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加快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进程俨然成为当今行政管理学界的热点。社会管理创新究竟"新"在何处?服务型政府与社会管理创新二者有何关联?社会管理创新对于推进我国的治道变革进而实现善治的意义何在?……基于社会管理创新的视角来探索推进服务型政府的有效举措,通过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向善治靠近。  相似文献   

2.
充分发挥"市场决定"作用对政府职能提出明确要求。当前,我国政府职能中存在职能越位、缺位等不利于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突出问题。转变政府职能必须从调整改革政府职能、改革政府机构、推动政府运行机制改革、合理划分中央地方职责边界、推进新型公务员队伍建设等突破口入手,加快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3.
《商》2015,(45)
中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历程是一个逐渐走向治理与善治的过程。但是在转型中的政治改革也因为种种原因导致腐败问题的扩大化、严重化和深入化,如何有效的控制和根治腐败问题,更好的实现反腐倡廉的建设;如何在善治理论的指导下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国家,是党和政府以及学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重在通过治理和善治理论的指引,指明政府应该怎样有效的实行政治管理,如何加大对于反腐败的治理力度,最终促进和推动反腐败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是我国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也是应对全球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战略选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已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央政府的职责及宏观调控能力,加强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及环境保护等职能。这为我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指明了方向,同时也要求我们全面、系统和深入地分析地方政府在职能转变过程中,存在和产生的一系列限制性因素,并寻找破解方法,以此推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从而建设一个新型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5.
胡冲  贺梦肖  何帆 《商》2015,(3):63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是我国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转变的努力方向。发展电子政务,提升公共服务和加强社会协同治理,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G2C电子政务面对的是广大的公众,实行政府信息公开,为公众提供各种的服务,是政府职能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所以对G2C电子政务进行研究,对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提高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问题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严峻问题,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以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当前,我国城乡在基础设施、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体制的不完善以及政府治理理念的错位是导致非均等化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通过改革和完善相关体制,转变政府治理理念等措施,推进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人民满意型政府,是我党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根本要求,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把政府改革作为重中之重,处理好政府与政府、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等方面的关系,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推动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处理好政府与政府的关系,主要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政府运行机制等。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之际,政府职能也在寻求新的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治经济改革中政府自身建设的客观需要.文章从领导艺术的视角,力求探究服务型政府中的领导者在领导力和领导方式上的改变,找出我国目前在政府中领导者存在的一些问题,剖析这些问题所带来的后果,同时面对这些问题再来探讨怎样的领导艺术才是符合我国目前经济改革社会发展的需求,怎样科学的领导才更有助于服务型政府的发展,从而推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政府行政机构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地方政府的行政能力转变提出了重大的要求。加快地方政府的行政机构改革能够使其更好地转变政府职能,充分服务于地区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能够有效加快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从当前我国地方政府行政机构改革存在的诸多问题来看,必须要从完善行政管理机构;强化监督管理,提升改革的动力;培养和引进先进的行政改革人才;强化上级部门的领导等方面出发,全面推动地方政府的行政机构改革,使其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其行政管理职能,为推动我国行政机构的改革的做出榜样。  相似文献   

10.
目前,服务型政府建设在我国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但体制和现实状况之间存在着不少的矛盾和冲突,而政府制度创新是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化解这些矛盾的重要方面。试图从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制度落实力度、健全和完善政府问责制、改进绩效评估体制等方面阐述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政府制度创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根据塔洛克对寻租活动社会成本的分析,寻租活动的发生是通过政府的政治行程进行的,它影响社会经济运行的交易成本。在我国,利益集团的寻租活动对房地产行业资源配置产生的负面效应是:寻租活动增加政府的廉政成本,误导社会的资源流向。要使我国的房地产行业资源得到一个较为合理有效的配置,政府应改革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完善政府的信息披露制度;实行激励机制与制约机制相结合的制度。同时,政府要明确自身的权利、权力和责任,贯彻好国家的各项经济政策,提高行政效率;社会各方面也要对其进行监督,使政府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社会,深化政府体制,加快政府转型,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大势所趋。政府必须实现职能转变及政府政务公开,实现公民本位,实现依法行政,政府必须从侧重经济向更加关注民生转变,把服务社会作为政府工作的着眼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也是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方面的重要主体,其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应践行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目前,由于我国国有企业对社会责任的研究起步较晚,还存在社会环境责任意识淡薄、权责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监督体系、执法力度薄弱等问题,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环境污染,阻碍了经济社会的良性运行。我国应加强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明确企业相关环境责任,加快建立完善的内外监控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以有效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周荫楠 《商》2014,(31):61+43-6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放和发展使得我的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的多样化发展,同时在社会阶级和阶层结构新的变化中,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也呈现多样化。社会格局的多样化形成,焕发了我国社会的生机和活力,也构成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管理水平的挑战。本文立足于体育社会学、公共文化服务等理论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分析法,对目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研究与问题分析、总结经验与教训、探索发展趋势,切实落实全面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推进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土地不但要作为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要成为农民最重要的财富来源,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是未来中国经济制度红利释放的关键点之一,也是我国经济继续前进的重要动力。我国发展农地金融既具有相当程度的可行性,也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其主要体现在农地抵押存在法制障碍,缺乏完善的农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缺乏公平科学的农地估价体系,农业保险存在缺位,农村社保发展不完善等方面。发展农地金融服务,国家必须完善农地法律体系,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建立科学的农地价格评估体系,加大农业保险建设,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民生型政府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社会工程。只有营造我国“以民为本”的行政文化氛围,推进以“民生为重心”的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制度改革与创新,优化我国“以民为本”的政府运行机制,民生型政府的构建才能有步骤、有计划地积极稳健地推进。  相似文献   

17.
公民网络参与作为公民参与的一种新方式,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政府治理中凸显出降低政治参与成本,优化政治监督环境,促进利益表达整合等价值和意义,但又因互联网自身的特点使公民网络参与在政府治理创新中产生出诸如不均衡参与、非理性化参与和非规范性发展等不可避免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培育参与主体、完善技术机制和加强法制建设这三个视角去寻求政府治理创新中公民网络参与提升的对策和思路,从而开辟公民网络参与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住房保障是政府的重要责任,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多种因素影响,以财政分权因素为例,分析发现:我国分税制改革尚未形成激励地方政府自觉增加住房保障财政供给的机制,现行财政分权模式不利于增强地方政府住房保障供给能力。今后需要结合分税制改革,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住房保障责任,并将其作为财政投入的依据,结合我国住房保障供给与城镇化进程、城镇贫困和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保障需求,合理规划和制定住房保障政策,增加财政投入,提高供给水平。  相似文献   

19.
政务公开网络平台,是依托互联网实现政务公开、满足社会公众服务需求的综合性网络平台。它直接面向社会公众,具有方便快捷、覆盖面广、时效性强和贴进群众生活等特点。积极发挥网络平台的监督作用对于政府管理创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府应采取由形象展示向便民服务转变;增加沟通交流,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建立公共信息服务与企业网站的联系体系;加强监督,建立网络平台的保障机制等措施,从而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推进以及城市扩建步伐的加快,失地农民群体也在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向城市居民身份转变。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后,一系列问题由此产生,其中养老问题凸显。建立和健全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体系,应当以覆盖面广、保障力度高、操作便捷、效率高、成本低等作为目标,在政府主导、财政支持下,通过明确构建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体系的目标,建立失地农民权益长效补偿机制,建立和健全失地农民再就业机制,实行"土地换养老型"保障,引入商业保险机制以及发挥社会组织对构建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体系的作用等措施,有利于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构建起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体系,从而推动我国城镇化及城乡同步小康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