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控制在线口碑的数量分别进行两个实验,实证分析在线口碑的数量、在线口碑的效价以及在线口碑中传递的情绪如何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价值感知,研究发现:负面口碑中的消极情绪在少量在线口碑时会被归因评价者本身的非理性行为而降低在线口碑信息的有用性,促使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负面感知降低;正面口碑的积极情绪会被归因于产品本身而使得口碑中传递的情绪不会影响产品的价值感知;当在线口碑的数量足够多时,多个在线口碑形成趋同情绪会增加在线口碑所包含信息的有用性,而极化消费者对产品的价值感知。  相似文献   

2.
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者之间的口碑传播对消费行为有巨大的影响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口碑逐渐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感知价值作为中间变量考察网络口碑对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建立概念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结论显示,网络口碑与感知价值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感知价值与消费者购买意向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购买意愿与消费行为也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针对网络口碑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二维码营销是当下移动营销领域的热点问题。然而,既有的文献尚未揭示二维码营销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关系。文章吸纳TAM技术接受模型的分析框架,以400名广州社区零售行业消费者为调研对象,考察以消费者感知价值为中介变量,二维码营销的特征和模式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关系。研究发现:二维码营销的整合性和支付模式对消费者感知价值的正向影响最大;二维码营销的互动性和电子券模式对消费者感知价值的正向影响最小;消费者的感知信任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正向影响最大;感知情感和感知社交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的正向影响最小。结论有助于社区零售企业开展二维码营销,包括从优化二维码营销的整合性、加强推广支付模式、提升二维码应用的安全性等策略着手,增加消费者的感知价值,促进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4.
社会化媒体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变了用户搜索信息和购物行为的习惯,购物格局也从传统的线下消费主导型慢慢转变为线上和线下并存的格局方式。线上交易和线上购物如此受到消费者青睐,为很多商家带来了机会,但同时也产生了较多的网络负面口碑评论。以往的研究大多是关于正面口碑对购买意愿的影响,或者是对正面口碑的引导作用研究。却很少研究负面口碑对购买意愿的影响。本文通过梳理负面口碑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作用,并引入产品类型作为调节变量,探索负面口碑和产品类型的匹配范式对购买意愿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面口碑是市场营销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在网络社区中交流分享正面口碑信息。本文对影响网络中消费者正面口碑信息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建立了网络中消费者正面口碑信息行为影响因素假设模型,并利用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运用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和分析,并依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的营销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韩孟洁  曹怡 《中国市场》2024,(3):136-139
文章从电影评论这一网络口碑形式的真实性,探究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文章根据电影评论的素材特点,构建了网络口碑真实性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模型,设置了意见领袖、篇幅、夸张、抒情和口碑属性五个维度来衡量电影评论信息结构对网络口碑真实性的影响,从感知真实性的角度,经感染力、信任和感知价值的中介作用进行研究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为了使模型更加合理,加入态度作为另外一个自变量。经过实证分析,最终研究结果显示:感知真实性对消费者购买决策有正向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以负面网络口碑为研究对象,从网络口碑信息本身以及网络口碑发出者与接受者角度提出网络口碑特征。在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口碑特征对感知风险的影响,提出了影响因素假设,并利用结构方程对其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负面网络口碑数量和网络口碑视觉线索正向影响消费者的感知风险;消费者的购买迫切性与承担风险能力负向影响网络口碑接受者的感知风险;网络口碑发出者的专业性对感知风险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如今,网络购物作为居民最主要的消费方式之一,用户获取自身感兴趣产品或服务信息的方式也从传统的口碑转移到了在线评论。在线评论作为消费者感知商品效用的最主要来源,它通过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进而影响着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决策行为。本文基于负面偏见理论,即消费者总是对在线评论中的负面信息更加敏感这一现象,从在线负面评论这一视角出发,探讨了在线负面评论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以及行为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关的消费者购物决策模型,帮助消费者更好地辨识商品的真实效用,减少消费者的搜索成本,提高消费者在线购物体验。  相似文献   

9.
在线评论作为营销信息中新的要素,已成为当下消费者购买产品或服务时的重要因素。文章根据获得诊断性模型和调节导向理论,引入自我调节导向作为调节变量,探讨在线评论信息源对品牌评价和购买意愿的影响。文章采用情境模拟实验方法,考察了普通消费者口碑和专家评论对消费者的品牌评价和购买意愿具有不同的影响。具体来说当消费者处于促进调节导向时,普通消费者口碑比专家评论更容易使消费者产生良好的品牌评价和购买意愿;当消费者处于预防调节导向时,专家评论比普通消费者口碑更容易使消费者产生良好的品牌评价和购买意愿,其中感知诊断性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文章整合了不同领域的理论,拓宽了不同来源的在线评论对消费者影响的理解力,而且研究结论对网站的营销人员如何管理在线评论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前,网络消费者已成为酒店的重要客源,网络口碑的优劣直接影响酒店的声誉和经营效益。消费者在旅游电子商务网站上的评论信息,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网络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负面评论信息会产生负面口碑。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在线负面口碑的影响力比正面口碑的影响力更大。本文选取携程网上的扬州高星级饭店网络消费者负面评论信息,利用关键事件法和统计分析方法,对其负面评论的动机、影响机制和传播效应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盲盒营销作为一种新兴营销模式,受到了消费者及各行业的追捧。基于顾客感知价值及营销刺激的视角,运用SPSS25.0和AMOS24.0软件进行实证分析,最终得到了相关研究结论,在盲盒营销中感知美观、感知娱乐性、互动体验对消费者购买动机和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质量对消费者购买动机以及促销活动对消费者购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购买动机在感知质量、感知娱乐性、互动体验与消费者购买行为之间具有中介效应。通过以上研究,对盲盒营销提供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网络口碑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本研究主要从网络口碑的评论质量、评论数量和传播形态这三个方面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关系构建了研究模型,以熟悉网购的年轻人为调查对象,应用SPSS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效度分析、信度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第一,网络口碑质量对年轻人的购买意愿影响不显著,第二,评论数量与消费者购买意愿具有显著关系,第三,传播形态对购买意愿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威  徐明 《中国市场》2012,(40):7-9
随着互联网进入Web2.0时代,微博这种新型的社会化媒体应运而生。微博评论对消费行为有巨大的影响力,并逐渐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感知价值为中间变量考察微博评论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通过问卷调研的方法收集数据,并利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建立概念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展开讨论,为企业更有效地利用微博营销、管理微博评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购平台的繁荣发展,网购行为发生时消费者与实物产品的空间割裂使得消费者在作出购买决策前极为依赖关于产品的在线评论。为了研究在线评论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关系,利用实证研究,从在线评论特征以及评论的感知有用性出发,基于技术接受模型探讨在线评论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提出了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虚拟品牌社区中的消费者口碑分享行为,主要分为正面口碑分享和负面口碑分享。本研究基于动机理论,对消费者在虚拟品牌社区中,实施口碑分享行为的关键动机进行探索。通过面向某手机品牌社区发放问卷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社会性、经济性、心理性和功能性动机,都会对消费者正面口碑分享行为产生正向影响;社会性、功能性动机会促进消费者负面口碑分享行为,经济性、心理性动机,则抑制影响消费者负面口碑分享行为;此外,社区支持感在消费者动机与口碑(正面/负面)分享行为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商家诱导评论是电商平台商家利用红包返现、赠品、售后关怀引导买家给出高质量评论,是商家进行电子口碑营销的主要模式。本文从诱导评论行为、诱导评论内容和混合诱导三方面剖析了商家诱导评论的模式,分析了诱导性评论的基本特征,提出了消费者、商家和电商平台应对商家诱导评论行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线环境下,消费者对企业产品、服务正面主观感受的发布促成在线口碑的形成。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从中看到了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企业品牌形象的塑造,可更多的依托消费者的交口称赞来实现。因此应该有效利用在线口碑的影响力,使其成为吸引消费者的重要促销工具。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问卷调查法、配合访谈的方式,立足于在线口碑的传播者展开调研。利用SPSS工具对消费者感知价值前因因素,以及感知价值的前因因素对在线口碑的发布意愿的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展开研究。对企业在线环境的运营模式提出改进意见,促进企业品牌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买家在线评论是顾客考核商家信任度的重要依据,对买家评论文本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为更加准确地分析评论信息内容,挖掘其真实推荐价值,可从评论文本分析着手构建新的信任推荐模型。一方面,针对好、中、差三类评论与所对应评论内容不匹配的现象,构建评论文本中心度因子和评论情感因子,同时综合考虑交易时间、金额等因素,引入反馈机制,建立一种全面客观的推荐模型;另一方面,结合算法编程对模型进行模拟仿真实现,有效挖掘评论的真实推荐价值,提高计算所得信任值对买家决策的参考价值和推荐的可靠性。根据该模型研究结果,为更好地帮助电商提高推荐信任度,帮助买家进行购买决策,对电商和在线平台而言,一定要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同时,努力提高在线评论信息获取的便捷度和内容的可信度,提高推荐参考价值,确保用户信息与财务安全,增强买家信任感;对买家而言,一定要提高在线评论信息分辨能力,合理挖掘买家在线评论所体现的信息,科学判断电商平台信誉度,并由此形成更为理性的消费,更好地保障自身权益;对监管机构而言,一定要切实发挥监督管理职能,协同电商和消费者营造良好购物环境,确保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个体、商家加入移动社交网络平台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对网络零售产生了重要影响。但由于缺乏监管和行业规范的引导,消费者感知风险存在,影响消费者交易行为,且理论研究较少,也不能为此类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信任是电子商务活动的基础,信任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直接影响,平台可用性、消费者内在特征和行为以及商家会直接或间接影响非移动社交电子商务模式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而在移动社交电子商务中,由于其模式的独特性,以往影响消费者信任的因素已难以有效反映移动社交电子商务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此外,商家通过社群与若干消费者建立不同程度的连接,需要研究连接中强弱关系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程度。因此,基于移动社交电子商务的特点假设影响消费者信任和购买意愿的因素,即除系统质量、信息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四个影响非移动社交电子商务消费者信任的因素外,还包括社群关系和网购认知这两个影响移动社交电子商务消费者信任的新因素,接下来假设上述因素对消费者感知信任和感知风险两个中介变量存在影响,并进一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继而再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系统质量、信息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均不同程度正向影响消费者感知信任,负向影响感知风险,而社群强弱关系对购买意愿的影响与弱关系理论结论相反,网购认知对增强消费者感知信任作用明显,消除消费者感知风险是增强消费者信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消费者追求产品个性化、稀有性的独特性需求日益强烈的条件下,消费者是否会因独特性而降低的感知风险、阻碍其口碑推荐意愿,企业应如何在满足消费者独特性需求和促进口碑传播之间做出权衡,已有研究尚未对这些问题做出完整回答。本文采用实证方法探索消费者的独特性需求、推荐的感知风险对口碑推荐意愿的影响机制;同时将产品的备选规模作为调节变量,验证在不同的独特性需求水平下,备选规模对推荐感知风险及其口碑推荐意愿的调节作用,以便为企业有效开展口碑营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