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斯波义信教授是日本著名的宋史专家,他的<宋代商业史研究>早就饮誉国际汉学界.而<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以下简称<江南>)是他一部在宋史、区域史和中国经济史诸领域广开风气的巨著,其中译本的问世(方健、何忠礼译,江苏人民出版社<海外中国研究丛书>,2000年1月版),是中日学术界都值得庆贺的.笔者有幸,躬与译事,校读全书,获益匪浅,草成此文,略述私见.  相似文献   

2.
关于礼仪、习俗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内在历史关系 ,近年来日益受到中国社会史学界的关注 ,已经成为新的学术研究领域。 2 0 0 4年的第十届中国社会史年会 ,① 对这一主题作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提出了不少新思路和新课题。为了及时反映中国社会史研究的新进展 ,试对主要论点略作综述。一、理论视野与方法创新如何通过研究礼仪、习俗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内在历史关系 ,深化对中国传统社会和文化的认识 ,提高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水平 ,是此次会议的讨论主题之一 ,诸多学者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冯尔康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研究中心 )的主题报告《社会…  相似文献   

3.
刘永祥著<金城银行--中国近代民营银行的个案研究>(以下简称<金城银行>),200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作为中国近代民营银行个案的第一本研究专著,试图在整幅近代金融业乃至社会经济发展史的坐标图中重绘金城银行的历史轨迹,并给予这种历史轨迹以客观、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正>"量化历史研究年会"倡导和推动现代社会科学的分析范式和研究方法在国学、历史研究中的应用,包括经济史、金融史、社会史、文化史、政治史等领域。结合中国考据学术传统和现代计量统计方法,贯通历史与现实,反思和解读中国经济、社会、制度与文化现象。"量化历史研究年会"与量化历史讲习班相配合,邀请国际一流学者,引导中国社会科学基础理论与历史研究的青年贤俊发表前沿论文,同时鼓励往届讲习班的学员提交毕业后的新成果,同堂交流,切磋探讨学术前沿。"年会"将从来稿中择优邀请学者与会,出色论文将推荐并经外审修改后在《量化历史研究》第2  相似文献   

5.
上海师范大学吴仁安教授,自1997年出版专著<明清时期上海地区的著姓望族>后,2001年又出版了<明清江南望族与社会经济文化>一书,新近又推出了他研究江南望族的集成之作<明清江南著姓望族史>(三书均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以下简称<望族史>).江南是宗族义田的发源地,望族是江南宗族区别于其他地区宗族最为明显的特征,从而长期以来备受学人重视.  相似文献   

6.
人口生态是构筑人口安全的基础,文章以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为基础简要分析了我国当前的人口生态与人口安全现状,对今后的人口政策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陈孔立教授的新作《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列为“南强丛书”第一批书目,已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并荣获1991年光明杯优秀哲学社会科学著作三等奖。笔者获作者贻书一部,乃得先读为快。本书分总论、人口与人口结构、农民起义以及游民暴动与械斗四个部分,凡23万言。从各个不同侧面,对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的历史作了深入的考察,具有视野宏阔,见解独到的特点,学术价值甚高。 本书第一篇“总论”部分是全书的主轴,它首先从移民社会的特点、移民社会发展的模式以及台湾历史的特殊性等方面,对清代台湾移民社会史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关于清代台湾移民社  相似文献   

8.
鲁西奇教授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明清时期汉水流域府、州、厅、县城的形态与结构"的结题成果<城墙内外>由中华书局于2011年1月出版,全书共47万字.  相似文献   

9.
陈秀萍  李军  陈广胜 《经济论坛》2008,(1):30-32,46
城市化是指"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随着18世纪英国的产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兴起和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在迅速加快,城市化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经济转型现象.  相似文献   

10.
经济理论在经济史研究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于提供描述的概念体系和分析的基本逻辑框架.前现代经济史中集中产权制度的缺失,使现代经济理论不适合作为其研究工具.历史制度分析框架,采用新古典"理性经济人"假设,将约束条件扩大到价格和收入之外,是对传统经济史研究的重要理论创新.<晋商信用制度及其变迁研究>一书正是运用此方法解决了中国传统社会产权制度环境与理论假设相左的困难.该书作为运用此理论方法的成功范例,采用从具体历史情境中给出效率评价的公理性假设的方式,解决了这一理论缺乏制度效率评价的缺陷,具有很高的逻辑一致性和经验一致性,推进了经济史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本书脉络清晰地描绘了陈旭麓先生的社会史史观,用凝练的文笔勾勒出了近代中国百年的急剧变革和螺旋推进的'新陈代谢'过程.本文旨在通过对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过程表现的梳理,得出几点对陈先生"新陈代谢"这一理念的体会与认识并简评此书,以求教方家.  相似文献   

12.
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及其经济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加大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的具体规划和政策措施,切实帮助22个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采取措施切实保障<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目标的实现,最终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繁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鲍建青 《经贸实践》2016,(16):264-265
人口产业结构与高等教育发展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方面,社会的产业结构通过对人口产业结构的调控,对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等进行调整;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人口产业结构的优化也有促进作用.本文将通过对江苏省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实证角度来探讨江苏省人口产业结构与高等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冯尔康、常建华二先生合著的《清人社会生活》一书,已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我国第一部断代社会史专著,该书的出版,必将为促进中国社会史研究的深入起着重大的作用。 全书共分十二章,从清人的等级社会生活、社团活动,宗族社会、家庭结构和人们 的移动、就业,社会救济及一般民众的衣食住行、婚姻丧葬、时令节日、文化娱乐、社会交往等各方面的生活方式和习俗,都作了广泛而细致的分析,作者在对汉族社会作重点描绘的同时,还对满、藏、蒙古、回、苗、壮、维吾尔、高山族等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和习俗作了全面的介绍。这种多层面、多角度的社会史描述,不仅为人们全面地了解清人的社会生活提供了一幅极为完整的历史图卷,而且也为中国社会史的深入研究,开创了一个很值得借鉴的研究构架。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统筹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健康发展的唯一途径.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持续快速的发展以及我国人口数量持续增长,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问题也越来越为突出,人口过剩、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最为突出的三大问题.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雾霾"已经成为北方甚至南方居民们茶余饭后最常谈论的一个词、一种天气、一份心情、一条朋友圈、一个国家环境好坏的"标志".虽然我们沐浴在时代进步,经济发展的好时光里,但一出门就要捂紧口鼻,严防PM2.5的环境质量,却让我们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政府和社会和我们广大人民迫切要处理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真正做到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居民才能真正的感受幸福感.本文通过分析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实际,指出人口与环境发展的现状以及发展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人口老龄化对环境的影响,阐释人口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口年龄结构转变的储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波"婴儿潮"发生后,社会中人口年龄结构将渐次呈"金字塔形"、"橄榄形"和"倒金字塔形"分布,人口抚育比也随即发生改变,并进一步传递到国民储蓄上.实证显示了人口抚育比与国民储蓄率间的负相关关系.然而,在单独对中部地区的研究中却发现,两者是一种正相关关系.对此,本文认为劳动力供给可能不是外生的,当个体发现其家庭抚育负担较重时,他们可能会减少闲暇、增加劳动供给以提高收入和储蓄.  相似文献   

17.
正明清以来,随着造纸术的革新和传播,从事造纸业的人口不断增多,纸张生产日趋专业化,逐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区域社会。然而,学界对造纸业的关注,多集中于造纸的技术和生产组织的形式,鲜有论及造纸人群的日常生活。德国学者艾约博(Jacob Eyferth)的《以竹为生:一个四川手工造纸村的20世纪社会史》(韩巍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年出版,以下称《以竹为生》)一书,运用历史学与人类学的  相似文献   

18.
以河南省人口总体以及各地市数据为基础,采用Arc?GIS从空间演化的角度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人口整体逐年增加,呈"中心性"趋势,但增长速率放缓,人口分布非均衡性和空间集中性呈现不断增强趋势;高人口密度地市逐渐增多,低人口密度地市的范围逐渐变小,各个地市之间人口密度呈现显著性差异,地市的人口密度大于河南省总体的人口密度;而人口在空间分布的不平衡,主要受制于自然、历史、经济和政策等众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可从构建多中心区域结构、调整区域产业空间布局、平衡区域资源配置以及优化基础设施的区域差异方面入手,从而保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咸阳市位于陕西省关中盆地中西部,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素以"秦都、汉陵、明城"闻名于世,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胜地.今日,咸阳也是"西部大开发"和"关中一线两带建设"的重要城区,咸阳工业形成了以电子、医药、食品、能化、轻纺、建材为支柱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农业形成了粮、果、菜、畜等四大支柱产业;第三产业近几年更是发展快速.全市现辖2区1市10个县,总面积10196平方公里.2004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338.56亿元,总人口为4816681人,其中市区入口823308人.总人口男性2505198,女性2311483人,男女性别比为108.39:100.农业人口3856649人,非农业人口960032人,分别占总人口的80.07%和19.73%.全市年人口出生率为8.25‰,死亡率为5.07‰,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3.18‰.2004年末,市区人口823308人,占总人口的17.09%,县市人口3993373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2.91%,全市人口密度为472人/km2,其中市区1564人/km2,秦都区人口密度最大为1673人/km2,旬邑县人口密度最小为150人/km2.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育率水平的持续下降,我国不仅面临人口数量增长的困境,而且也发生了严重的人口社会结构失衡.文章基于教育资源稀释理论,从理论和经验两个方面研究了教育与生育率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所决定的人口发展规律,从而论证了人口社会结构失衡现象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1)教育与生育率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一方面可以使生育率水平持续上升,导致人口发展进入高生育陷阱,另一方面也能够使生育率水平不断下降,让人口发展滑入低生育陷阱,由此形成了人口发展的"Z"形变化规律,即在中等教育水平上教育与生育率之间显著负相关,而在较高和较低的教育水平上两者并无明显关联;(2)由于我国的教育发展存在明显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民族差距,那么在"Z"形人口发展规律的影响下,所有居民必然会逐步分化为两类,分别向生育率的高低两端集聚,从而就产生了人口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民族结构和素质结构的失衡.进一步地,文章基于全国人口普查县级数据,使用工具变量法和Hausman-Taylor估计方法,验证了这种"Z"形人口发展规律及其所决定的人口社会结构失衡.文章不仅可以丰富当前的人口结构研究,而且对我国的人口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