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对中国来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经济形势特别是价格形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针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和价格形势,国家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了迅速而重大的调整,从年初的"双防(防止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
顺应形势 积极应对从紧的货币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银行要正确对待宏观调控,适应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自觉服从宏观调控,摆正自身利益与宏观调控的关系,辩证看待宏观调控的影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双防"即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并结束了长达  相似文献   

3.
马凯说,在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方面,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并把"双防"即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四年前就出现了投资过热的苗头,从2003年国家采取了温和的"宏观调控"政策,到2004年宏观调控力度加大,近四年  相似文献   

5.
宏观经济政策的权衡:防通胀与扩内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物价不断上涨压力,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我国要在2011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由"宽松"回归"稳健",表明了政府"防通胀"的宏观调控决策。然而,从根本上说,我国经济生活中突出的矛盾还是总需求不足,"扩内需"是今后很长时间内宏观调控最重要的核心任务。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两大支柱工具,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目标呈现多元化趋势,需要在"防通胀"和"扩内需"之间进行权衡,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6.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结构性问题出现,宏观调控政策也实现了从积极的财政政策到稳健财政政策的转变.下一步宏观经济走势仍存在不确定性,宏观调控仍处于关键时期.宏观经济政策应以"稳"为主,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7.
结合中国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与决策者的政策表述,我们总结出最有可能成为2011年宏观调控与经济发展主题的五大关键词:平稳健康、管理通胀、结构调整、改革攻坚、房地产调控,并请最贴近决策层的专家进行了深度解读。  相似文献   

8.
变电所的电气误操作事故,在电气故障中占有较大的比率,为了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一方面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两票三制",它是防止误操作的组织措施;另一方面要有完善的电气设备的防误闭锁装置,防误闭锁装置是保证电气设备安全运行,防止运行人员误操作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魏霞 《时代金融》2009,(3X):140-141
<正>2008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式,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也随之经历了从"双防"转向"一保一控"再转向"保增长,扩内需";货币政策也由"从紧"转向"适度宽松",金融宏观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银行为应对宏观经济的不断变化,出台了一系列货币信贷工作措施。作为基层人民银行,我们一方  相似文献   

10.
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无疑是实现"双防"的宏观调控目标的一副良药。但宏观调控要有时段概念,因时而变。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根据情况,时紧时松,张弛有度。  相似文献   

11.
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已持续数年处于潜在增长速度的上沿,并于近一段时间明显出现了“流动性过剩”的压力。显然,当前宏观调控要着力于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并以多项政策手段(包括特别国债)的配合来对冲流动性。防抑通货膨胀。但这还主要是从总量角度考虑的“需求管理”,同时,还要看到结构方面我国经济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它是全面考虑宏观调控的另一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12.
今年7月25日,中央决定将年初制定的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由“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即“两防”)转变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即“一保一控”)。毫无疑问.宏观调控方向的转变是根据我国宏观经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来的适时调整,目的仍然是保持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对于我们商业银行来说.这一宏观调控任务的转变意味着什么.又会遇到什么风险呢?  相似文献   

13.
国家货币政策对企业融资环境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世春 《中国外资》2011,(14):69-69
近年来,由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财政与货币政策也频繁调整,首先是在2007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两防"要求,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货币政策;2008年,为了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务院又提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出台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10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复苏,防止通胀和防止投资过热的压力越来越大,国家的货币政策又开始释放从紧的货币信号;2011年上半年以来从紧的货币政策更是频出。可以说,近年来的宏观调控政策转向速度之快、跨度之大、时间之短均令人始料不及,对企业的融资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财政与货币政策也频繁调整,首先是在2007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两防"要求,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货币政策:2008年,为了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务院又提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出台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10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复苏,防止通胀和防止投资过热的压力越来越大,国家的货币政策又开始释放从紧的货币信号;2011年上半年以来从紧的货币政策更是频出.可以说,近年来的宏观调控政策转向速度之快、跨度之大、时间之短均令人始料不及,对企业的融资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对几个金融宏观调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货币政策从"双防"至"一保一控"进而全而转入"保增长",从连续10次加息、1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到2个月内3次降息,短短一年间货币政策从"适度从紧"到"适度宽松",政策掉头之快是建国以来所少有的.一方面,主要是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因而出现伞球金融危机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政府在关键时期对形势判断,不拘一格,应对及时.但实践对这种"急刹车、快回档"的政策调控的谋略与策略,不但要求更高,也须兼顾短期与长远调控目标,否则就会面临新的风险,不符合宏观调控政策前瞻性、预见性和科学性的客观要求.对此,笔者从基层金融工作者的视野,谈谈宏观调控中应关注的几个金融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6.
《浙江金融》2007,(12):1-1
为来年中国经济谋篇定调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十二月三日至五日在京举行。会议提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这意味着,"双防"将正式担  相似文献   

17.
从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以及我国国民经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我们对2009年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战略目标充满信心,对2009年看好,有两大依据。  相似文献   

18.
2008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可能回落到10%左右,CPI涨幅将回落到4%左右。宏观调控的中心任务是"双防"2007年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年,经济形势总体运转良好,但也面临着由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深入分析了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9.
2007年,国家货币政策实践先后由稳健转向适度从紧,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综合国内外各种影响因素基础上,又做出了2008年全面实施以"两防"为主要任务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决定。货币政策的深度调整,对正在跨越发展的榆林来说,既面临许多挑战,同时客观上也有利于促进榆林更进一步科学发展。本文基于2007年榆林市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分析了从紧货币政策环境下榆林实现新跨越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过去的两年里,金融实行有预见的宏观调控.各项措施迅速落实.投资过热等一些问题得到控制,防止了经济的大起大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6年,金融宏观调控依然面临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