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0 毫秒
1.
宁夏西海固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到户"的扶贫战略以来,农村贫困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仍然存在区域性贫困.本文基于宁夏西海固72个村贫困监测数据划分村级贫困类型,分析集中连片贫困村的特征,确定扶贫开发的对象和重点,从而为"整村推进"扶贫战略提供更加准确的瞄准机制.  相似文献   

2.
贫困现象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严重障碍。为解决贫困问题,乐山市小凉山彝区马边彝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马边县)分别采用了整村推进扶贫模式、农业产业化扶贫模式、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社会帮扶扶贫模式和文化教育扶贫模式进行扶贫。对于扶贫效果如何,在对扶贫模式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扶贫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评价指标之间的权重,为扶贫模式的绩效评价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2006~2010年的农村住户连续调查数据,采用A-F多维贫困测算方法,从消费、教育、健康、生活质量和资产5个维度测算湖北农村家庭多维贫困,并按多维贫困持续年度将贫困动态性划分为从不贫困、暂时贫困和慢性贫困三种类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有序Probit模型探讨多维动态贫困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湖北农村家庭多维贫困状况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没有农村家庭处于极端多维贫困;影响农村家庭暂时贫困和慢性贫困的因素主要有接受培训劳动力占比、家庭经营类型和所在村是否在郊区,此外,农村家庭慢性贫困还受劳动力占比、是否参加农业合作社、所在村地貌和是否为老区村的影响。因此,在扶贫实践中,应根据多维贫困指标体系构建贫困动态识别和退出机制,加强农村地区人力资本积累,完善基础设施,实施精准扶贫,加快易地扶贫搬迁,克服地理条件对农村家庭发展的约束。  相似文献   

4.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扶贫工作深入到各个贫困地方,并且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精准扶贫这一新的指导思想提出,为中国农村扶贫做出了新的指导规划.本文以精细社会理论出发,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通过对徐闻县和安镇公港村走访调查,了解该村的实际情况,并分析了其贫困原因,最后,根据精细社会理论和当地的具体情况,为该村精准脱贫制定了策略建议,对公港村实现脱贫致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时代经贸》2008,6(17)
为了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输血性扶贫到造血性扶贫的转变,提高贫困农村自我发展、持续发展的能力,国务院扶贫办和财政部于2006年起,在山西省吕粱市临县6个乡(镇)的6个行政村,开展了“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每个试点村成立一个扶贫互助合作社,由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5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对本村农户发放小额信贷。扶贫互助合作社成立一年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农户发展所需资金短缺问题,对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创新做出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6.
村域地理环境通过影响农户面临的风险冲击和收入能力进而影响农户贫困持续性,本文利用2005~2010年湖北农户数据,采用生存分析方法,考察农户贫困持续性。结果表明,民族村农户退出贫困的概率显著低于非民族村农户,山区村农户退出贫困的概率显著低于平原和丘陵村农户,距离乡镇5~10 km农户退出贫困的概率显著低于其他农户;非农业劳动时间对民族村、山区村和距离乡镇5~10 km农户退出贫困的影响效应显著减弱;村人均耕地面积与农业劳动时间的交叉作用对农户退出贫困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本文建议扶贫政策应向民族村、山区村及距离乡镇5~10 km村的农户倾斜。一方面,通过适度扩大耕地规模和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提高农户农业创收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改善这些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农户在获取非农就业机会方面的差距。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我国扶贫政策的目标构建了“收入主导型”的多维贫困识别指标,并对成人和儿童设置了差异化的多维贫困识别标准,以此为基础运用CFPS数据度量了我国多维贫困的程度,最后进一步探究多维贫困产生的原因。有74%的儿童存在至少一个维度上的贫困。儿童的多维贫困程度比成人严重,儿童健康和教育维度贫困率都在20%左右,亟须从生命周期视角下构建精准扶贫政策体系。对多维贫困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因素、家庭负债情况等因素影响显著,折射出教育扶贫、金融扶贫等政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8.
《时代经贸》2008,6(26)
为了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输血性扶贫到造血性扶贫的转变,提高贫困农村自我发展、持续发展的能力,国务院扶贫办和财政部于2006年起,在山西省吕梁市临县6个乡(镇)的6个行政村,开展了"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每个试点村成立一个扶贫互助合作社,由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5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对本村农户发放小额信贷.扶贫互助合作社成立一年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农户发展所需资金短缺问题,对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创新做出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9.
乡村贫困人口的动态识别成为当下乡村贫困治理的时代特征,而新常态下的精准扶贫亦是贫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载体。文章尝试建构适应性治理框架,力图诠释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机制。通过苏北X村的个案探讨,理顺了精准扶贫的"五位一体"运作机制,同时亦辨识了扶贫对象精准识别的乡土困境:分类机制不完善、贫困人口的管理非动态、扶贫资源的"公地悲剧"、扶贫激励机制的缺陷。致使逆向激励效应的产生。为此,通过明确精准扶贫的政府责任、建立科学的动态考评机制、创设"差额立项"的分类扶持机制、建立反馈机制等适应性治理路径,以期能提高扶贫对象识别的精准度,最终实现乡村贫困治理现代化体系。  相似文献   

10.
廖晶晶 《经济师》2008,(5):174-175
云南的旅游扶贫经过多年努力已取得一定成绩,但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在旅游扶贫中引入社区参与的机制,实现贫困社区居民的有效参与。文章探讨了云南贫困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扶贫的必要性,并结合实践情况,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云南旅游扶贫的社区参与模式。  相似文献   

11.
四省藏区多维贫困空间分异及基层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原  卢冲  曾维忠 《经济地理》2020,40(2):171-180
四省藏区作为我国深度贫困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后程的重点和难点。基于2014年采集的“十二五”期间全国“整村推进”项目村基础数据,借鉴A-F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对四省藏区村域多维贫困状况进行测度分解,并基于拓展的能力视角探讨了村级组织能力禀赋对四省藏区村域多维贫困状况的差异化缓解作用。结果发现:除经济贫困之外,四省藏区还遭受基础教育和生产生活条件等维度的多维贫困,且存在空间异质性,云南和青海藏区是四省藏区中多维贫困问题最严重的区域;生活水平条件和村域发展资本维度对四省藏区的多维贫困指数贡献率最高;基层组织能力禀赋会显著影响四省藏区村域的多维贫困状况、缩小地区差距,在深度贫困地区更加显著。根据研究结论,从覆盖基础教育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基层组织能力建设三方面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理论上总结扶贫资金支出对农村贫困的减贫效果,构建扶贫资金支出与农村贫困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出扶贫资金对农村贫困发生率、农村贫困深度、农村贫困强度具有正向减贫效果的研究假设,以宏观调查数据度量我国农村贫困程度,揭示我国农村贫困的变化趋势,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对扶贫资金支出结构的动态减贫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扶贫专项贷款对农村贫困发生率具有正向减贫效果;以工代赈资金对农村贫困发生率、农村贫困深度以及农村贫困强度具有正向减贫效果;扶贫发展资金对农村贫困深度具有正向减贫效果,而扶贫专项贷款对农村贫困强度的冲击则显示出负向减贫效果;扶贫发展资金对农村贫困强度具有显著负效应。据此,文章提出改善扶贫资金支出结构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消除贫困、改善民生,而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直接影响共同富裕的实现进度。因此,厘清民营企业参与扶贫的动机与价值创造机制,对于我国扶贫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文章通过选取甘肃省一家民营企业参与贫困治理的案例实践,在分析企业参与贫困治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探究民营企业参与贫困治理的动机。研究结果表明:(1)扶贫政策能够给民营企业带来一定的便利,然而,随着扶贫政策实施的深入,如何建立具有长效、包容的机制才是真正解决“返贫困”问题的关键。(2)尤其是处于发展期的本土民营企业,对于参与贫困治理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为敏感。我国应最大程度的开发所处贫困地区的潜在资源,形成企业与地区贫困治理的共赢机制。  相似文献   

14.
贫困难题制约了龙陵县政府及其人民增收脱贫,需要从产业经济、企业经济、市场经济、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的视角去找准龙陵县贫困难题,提出破解龙陵县贫困难题的对策和建议,即振兴县域产业经济、企业经济、市场经济,解决扶贫与新农村建设困境。这给予云南其他国家级贫困县破解贫困难题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5.
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深度贫困的高质量破解已成为我国扶贫工作关注的重点议题。2019年是我国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为攻克深度贫困,推进反贫困理论研究,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编辑部、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深度贫困的结构性分布与高质量退出研究”(18AJL013)课题组共同举办的“2019年深度贫困破解学术研讨会”于2019年6月29日至7月1日在四川大学召开。来自全国高校、学术期刊和政府部门的50多位专家学者和脱贫攻坚一线工作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开幕式由四川大学贺立龙副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课题组负责人、四川大学朱方明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杨万东教授分别致辞。与会代表们就破解深度贫困的若干理论和现实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主要围绕以下几个议题进行了研讨。 一、贫困成因和特征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复旦大学陈学彬教授以“人的贫困”为主题,剖析贫困发生的制度性根源。他认为,贫困地区教育的缺位和贫困人口的知识落后是导致贫困群体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并陷入“贫困陷阱”的重要原因,这也具体表现为高等教育和精英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很难惠及深度贫困群体。由于具体制度设计上的不足,导致了助学资源资助对象识别不精准和农村大学生“逃离”乡村向发达地区流动的两个现实矛盾。为此,陈学彬提出,脱贫攻坚应主抓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对适龄贫困儿童给予足够的生活补助。同时,针对贫困大学生的求学和就业困境,建议加大贫困生助学金支持力度,适当减免贫困助学贷款的还款负担,并与贫困生源地服务年限计划配套实施。 西南民族大学郑长德教授提出,自然地理禀赋不利和社会发育不足共同导致了深度贫困地区陷入贫困的空间发展陷阱。深度贫困地区通常具备高、寒、大、岖、远、边的地理特征,人口的生产生活基础薄弱,远离交易市场和政治经济核心区,区域分割严重,形成了自然经济和传统农牧业生产方式,发展水平低下。而个别少数民族“一步跨千年”式的社会阶段断层、宗教信仰中的部分禁忌,都与交易经济不相适应。此外,深度贫困地区长期存在的“等靠要”思想和“婚丧嫁娶”等铺张浪费的传统习俗,更是深度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推手。因此,郑长德提出了投资于人和投资于地的扶贫战略选择。 四川大学贺立龙副教授系统梳理了从经典作家到现代反贫困领域的重要理论文献,对贫困理论的学说史、深度贫困的结构性分布、深度贫困退出的质量和效率、中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前沿命题与启示等内容做了详尽的文献考察。他提出,新时期深度贫困问题研究,应从三个维度分别考察。一是阶段特征,反映为脱贫目标的质量导向。转变单纯追求脱贫进度、重数量轻质量、重投入轻效率、重结果轻成本的扶贫模式,更加强调质量与效率。二是贫困特性,体现为深度贫困的结构性特征。相比一般贫困,深度贫困表现出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类型多、分布广、蔓延久的复杂特征。三是国情属性,表现为贫困发生与脱贫战略的中国特色。相比国外深度贫困或极端贫困,我国深度贫困有显著的空间和群体异质性,存在生态、民族、文化等多元因素,脱贫表现为增长减贫和精准扶贫结合,开发与保障共举,体现党的领导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贺立龙认为,对我国当前深度贫困的研究,应由关注共性致贫成因、一般贫困特征与减贫路径的总体性分析思维,向注重贫困异质性与脱贫差异性的结构性分析思维转变。 大小凉山地区作为彝族聚居区,是我国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四川大学王卓教授就彝族贫困代际传递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做了主题发言。她提出,贫困的代际传递是长期贫困的极端形式,是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资产与资源的赤字从父辈传递到子代,即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因素的传递。从社会学视角理解,贫困的代际传递可以理解为社会资源的固化。通过对四川省和云南省彝族聚居区的实地调查,发现彝族贫困代际传递现象突出,受访贫困家庭的代际传递发生率达到93.6%。王卓的研究表明,贫困代际传递的主要机制是人力负资本和经济负资本的传递和累积;彝族贫困家庭父辈和子辈的健康状况和教育程度对于贫困代际传递具有显著影响,并逐渐形成彝族社会的阶层固化;子代的非农就业和兼业对于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具有显著作用。对此,王卓从提高贫困群体的健康意识,提高教育扶贫政策的覆盖面和施策效率,加大移风易俗工作力度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二、新时期深度贫困破解的路径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精准扶贫脱贫的重要讲话,成为我国新时期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重要指针。西南财经大学李萍教授以制度审视的视角,对习近平精准扶贫脱贫重要论述的内在逻辑与实现机制做了主题报告。李萍认为,习近平精准扶贫脱贫重要论述的“本色”是由其制度“底色”决定的,有必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角度来理解和把握习近平精准扶贫脱贫重要论述,深入研究二者的逻辑关联。她进而阐释了习近平精准扶贫脱贫重要论述的内在逻辑。其一,“发展性减贫”是根本特征,其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集中概括为新发展理念,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产业发展、共享发展与贫困者可行能力发展三个方面。其二,全方位的精准要求下减贫规律的新探索,包括提高扶贫资源配置效率、保障扶贫资源分配公平、兼顾扶贫资源分配的公平与效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消除绝对贫困。其三,党领导下的政府与市场协同作用机制。她进一步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习近平精准扶贫脱贫重要论述的三大实现机制:从GDP指标转为扶贫绩效指标、从经济增长导向转为民生共享导向,通过层层落实责任,将精准扶贫脱贫压力在各级地方政府间逐级传递的晋升锦标赛激励机制;通过直接方式或间接方式动员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扶贫脱贫资源动员机制;通过市场杠杆和政商关系引导各类资本下乡投资经营的资本带动扶贫机制。 深度贫困人口不仅广泛分布于深度贫困地区,也分散存在于非贫困地区,而非贫困地区更容易成为脱贫攻坚的死角和盲区。四川大学朱方明教授聚焦非贫困地区的深度贫困人口,提出非贫困地区深度贫困人口具有居住分散、致贫原因多样复杂、劳动能力严重不足、家庭结构不完整等特点。与深度贫困地区相比,社会对非贫困地区的深度贫困人口重视不足,扶贫力度相对较弱,扶贫工作的规模经济性和扶贫效果不够显著。朱方明进一步提出将扶贫工作与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将针对农村孤寡老人的扶贫工作与社区养老结合起来等政策建议。 贫困问题与收入分配问题紧密相关。黑龙江大学乔榛教授以新中国70年的居民收入分配制度变迁为主题,就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事实和理论实践根据进行了发言。乔榛提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收入分配制度经历了从初创到构建再到重构的变迁过程,在理论上遵循了马克思的收入理论,在实践上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最重要的现实依据,以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为逻辑主线,通过调整收入分配制度协调公平和效率的关系。这为深度贫困的研究和破解、正确处理扶贫脱贫过程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收入分配的结构化视角。 四川农业大学臧敦刚副教授就四省藏区微型金融扶贫的特征和问题做了主题发言。他提出,四省藏区微型金融扶贫主要存在三大特征。一是扶贫难度大,具体表现为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脆弱和社会人文、金融发展、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的落后。二是微型金融扶贫政策支持力度大,体现为针对微型金融扶贫的一系列支持政策。三是微型金融扶贫模式的多样性,如“云南邮储”模式、云南农信“电子商城”模式、青海藏区卡阳模式以及四川藏区的“六月红花椒”间接扶贫模式等。当前四省藏区微型金融扶贫存在许多突出问题。一是扶贫小额信贷瞄准的精准度较低,同时藏区对于扶贫小额信贷的需求不足;二是扶贫小额信贷期限短、额度小,无法覆盖藏区的特色农牧业产业周期;三是扶贫小额信贷担保方式主要采取政府担保和个人信用担保,还款风险有待防范;四是正规金融借贷在藏区仍占主导地位,而非正规金融特别是寺庙借贷的存在对于扶贫小额信贷会形成冲击。此外,信贷资金用途固化、微型保险覆盖面不足等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也有学者对于普惠金融助力脱贫攻坚的实际成效存在疑虑。上海海事大学米晋宏副教授基于美国部分群体由于房地产市场价格剧烈波动而陷入“赤贫”的事实,结合我国深度贫困人口普遍存在的脱贫能动性不足、返贫风险大等特征,提出普惠金融在长期的扶贫工作中可能存在局限性。 浙江师范大学曹荣庆教授结合大量少数民族子女在浙江省就读的现象提出,深度贫困人口的脱贫可以利用民族政策,加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在教育、就业等方面的联系,实现少数民族聚居区变“一步跨千年”为“一步跨千里”。同时强调要着力解决针对少数民族群体存在的办事流程繁复和歧视对待的问题。 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践进展与突出问题 朱方明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当前针对非贫困地区的深度贫困人口的精准扶贫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深度贫困的认知和界定不够清晰,基层干部对于深度贫困的理解和把握片面,将收入作为唯一的核心指标,并笼统地将残疾人、病人、孤寡老人以及失去双亲的未成年人等界定为贫困人口,反而对家庭人口、财产存量、劳动力状况、精神生活状态、社区环境和社会参与等方面考虑不足。二是扶贫对象不精准,在扶贫实践中存在“撒花椒面”式的扶贫对象泛化现象,致使部分非贫困人口得到救助,造成稀缺扶贫资源的浪费。三是社会托底标准低,当地一般4元/人/天的生活补助和较低的医保报销标准,对于没有生计来源、家庭财产和劳动能力的深度贫困人口来说不能切实解决生活困难问题。四是缺乏持续有效扶贫方式,扶贫政策对于散居的深度贫困人口仅有托底资助和临时慰问,部分贫困户退出后的生计方式持续性不足,脱贫质量有待提高,综合型贫困问题无法得到根本上的解决。五是扶贫工作组织系统层级多、链条长,扶贫脱贫信息由中央、地方直到乡镇社区层层上传下达,存在流于形式的风险,同时造成信息传递误差和人情关系干扰的问题,导致扶贫资源漏损、扶贫效率不高。 四川省扶贫开发局覃佳就四川省脱贫攻坚的顶层设计和难点问题进行了分享。四川省在2015年开创了以全会形式研究扶贫举措的先河,出台了10个专项方案。2016年起,四川省每年制定若干扶贫专项,成立了由省长挂帅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将高原地区和彝区藏区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作为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彝区藏区脱贫呈现宗教民族问题交织、发展起步晚、自然环境条件恶劣、产业基础差、产业链条短、教育基础差、医疗落后、干部能力有待提升、人民群众脱贫意识滞后等特点。下一步,要把握实事求是原则,将深度贫困地区和深度贫困人口的高质量脱贫摆在优先位置,聚焦精准帮扶举措,同时保障产业发展,尤其要树立贫困户主体意识,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县委副书记何述斌介绍了藏区德格县脱贫攻坚的情况。精准扶贫实施以来,德格县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2746%下降到2019年的648%,扶贫成效显著。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大,与之并存的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低、财政资金压力大。他提出,资金短缺、疾病频发、劳动力匮乏、技术不足是该县贫困人口的主要致贫原因。在因病致贫方面,该县地处包虫病高发的高原地区,慢性疾病多发;在劳动力短缺致贫方面,该县呈现出家庭人口多、单亲家庭多、未成年人多、老年人多、病残多、劳动力少的“五多一少”的特点;在因缺技术致贫方面,该县生产技术和教育落后,农牧业的规模经营受限。此外,高原地区恶劣的气候条件以及所形成的“逐水草而居”的生产生活方式、相对传统落后的社会习俗,都制约了当地生产经营活动和交易经济的发展。他指出,除了剩余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突出以外,该县临界非贫困户的生存和发展也存在较大困难。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扶贫开发局局长罗光洁围绕兴文县扶贫工作的创新实践和成效进行了分享。针对贫困对象的“精准”识别问题,兴文县通过对贫困户进入程序的细节做出针对性规定,来杜绝因邻里关系疏远、评价不切实导致落选和因领导亲属关系而入选的问题。针对贫困人口、贫困户的动态监测和统一管理,该县通过创新研发大数据移动平台,使扶贫干部、工作人员随时掌握全县贫困人口的家户基本信息,方便扶贫工作的开展。 贵州民族大学张贵祥副教授介绍了贵州山区百合产业扶贫的情况。贵州山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经济、文教、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针对复杂的地理条件和贫困现状,结合生物资源丰富的先天优势,通过对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市场潜力等因素构成的指标体系优选产业扶贫,使得百合产业成为带动农户脱贫的特色产业。他进一步提出了特色产业扶贫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首先在政府层面,需要处理好长效和短效的矛盾以及计划和市场的矛盾;其次在企业层面,需要在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产业扶贫带动模式的优选和建立公平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上进一步思考研究。 四、2020年后的深度贫困问题 郑长德认为,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后,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相比其他地区依然突出,只是贫困特征将发生新的变化。具体而言,表现为从绝对贫困到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并存、从农村贫困到城镇与农村贫困并重、从单维度贫困转向多维度贫困、从数量型贫困转向质量型贫困的新特征。他提出,为破解2020年后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需要认识深度贫困地区自身禀赋的特殊性。深度贫困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成为形成地区集聚力的主要条件,但同时也存在地理、人口素质和民族宗教问题等一系列分散力因素的干扰,分散力大于集聚力的现实,使得该地区面临要素和市场的双重弱集聚,抑制了区域经济发展。他就此提出构建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和新结构经济学的新区域发展经济学,着力解决深度贫困地区发展的时间、空间和产业三个维度的问题,进而破解深度贫困。 贺立龙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对2020年后的扶贫工作进行了展望。在理论方法进展上,他提出应重视多维贫困理论与测度方法在中国的应用,借鉴经济增长的结构分析方法与经济发展质量概念,从结构性分布而非规模数量的视角,研究深度贫困的结构化差异与高质量退出,丰富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深度贫困理论研究。在扶贫战略的转化上,全面脱贫并不意味着贫困问题在我国的终结。在新阶段扶贫工作中,既要重视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的“演化”,也要防止相对贫困向绝对贫困的“落入”。在全面脱贫之后,应重视对临界非贫困户以及边缘脱贫村户的双向、动态识别,精准施策、靶向治理。在政策效果的检验上,他建议对小额信贷等精准扶贫政策的赋能效果与脱贫质量进行分析,提炼我国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战略模式与制度优势,为全球提供中国智慧与方案。 贵州民族大学胡愈教授就贵州地区的扶贫实践,指出应重视在贫困摆脱之后的返贫防范工作。他提出,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之后,贵州应重点防范“因赌返贫”隐患。为此,应着力解决贫困地区的就业问题,特别是国企改革后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他建议,要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将推进扶贫工作与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健全贫困户参与的机制,克服“等靠要”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马屿镇清祥片贫困现状及优势资源的分析,提出扶贫的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进一步制定了扶贫规划,指出要摆脱贫困和发展经济,就要结合本区域的优势资源,进行产业化扶贫开发。  相似文献   

17.
南漳县是湖北省定38个贫困县之一,属于中西部内陆县市。近年来,我县各级领导把扶贫开发作为发展山区经济首要任务来抓,全力组织攻坚,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贫困乡镇由16个减少到8个,5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由19万减少到10万,仅1995年全县就有1.5万人摆脱了贫困,通电、通公路、通广播的村分别达到94%、92%、84%,电视覆盖率达65%。通过近几年来的扶贫开发,我认为当前扶贫开放开发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体而言有三点:扶贫:注重有的放矢,优化“输血”方案过去山区发展经济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徘徊,经济增长方式还在粗放型…  相似文献   

18.
根据政策上以扶贫到户作为今后扶贫的工作的重点,结合云南省的实际情况,推广小额信贷扶贫到户在我省扶贫工作中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保证小额信贷扶贫工作的健康顺利进行,本文在对云南农村贫困问题再认识的基础上,分析如何打破云南贫困循环机制,探讨一种新的打破贫困循环机制的介入质-小额信贷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中国单一标准选定扶贫对象中出现的问题,以阿马蒂亚·森的多维贫困理念作为分析的基础,从教育贫困、环境贫困、消费贫困和健康贫困等几个维度对中国农村贫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扶智办教育.精准扶贫,教育先行.教育扶贫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本文梳理、归纳和总结了资源要素理论、人力资本贫困理论、赋权贫困理论、贫困文化理论教育扶贫理论,对进一步进行职业教育发挥精准扶贫攻坚作用在深度和广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