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经济》2006,(B04):F0003-F0003
近来,一些地方相继发生涉及饮用水源地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并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与此同时,有关部门、一些新闻媒体也对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发环境事件十分关注,通过各种渠道发布了环境污染事件信息,给环境应急工作带来不利影响。为进一步规范信息报送工作,提高环境污染事件的预警和防控能力,做好涉及饮用水源的环境事件防控工作,现提出如下要求:  相似文献   

2.
吴志明 《当代经济》2007,(18):68-69
借助政治事件、体育事件、社会事件、自然事件进行营销,已成为现代企业的惯常营销手法.2006年无疑是个多事之年,伴随着从年初到年底的让人或悲或喜的事件,该年度也成为我国企业事件营销的“丰收年“,被借用的事件当中,有全球瞩目的德国世界杯,有伊利、蒙牛利用事件营销大行动,更有马云邀三大名导拍搜索广告等等,这一系列活动,将事件营销推向了一个个高潮.文章将就我国企业事件营销实践的三种形态分别展开论述,希望借此来把握我国企业事件营销的发展脉络及其特质.  相似文献   

3.
茅台企业是中国有名的酒业巨头,一直在国人的心目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2012年的塑化剂事件将茅台推到了风口浪尖,同时也引起了各方对此事件关注和研究。鉴于此,基于从经济学的视角,特别是博弈论的角度对整个事件进行分析,进而发现现今社会的监管和企业治理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来减少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4.
群体性事件频发,一方面与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社会结构重组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与民众的权利意识觉醒有关。要对群体性事件进行预防和处置,就必须要求建立健全利益表达机制、利益救济机制、多元的纠纷辅助机制和群体性事件事后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我国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形成,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发生,矛盾积累和尖锐到一定程度,不可避免要发生群体性事件,只有正确处理好群体性事件,才能确保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巩固执政之基,党和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全球化的时代,无论是著名的大企业还是默默无闻的中小企业,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体经营者都会随时面临突发性事件的危机时刻。危机即意谓着危险和机遇,如何掌握应对和沟通的方法是今后所有企业的基本素质。也是企业家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我省的突发事件也频频发生,例如,水污染事件等。本刊也在广大读者的要求,针对突发性事件后危机沟通体系如何构建等问题,特请邀请著名沟通与公共专家张大生博士,撰写下文。张大生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留学于日本京都大学。曾任国家旅游局华旅总公司总裁,现任黑龙江大学教授,同时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等六所大学兼职教授,希望他在文中独特在观点,能给带给读者朋友更多的启迪。[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新事件     
《新经济》2009,(7):6-6
新疆骚乱156人死亡;也门客机坠毁;伊朗大选,政局动荡;湖北石首群体性事件;南方洪灾75人死亡  相似文献   

8.
王锁明 《江南论坛》2011,(12):24-25
群体事件又称群体性事件,通常是指由一些利益诉求、观念主张相同或接近的个体形成的群体,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采取静坐、集会、游行等方式向党政机关施压来主张权益和表达意愿,  相似文献   

9.
"圆明园铺膜事件"拷问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备受关注的“圆明园铺膜事件”告一段落,而事件本身却因其典型性,在一定程度上拷问着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仅要求违法建设项目补办环评审批手续是否足够?环评机构到底应向谁负责?公众如何全面参与环评?如何追究相关违法责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事件营销。是指企业在真实、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有计划地策划、组织、举办和利用具有新闻价值的活动,通过制造有“热点新闻”效应的事件。吸引媒体和社会公众的注意与兴趣。以达到提高社会知名度、塑造品牌良好形象和最终促进产品或服务销售的目的。企业在事件营销方面的努力更多的应足将其在广告上运  相似文献   

11.
《技术经济》2018,(2):77-84
选取2010—2016年中国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当事公司异常收益率的变化情况,进一步结合回归分析方法和决策树方法研究了异常收益率与事件及当事公司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信息安全事件对当事公司的负面影响主要集中在事件发生当天和之后的第三天,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信息安全事件的影响有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扩大的趋势;金融业公司更易遭受负面影响;公司对事件立即回应有助于减轻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广告行业的向前发展,事件营销模式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现代广告策划中来,事件营销的影响也逐渐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事件营销受众面广、突发性强,在短时间内能使信息传播达到最大化、最优化的效果,如今已经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营销形式和传播手段。本文将主要围绕事件营销的特点、效果,事件营销的策略及原则等方面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3.
林华 《经济师》2009,(8):237-238
事件营销与危机营销作为一种新兴的公关传播和市场推广手段,已日益成为企业公关、营销的一把利器,不少国内外企业成功地运用事件营销与危机营销;但是,企业未能正确的认识到二者的区别.不少人认为危机营销就是事件营销。通过对事件营销和危机营销在理论、营销效用、营销策略的几个方面的分析,探析出二者之间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岳阳 《时代经贸》2007,5(11X):198-198,200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诸多社会矛盾自然会不断增多,由此所引发的各类群体性事件也将越来越多。社会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相继出现并不断扩大,矛盾相对集中,部分群众对市场经济必然产生的失业、贫富差距、激烈竞争现象认识不足,心理承受力不适应时代的变革,而起保障作用的国家和社会控制的整体机制相对滞后,使得多种社会矛盾和冲突得不到及时缓解。因此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分析其成因,寻找出一般规律性,对及时消除各种矛盾隐患、及早解决问题,有效避免其形成大的群体性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消费者口碑交流事件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岚 《经济管理》2005,(10):45-52
本文通过对消费者正面口碑交流事件的问卷调查.根据口碑交流方向(双向交流和单向交流)和交流中的主导需要(购前决策需要和购后倾诉需要).探索性地将口碑交流事件分为4类——问题解决型、态度趋同型、信息发布型和购后表达型,并发现不同类型的口碑事件在口碑信息线索、传播动机、接受者产品熟悉程度、交流者之间关系亲密度等方面特征表现出显著差异。部分不同类型的口碑事件的交流结果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对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的法理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本不该发生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中无数婴幼儿的健康乃至生命受到了无情的伤害。作为一起严重的法律事件必须依法严惩相关责任人,同时该事件还涉及到深层次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利益观。它所暴露出来的企业诚信的严重缺失、政府监管的不到位以及法制的不健全等问题都值得我们从法理学上作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事件系统理论,应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以两家本土知名制造企业为纵向研究案例,揭示创新氛围、创新能力、创新开放度在创新质量提升中的作用,可为其它制造企业提供指导。研究发现:事件空间、事件强度影响制造企业创新能力,企业在被动性事件中通过利用性创新能力识别创新机会,在主动性事件中通过探索性创新能力获取创新机会和资源;创新氛围有助于促进利用性创新能力向探索性创新能力转变,创新开放度有助于提升主动性事件对创新质量的促进效果;在制造企业成长历程中,被动性事件和主动性事件的交互作用形成创新质量提升的正反馈,被动事件变少、主动事件变多,创新质量得以提升。研究结论对中国本土制造企业如何在复杂动态的事件环境中进行创新管理、促进创新质量提升具有一定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事件系统理论,应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以两家本土知名制造企业为纵向研究案例,揭示创新氛围、创新能力、创新开放度在创新质量提升中的作用,可为其它制造企业提供指导。研究发现:事件空间、事件强度影响制造企业创新能力,企业在被动性事件中通过利用性创新能力识别创新机会,在主动性事件中通过探索性创新能力获取创新机会和资源;创新氛围有助于促进利用性创新能力向探索性创新能力转变,创新开放度有助于提升主动性事件对创新质量的促进效果;在制造企业成长历程中,被动性事件和主动性事件的交互作用形成创新质量提升的正反馈,被动事件变少、主动事件变多,创新质量得以提升。研究结论对中国本土制造企业如何在复杂动态的事件环境中进行创新管理、促进创新质量提升具有一定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9.
五粮液事件与股利分配代理成本理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刁伍钧 《生产力研究》2006,(5):199-200,224
五粮液事件是五粮液中小股东因为不满五粮液2000年分配与2001年配股方案,而要求公司董事会修改当年分配与配股预案的经过。文章从股利分配代理成本理论分析了五粮液事件产生的根本原因——股权结构不合理。并提出如何规范上市公司分配与配股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内外各种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频发引起了各国政府对突发公共事件应对问题的高度关注,也对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我国从2003年"非典"后更加重视建立应急管理体系,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成熟完善的财政应急管理机制。本文结合我国转轨时期经济社会的特征,通过对我国财政应急管理机制的现状分析,比较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从推进机制、调控机制、效率提升机制和绩效评价机制等方面来构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财政应急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