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曹颖  万志芳 《林业经济》2012,(11):102-104,115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黑龙江省2001~2010年林业产业结构与区域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全国林业产业发展来看,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基础好,第二、第三产业属于产业因素推动类型,产业结构处于优势地位,但第二产业不具备区域优势。并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增强第三产业竞争力、提升第二产业规模效益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效益的指示器。中部六省新世纪以来产业结构演进呈现第一产业稳步下降、第二产业逐步攀升、第三产业比例降低的格局。从静态、动态、增量不同维度,运用偏离-份额法考察中部六省产业结构演进方向、速度及与全国水平的比较,定量测度各省部门结构与竞争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在明晰各省产业演进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夯实第一产业基础、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第三产业贡献和"三化"协调与发展同步推进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中国经济在国内遭受严重水灾和亚洲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情况下取得了7-8%的增长速度,这是值得中国人骄傲的。但是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其实质是多年来产业结构矛盾不断激化的结果。如何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使中国摆脱目前经济困境的关键。一、中国产业结构总体情况(一)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中国的三次产业结构在改革开放20年中总的变动趋势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见表1-1),这种变化符合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通过对中国产业构成及其对GDP贡献度(见表1-…  相似文献   

4.
基于偏离-份额法的国有林区产业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以全国林业为参照,对国有林区经济发展过程及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得到:随着国有林区的改革和天保工程的实施以来,国有林区三次产业结构在不断进行调整,总体趋于合理方向转变;国有林区三次产业在增长率、结构上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竞争力较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竞争力水平;第一、第三产业受到的由木材大量调减所带来的影响较小,通过发展替代产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增长压力,而主要以木材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受到了较大影响,需要通过产业的转型升级带动经济的增长。针对研究结论,提出国有林区产业结构优化应加大扶持以森林生态旅游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维持第一产业的稳定增长,推动第二产业的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三大产业竞争力,支持林区多种经营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经济发展过程中总量增加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本文分析了2003-2012年云南省及各州市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变动趋势,确立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标分析了云南省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相对变化演进过程,并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研究云南各州市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效应,对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竞争力,促进云南经济增长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遵循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轨迹,研究2003年以来黑龙江省及内部市产业结构演变特征,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全省及省内13个城市三次产业偏离份额趋势,并基于此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对黑龙江省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研究显示:黑龙江省各市三次产业构成存在显著的差异,发展趋势大同小异。其中第一产业波动发展,第二产业结构不完善,第三产业近年快速发展但未来呈现竞争力减弱态势;产业构成受政策影响突出。黑龙江省总体产业结构波动发展,第一产业较第二和第三产业变化小,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并推动全省产业结构由"二三一"转变为"三二一"形式,但产业竞争力水平不平衡。  相似文献   

7.
新疆长期以来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产业结构内部失调,已成为制约新疆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研究新疆的产业结构及竞争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对新疆2010-2014年19个行业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的动态偏离—份额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最远邻元素聚类分析,实证结果基本符合新疆经济发展实际:新疆各个行业发展态势整体较好,但产业结构整体层次偏低。未来新疆应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承接优质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8.
产业部门是就业的载体,产业结构变动必然反映在就业结构的变动之中。本文通过梳理1978年~2010年新疆三次产业结构及其就业结构的变化过程,分析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和就业人数的规模及其所占比重,得出结论:第一,新疆生产总值总体上保持较快增长势头;第二,总体上来说,就业人数的绝对值在增长,但是各次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水平,低于其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第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程度较大。这说明,新疆的经济增长、尤其是第二产业对就业的促进作用相对比较有限,政府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支持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由此促进自治区整体就业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基于1996—2017年吉林省天保工程区和非天保工程区林业三次产业产值数据,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两个区域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区域内具有竞争力和区域优势的产业。研究结果表明: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吉林省天保区林业第三产业逐步取代第二产业成为支柱产业,但林业产业经济总量较低,产值增速缓慢,对吉林省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明显,第一、二产业竞争力和区域优势偏弱;非天保区仍以林业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第一、二产业产值增速较快,对吉林省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其产业竞争力和区域优势突出。因此,吉林省天保区应创新林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模式,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途径;非天保区在保持林业第二产业发展势头的同时,应注重经济质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996~2006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研究了山东3个经济区产业结构变动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产业结构演变的空间差异比较明显;产业结构演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为产业结构偏离为负值、竞争力偏离份额为正值,产业结构偏离为正值、竞争力偏离份额为正值2种类型;产业结构变迁对山东各区域经济发展影响较大;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植战略优势产业,应成为今后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1.
以黑龙江省为参照,采用偏离-份额法分析小兴安岭国有林区产业结构,结果表明:(1)实施天保二期工程后,第一产业仍然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但第二、第三产业发展速度放缓,第二产业发展受到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的直接影响,而第三产业也受到间接影响;(2)小兴安岭国有林区产业结构发生显效的变化,第一产业产值超出第二产业,它对经济增长总量的贡献最大,并且第三产业产值已接近第一产业;(3)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第一、三产业产值大幅提升,但其竞争力还较弱,虽然第二产业产值下降,但其竞争力在3个产业中是最强的,第一、三产业短时间内还无法完全取代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聚是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对于产业集聚的研究已有很多成果,但很少考虑到空间相关因素.运用空间相关分析方法对武汉中心城区的产业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武汉中心城区的第三产业已形成以江汉区为中心的集聚区,而且集聚程度呈上升趋势;对2008年数据的分析显示生产总值的排序和第二产业生产值的排序比较一致,说明大部分城区第三产业的主导作用不强.该结论符合武汉市的产业规划和布局,对于分析城区产业经济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及产业相关政策制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武汉市1996—2009年的经济、土地、能源数据,分析基于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如何实现产业用地的低碳利用。采用单位产值占地率的计算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三次产业各年份的单位产值占地率依次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能源消耗碳排放量与第二产业的用地面积关联度最高,与第三产业关联度次之,与第一产业关联度最小。因此,武汉市需要保证第一产业的面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第二产业往第三产业的转型。  相似文献   

14.
产业结构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新疆兵团)北泉镇进行了调查,并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北泉镇产业结构存在着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第二、第三产业比重较小的问题。并就此提出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措施,即“稳定一产,做大二产,调强三产”。  相似文献   

15.
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形势喜人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市计委主任韩正1995年,是上海继续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即“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调整第二产业、稳定提高第一产业”,加大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1995年,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  相似文献   

16.
乌鲁木齐作为新疆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是努力建设面向中西亚现代化国际商贸中心的重点,是推进城市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提升首府中心城市地位的战略重点,也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扩大就业消费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对乌鲁木齐第三产业及其内部行业进行SSM分析.结果显示:乌鲁木齐第三产业的总体发展状况较好,但是内部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的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速度慢于非生产性服务业,但是结构和竞争力比非生产性服务业好.乌鲁木齐第三产业内部行业部门的发展状况参差不齐,传统服务业的发展比较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相比较而言,现代服务业发展比较滞后,缺乏竞争力.最后,依据实证分析的结果,从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选择重点产业等几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农户、土地、产业转型耦合协调水平的演化特征及规律,对促进村庄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村庄系统的理论分析,构建转型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并分析不同时期农户、土地及产业的耦合协调水平。[结果](1)农户和产业总体表现出良性转型,且两者转型速度快于土地转型。(2)“农户—产业”、“产业—土地”的协调水平总体呈上升态势,“农户—土地”在2010年后出现不协调趋势。(3)综合耦合度呈“波浪式”上升态势,值均在08以上,三者联动作用较强; 1980—2010年综合协调度快速提升, 2010后出现下降势头。(4)农户、土地和产业间的转型耦合协调水平在不同时期存在差异, 2010年以来,土地转型的滞后阻碍了村庄协调转型。[结论]村庄系统协调性的下降是农户、土地和产业三者共同作用与反馈的结果,三者的综合耦合度及协调度的变化反映了系统自调节自组织的过程,符合“农户—土地—产业”开放系统由耗散到协调有序演进的规律。最后,文章总结了促进村庄协调转型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本特征所谓产业结构合理比是指产业结构从低度水平向高度水平的发展过程,实质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深化,产业结构不断向深加工化、高附加值化发展,资源配置和再配置的效率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系统整体效益和功能个断优比,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种趋势。产业结构合理比应满足以下基本特征:二次产业优势比重依次转移,即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第二产业内部的比重发生变化;产业结构由地区分割向国民经济总体均衡发展,二、我国目前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及…  相似文献   

19.
采用熵值法,STIRPAT理论模型和面板模型,构建城市产业结构竞争效应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效应模型,以厘清城市产业结构竞争效应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影响,以促进区域城市土地利用集约节约利用,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断优化,但集约利用水平不高;产业结构竞争效应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影响存在空间差异性;广西柳州和来宾产业结构竞争效应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影响边际效应乘数分别为0.46eDIFLZ和-0.04eDIFLB,其直接跟区域当年的城市产业结构竞争效应水平相关;在2003—2014年间,其边际效应乘数变化不大,柳州市落于0.61~0.67,来宾为-0.04左右;城市人口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存在积极的促进作用,且基本不存在空间差异性。研究认为柳州市产业结构具有竞争力,产业结构竞争力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产业结构竞争力主要依赖于重工业的发展,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应加大产业结构高级化,优化第三产业生产效率和提高产业结构竞争力水平;来宾产业结构缺乏竞争力,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存在抑制作用,产业结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矿产资源粗放开发和利用,应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加大力度进行传统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及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刻画、分析土地价格对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本地与溢出影响。研究方法: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结果:(1)城市之间的产业转型升级存在显著的负向互动影响,城市间的产业转型升级并未出现协同演进,相反,演变过程呈现出类似“零和博弈”的特点。(2)总体层面上,土地价格的提升推动了本城市产业的转型升级,但抑制了周边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不利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整体演进。(3)分用途层面上,商服、住宅用地价格的提升未能有效促进本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但对周边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产生了明显的负向影响;工业用地价格的提升有利于促进本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但对周边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没有明显影响。研究结论:政策工具层面,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可以适度提升其工业用地价格;对于较高的城市,则可以降低其商住用地价格,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制度安排层面,应通过财税、政绩考核、土地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联动改革,减轻土地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扭曲,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