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乡镇企业科技》2011,(5):24-25
春节过后,新一轮农民工离乡打工潮涌来。根据近期媒体消息报道,浙江,广东等传统的用工大省已经出现了用工荒。随着部分产业向中西部的转移,当地用工也在增加。为此,湖北、四川等劳务输出大省当地政府和企业出台了更多的措施“截留”农民工。农民工争夺战正在进行中。相对央企,国企,为何非公企业,尤其是一些小型企业却在为招人而发愁呢?  相似文献   

2.
<正>新年之后,各地"用工荒"再度如期而至,东西部用工拉锯战再启。一方面是东部、南部企业用工缺口较大,招人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是中部、西部企业用工需求扩大,农民工开始"回流"中西部,河南、重庆等传统劳动转移大省,不仅省内转移超过省外,而且转移就业差额进一步扩大。正因为争夺的是同一批劳动力,所以才出现了"用工荒"、"招聘难"。争夺同一批劳动力,又说明东部、南部的企业与中部、西部企业还处于同一竞争水平。虽然中部、西部在产业链方面还不如东部、  相似文献   

3.
建筑工人,特别是农民工建筑工人,一改前些年到处碰壁、工价低、没活干的打工状况,如今一些农民工建筑工人开始出现"有活比价才干、路远价高不干".原因大致有三:一是我国各地房地产开发由热到沸;二是我国作为世界工厂,城市建设项目和工业开发区投资项目越来越多;三是我国"三农"政策落实到位,种地收益高,农民工大量返乡;四是我国控制人口增长政策取得积极意义,建筑工人生力军迅速减少.这些因素造成了建筑市场用工缺口大,让农民工在建筑行业里打工有了更多选择的空间,获得了务工讲价的主动权,从而增加建筑承包商和包工头用工的难度.  相似文献   

4.
2011年春节刚过,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已陆续传出一片用工难之声,甚至有些中西部地区传统的农民工输出大省的中心城市也出现了用工难的迹象。有人  相似文献   

5.
一些沿海地区的企业今年春节过后纷纷行动起来,广州企业直接为打工者订购300多张团体票;上海,近400辆长途大巴奔赴安徽、江苏、河南、湖北等地,到"家门口"接回农民工;成都锦江区人力资源市场摆出了近10个富士康科技集团招工摊位,招工人员每人每天必须完成3个报名指标;浙江、广东、福建的企业每天不断给省就业局来电要求输送务工人员.企业这样主动出击,但是在沿海地区劳动力仍然紧缺,有些地方缺口达到15万.  相似文献   

6.
近段时间,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农民工的用工短缺.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出现的一个引人瞩目的变化,曾几何时,南下的"民工潮"潮起难落,求职的长龙绵延不断,给沿海的企业和铁路运输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没有人会认为有着九亿农村人口大国,会出现劳动力短缺问题.可是如今出现的"民工荒"带来的不仅仅是各企业的"老板慌",而是一系列的值得我们反思的社会问题,诸如:劳动力的价值评价、企业发展方向、民工权益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等等.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必须深刻的分析"民工荒"产生的真正原因,以及找到切实有效的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7.
唐志敏 《人力资源》2007,(23):18-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新法)将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一直是"重灾区"。据调查,与用人单位签订用工合同的农民工仅占53.70%,没有签订的占30.62%,有15.68%的农民工居然不知道什么是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8.
将临时工改为"助勤工",企业用工就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它"新"在企业招雇短期职工时,不再从"马路游击队"中挑选,也不再与包工头单独签订合同后,由包工头去组织劳务队伍,而是向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人才库、职业介绍中心等专业机构招雇.  相似文献   

9.
《中国就业》2012,(7):28-29
年年招工,年年有企业叹“难”。对于处于东部城市来说,企业遭遇“招工难’’并不是新鲜事,但“难度”大小、缓解方式、延续时间,与政府、企业的作为还是大有关系。无锡市向来高度关注农民工就业与企业用工问题,在促进企业用工、开展就业服务上作出创新实践,不仅企业“缺工问题”得到了及时缓解,更有效提升了农民工的就业层次。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浙江省衢州市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在企业中技能人才比例偏低、服务地方经济作用不显著、就业稳定度不高等实际问题,以"转变职工技能培养模式、转变企业招工用工重点、转变企业留人稳岗方法"为方针,在实践中破题,为新生代农民工更高质量就业找到破解之法,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网络和就业政策体系。根据全市478家用工和失业动态监测企业数据显示,该市新生代农民工在监测企业中占比从上年同期的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档案服务民生的角度论述了农民工档案的建档意义,认为做好农民工档案工作,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规范劳动力市场与企业用工行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农民工自身权益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就业》2012,(2):58
近日,农民工输入大省广东和农民工输出大省河南的省委书记,都提出将适时取消"农民工"称谓,并称会为"农民工"群体加上诸如"新市民"等新称谓。一直以来,为"农民工"正名的呼吁,几乎伴随"农民工"这一称谓出现至今。类似的呼吁在各种论坛乃至全国两会上都频频出现,这也让取消"农民工"称谓成为关注的焦点,对此,社会各界也表达了不同的看法。微言E语冯宛平(河南省商业研究所名誉所长):要改变农民工现在的弱势地位,既需要一系列实实在在的能够促进  相似文献   

13.
八面来风     
《中国就业》2011,(3):60-63
莱阳市招工巧打三张"牌"春节过后是各地企业的用工高峰,"年年招工花相似,次次招工人不同"。如今,在莱阳市劳务市场上,企业负责人开始从自身上找原因,为此,今年用工单位千方百计地打出高薪、高福利、高待遇"王牌"吸引农民工。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在我国沿海地区相继出现了"民工荒"现象,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民工荒"现象的产生,究其原因,是由于农民工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而致.因此,规范企业用人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有关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法制建设,建立农民工权益保障基金,就成为保障农民工权益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正党员干部要做到卧听萧竹、心系民生。要把服务民生、奉献社会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只有深入企业真正地当一次农民工,才能真真切切地了解当地的用工环境。"这是"农民工局长"陈家顺五年来服务农民工的工作精髓。陈家顺先后"应聘"到企业当过串珠工人、仓库保管员、饲养员、装卸工等,正是因为长期深入一线体察民情,陈家顺才能准确地把握农民工兄弟在企业里最担心的是什么?最关心的是什么?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工人?  相似文献   

16.
关于『民工荒』现象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工荒”作为一种新现象,不但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而且也波及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和“三农”问题的解决。本从企业需求和农民工供给等角度出发,认为一方面宏观经济的波动扩大了企业的用工需求,另一方面,市场竞争的激烈、传统思维的存在、用工制度的歧视导致企业支付给农民工工资水平过低,是该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另外农民工替代选择的增加,自身素质的变化也影响到其供给。提高农民工工资虽然可暂时缓解该问题,但它的最终圆满解决依赖于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用工环境的改善等诸多因素的调整。  相似文献   

17.
今年在山西一些地方暴露出非法用工、虐待农民工等严重问题。如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劳动权益,是值得思考并研究的问题。文章在分析“黑砖窑”事件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该事件产生的原因,并试图研究农民工进村打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劳动权益被侵害的问题,进而提出“进村农民工”权益保障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了解当前企业"用工荒"情况及其应对措施,我们赴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以及无为、桐城等地进行了专题调研.调查采取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并对部分典型企业招工用工情况进行了重点剖析.  相似文献   

19.
《经济界》2013,(1):90-96
2012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加重了企业用工的压力,同时工业投资增速放缓也降低了企业的用工需求。调查发现,2012年企业在用工和招工方面主要面临两大困难:一是企业人工成本持续上升,其中普通工人和技术工人的月工资均呈现逐季度上升的趋势,二是企业招工难问题仍然突出,并且季节性和结构性特征突出,其主要原因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期望提高。在此背景下,2012年企业的招工计划逐季度下降,缺工情况则呈现逐季度缓解的趋势。关于对2013年企业用工情况的预计,调查显示,一方面企业人工成上升压力依然较大,近三分之二的企业2013年一季度计划给员工加薪;另一方面,2013年企业用工总体保持扩张趋势,特别是计划招收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长要高于农民工,这也许反映了结构升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民工荒"背后的农民工薪酬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工荒"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其所反映的问题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企业的生存以及农民工的生活都息息相关."民工荒"现象是经济规律使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薪酬问题显然是农民工群体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就农民工的薪酬现状以及农民工薪酬的"供需矛盾"做了分析,并对如何解决该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