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顾煜 《中国市场》2009,(2):18-19
利润是企业经营的基本目标,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通过对利益机制的分析显示,在均衡条件下,个别物流企业独立经营的利润总和,将会小于联合企业的总利润,同时,联合企业的产品市场价格也会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2.
顾煜 《中国市场》2008,(45):13-14
第三方物流为企业的物流决策提供了可能的选择。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利益机制是其进行决策分析的最重要基础。通过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可以看到,企业获得较高的盈利,是建立第三方物流合作的长久基础。  相似文献   

3.
第三方物流,指的是由物流的供方、需方之外的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随着现今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于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也日益加大。虽然第三方物流为企业带来了相当丰厚的利润,但是其中所存在的风险也愈加明显。因此,对第三方物流的风险分析及防范,无论对于生产经营企业还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通过纵向合作增强物流服务一体化能力,但是企业之间要牺牲一定的独立性和控制权。本文首先界定了第三方物流的范畴,然后揭示了有额外利润的存在是第三方物流合作的前提条件,通过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的博弈模型分析,进一步论证了额外利润在第三方物流企业间的公平、合理的分配的重要性,此外还分析了第三方物流间合作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很多企业为了扩大业务,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三方物流孕育而生。它的出现解决了企业在一些利润较少的业务上,人力、物力、财力的节约,使企业能有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服务于企业核心业务中去,让企业利益扩大化的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本文的主旨是通过对第三方物流的分析,了解现阶段我国第三方物流在特征、类型、状态、市场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化分工的不断加剧与深化,一些企业"抛弃"自营物流,运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专业化物流经营服务,来完成相关企业的非核心业务的状况更加普遍。企业在"享受"服务中的利益的同时,也会存在着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7.
第三方物流的利润源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绍庆 《商业研究》2005,(2):176-178
现代物流是“第三利润源泉”决不是意味着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轻松获取丰厚的利润。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通过发挥专业化管理规模化经营的优势为物流服务需求方提供优质、低成本的服务 ,才能吸引物流服务需求方将其物流服务委托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实施 ,最终达到双赢的结局  相似文献   

8.
第三方物流的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攫取“第三利润源泉”的同时,其面临的风险也与日俱增。作为物流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利润,必须树立风险意识,针对不同的风险类型制定不同的防范措施和风险规避策略,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以达到分摊、转嫁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曹咏 《商场现代化》2007,(1):129-130
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迅速崛起,企业逐渐开始采用第三方物流的方式完成自己的物流业务。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在为企业提供便利的物流服务的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本文通过对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给客户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的分析,给客户企业提出了防范第三方物流经营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董茜茜 《北方经贸》2008,(2):111-112
第三方物流是传统运输与仓储的一个重要的发展。从经营角度看,第三方物流包括提供物流服务使用者所有的物流活动。从战略的重要性角度看,第三方物流的活动范围和相互的责任范围有所扩大。全面质量管理以缩短总运转周期;降低质量所需的成本、缩短库存周转时间、提高生产率、追求企业利益和成功、使顾客完全满意以及最大限度获取利润为目的。在第三方物流的市场上充分发挥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是节约物流成本创建第三方物流企业名牌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1.
第三方物流发展与第四方物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发展第三方物流,应加强物流政策的宏观指导和引导,形成相关管理部门的协调与沟通机制;加强对物流企业的宏观管理,实行"准入制度";消除地域性、部门性、行业性的保护主义,构建全国性的统一的大物流市场;建立健全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消除物流发展的障碍。同时,要建设与现代物流发展相适应的第四方物流发展环境,使物流发展更加合理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一项广东省内开展的问卷调查资料,对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的经营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期从供给角度探讨第三方物流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其研究结果对后续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运输仓储服务是现阶段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重点,比较全面的服务内容往往只由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总体上有着较高的业务满意度,对经营前景也普遍看好;中小型企业一般认为顾客服务与成本节约是成功的关键要素,大型企业则对长期伙伴关系和外部环境给予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3.
汤谷良  游尤 《国际贸易问题》2007,291(3):123-127
我国上市公司净利润小与利润总额的利润逆转现象频频出现。通过对我国2001年度至2005年度出现利润逆转现象上市公司的总体样本分析,细究其出现逆转现象的原因所在,发现净利润并不能客观地反映集团公司的经营业绩。进一步讨论了利润逆转对于决策的意义所在,认为利润逆转的信号作用不容忽视,其所提供的战略信息不容小觑,因此利润逆转对于业绩评价尤为重要。利润逆转是企业未来持续获利能力的表达,是挖掘企业价值所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仓单质押盈利模式及其风险规避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如果仓单质押业务管理得当,可以实现银行、货主、物流企业三方共赢。仓单质押一般有三种盈利模式,物流企业发展仓单质押业务意义重大,但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诸多风险,如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等等。规避仓单质押风险,要建立和整合客户与银行信用,加强对仓单的管理,限定质押商品的范围并确定其价格,规范质押货物的释放程序,监管和处置质押商品,加快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刘星  魏锋 《商业研究》2002,(19):81-82
中国加入WTO后,政府的优惠将逐步取消,企业面对的将是一个竞争的世界性市场,企业只有在机制上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在探讨国有企业创新机制涵义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分析影响建立国有企业创新机制的因素,以此提出建立国有企业创新机制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6.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规律,最初只是普通的储运企业,提供以运输和仓储为主的传统物流服务,与客户一般是短期的交易关系;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综合物流服务,与客户一般是中短期的合约关系;之后又发展成为领先物流企业,不仅提供物流服务,而且为客户管理所有的物流服务、物流服务商和物流流程,与客户一般是中长期的合约关系,双方共担风险;最后,发展成为第四方物流企业,成为客户的供应链管理者,与客户之间是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文章提出,企业从自营物流业务、物流业务分散外包到物流业务内部整合再到整合物流业务整体外包的过程是分工演进的结果,在规模经济和学习曲线的共同作用下,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断演进,从传统储运企业发展到第四方物流企业。  相似文献   

17.
论中小企业集群的区域营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魏守华  邵东涛 《商业研究》2002,(17):113-115
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中小企业集群区进行区域营销可以形成具有持久效应的区 位品牌。同时在区域营销中,通过电子商务降低成本,使专卖店获取一体化垄断利益,改进区域营销方 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引入消费者效用函数、政府环境管制成本函数、企业生产成本函数,研究了环境管制对企业产品质量和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1)在政府财政收入最大化的条件下,政府对企业征收污染罚金是不会让污染生产的企业退出市场的;(2)在政府财政收入最大化、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和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下,政府征收污染罚金时,会降低产品环境质量;(3)政府加大罚金力度会提高生产清洁产品企业的净收益,而降低生产污染产品企业的净收益,并且清洁生产企业的利润比污染生产企业的利润高;(4)政府如果放弃财政收入最大化目标,对清洁生产的企业予以激励,对污染的企业在说服教育的基础上采用创新弃权书的管制方式,否则即对其征收罚金,这样会使两类企业都进行清洁生产。这些结论表明政府对污染生产企业征收罚金时,重在引导教育并建立激励型生态补偿制度,注重政策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加快发展现代流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许多商品的供需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卖”成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流通的先导作用日益突出。同时,在我国降低生产成本空间有限的情况下,降低流通成本已经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在我国,现代流通可以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服务,我们要进行流通体制的改革,重视农村流通和生产资料流通,改造和提升批发市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促进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建良 《财贸研究》2007,18(4):91-97
风险投资的收益机制是一种基于非对称、非充分信息的"合理预期的高收益"机制。风险投资合理预期的高收益来源于以转换的形式分享的被投资企业的"行业超额利润"和"垄断利润"以及基于这一基础条件和被投资企业管理素质而获得的"现值收益"和"透支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