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实现绿色转型是比较核心的议题。在双碳目标约束下,我国经济的增长与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转型是分不开的,只有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才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对此,国家需要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分析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测算能源结构变化对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才能保证经济在双碳目标约束下实现稳步增长。一般来说,低碳、减排目标下某些行业(如:高碳行业)会受到一定的生产约束,其信用水平也会受到影响,给企业带来新的风险和挑战。因此,在新能源相关领域,可以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给予金融方面的支持,以促进双碳目标的顺利实施。另外,在减排过程中,要注意防范风险、处理好能源安全与区域平衡发展的问题,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从而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芳  董战峰 《改革》2023,(3):76-90
数字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能够通过降低能耗强度、驱动能源结构清洁化调整、加快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等路径促进经济社会的绿色变革。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就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和机制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减少碳排放的作用显著,且现阶段主要通过降低能耗强度来实现。进一步发挥数字经济的减碳效应,应积极推动能源的数字化转型,加快清洁能源替代,全面提升数字经济低碳化水平,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以缩小各地数字经济发展差距,在促进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助推“双碳”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我国“双碳”目标确立的背景下,对气温变化与能源消耗的关联机制进行分析,可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决策参考。采用我国1953-2020年的年平均气温数据与能源消耗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并构建联立方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能源消耗与平均气温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其中能源消耗的增加对气温升高有正向影响,同时气温升高也加速了能源消耗的增加,两者存在“正向循环影响”,且这种影响在南方地区更为明显。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碳排放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化石能源燃烧国义不容辞地承担着减排的责任,各地应积极响应“双碳”政策,通过技术进步、开发绿色清洁能源、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探索低能耗、高效用的低碳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金慧  刘敏  高咏铮 《科技和产业》2023,23(18):68-73
双碳“目标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对包括旅游业在内的各行业发展提出挑战。山西省作为能源大省,控碳、减碳势在必行,研究山西省旅游业碳足迹与碳承载力动态关系,对于山西省乃至全国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意义重大。对山西省旅游碳足迹与旅游碳承载力测度,并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山西省2000—2020年旅游碳足迹和旅游碳承载力动态关系,提出二者协调发展相关建议。研究表明,山西省旅游碳足迹与人均旅游碳足迹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山西省旅游碳承载力总体上升但人均旅游碳承载力波动下降;山西省旅游碳足迹与旅游碳承载力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上升态势,2019年受新冠影响二者之间的协调度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5.
探究“双碳”目标下中国碳达峰预测和减排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和对数平均迪式指数法(LMDI)研究发现,中国碳排放量呈倒“U”形曲线,将在2035年实现碳达峰。碳排放影响因素中经济发展对中国碳排放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和能源结构。碳减排路径中,技术创新是实现碳减排承诺的关键路径,经济增长放缓将推迟中国碳排放峰值的到来。针对减排路径结果,从技术创新、经济质量、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人口规模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以加速中国碳达峰进程。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要实现生态文明的目标,必须对现有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与升级。生态文明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提出的。从生态文明的发展途径来考察,必须对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即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7.
<正>提案摘要:基础科学研究的突破,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推动社会经济绿色转型的必要条件。结合“双碳”目标需求,需要进一步加快绿色能源、绿色工业等各个环节的重大战略技术研发储备:从能源领域来看,必须依靠基础研究突破来应对能源结构重大调整带来的挑战。要实现大比例可再生能源发电,  相似文献   

8.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引导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动力机制。在我国,产业政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是我国经济发展体系的中心,而金融也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核心支持机制。产业优化选择的主要目标是从低附加值的一般性产业样本中,遴选出具有高附加值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升级过程来分析,产业优化选择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升级目标的重要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9.
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我国农村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产业结构的调整也迫在眉睫,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是进一步加快农业生产力发展,全面振兴农村经济,进而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客观要求。本文以山西省临汾市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实地考察,综合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山西省临汾市地区的产业结构,指出了其中的问题,并对其调整产业结构提出了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产业结构调整刚性是指我国对于产业结构调整所呈现出的"调"而不"动"的状态。产业结构调整刚性的原因主要在于体制不完善、技术和制度上的"碳锁定"以及经济上的高成本。产业结构调整刚性无法抑制低端产品的产能过剩,不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以缓解能源压力,以及无法推行清洁生产以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以及调整金融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1.
薛洋 《中国经贸》2014,(21):43-45
山西煤炭行业长期形成的单一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严重阻碍了山西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认为,在国家提倡低碳经济的背景下,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山西煤炭实施转型跨越发展是必然选择。本文以2010年12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利用耦合效应理论,深入分析山西省煤炭行业内部生产和外部产业集聚在循环经济理论指引下如何达到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共赢,最后提出几点建议希望适用于其他资源型区域的经济转型与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2.
经过20年的调整和建设,中国产业结构明显化。然而,面临新形势,尚需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中国的产业结构,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产业结构的整体协调化、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产业结构主导产业选择合理化。  相似文献   

13.
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国家乃至国内各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河南省作为能源资源相对匮乏的省份,要如期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兼顾统筹经济增长、安全保障等多重因素,文章通过对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下供需保障的不同情景进行预测,提出强化省内生产能力、扩大外部引力、增强储备调节能力、提升创新发展能力等能源安全发展建议,力争推进新旧能源有序替代,增强能源供应稳定性、安全性、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4.
国家提出双碳战略目标后,有关碳达峰碳中和的讨论迅速升温,各地纷纷出台双碳行动方案,这就需要处理好国家能源安全和减污降碳的关系。本文综合分析曲靖市能源消费、产业结构和环境质量,结合文献研究,指出曲靖市践行双碳战略的路径。曲靖市要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打造国家风光火储一体化储能和CO2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创新示范基地,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促进减污与降碳协同提升,实现改善环境质量与应对气候变化协同增效。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以“‘双碳’目标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江苏省能源研究会2022年学术年会顺利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陈勇在会上做报告时指出,“双碳”目标是一定要实现的,但要科学理性地实施“双碳”。发展新能源必须理清能源属性和转化的方式,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的禀赋,要因地制宜发展可再生能源。以下为报告整理(有删减)。  相似文献   

16.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情况复杂,研究碳交易试点政策对碳效率的影响对未来统一碳市场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双向固定效应和多期DID模型,选取2000—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交互项DID,通过模型探析我国碳交易试点政策与省市碳效率的关系,并从理论层面探究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从理论层面上,试点省份实施的碳交易政策可通过提高环境规制强度、优化产业结构、创新绿色技术和优化能源结构的路径改善碳效率;实证结果表明,碳交易试点政策能显著地减少单位产出的碳排放,提高碳效率,且其减排效果随时间推移而呈现增强趋势,即存在动态效应。同时,根据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大力实施碳交易政策和改善碳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撑。  相似文献   

17.
张峻菘  魏蓉 《科技和产业》2023,23(22):67-72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城市作为落实低碳战略的重要主体,迎来了诸多挑战。为助力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量化数据并进行信效度分析,利用PCA算法对数据进行降维和特征提取,通过对主成分的解释和权重分析,确定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影响低碳城市建设的关键因素分为环境、能源、建筑等八类,共11项指标。据此,探索低碳城市建设的优化路径与可行性策略,以促进“双碳”目标建设。  相似文献   

18.
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是全球经济、贸易、技术、国际规则等发展的大趋势,我国已承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广东作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同时也是能源利用大省,探索广东模式降碳路径,可有力助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双碳目标的早日实现。文章以广东21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层面,充分考虑影响城市碳达峰趋势的静态和动态因素,采用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K-means聚类算法,全面分析广东21个地级市在GDP总量、进出口贸易、重点能耗三大视角下的不同分类结果,进一步研判不同类别城市的碳达峰趋势。结果表明,基于GDP视角的广东城市碳达峰类型可划分为4类,据其特征概括为绿色示范型、降碳潜力型、节能改造型、达峰攻坚型。基于进出口贸易和重点能耗视角,绿色示范型、降碳潜力型城市始终不变,而后两类均发生不同的聚类变化。最后,针对不同视角下的不同类型城市,建议广东走包容性碳达峰道路,鼓励"绿色示范型"和"降碳潜力型"城市先达峰,做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引领消费侧低碳转型,形成示范效应;同时,允许部分需要继续大力发展和振兴经济的"节能改造型"和"达峰攻坚型"城市做好节能技改,布局低碳产业,在经济社会"小步追赶"的过程中错位达峰,形成有序可控的碳达峰梯度。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异常关系分析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高经济增长却伴随着低能源消费,中国这一特有经济现象引起了一些国外学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怀疑。本文先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节能率方面分析了这一现象,然后利用数据探讨了其原因:能源浪费严重,节能潜力大,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以及能源结构的优化等等,证实了中国这几年的低能源消费带来了高经济增长并不是虚构的。最后提出了优化能源消费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能源约束下的南通市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进行探讨,认为优化产业结构尤其是能源消耗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是其必由之路,具体措施包括大力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生产者服务业、按限制整合与提高的原则调整工业内部结构、优化和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促进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