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几年中国企业兴办企业大学的热潮此起彼伏。给中国最早带来"企业大学"这一全新理念和形式的是数家外资公司。1993年,摩托罗拉中国区大学成立;1997年,西门子管理学院和爱立信中国学院先后成立;2001年,惠普商学院成立。一系列实践证明,企业大学体现了最完美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是最有效的学习型组织实现手段,更是公司规模与实力的有力证明。  相似文献   

2.
<正>企业大学基于战略而生已成为全球组织学习领域的共识。企业大学如同一条跑道,跑得快的企业,他的人才战略、管理战略、成本控制战略等一系列的战略也必须跟得上它发展的脚步从全球第一个企业大学——GE克劳顿维尔管理学院的成立,到迪斯尼大学等世界500强企业相继建立企业大学,再到国内许多企业大学兴起风潮,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大学的功能正在不断演变,企业大学事实上已超越培训本身,被赋予更多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一系列实践证明,企业大学体现了最完美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是最有效的学习型组织实现手段,更是公司规模与实力的有力证明。而中国式的企业大学又有哪些特质呢  相似文献   

4.
凯洛格(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洛格)研究表明,在美国,从1988年到1998年之间,企业大学数量由400家猛增到1600家。到了2003年已超过2000家,其中财富500强的大部分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企  相似文献   

5.
企业大学就是企业为了统一员工的价值观,提升员工的职业技能和管理才能,创建学习型组织,满足员工终身学习的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的大学。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中小型企业现状、国内外企业大学发展动因的考察,从中小型企业与高职院校各自合作收益的维度分析了两者合作建立企业大学的可行性,并发现高职院校和中小型企业均能从合办企业大学中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和机会。  相似文献   

7.
黄珂 《管理学家》2019,(12):122-123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经过多年的实践,企业对人才需求逐渐从“最好的”转变为“最适合的”,对企业大学的定位也逐渐从“培训人”到“培养人”再到“促进企业和人的共同发展”。为学习先进企业大学的培养理念,借鉴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现对国内外企业大学的发展现状、业务模式、创新突破以及典型经验进行分析,尝试探索一条适合国内企业大学发展方向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吸引、培养大量合格的人才,并使其高效地服务于企业的战略目标,国外很多企业建立了自己的企业大学。企业大学又称“公司大学”。它通过培训,使员工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并高效地帮助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并帮助企业内部形成统一文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企业大学已经发展了20年——1993年,摩托罗拉公司将企业大学的理念和模式引入中国,随之而来是海尔大学、国航大学、用友学院、联想管理学院等企业大学雨后春笋般地涌现。20年间,中国巳成立了上千家企业大学。  相似文献   

10.
李智 《人力资源》2012,(3):26-29
企业战略性的人才培养可能有N种路径,虽然企业大学模式看上去很美,可许多拿来即用的企业并未因此而缓解“提升人才素质,改变人才结构”的当务之急。只有“紧紧围绕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与能力要求”的定位,才能破解企业大学培养困境,获得“你要一,我给二”效应。  相似文献   

11.
企业大学是由企业出资,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一流的商学院教授及专业培训师为师资,通过实战模拟、案例研讨、互动教学等实效性教育手段,满足员工终身学习需要的一种新型教育、培训体系。是最有效的学习型组织实现手段,更是公司规模与实力的有力证明。  相似文献   

12.
<正>好的企业大学,应该成为企业战略实施的"催化剂"。"企业大学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支持,是企业大学存在的最大价值。"在全球各大洲都设有分校的摩托罗拉大学,在业界被公认为全球企业大学中的佼佼者。"好的企业大学,应该成为企业战略实施的‘催化剂'。"摩托罗拉大学中国区校长、摩托罗拉亚太区运营总监闫晓珍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企业大学已经不是新鲜而又陌生的概念。2008年,国航大学、中国电信学院、用友大学等企业大学挂牌成立。企业大学是对终身学习、学习型组织、核心能力竞争、人力资本等前沿理念的集成培训机构,无论是被定位为培养能力的引擎还是企业的第三空间。不可否认的是,企业大学正在以一种战略高度崛起。  相似文献   

14.
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最成功的企业将会是学习型组织,因此,企业大学(或学院、培训中心,以下统称为企业大学)也已经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建立并运作起来,如跨国公司建立的摩托罗拉大学、惠普商学院.以及本土企业创建的海尔大学、春兰学院、联想管理学院等等然而,其也遇到很多困难甚至困境.从相关理论出发,对企业大学困境进行粗浅分析,并给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8月27日.苏宁大学正式揭牌.标志着我省企业大学创建工作启动。据介绍,“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在大型民营企业中建设9所以上企业大学。  相似文献   

16.
企业大学又称公司大学、虚拟大学和企业商学院等,是企业为战略目标实现而建立的知识运营组织。数据显示,在美国的上市公司中,拥有企业大学的上市公司平均市盈利比没有企业大学的市盈利明显要高。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企业大学进入快速发展期。截止2011年底,中国已建成的企业大学或超过1000所。尽管我国企业大学发展迅速,但质量参差不齐。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部分企业大学只重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建设,企业大学硬件环境好,然而在课程体系、信息化体系、讲师质量等方面的投入却不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渐全球化,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影响力不断的提升,这让外界将目光瞄准了国内的各个行业企业,而企业也因此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投资压力.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让企业对于竞争市场的要求转移到了对企业自身人才的培训和拓展上,但传统的培训方式过于单一和狭窄,不利于现代化企业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大学应运而生,它是传统企业培训的升级版本,也是企业培训中前所未有的创新模式.企业大学有着自身的优势能够为企业培养人才,树立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等能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不可估计的力量,文章将从企业大学培训模式进行一定的探讨,得出如何更高效的建立企业大学的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8.
蔡兴中 《企业科协》2005,(11):24-25
根据《财富》杂志的统计,在美国,排名前500强的公司中,约70%都拥有形形色色的企业大学。企业如此热衷于创办企业大学,其目的是培养人才、普及知识、推动企业转型及文化变革,满足企业对新技术提升的需求,并对供应商、客户及战略伙伴进行技术、服务支持,最大限度地取得他们的认同,打造外部公共关系并传播企业的品牌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战略驱动的企业大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大学建设不能与企业战略脱节 自1993年摩托罗拉公司在中国成立第一家企业大学至今,目前国内已有中国移动、中国石化、海尔、蒙牛、奥康、华为、联想、吉利、春兰、海信、金蝶、阿里巴巴等一大批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创办了自己的大学或商学院(见图1).  相似文献   

20.
在一些发达国家,企业与大学之间紧密合作的现象相当普遍。通过这种合作,企业获得了策划和产品开发的技术支持,同时大学也明确了科研方向并从中获得了企业提供的科研经费。本对这种现象作了初步研究,以图对加入WTO和面对知识经济到来的国内企业和大学的管理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