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本文首先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对金融监管一体化的优势和缺陷进行了详细分析;接着从各个层面对我国金融业发展现状以及实行金融监管一体化的客观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指出在短期内我国不宜实行金融监管一体化,目前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适合我国当前的国情;最后,就如何提高我国金融监管效率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实行金融监管一体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伟 《福建金融》2006,(10):24-25
本文分析了金融监管一体化的优劣势,并从制度基础和监管现状两个层面分析指出在我国目前不宜实行金融监管一体化改革,提出重构金融产权,优化市场主体;加强银、证、保三大监管机构的沟通与合作;完善金融监管法规,树立监管机关权威性等加强我国金融监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欧盟在金融监管一体化进程中的两个重要事件——莱姆法路西框架的建立和金融危机后欧盟金融监管改革方案的推出为分界点,对监管一体化发展进行了阶段划分,明确了各阶段的一体化进展情况以及欧盟层面金融监管机构的演变,并对危机后欧盟监管改革的一体化特征进行了归纳与评价。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的30年来,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之相应的是金融监管的监管体系与监管理论也在不断发展。但是在金融全球化、一体化和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趋势下,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和监管手段都显得落后和僵化。本文介绍了国际和国内金融监管方式和理论的发展历程,列举了我国金融监管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对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的30年来,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之相应的是金融监管的监管体系与监管理论也在不断发展。但是在金融全球化、一体化和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趋势下,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和监管手段都显得落后和僵化。本文介绍了国际和国内金融监管方式和理论的发展历程,列举了我国金融监管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对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金融监管: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发展的新方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丁俊 《上海金融》2001,(1):19-20
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体制依然采取的是根据既定金融机构的形式和类别进行监管的传统方式.在金融机构业务界限日趋模糊的情况下,这一方式显然已经难以奏效.在金融监管体制不能有效维护金融体系安全的情况下,如果贸然实行混业经营必将引发金融风险的积聚.因此,我国金融业要实行混业经营就必须对现有的金融监管体制加以变革,而笔者认为功能性金融监管体制是新形势下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金融国际化、金融信息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是国际经济一体化以及信息经济发展的客观结果,伴随着这些客观结果连同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金融混业经营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种趋势。目前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模式,本文从国际金融业经营模式发展历程出发,结合我国金融环境现状,进行分析对比并提出了对我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发展方向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进入新世纪和我国加入WTO,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自由化的发展趋势,面对我国国内不容乐观的金融风险现实和迫在眉睫的金融发展需要,要求我们重视更新金融监管理念,实行有效的监管行为,切实解决金融监管绩效低下的问题,以确保央行货币政策有效顺利实施,保证银行体系经营安全、竞争公平、政策一致,避免因金融动荡而引发经济危机,危及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金融家》2011,(2):160-160
金融监管一体化 1986年,挪威建立了一个对银行、证券和保险机构进行统一监管的巨型金融监管部门(Kredittilsynet),这是自1929年大危机以后、美国式的分业监管统霸西方50多年来,金融监管组织结构最为革命性的一次变革。11年后英国金融监管局将金融监管一体化的进程推向了另一个高度。  相似文献   

10.
李长春 《金融与市场》2008,(3):26-27,42
近年来,金融监管一体化模式,逐渐成为了一些西方国家金融监管体制变革的选择,其中包括曾以全能银行模式与分业监管并行闻名的德国。德国一体化监管模式变革,既有与英国等国模式的共性,也在组织架构、权力安排,特别是在一体化监管机构与央行的关系上,显示出独特性。但要判断其是否达到了预定目标还为时尚早。对处于变革中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而言,德国一体化模式的引入与运作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曾绍利 《云南金融》2012,(7X):171-171
我国金融业是以分业监管制度为主,随着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博弈,金融监管制度亟待创新。本文就此阐述中国金融创新的监管制度环境,对监管制度环境进行基本情况分析,建议进行一体化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2.
苗文焕  熊飙 《时代金融》2013,(15):171-172
金融监管体制是指由一系列的监管法律法规和监管组织机构组成的体系。建国以来金融监管体系经历了一系列变迁。本文从金融体系构成元素的视角对我国金融体制变迁进行了梳理,认为我国当前应发展功能型监管,在引入宏观审慎监管的基础上,采用科学合理的标准界定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对高风险性金融机构实行严格的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3.
我国金融业是以分业监管制度为主,随着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博弈,金融监管制度亟待创新。本文就此阐述中国金融创新的监管制度环境,对监管制度环境进行基本情况分析,建议进行一体化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4.
王俊方 《海南金融》2004,(10):44-48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人民币已经实现了在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从成本收益分析的角度及中国加入WTO的角度对我国资本项目的开放是否应在我国实行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我国在短期内不宜实行资本项目的完全开放,应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与金融监管能力,制定一个审慎的、渐近式的开放策略,从而在较长时间内顺利实现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可兑换。  相似文献   

15.
对建立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金融业实行的是分业监管,且由于相关立法不够完善导致了金融监管的不协调。为了提高金融监管效率,迫切需要依法建立经常有效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促进了世界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其结果是各个市场及市场管制者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加强了。尤其在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主要国家进行了大面积的金融监管机构改革,从分业监管向综合审慎监管过渡。对于我国的金融监管具有重要启示。我国金融监管的改善要从思想、机构设置、监管微观层面及配套政策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提升。建立由财政部和一行三会派出代表共同参与的金融监管委员会,顺应金融机构混业经营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7.
当前金融监管没有对金融机构实行综合风险评级制度,缺乏分类监管的依据和措施,本文提出了对我国金融机构风险评级的设想,并对相关指标的设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金融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面对金融全面开放,国际金融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际金融监管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后,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实时性都面临了严峻的挑战,本文探讨了如何从教训中重新审视金融监管,保证金融市场稳定,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并提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金融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面对金融全面开放,国际金融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际金融监管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后,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实时性都面临了严峻的挑战,本文探讨了如何从教训中重新审视金融监管,保证金融市场稳定,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并提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当前金融监管没有对金融机构实行综合风险评级制度,缺乏分类监管的依据和措施,本文提出了对我国金融机构风险评级的设想,并对相关指标的设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