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基于后凯恩斯主义的内生货币供给理论,本文重点从基础货币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主要结论是:1994年以前,"对金融机构债权"项目的变动是导致我国基础货币投放具有内生性的主要原因,而从1994年开始特别是在2002年以后,则由"国外资产净额"项目即外汇占款的增加主导了我国基础货币的被动投放.进而影响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能力,使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在起点上就缺乏有效性.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下,为减轻货币内生性带来的影响、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我国应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和建立更具弹性的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2.
谢罗奇 《生产力研究》2005,(5):22-23,26
货币供给的内、外生性的认识和判断决定着一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文章在对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作了实证分析后,认为货币内生性直接影响了我国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有效性。提出要调整我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最好直接钉住通货膨胀率。  相似文献   

3.
货币内生性理论指出公众的货币需求会直接影响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因此 ,公众通过调整货币需求可以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效果产生不确定的影响。本文利用货币内生性理论来分析公众行为对中央银行为稳定物价水平而采取的政策效果的影响 ;并通过实证分析证实我国M2 的供给有较强的内生性 ;我国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效果上存在着不对称性 ,以此可重新认识我国当前通货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货币供给的制度内生与需求内生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国松 《财经研究》2008,34(6):51-61
文章分别从基础货币投放的被动性、金融机构的"有价证券与外汇"资产渠道以及利率渠道对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货币供给具有较强的内生性,主要表现为基础货币供给的制度内生和信贷供给的需求内生。为提高当前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货币当局必须稳定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贷款利率尤其中长期贷款利率水平,以此削弱货币供给的制度内生和需求内生。  相似文献   

5.
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围绕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特征,系统地对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进行模型分析和数据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强,货币供给的可控性降低;短期货币需求和货币流通速度不稳定,货币供给的可测性较差。但是,货币供给量与GDP和物价之间的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货币供给的可控性是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基础。长期以来,经济理论界存在着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的争论,并在其理论基点上提出了不同的政策主张。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历经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波动,货币政策在熨平经济波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1997年我国经济陷入通货紧缩,货币当局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似乎并没有改变经济不景气的预期,货币政策效应不佳。本文从货币供给内生性的角度来探讨我国货币政策难以有效调控经济运行的原因,并在对我国宏观经济状况进行历史分析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7.
文章围绕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特征,系统地对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进行模型分析和数据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强,货币供给的可控性降低;短期货币需求和货币流通速度不稳定,货币供给的可测性较差。但是,货币供给量与GDP和物价之间的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开放经济对货币政策运行环境、传导机制、调控手段和目标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得保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变得更加复杂。主要表现为:外部均衡在货币政策中的地位显著提高;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相互影响;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强;国际经济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重要性上升;部分货币政策工具的调节力度有所下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冲突也越来越明显,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9.
开放条件下外汇储备变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现状及国际比较,分析了开放条件下外汇储备与货币政策的内在逻辑联系以及冲击路径。研究发现:外汇储备变动主要通过货币供应量、货币供给结构、货币内生性及“三元悖论”等渠道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进一步阐明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应改革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度,加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力度,促使国际收支结构平衡,以提高货币政策实施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0.
在探讨我国财政赤字影响货币供给的传导机制的基础上,通过5变量系统检验1978-2003年我国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赤字水平、实际GDP、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都是货币供给(M1)的决定因素.由于货币供给受包括赤字在内的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得不稳定和难以预测,我国反周期性和内生性的货币供给政策的有效性受到影响.同时指出了相应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1.
货币市场与货币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国货币市场的建设不能仅仅依赖一、二个子市场,而应该货币市场建成一个子市场多元化的体系,各个子市场之间相互关联、形成统一体。只有这样,中央银行才能在货币上配套利用不同的信用工具实现货币市场的功能,贯彻货币政策的宗旨,体现货币政策的取向。本将在研究货币市场发展的基础上,分析货币市场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Ilian Mihov 《Economic Policy》2001,16(33):369-406
I discuss possible problems engendered by loss of national monetary policies, and study them from three empirical perspectives. First, are business cycles sufficiently synchronized across EMU member countries? The evidence suggests that economic activity in those countrie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correlated in the 1990s, and that policy co–ordination has played a role in generating that outcome. Second, are there asymmetries in the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policy affects economic activity? The paper documents that policy transmission was indeed heterogeneous in the member countries, and that structural and financial factors were sensibly related to cross–country differences in the response of output to a monetary policy shock. Third, how is policy implemented in an environment of diverse business cycle fundamentals and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Estimation of monetary policy reaction functions finds that 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 is closer to an aggregate of the central banks in Germany, France, and Italy than to the Bundesbank alone.  相似文献   

13.
西方经济学所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包括利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即利率渠道基础上的投资效应和财富效应、信贷渠道、汇率渠道等,在积极的或扩张性货币政策方面都是难以奏效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短期效果也难以证实,而且推动通胀、加剧过剩、浪费资源、加剧分化,损害长远经济发展,在长期中是负效应而不是中性。正确的货币政策原则只能是适应性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货币需求的协整分析及其货币政策建议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5  
王少平  李子奈 《经济研究》2004,39(7):9-17,114
本文运用协整以及弱外生和短期因果关系检验 ,对我国货币需求的长期稳定性进行实证 ,由此而产生的主要结论为 :我国货币需求的长期稳定性 (协整 )依赖于时间趋势 ,货币政策目标变量为M1,实际货币政策效应主要体现在促进经济增长。我国货币需求和利率是关于协整向量的弱外生变量。基于上述结论所提出的政策建议为 :当前的货币政策重点应转向于防范通胀  相似文献   

15.
当前,低碳经济成为了各国追逐的热点,由此引申出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新一轮变更的话题。以碳信用为货币基准的"碳货币"的"碳本位"货币体系,将是未来货币体系发展的新趋势。通过分析碳本位货币体系的含义、碳货币的属性,考察碳本位货币体系所具有的优势,并探讨碳本位货币体系将遇到的潜在问题,同时提出了我国应对碳本位货币体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日元与人民币:区域内货币合作抑或货币竞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沈国兵 《财经研究》2004,30(8):28-39
针对日元与人民币的关系问题,笔者研究发现:(1)日元与人民币现阶段都无法成为区域内锚货币,两者尚未具备区域内货币竞争的条件;(2)中日两国产业结构差异和贸易互补性使得两国货币竞争没有必要;(3)货币危机和中日双边贸易发展内在地推动两国加强区域内货币合作;(4)日本对华贸易与人民币汇率之间没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据此,仅从经济和金融角度考虑,推进日元与人民币区域内货币合作而非货币竞争对中日双方都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7.
The authors argue that the institutional dimension of the Bankof England monetary policy and the role the UK HM Treasury assumesin this framework are both firmly based on the New Consensusin Macroeconomics (NCM). This is also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upon which the inflation targeting element of monetary policyis firmly base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se aspects of UK monetarypolicy, and then assesses the policy that has been pursued since1997 (with some reference made to the period between 1992 and1997 when a version of the framework was introduced). The strategyhas been successful in terms of keeping UK inflation rates withinthe targets set by HM Treasury. However, a number of problematicissues are highlight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货币政策是否应关注资产价格——基于货币稳定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稳定是一个伴随着货币交易范围扩展而不断拓展的概念,资产交易规模使资产价格波动能严重影响货币稳定和社会福利,因此,货币稳定应当包括资产价格稳定。利用中国1998-2009年月度、季度数据,以及协整检验、误差修正估计和方差分析等方法研究后得出:资产价格与传统通货膨胀指标现值及预期值存在联动性、与经济运行中的货币存量具有显著的数量解释关系,资产价格通过影响消费、投资等经济因素冲击着货币政策效果;货币政策对维护包括资产价格在内的货币稳定并非无能为力,经验表明资产价格往往对货币政策调整做出积极反应。因此,货币稳定指标应根据传统通货膨胀指标和资产价格指标综合计算,即货币政策应根据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精确分析资产价格与货币中介目标的关系,准确采取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9.
我国货币中性问题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合理预期下的货币中性假设模型对我国货币中性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不论是预期的货币供给冲击,还是非预期的货币供给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基本上都是显著的。因此,货币供给在推动我国的经济运行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且利用预期的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运行得到了实证经验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