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企业技术开发》2015,(2):37-38
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办法中,财务要素是重中之重,它决定与影响了技术的研发与投入;决定与影响了产品的开发与转化的投入与产出;决定与影响了企业的研发人员的费用问题等。所以,在高新技术认定过程中,财务的审计与研发费用的确认问题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办法中,财务要素是重中之重,它决定与影响了技术的研发与投入;决定与影响了产品的开发与转化的投入与产出;决定与影响了企业的研发人员的费用问题等。所以,在高新技术认定过程中,财务的审计与研发费用的确认问题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谢祖墀 《企业文化》2012,(11):49-49
在研发上投入得越多,企业就越具有创新性吗?根据中国的《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研发费用总额不低于年销售收入的3%-6%就可以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但实际上,企业的财务业绩与创新投入,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研究开发费用投入强度是衡量企业是否具有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条件之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指引》对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归集作出了原则性规定,但在实务操作中,企业研发费用归集不规范等问题依然大量存在,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工作体会对此进行较为详细的解读,  相似文献   

5.
在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中,高新技术企业的所得税率较一般企业低十个百分点,很多企业都想利用这个政策以享受15%的优惠所得税率.企业对研发费用准确归集与核算作为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所得税加计扣除的一个重要环节,其重要作用不容忽视.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企业的研发费用核算并未完全符合文件要求,存在诸多问题,为企业顺利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申报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6.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研发费用的八大构成要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度企业研发费用强度是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科技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08]362号,简称"362号文")对需要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的一些测度指标做出了具体规定,这其中就包括对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构成项目的详细规定。按照362号文的要求,企业应对包括直接研究开发活动和可以计入的间接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进行归集,具体包括八大要素。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文献归纳法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与财务绩效的相关性、研发投入对企业财务绩效滞后性影响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梳理,并加以评述,旨在理清企业研发投入与财务绩效二者的关系,进而从提升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绩效的角度对企业研发投入提出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新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企业当期投入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已高达企业总费用的50%甚至70%以上,而且随着市场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研发费用还有上升态势。研究开发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高新技术企业的长期投资价值和未来生存机会,高新技术企业需要不断地投入大量的研究开发费用以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籍此保持其技术领先优势。  相似文献   

9.
沈爱荣 《价值工程》2014,(32):200-203
本文以宁波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因子分析得到综合财务绩效指标,以研发投入强度为自变量以综合财务绩效指标为因变量,构建研发投入与财务绩效的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研发投入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宁波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与其财务绩效显著正相关且没有明显的滞后性,研发投入产出的影响期在3年以上。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启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加大企业研发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现实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当前我国企业研发投入较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差。除企业自身原因外,享受优惠政策的法规不明确、执行成本高或收益小、监管不到位都是影响政策效果的关键因素。考虑到研发投入的外部性,为了持续激励企业提高研发投入水平,急需完善法律法规为其创新激励政策的执行提供有力的保障。作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纽带,河北省始终面临着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低下的局面。究竟是什么阻碍了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为什么激励政策效果不佳?为厘清这些问题,笔者以河北省工业企业为主要调研对象,通过问卷和实地访谈,对研发费用核算和认定法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调研选取了河北省具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型工业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收回47份,有效问卷44份;组织3次座谈会,座谈对象依次为大型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中小企业的财务负责人和科技代表。  相似文献   

11.
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会计处理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引用了国科发火[2008]362号(“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中研发费用的范围、归集方法)、财企[2007]194号(“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研发费用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中研发费用的范围、归集方法)、国税发[2008]116号(“关于印发《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中加计扣除研发费用的范围、归集方法),对上述三个文件中“关于研发费用的范围、归集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上述三项都是要求财务核算管理中设置辅助帐、台帐专项管理.那么,《企业会计准则》又是怎样要求高新技术企业核算研发费用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实务核算中又遇到了怎样的疑惑?笔者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以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合理核算、台帐归集,避免有关财务风险、税务风险.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时代,中国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为获得竞争优势,高新技术企业应继续开发创新,规范研发支出的投融资,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同时,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技术革命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研发投资中的财务处理问题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界关注的焦点。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而且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从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管理的重要性出发,论文分析了在我国新经济发展的大气候下,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财务处理中存在的漏洞,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为相关企业的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2007—2018年中国A股市场研发投资额大于零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研发投资强度对财务舞弊风险和审计费用的影响以及CPA审计治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投资强度与财务舞弊风险和审计费用均正相关,并且财务舞弊风险在研发投资强度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使用工具变量法进行内生性分析发现,研发投资强度在前三种度量方式(研发投入额÷总资产、研发投入额÷净资产、研发投入额÷公司员工数)下具有很强的外生性,而在第四种度量方式(研发投入额÷营业收入)下是内生的。对审计治理效果进行分析发现,虽然高审计收费保证了CPA较高的执业努力程度,但与审计合谋正相关的异常审计费用的存在使得CPA审计治理效果并不佳,并且对研发投资强度大的客户、财务舞弊风险高的客户和高新技术企业收取更高的异常审计费用通常与更高的审计合谋倾向有关。  相似文献   

14.
研发费用的核算与管理是高新技术企业内部运营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高新技术开发和综合管理的主导因素。高新技术企业加强研发费用的核算与管理可以为企业研发费用资源配置提供决策依据,使其能更好的争取国家拨款及税收减免,为企业安全发展打下基础。为此,本文首先阐述了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构成与特点,其次从费用预算、核算监管掌控等方面探讨了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核算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以达到适应当代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需求,促进国内高新技术企业全面革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一般而言,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通过增加研发投入来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利润最大化。然而,在一些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委托代理问题的存在,高管并未对企业的研发投入进行过大的支出,进而与股东所有者权益发生了冲突,导致企业的长远发展受到了影响。本文基于2019~2021年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的数据,分析了在高新技术企业中高管持股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高管持股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以期提供基建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家不断在进行战略调整,再次将科技与创新提到了一定的高度,为了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的科研投入,实现自主创新,推出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但一些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对政策理解不透彻,以及自身研发费用管理的不到位,使得财务部门在科研立项过程中的参与度过低,严重影响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具体落实,影响了高新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也成为高新技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作为知识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逐渐成为了一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近年来随着R&D活动日渐成为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的活动形式,随着企业对研发活动的投资在企业经营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资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然而在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中企业资金的约束瓶颈是在企业R&D投资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从资本结构、股权结构、现金流量、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发展能力方面分析影响高新技术企业R&D投资的财务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高新技术企业R&D投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企业经济》2016,(11):35-40
本文以企业财务柔性储备存在差异为立足点,基于2011-2015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财务柔性如何作用于高管过度自信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过度自信和财务柔性的储备均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投入;高财务柔性也会加强高管过度自信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进一步根据行业特性分样本研究表明:财务柔性的作用在实物投资与研发投资之间存在博弈。相比非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中财务柔性推动过度自信高管进行技术创新投入的作用更明显。本文从财务柔性角度,丰富了行为金融学与企业创新行为关系的研究,为企业财务柔性的选择以及高管聘任提供了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高新技术企业保持着市场竞争优势。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成功不但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同时更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并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为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国家近年来出台了多项税收优惠政策,在降低企业税负方面给予了有力支持。此外,由于国家推动实施科技强国战略,很多科技型的企业逐渐得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进而也享受到企业税收减免、税收优惠等一系列政策红利。在此背景下,高新技术企业应积极落实纳税筹划工作,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减少企业非必要税务费用支出。但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如何对研发费用进行纳税筹划,满足科学性、合理性要求,成为当前企业管理的重点内容。基于此,本文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归集和纳税筹划进行探讨,提出高新技术企业做好研发费用归集与纳税筹划的对策,目的是能够帮助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研发费用归集并做好税务筹划,促进企业在最大程度降低税负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企业能够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即可享受企业所得税15%的优惠税率,有效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本文以例示形式介绍了高新技术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中发生的研发费用可能会涉及到的相关税收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