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永卫 《宁波通讯》2012,(16):42-42
失地农妇文化水平低,没技术且干不了体力活,但能在家里上班挣钱,真有这种好事吗?当然有,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慈湖人家社区80多名失地农妇们就拥有这样一份好工作,慈湖人家社区通过设立"女子就业坊"及时破解失地妇女就业难题,自慈湖人家"女子就业坊"成立以来,加入的社区失地农妇已经从最初的10多个人增加到了现在的80多人,人均月收入达800元左右,深受广大失地妇女的好评。慈湖人家社区是一个由新联、后洋、山东、山西、白米湾等个村及部,  相似文献   

2.
随着企业改制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嘉兴市七星镇相当数量的下岗妇女和失地妇女流向了社会。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妇女难以实现就业。而近年来嘉兴市七星镇大力发展手工来料加工行业,大大提高了当地农村妇女的就业率,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因此对于这种发展模式的研究以及提出建议就显得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衡量中国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考验、考察政府管理水平和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据和关键点。因此,针对当前“失地”农民就业呈现出的就业领域的低端化、收入的不均性、就业途径的无序性、就业主体的老龄化等问题,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力、社会的聚合力、个人的创造力等三个维度的合力,为破解“失地”农民的就业难题,稳定和提高“失地”农民收入,扩大“失地”农民就业市场,提升“失地”农民就业能力,提高中国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探索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镇妇女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妇女就业的变化和面临的挑战,探讨了妇女就业的几个认识问题,就如何解决当前城镇妇女就业问题提出了四点建议和主张:一是政府的宏观经济目标应把增加就业作为重点。二是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消除就业上的性别岐视;三是要加快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对城镇妇女就业的服务工作;四是女性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蒋礼文  文晓波 《特区经济》2007,219(4):138-139
本文利用16个省、市、自治区农调队对1921失地农户生存状况的抽样调查后公布的数据,对东、中、西部的失地农民失地前后的收入、消费和就业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只有部分失地农民顺利地、合理地离开了土地,获得了从事非农业工作的机会,收入和消费同步增长,生活质量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而大部分失地农民面临收入和消费减少,生活质量下降、再就业困难等共同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影响女性就业因素分析妇女就业自始至今一直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来自社会的、个人的、历史的、现实的种种因素不仅使得妇女在就业数量上深受影响,也使妇女的就业质量难以提高。改变妇女就业现状,提高妇女就业水平将有赖于减少或消除影响妇女就业的相关因素。 (一)角色冲突  相似文献   

7.
一、研究背景
  就业问题一直是我国极为关注的问题,现今种种情况显示,学历大幅度通货膨胀,大学生在文凭方面已经没有任何竞争优势了。由于劳动力的供需存在很大的缺口,所以应对影响就业的因素作分析,能否从中找到解决就业问题的出口,找到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这也是撰写本文此篇文章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与失地农民就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征用面积越来越大,被征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变得日益突出。怎样保证农民失地不失业,成为了城市化进程中又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失地农民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和研究,为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妇女就业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妇女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就象经济发展本身面对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样,妇女就业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本文拟通过对本省妇女就业现状的分析,探究其变化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展望其今后发展的趋势和问题,并就政府应采取的政策作些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钟婉婷 《魅力中国》2014,(21):45-45
作为城市化快速发展催生的产物--失地农民,一个介于城市与农村的边缘群体正日益庞大。本项目选取福州淮安新村为例,对失地农民就业情况和特点进行探讨,重点分析农民失地后的就业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