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香菇多糖对骨折大鼠相关因子的影响,从而研究其在骨折中的药用意义。方法选取SD大鼠,均为雌性6月鼠龄,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给药组(雌激素组、香菇多糖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共计40只。模型给药组行卵巢切除后建立骨质疏松性骨折动物模型,再以0.07 mg/kg 雌激素,450,250,150 mg/kg 香菇多糖进行灌胃,3次/d,连续30 d。采用 Elisa方法测量骨钙素、IL-2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给药组Gla蛋白有不同程度的上调, IL-2不同下调趋势。中剂量组表现最为明显。结论香菇多糖随着剂量的不同对骨折大鼠有不同的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唑来膦酸联合碳酸钙D3治疗对髋关节功能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宜春市人民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35)与对照组(n=35)。对照组采用碳酸钙D3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比较两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后Harris髋关节评分(HSS)、骨密度、钙磷代谢及骨形成标志物[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变化,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SS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股骨粗隆、股骨颈的骨密度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钙、磷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GP、PINP、BLAP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采用唑来膦酸联合碳酸钙D3治疗,可促进骨折愈合,提升髋关节功能,增加骨密度,改善骨代谢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手术治疗期间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120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于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结果研究组术后1d、2d、3d均未出现明显的疼痛症状,其疼痛评分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跟骨骨折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并于治疗期间给予综合护理,可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加快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苦参和土木香四味汤水提物经口给药的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昆明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和给药组,经口给药进行预实验获得最大给药量苦参(39.102 mg/kg)、土木香四味汤(72.110 7 mg/kg),亚急性毒性实验将给药组分为苦参水提物高剂量(16.088 4 g/kg)、中剂量(2.681 4 g/kg)、低剂量(0.446 9 g/kg)组,土木香四味汤水提物高剂量(18.208 8 g/kg)、中剂量(3.034 8 g/kg)、低剂量(0.505 8 g/kg)组。1次/d,连续给药28 d,观察小鼠状况,监测体重、摄食量并详细记录。实验第14天、最后1 d时,检测小鼠生化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尿素(UREA)、肌酐(CREA)水平。实验28 d时观察小鼠肝、肾病理变化。结果 第14天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苦参高剂量组和土木香四味汤中剂量组小鼠血清UREAL和CREP水平显著降低(P<0.05);第28天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苦参(低、中、高)剂量组和土木香四味汤(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UREAL和CRE...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肱骨中下段骨折术中减少桡神经损伤的原因及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将186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3例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93例采用手术治疗,并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情况、骨不连发生和桡神经损伤情况以及随访1年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愈合率为94.6%高于对照组的88.2%(P<0.05),观察组的愈合时间多于对照组(P<0.05),而肘关节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桡神经修复后功能观察组的优良率与对照组优良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手术治疗在肱骨中下段骨折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与手术治疗相比,在骨折愈合率相近的情况下非手术治疗所需愈合时间较短,肘关节功能恢复较好,桡神经损伤发生也较少,所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案也是提高患者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绿豆癀对正常及泼尼松龙(PSL)所致肝损伤小鼠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谷胱甘肽还原酶(GSH-Re)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泼尼松龙组、绿豆癀高、中、低剂量组和绿豆粉组。绿豆癀和绿豆粉干预15d,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从干预第8天开始皮下注射PSL 15mg/kg,连续5d。测定GSH含量及SH-Re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泼尼松龙组GSH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泼尼松龙组相比,绿豆癀各剂量组和绿豆粉组GSH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绿豆癀各剂量组与绿豆粉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绿豆癀高剂量组的GSH-Re活性明显增加。结论绿豆癀对肝GSH含量GSH-Re活性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消癌止痛散对小鼠的镇痛作用以及对血清β-内啡肽(β-EP)、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的昆明小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面粉)、消癌止痛散(0.4 g/只、0.8 g/只)共3组,每组10只并进行温浴缩尾法镇痛实验;另选取SPF的昆明小鼠2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面粉)、模型组、消癌止痛散(0.4g/只、0.8g/只)共4组,每组6只,先进行醋酸扭体法镇痛实验,完成醋酸扭体实验后取小鼠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血清PGE2和β-EP水平。结果给药后15、30、45、60、90 min,消癌止痛散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小鼠的缩尾反应潜伏期(TCL)长于给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120min,消癌止痛散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小鼠的TCL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醋酸扭体法观察到消癌止痛散组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小鼠的扭体次数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模型组小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血清PGE2水平明显增高(P<0.05),血清β-EP水平明显降低(P<0.05),消癌止痛散组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PGE2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消癌止痛散可提高疼痛小鼠的TCL和痛阈值,有效减少小鼠体内PGE2水平,增加β-EP水平,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针促进四肢骨折骨痂生长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在骨折常规处理后采用电针结合骨折三期用药治疗;对照组50例在骨折常规处理后按骨折三期用药治疗。结果在促进骨折骨痂生长情况中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证侯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单项症状和体征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疼痛、肿胀P<0.05,压痛P>0.05)。结论电针有明显促进骨痂生长的功效,且能明显缓解其局部肿胀、疼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基于Nrf2/Keap1/HO-1通路的淫羊藿素对精索静脉曲张雄性大鼠生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SPF级别7~8周龄雄性大鼠60只,分为模型组、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淫羊藿素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淫羊藿素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均构建精索静脉曲张模型,空白对照组使用假手术方案处理;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每天灌胃0.9%氯化钠注射液2 ml,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天灌胃75 mg/kg、100 mg/kg及125mg/kg的淫羊藿素,阳性对照组采用54mg/kg迈之灵灌胃治疗;灌胃给药时间为8周,给药结束隔天处死大鼠,计算脏器指数,检测精子浓度、总活率、前向运动精子、精子头侧摆幅度(ALH)、精子曲线速度(VCL)、精子直线速度(VSL)、平均路径速度(VAP);检测左侧附睾生精细胞凋亡情况,大鼠睾丸组织超氧化物酶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X)及丙二醛(MDA)水平;检测睾丸组织中Nrf2、Keap1和HO-1蛋白及m RNA表达。结果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睾丸指数及附睾指数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精子浓度、总活率、前向运动精子、ALH、VCL、VSL、VAP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附睾生精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SOD、LDH-X明显高于模型组,MDA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Nrf2、Keap1和HO-1蛋白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Nrf2、Keap1和HO-1m RNA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采用淫羊藿素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可能通过调控Nrf2/Keap1/HO-1通路有效调节雄性大鼠生精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外侧双钢板对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用内外侧双钢板进行治疗,对照组用铰链式外固定联合有限内固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肘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肘关节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外侧双钢板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疗效显著,愈合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香菇多糖对中晚期胃恶性肿瘤化疗增效减毒进行临床观察及安全性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52例胃癌患者,其中对照组25例,治疗组27例,对照组患者使用FOLFOX4方案,而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香菇多糖注射液。结果治疗组周围神经毒性、谷丙转氨酶升高水平、血小板下降水平、白细胞下降水平、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尿素氮升高水平、肌酐升高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NK细胞、CD4+/CD8+、CD4+、CD3+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而治疗组治疗后NK细胞、CD4+/CD8+、CD4+、CD3+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D8+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菇多糖联合化疗能够提高中晚期胃恶性肿瘤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远期疾病控制率及化疗治疗效果,安全有效,还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四肢骨折患者实施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广州市增城区新塘医院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骨折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股骨远端骨折采用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就髁钢板固定治疗与LISS钢板固定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LISS钢板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髁钢板组(P<0.05),总优良率略高于髁钢板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股骨远端骨折采用LISS钢板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加快骨折愈合进程,使预后得以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愈合后再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9月至2013年12月接诊的胫骨中下段骨折愈合后再骨折患者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钢板内固定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交锁髓内钉法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骨折部位愈合质量,观察有无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72.5±0.5)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6.5±0.5)min;两组患者均于术后10~12周内在相关器材的辅助下可下床行走,且观察组患者愈合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胫骨交锁髓内钉法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疗效较佳,手术耗时少,愈合效果佳,且恢复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仑磷酸钠片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成本-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2月于阜新市中医医院骨伤科治疗的138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9例。对照组给予阿仑磷酸钠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腰椎骨、股骨颈和Ward’s三角区骨密度水平显著提高(P<0.05),血清Ca2+、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ALP)、降钙素(HCT)水平显著提高(P<0.05),成本-效果比提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阿仑磷酸钠片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可明显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疗效,调节骨密度,有助于骨代谢指标恢复,但其成本也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阿那其根醇提物及原粉胶囊剂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评价其安全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最大给药量测定法,将180只小鼠(雌、雄分开)随机分成三组,每组60只,再按高、中、低三个剂量平行分为两组,用小鼠灌胃给药法测定阿那其根醇提物(1g/1ml)、胶囊剂(过200目筛原药粉)的最大给药量,连续观察14d,研究其安全性。结果阿那其根醇提物、胶囊剂的毒性都很低。胶囊剂最大给药量为48g/kg,相当成人60kg用量的80倍以上;醇提物最大给药量为96g/kg,相当成人60kg用量的480倍以上。未测得灌胃给药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结论阿那其根无明显毒性,临床常用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柴胡皂苷d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柴胡皂苷组,正常对照组一次性尾静脉注射0.9%生理盐水(20mg/kg),模型组和柴胡皂苷组一次性尾静脉注射刀豆蛋白A(20mg/kg),模型组给予0.9%生理盐水(160mg/kg)灌胃,柴胡皂苷组给予柴胡皂苷d(160mg/kg)灌胃,正常对照组给予0.9%生理盐水(160mg/kg)灌胃,每日2次,连续7d,末次给药后4h再次尾静脉注射ConA(20mg/kg),12h后检测肝组织中SOD、MDA的含量和血清TNF-α、IL-8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SOD的含量明显低于柴胡皂苷组,柴胡皂苷组小鼠肝组织中SOD的含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柴胡皂苷组小鼠肝组织中MDA含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柴胡皂苷组小鼠肝组织中TNF-α、IL-8的含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柴胡皂苷d对ConA所致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手术采用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SCBPB)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博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组和传统组,各25例。超声组行超声引导下SCBPB,传统组行传统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阻滞前后的肺功能,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超声组患者麻醉优秀率为72.0%,传统组麻醉优秀率为40.0%,两组麻醉优秀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均不同程度降低,且超声组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手术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SCBPB效果显著,还可维护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患者肺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与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将70例Pilon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接受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伤口长度、伤口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软组织感染发生率、骨髓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确切,具有安全、可靠等优点,是治疗Pilon骨折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治疗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胺碘酮静脉给药所致静脉炎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对照组用50%硫酸镁浸湿无菌纱布,湿敷病变部位;观察组用湿润烧伤膏外敷病变部位。两组均连续治疗3 d并评估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外敷湿润烧伤膏治疗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