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试行营改增后,我国的很多行业都开始大力推行PPP项目管理的模式.但是,PPP项目模式存在交易的资金大和结构复杂等特点,这就决定了这种项目需要签订一份正式的合同,同时,合同体系中的很多涉税条款也应该制定.因此,如何拟定一份有效的PPP项目合同涉税条款对于促进整个项目工作的完成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PPP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项目融资模式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PPP项目融资,规模大、周期长、合同关系复杂,因而也面临巨大的风险。对PPP项目风险的有效识别和选取适当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量化,以便合理采取应对措施,是PPP项目各参与方提高效益的关键。本文重点采用核对表法对PPP项目融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就目前的PPP项目融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概述,结合现有的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得出比较适合PPP项目融资风险定量分析的方法,最后提出PPP项目融资风险在各参与方中的合理分担与关键风险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邱闯 《中国传媒科技》2015,(3):65-66,11
中国可以在对PPP立法同时,借鉴英国的PF2标准合同中保护公共利益的经验,完善我国的PPP标准化合同普通法系和大陆法系对于PPP项目采取了不同的规范路径,许多大陆法系国家通过单独的行政法律来约束PPP项目。例如,当事人之间的PPP协议不能违反行政法律所规定的基本原则。法律会规定关于PPP的许多权利,比如政府作为发包人享有单方面取消合同的权利,运营费用出现不可预见的增  相似文献   

4.
随着PPP模式在我国普遍应用,政府公共部门以特许经营权为基础与私人组织进行合作,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由于我国PPP项目发展不成熟,资产权属不清晰、会计核算体系未形成导致国有企业在参与PPP项目存在资产管理和会计核算方面问题.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参与PPP项目不同模式(BOT、BOOT、BTO、BOO)资产权属、移交方式及标的资产会计核算方法进行分析,对PPP项目资产管理和会计核算提出优化建议,确保资产管理合规、会计核算符合准则.  相似文献   

5.
PPP项目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融资方式,是英文字母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英文缩写,顾名思义就是政府与私人的合作关系。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通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给予特许协议而形成的合作关系。两者的合作效力要大于独自的效力。当前,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城市现代化的建设,许多地方政府为了取得融资,大都开展了PPP融资方式,希望借助社会资本,缓解政府建设的压力和债务危机,与此同时,建筑企业都积极的投入到了PPP项目当中。本文就建筑企业参与PPP项目的融资问题展开详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温春艳 《财会学习》2022,(7):126-128
PPP模式是高速公路项目融资中的重要方式,对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推进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首先以分析PPP模式在高速公路项目融资中的特点及优势为切入点,其次重点分析PPP模式在高速公路项目融资中在市场、投资人招标、管理、运营四个维度存在的风险,进而得出高速公路项目融资应用PPP模式必须要完善资金管理机制、提高PPP项目...  相似文献   

7.
丰绍明 《财会学习》2023,(36):23-25
PPP项目在中国经历了2015-2017年的大爆发后,逐渐趋于规范。目前,大量的PPP项目已经竣工并完成工程结算,进入到财务决算阶段。但是前期部分PPP项目合同模板并不统一,合同约定的总投资构成不尽相同,相关法律法规配套也不完善,在实务操作中会因合同各方主体不同的理解导致财务决算工作推进缓慢,周期冗长,财务决算过程中出现诸多争议。本文就PPP项目财务决算在实物操作中的一些典型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铁路工程项目管理,由于工期紧、任务重、机构人员流动性大、严格按标准化管理等诸多自身的特点,所以,其合同管理也就有其自身的特点,现就项目合同管理中的标准化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铁路工程项目在合同管理标准化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合同管理制度动态化、合同分类清晰化、合同成本目标化、合同签订流程清晰化、签订过程主管化、成本控制层次化、合同档案管理部门化、过程化、常态化、合同管理相关岗位互控化的原则进行管理。一、合同管理制度动态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机构都要有自己的管理制度。制度的建立是基础,制度的执行是关键。制度的建立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项目管理机构建立之初的制度随着管理  相似文献   

9.
伴随《政府会计准则第10号—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合同》(以下简称10号准则)、《<政府会计准则第10号—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合同>应用指南》(以下简称10号指南)以及《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4号》(以下简称14号解释)的发布,我国与PPP项目相关的会计标准体系已基本确立.  相似文献   

10.
刍议BOT特许协议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艳军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22(3):126-126,128
BOT投资方式在我国实吓中被广泛运用,但其法律性质仍是个未明确的问题,本人主张BOT特许协议是国内法上的行政合同。  相似文献   

11.
魏晓云  韩立岩 《金融研究》2022,501(3):60-78
绿色PPP搭配高收益项目的激励方式是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环境治理的举措之一。本文基于经济与环境的双重福利效应,从理论上研究了该激励方式的契约设计问题,阐释了博弈均衡的存在性以及最优特许期的形成逻辑和关键决定因素。研究表明:第一,绿色PPP搭配高收益项目能够提高企业利润,激发社会资本参与环境治理来应对环境风险。第二,政企双方博弈决策模式决定了契约能否订立。如果独立决策,使企业利润最大的特许期也能够带来最高的环境效益,但此时博弈结果展现为“刀刃上的均衡”,契约难以建立;如果合作博弈,双方最优特许期选择达成一致,契约得以订立,政府向企业让渡经济利润而收获环境效益,最终实现经济与环境福利的双赢。第三,绿色PPP搭配高收益项目优于传统政府补贴的激励方式,在收获同等环境效益的基础上,能够带动社会总福利的提升。研究结论为绿色PPP搭配高收益项目激励方式的推广实施、从而助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目标提供了契约设计理论依据和相关框架。  相似文献   

12.
BOT模式:(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是指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包括外国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缩写,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李行兵 《财会学习》2020,(1):192-193
PPP项目融资模式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其规模较大、周期较长,合同关系又过于复杂,在融资过程中出现风险的概率极大,如何对PPP项目融资模式风险种类进行分析,而后再以相应的方式进行风险分担是PPP项目融资模式应用的最主要问题。本文将从PPP项目融资模式和风险的概述、PPP项目融资模式在风险分担中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PPP项目融资模式风险分担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会计师》2017,(12)
PPP的迅速发展虽然给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社会资本在处理实际业务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新问题,特别是财税方面。因此,笔者以本集团所签订的政府付费模式下公路PPP项目合同在执行过程中所遇到的财税疑难问题作为探讨对象,并针对问题提出一些解决途径,以期能得到同行的认可,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15.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中,财政运营补贴支出测算方式是整个财务模型及融资方案的核心,是招投标环节的实质性条款,是PPP项目运作成败的关键。目前,在中央部委层面,只有财政部针对PPP项目发布了一个测算公式(简称"21号文公式"),与传统的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方式相比,其"前低后高"的财政运营补贴支付方式受到各地政府的欢迎,但该方法在PPP实务中存在较大风险。本文主要针对21号文公式在PPP实务中的适用性进行研究,分析其在实际运作中的优缺点,并通过竞争性参数和实际案例分析,提出进一步提升公式可用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PPP模式浅谈     
学术界通常认为,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公共私营合作制)的简称。是指政府部门与民营公司或私人组织之间,通过特许权协议合作形式,建设基础设施项目等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以优化项目融资,实现“双赢”或“多赢”。其典型的结构为:政府或部门通过公开采购与中标人签订特许合同,设立特定项目公司(即中标人即工程商、服务经营公司即运营商或项目投资第三方即投资商三方共同成立的股份公司),负责合作项目的筹资、建设及经营维护。政府向借  相似文献   

17.
付琰 《云南金融》2012,(9X):184-184
合同风险是建筑工程项目最重要、最需要关注的风险,合同风险有多重控制措施,在合同签订阶段,承包商要对合同条款仔细研究,避免签订不合理条款。在施工过程中,承包商要定期监控项目进度,项目目前是否与承包合同存在偏差,并采取相关措施来规避施工合同风险。  相似文献   

18.
付琰 《时代金融》2012,(27):184
合同风险是建筑工程项目最重要、最需要关注的风险,合同风险有多重控制措施,在合同签订阶段,承包商要对合同条款仔细研究,避免签订不合理条款。在施工过程中,承包商要定期监控项目进度,项目目前是否与承包合同存在偏差,并采取相关措施来规避施工合同风险。  相似文献   

19.
PPP项目税收风险是在PPP项目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各种可能导致项目公司税收成本增加的因素形成的风险。本文将导致PPP项目税收成本增加的风险因素称为PPP项目税收风险因素,以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全生命周期为主线,从阶段性和贯穿性两个方面识别PPP项目税收风险因素,建立税收风险评价层次结构模型,然后构建基于AHP与熵权法的税收风险评价模型,计算各税收风险因素的权重和排序,找出导致PPP项目税收风险的关键风险因素和风险类别。研究发现PPP税收政策不完善是导致项目税收风险的关键,在解决当前PPP项目税收风险问题上政府部门占据主导地位,税收人才储备是实现PPP项目税收风险防范的重要发力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PPP项目税收风险的税收政策和相关政策的建议,为政府部门完善PPP税收政策等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孙红海 《财会学习》2020,(15):127-128
近年来,国家为了缓解财政资金不足及弥补经营管理上的短板,选择PPP模式将民间资本引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并通过特许经营权形式转移至项目公司的方式实现两方互利、互赢。这种新兴的项目管理方式在缓解政府压力、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及吸引民间资本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新项目模式下,也给我国会计核算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以PPP项目会计核算为切入点,分析PPP项目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对策和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