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大学生和本族语者在使用话语标记语保持话轮方面存在差异。中国大学生在话语标记语的使用上存在多用和少用两种倾向;对具有同一个语用功能的不同话语标记语,中国大学生和本族语者在选择倾向上有所不同,中国大学生倾向于过度使用本族语者较不常用的话语标记语,而少用本族语者较常用的话语标记语以达到保持话轮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标点符号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决定了在应用语言学界标点符号的研究是有意义的,尤其是对使用量较多的句末标点的研究。文章采用中介语对比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比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在英语写作中使用句末标点的情况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句号、问号和感叹号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利用LOCNESS,CLEC,COLSEC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短语动词的使用情况进行探究。通过本族语学习者与中国学习者的对比,语义透明的短语动词与语义模糊的短语动词使用情况的对比以及短语动词在中国学习者书面语和口语中使用情况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短语动词自身的语义特点以及习得顺序对中国学习者的使用影响较大。此外,本研究还发现短语动词在中国学习者的书面语中使用更为频繁,这与本族语者恰恰相反。根据以上特征,文章最后提出了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英语中will和shall二词使用广泛,中国较多大学生对于二词的用法与区别不甚清楚。论文在语料库的基础上,对我国大学生在口语中will和shall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通过与本族语者的语料库中二词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以期发现我国大学生在口语中使用二词与本族语者使用方法的异同,从而对我国英语学习者对二词的使用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作文中的连接副词的使用在总体上高于本族语者。在使用最频繁的前15个连接副词中,中国学生与本族语者有着较为相似的选择倾向。学生过分依赖举例、列举类的连接副词,这应当引起英语教师的注意。  相似文献   

6.
习得语言要对比目标语与本族语的语言表达差异,更要对比二者思维模式的差异。习得者在未精通一门外语之前,常常倾向于使用熟悉的本族语思维来套用目的语思维,形成思维定式。在商务英语阅读中,有必要解构习惯汉语思维的习得者在阅读中的内在思维模式,以建构适应型的阅读新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7.
运用语料库方法考察非英语专业二语学习者及本族语者英语作文中动名搭配的使用情况发现,二语学习者使用的动名搭配数量少,名词搭配词的种类单一,而且倾向于过度使用高频动词。不同英语水平的学习者动名搭配的使用在数量上没有显著差异,但高水平的二语学习者能运用更加多样化的名词搭配词。  相似文献   

8.
语用负迁移常被人们误解,一直是跨文化交际中不受欢迎的一种现象.因此,大量研究集中在如何克服语用负迁移对跨文化交际的负面影响上,而忽略了它的正面作用.通过对英语本族语者和中国非英语本族语者包括中国英语教师和中国学生对语用负迁移的态度的分析,重新评价了语用负迁移,并提出英语教师应重视语用负迁移现象,但无须夸大语用负迁移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比英语本族语者与二语学习者英语学术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情况,探讨了影响英语学习者英语学术写作中模糊限制语使用差异的因素,指出,在英语学术论文的写作中应尽可能避免文化思维差异及母语迁移对学术论文写作的影响,使学术论文写作符合国际规范,达到国际学术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将新概念这套书的文本(非本族语者的语料)与本族语者的语料之间的对比,具体是通过考察非本族语者的语料连接词的频率,利用AntConc3.2.1.0检索出其词频,取前8位的连接词,计算出其频率;在英语本族语语料库检索出这8个连接词的词频,算出两个数据中的标准频率并对比、分析原因,得出的结论是新概念的用词不够地道,这为外语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运用中间语对比分析法,参借中国大学生学习者语料库SWECCL和英语本族语MICASE两个英语口语语料库,从语用角度考察了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套语的使用与英语本族语大学生之间的异同。结果表明,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套语的语用能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2.
模糊限制语在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硕士学位论文中都得到使用,且在使用数量上无显著差异,但在模糊意态名词、某些情态助动词以及模糊限制语的使用种类上存在明显差异,在某些意态动词的使用上也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在外语教学中,不同语言文化的对比分析,对于学生了解外国文化及提高跨文化交际的综合能力有极大的帮助,不仅有利于增强外语教学的实用性,还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们认识到本族语的文化观念与世界各民族文化观念的差异。通过这种差异性分析,观察判断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社会文化现象,以免在实际应用中造成文化冲击和交际失误。  相似文献   

14.
为培养学生的“语言适应能力”,提高其学术自我概念水平,可在大学英语课堂上采用“语言对比分析法”,引导学生以客观中立的态度分析不同语体的英语及其使用环境,总结其特点,鼓励学生根据环境不同而适当调整其语体.能增强学生的“语言适应能力”,培养其对不同语体及其使用环境的敏感度;能提高学生的学术自我概念水平,使其对自身的英语使用情况进行客观描述而不必面临被评判的压力.  相似文献   

15.
微博凶猛,对高职学生造成了较大影响,但学界对此多作定性分析。该研究通过对844个样本的调查,在摸清高职学生使用微博的比率、时长、用途、活跃程度、博友的数量和类型、关注的信息类型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进而以使用程度为区隔,分析不同使用程度下高职学生对微博信息的采信倾向,以及微博使用程度与课堂学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语料库方法研究中国大学生口笔语中情态动词的使用特点,并对比分析在不同语体中情态动词的使用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1)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口笔语表达中都倾向于使用核心情态动词表情达意;(2)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口语中过多使用如:can、must、should等断言性情态动词,笔语中虽然也存在过多使用can、should的问题,但仍能够灵活使用委婉情态动词may、could、would;(3)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口语表达中使用的核心类情态动词显著多于笔语中的核心情态动词;(4)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口语即兴表达中未能熟练运用如dare、need、usedto、besupposed to等边缘情态动词和半情态动词,只能过多依赖使用高频半情态动词haveto。  相似文献   

17.
通过冲动反思型的英语学习者阅读策略的实证研究,发现他们的元认知策略使用最为频繁,其次是认知策略,而情感策略的使用频率最低。冲动反思型认知方式与阅读策略的使用无相关性,但冲动型学习者和反思型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有采用不同具体策略的微弱倾向。文章对此提出一些尝试性建议,加强对学生阅读策略方面的指导和训练,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采用恰当的阅读策略,以期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直接动力。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可见只有首先培养学生对学  相似文献   

19.
关于“义”“利”关系问题,自古以来就形成了“道义论”和“功利论”两种不同的经济伦理观。在中国共产党的代表人物中,毛泽东的经济伦理观蕴藏着浓厚的道义色彩,而邓小平的经济伦理观则更突出地表现出功利务实倾向。注重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坚持强国富民为本、主张通过让一部分人先富的途径实现共同富裕;充分肯定个体价值的地位,强调个人物质利益的合理性;坚持动机与效果的统一,主张用效果检验动机等都是其功利务实倾向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20.
研究某个专业学生的价值观和人格特质的意义在于:一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某些价值观和人格特质设计不同的教育方案,因材施教;二是,由于某个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更可能去该专业对应的行业或岗位就业,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调查,了解该行业从业人员的特点.调查研究保险专业大学生“价值观”和“人格特质”方面较之于金融投资专业大学生的特点.通过分组统计和控制个人其他基本特征的计量分析,研究发现:(1)在价值观上,保险专业大学生对变异性的偏好更高,而对成就感、美感、轻松感的偏好更低;(2)在人格特质上,保险专业大学生更倾向于判断型(相对于知觉型),更倾向于感情型(相对于思考型).最后提出了对保险专业大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