏州工业园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三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系统诊断大城市边缘区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土地利用问题,提出大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战略框架。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大城市边缘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土地利用形态变化急剧,土地利用中的矛盾十分突出,地域功能紊乱、土地配置失调、非农就业困难、土地利用粗放、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制约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结论:应通过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统筹城乡土地配置、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土地资源生态开发战略及相关保障措施构建大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战略体系,推动土地宏观调控更加系统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7.
土地利用分区是对土地利用的合理布局,也是实行土地分区用途管制制度的重要手段和法定依据;从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方面出发,运用综合指数法空间分区模型进行分区,将研究区划分为3个功能类型区,并根据各功能区自然经济和土地利用发展背景,分别提出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方式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总结2020年国内外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2021年国内研究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研究结果:2020年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生态安全、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土地利用转型、土地利用效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理论方法等方面;国外研究侧重于土地资源决策机制、土地质量、土地可持续利用、多情景土地利用模拟和参与式空间规划等方面。研究结论:2020年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在自然资源生态价值评估、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土地利用转型模式、土地利用效率特征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等基础理论和实践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2021年及未来将重点关注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土地利用转型、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评价、国土空间规划转型、智慧型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等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徐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徐州市2002~2007年统计年鉴和徐州市国土资源局的土地现状和变更调查等相关数据,采用土地利用率、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三项指标对5年间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特征做出分析和总结.并选取了12项驱动因子指标,运用 spss 统计软件,采用相关分析法,对影响徐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验证,结果表明:影响徐州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因子是总人口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总产值,GDP 以及产业结构.进而建立了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模型,并提出促进徐州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与对策,以期为徐州市正确认识土地利用现状,合理制定未来土地利用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总结2021年国内外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2022年国内研究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研究结果:2021年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绿色低碳土地利用模式、土地利用转型、土地利用效率、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和技术方法等方面;国外研究侧重于水土资源耦合研究、土地资源保护、跨学科土地利用数据应用和海洋空间规划等方面。研究结论:2021年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绿色低碳土地利用模式、土地效益评价方法、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理论和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2022年将重点关注土地要素配置优化、低碳土地利用模式、土地混合利用、国土空间规划新技术、乡村规划、规划公众参与机制等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