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李磊 《广告大观》2006,(3S):77-79
当大多数消费者对“手机电视”概念还不太熟悉的时候,它已经悄然来到我们的身边,并引起手机厂商、芯片厂商、运营商及消费者的竞相追捧。早在2004年,手机电视就已经让那些经历了疲软市场的手机制造商们眼前一亮,那么手机电视或者电视手机能否成为手机厂商、电信运营商等的下一座金矿呢?  相似文献   

2.
陈永谦 《新财富》2013,(2):14-17
随着三星取代诺基亚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厂商,其与苹果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苹果凭借软实力优势成为手机行业的最大受益者,而三星的垂直整合能力使其具备叫板苹果的底气,两者的争斗将成为未来智能手机市场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3.
2001年的手机市场由两个话题启动:一是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三大品牌在中国电信营运商的帮衬之下,大打GPRS技术和运用的热身战;二是摩托罗拉关闭中国之外的几大手机制造基地、爱立信声称不再以手机生产厂商身份出现。这两大调整,表面看来与国产都没有直接关联,但实际上都深深影响经过了前三年的起步、成长和暂时的市场挫败之后的国产厂商。2001年的手机大战就将在技术更新和产业链重组这两个主旋律下展开。  相似文献   

4.
张峰  MG 《环球供应链》2005,(8):92-94
在国内外手机厂商都在跟风热炒廉价手机的时候,索爱一如既往地坚持产品精细化策略,这是出于对成本和市场的另一种考虑  相似文献   

5.
就在几年前,无论是手机制造商、电脑厂商还是电子消费品厂商,甚至上游的芯片制造商、操作系统提供商等,都在谋划着一种集诸多功能于一身的电子产品。不过,不同厂商却从未达成过共识,手机厂商认为它是一款超级强大的智能手机,电脑厂商认为更加小巧便携的笔记本电脑也能承担这一使命。  相似文献   

6.
dopod818秘籍     
《浙商》2005,(1):147-147
圣诞节前,各大手机厂商都推出新品,多普达在12月初和英特尔携手推出了世界上最小的PDA手机。  相似文献   

7.
《中国市场》2009,(37):45-45
2009年二季度全球几大手机厂商营业收入都实现了增长,幅度或大或小,反映出手机产业正在逐步走出泥沼。  相似文献   

8.
赵琪 《广告大观》2010,(5):124-125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讯市场,中国手机产业的发展一直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绕不开的话题。从最高峰国产手机厂商占有超过50%的市场占有率,到今天基本上全军覆没,国产手机厂商还没有品尝手机产业发展的硕果,就全线败退,  相似文献   

9.
2005年上半年的手机市场中.诺基亚是当之无愧的赢家.赢得让所有的手机厂商心服口服,赢得让老对手们忧心忡忡。目前,诺基亚以超高份额雄居中国手机市场榜首,将其最大的竞争对手摩托罗拉甩在后面,其他对手更是显得望尘莫及。  相似文献   

10.
《商界名家》2007,(4):15-15
在一个营业收入达7,500亿美元的产业当中,6美元似乎不是一大笔钱——但它却的确是一大笔钱。世界最大的手机厂商诺基亚,每销售一部基于高通公司CDMA技术设计的手机,就要向这家移动电话行业最有实力的知识产权公司支付大约相当于这个数目的专利权使用费。  相似文献   

11.
《商业文化》2007,(5):67-67
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厂商都相继推出了带有Wi-Fi功能的智能手机,但由于信息产业部明文规定不允许带Wi-Fi功能的手机在国内上市,因此很多厂商不得不在手机进入中国前,将已有的Wi-Fi功能屏蔽。Wi-Fi手机往往也是智能手机,很  相似文献   

12.
卢蜻 《电脑采购》2006,(26):6-7
当今手机已经成为人们联络通信的必要工具之一,国内外各大厂商纷纷投入到手机竞争行业中来.我国的手机市场也从当初的一支独秀.再到今天的群雄并起,很多不错的品牌开始崭露头角,经历了许多的市场变化和品牌变迁。一些优秀的品牌脱影而出.在市场里占有很大的份额,其品牌变化发展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固然有市场客观,影响手机发展变革的两大因素也驱动手机品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1987年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开始运营900MHZ模拟移动电话业务算起,中国的手机市场已经跨过了十五个春秋。今天,模拟移动网早已成为历史,手机市场也由当初的摩托罗拉一家独霸变成了如今的群雄逐鹿。诺基亚、西门子、三星等都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洋品牌,而成为国人生活中最为寻常的一部分。与此同时,以TCL、波导为代表的国内手机厂商也在不断攻城掠地.逐步“收复”被洋品牌占领的国内阵地。手机市场争夺战愈演愈烈,层出不穷的品牌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在这里我们就对国内外的一些著名手机品牌来一次大盘点。  相似文献   

14.
<正>2009年二季度全球几大手机厂商营业收入都实现了增长,幅度或大或小,反映出手机产业正在逐步走出泥沼。  相似文献   

15.
与诺基亚、MOTO、三星、索爱等国际知名手机品牌相比,国产手机的短板与其说是品牌和营销,不如说对供应链的掌控。只有在供应链上挺直腰杆,民族手机厂商才能真正地吐气扬屑。  相似文献   

16.
平文 《商界领袖》2001,(9):22-23
从10%的市场份额内拥金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国产手机厂商具备与家电企业一样的豪情斗志,总让消费摸不准到底谁才真正是市场老大。因为面对媒体,每一个领导人都信誓旦旦:“预计在X年里销量突破X台,争取成为国产手机第一”。有意思的是在如此狭小的市场空间里,国产手机还企图让销售渠道雄壮地丰富起来。在零售商与电信营商的渠道伙伴们象对待他们的家电产品一样充满信心,而事实是,绝大多数的生产商在亏本,当国外手机的零售商在权能拿几十块钱的毛利而怨声载道时,凭什么你国产手机认为把广告撒开去就能把钱网回来?或许是给了生产商信信心?一会的联盟与一会的移动通信改革让生产商不久的未来赢得笃信不疑。康佳手机副总孟彪啧啧嘴说:“我们现在才懂得怎么做手机”,并把此做为集团未来实现飞跃的依据,这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了?巡视拥挤了将近20个品牌的国内手机生产厂商,1/3是传统电信制造商,其它则为十多年前靠滚雪球累积资本与利润的家电商,家电厂商的技术积累、销售渠道能否无缝地嫁接到手机业?这当中隐含的台词是:手机不是家电!  相似文献   

17.
对于世界手机生产巨头们来说,内地的市场还没有真正同等级别的本地厂商做对手;任何外来商家都被允许自由进入,而不设置任何的政策门槛,这样的环境成就了国外手机在内地市场至今无人撼动的霸主地位。但让人更兴奋的是,中国虽然已升至全球手机使用第一大国,但市场空间仍然一望无边……  相似文献   

18.
张峰  MG 《环球供应链》2006,(6):86-89
国产手机市场份额大幅下滑,使其供应商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萎缩。手机厂商转型定制手机市场,并采用集中采购来降低成本,手机元件供应商也在寻求技术创新。整个中国手机产业的采购模式都将发生巨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三星只是一个亦步亦趋的跟随者,即使是占据优势的上游配套。 在手机王国,诺基亚早已不是人们心中的“王”,但现现在它连名义上的王冠也被夺去。 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llalytics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三星电子超过诺基亚,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厂商。  相似文献   

20.
近年,国产手机厂商凭借销售渠道的成功,获得了长足发展,市场占有率已过半。然而,随着国外手机品牌渠道扁平化的调整,国产手机的渠道优势在弱化。国产手机厂商如何在渠道建设上与时俱进,继续保持优势呢?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现有手机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相关解决方法,希望能为我国手机企业提供相应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