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师》2019,(3)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和金融之间的相互融合越来越紧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越来越快,影响力也越来越强大。这不仅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同时也引发"鲶鱼效应",对商业银行的创新与转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文章概述了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对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优势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挑战,提出了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也是我国金融行业从传统到互联网金融的一个转变阶段.互联网对金融的交易成本、监管、信息管理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改革意义,同时也改变了金融行业的经营和服务模式等.本文以商业银行为例,以互联网对传统行业造成的冲击,提出互联网环境下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策略,为我国商业银行乃至整个金融行业的转型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邹文 《当代经济》2016,(8):36-37
互联网金融从萌芽到快速发展,对商业银行传统盈利模式是否会构成重大挑战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通过构造面板数据模型,重点探讨了p2p网贷、第三方支付、互联网货币基金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对于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盈利的冲击.研究发现,近三年来,互联网金融对于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盈利确实产生了较大的冲击.鉴于此,商业银行应当有针对性地提升传统金融服务创新,更好地服务客户并提升客户忠诚度以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相似文献   

4.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一批以阿里金融等为代表的类似金融公司和业务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利用其自身在互联网的优势,不断侵蚀传统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对传统商业银行未来的生存产生极大的冲击,在此情况下,传统商业银行需要取长补短,通过转型来应对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并获得一定成就,基于互联网的金融模式之下,银行的个人业务受到极大的冲击.本文主要通过对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冲击下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根据问题提出一定的应对策略,由此有效推进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7,(1)
当前商业银行面临内外部经营环境的深刻变化,信用风险上升、行业内外竞争加剧、盈利增速放缓、传统业务受到新兴互联网金融冲击的"新常态","供给侧改革"要求商业银行紧跟改革步伐,转变经营模式、创新经营服务,通过自身产品和服务的升级转型、业务的提质增效,提升自身供给质量达到客户对产品需求的扩张,从而实现金融供给与实体经济需求相匹配。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金融作为第三种金融模式的出现,对传统的银行业务造成强烈冲击,其以便捷支付、信息处理更新快和资源配置效率高以及交易所需的成本费用低对商业银行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传统金融的深度结合,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通过分析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现状,研究当前商业银行传统业务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运行模式,并对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进一步创新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收益水平受到了较大影响。本文选取我国101家商业银行2011-2015年的面板数据,首次利用百度指数构建互联网金融指数,并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了互联网金融对于商业银行收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互联网金融能够通过技术外溢效应对银行产生积极影响,但是由于竞争效应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更强,所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收益水平造成了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主要是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非利息业务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在此基础上,我们为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良好协调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零售业与商业银行的商业模式相似性进行比较研究,并基于“互联网+零售”对传统零售业经营业绩、商业模式的影响视角来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在负债业务、中间业务、资产业务三大业务产生深刻影响,从而引起金融脱媒并危及到商业银行经营业绩、商业模式,其影响路径与零售业具有相似性.根据零售业苏宁模式、银泰模式的突围路径,本文提出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两条策略路径——自身转型优化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本文建议政府应在互联网金融监管、商业银行增长模式、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和商业银行结构优化四方面加强政策引导.  相似文献   

10.
赵燕 《经济研究导刊》2014,(11):127-129
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正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互联网金融在刺激着银行改变传统业务方式的同时,也促使银行改变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模式。基于此,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冲击下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的现状,并探讨了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产品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19,(2)
近年来,互联网公司将服务渗透到传统金融领域,打破了人们对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依赖,影响着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文章旨在研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其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启示,从互联网金融的定义、本质和特征入手,剖析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趋势及其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探讨了传统商业银行应如何密切结合互联网与传统金融、如何积极创新探索业务新模式,为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科技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改变了传统金融模式,并且凭借其成本低、效率高、覆盖广、便捷性的特点以及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商业银行及其部分传统业务形成严峻挑战.本文通过对互联网金融进行概述,找到其对商业银行的冲击点,并由此提出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建议,商业银行应与互联网金融协同发展,趋利避害,积极创新互联网金融产品,不断适应传统金融的变革,紧跟互联网时代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及发展,探究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冲击下的发展策略。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金融创新,有着新生事物的优越性,在效率、用户群和平台等方面占有优势,而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模式则遭受了挑战。然而,互联网金融并不会颠覆商业银行业,在未来,互联网金融将与商业银行在业务上融合创新,两者将会形成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态势。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的竞争与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竞争的SWOT分析,阐述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在竞争中的优势与短板、机遇和挑战。目前,互联网技术日趋成熟,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平台。然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经营模式造成了冲击,本文结合实际指出二者应在竞争的前提下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走上共同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的应用与,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手机支付等依托互联网技术发展而形成的新的金融发展模式也逐渐占据市场主体,并对传统的地方性商业银行业务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从目前的市场经济发展态势来看,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其主要的发展方向,因此,地方性商业银行如何在冲击下顺势而为,创新金融运行模式,提高竞争能力则成为其未来发展的关键.基于此,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情况出发,结合其对地方性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对金融创新路径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互联网金融六种主要模式进行了说明,并就其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良莠不齐,并未给传统的商业银行造成实质性的冲击,但从长远看,互联网金融在各个领域的不断创新,将给商业银行带来深远的影响,提出更多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洪力 《新经济》2016,(5):51-52
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已经将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服务模式予以改变,也影响到了商业银行的个贷业务的生存发展。商业银行务必要尽快加大个贷业务的创新和改革,将互联网金融借贷方式与传统个人融资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此来有效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深入探讨了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银行个贷业务发展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金融企业凭借先进的技术手段,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及新颖的销售渠道迅速打开市场,并在金融行业成就了独特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模式在带给商业银行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挑战.处在特定转型期的商业银行如何抓住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机遇,并通过自身发展来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将是商业银行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而互联网金融的方便快捷更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因此发展态势更为迅猛.本文就互联网金融先进行简要介绍,而后剖析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冲击和影响,最后对商业银行应对的转型对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无论是业务范围还是业务规模都取得了较快发展,这给传统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等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本文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现状进行分析,指出虽然互联网金融具有支付便捷、效率高等优点,但是其本身还存在网络安全问题、缺乏监管、借贷利率高等问题.商业银行应该从加强风险防控、提升业务水平、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等方面来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