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7月6日,中国肿瘤微创治疗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召开肿瘤微创治疗产业技术创新峰会,总结了微创联盟近期的创新发展工作,提交了微创联盟中长期发展规划草案,搭建了政、产、学、研、用、资交流合作平台,建立了微创联盟创新发展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
近日,中国知网、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中国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联盟联合主办的“十四五”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召开。本次论坛以“共建产业创新生态共谋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与会专家重点围绕企业技术创新、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创新、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区域一流创新生态打造、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和高效协同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3.
动态     
《中国高新区》2009,(6):6-6
科技部将推动建立产业创新联盟全国政协副丰席、科技部部长万钢6月6目在“如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国际论坛上指出,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科技部将推动建立为中小企业创新服务的共享技术平台,实现科技资源的共享,面向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建立大中小结合的产业创新联盟,沿产业链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4.
创意经济崛起背景下天津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天津市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性,研究了发达国家和地区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经验启示.通过对创意产业人才进行界定.引入了胜任力模型分析了创意产业人才普遍具有的能力素质。指出应从政府、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四个层面搭建官产学研联盟平台,提出了基于官产学研联盟的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策略。  相似文献   

5.
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旨在使成渝地区成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高校联盟科技创新是其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区域联合基金的设立对于高校开展基础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和经济保障。通过分析成渝高校联盟科技创新的总体战略、产业战略和运行战略3个不同层次的内容,分别从战略协同、组织协同和资源协同3个维度,阐述高校联盟科技协同创新的总体战略和产业战略,以及从环境协同、项目研发、技术转移、成果辐射和一体化集群5个方面对其运行战略进行研究,为成渝高校联盟依托区域联合基金项目开展成渝特色优势产业基础研究领域的科技创新提供参考,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中国钢管和冷弯型钢工模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近日在济南举行。作为加强互利合作、优势互补、激励创新的平台和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有效渠道,该联盟将进一步引领和推进钢管和冷弯型钢高效工模具及关键零部件的技术进步、协同创新、行业融合和产业推广,特别是对我国钢铁产业控产能、调结构、创新驱动和升级发展具有更加突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潘云鹤,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目前担任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理事长、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理事长等职,指导和参与人工智能理论突破和技术创新、人工智能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以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思想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通过协同创新的布局,积极打造AI2.0的发展生态和创新设计生态;  相似文献   

8.
通过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能够有效整合企业.大学,研究院所的技术。设备、人才.资金等各类资源,集中精力攻克产业战略高技术、超前技术以及共性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研发成本、分担研发风险、共享成果收益,形成长效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能够为行业企业提供产业技术交流和研发平台,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学习、共同研发,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查分析,义乌市区域产学研合作模式机制创新主要做法是:政府创立公共服务平台,形成技术、信息、资源、人才、成果共享机制,创意园搭建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浙江大学义乌创业育成中心孵化企业,虚拟研究院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攻克关键技术,校企深度合作协同创新。结合国际比较,得到启示:区域产学研合作模式机制创新人才、资金是核心,建立产学研共赢机制是关键、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促发展。  相似文献   

10.
资讯速递     
动态科技部将推动建立产业创新联盟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6月6日在"如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国际论坛上指出,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科技部将推动建立为中小企业创新服务的共享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1.
10月12日,2012年度火炬国际化战略联盟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会议由科技部火炬中心组织,由联盟成员单位之一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发展中心承办.来自30家联盟成员单位的近60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火炬中心正局级调研员修小平出席会议并分别作了引导和总结发言,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姜建春代表西安高新区致欢迎辞. 修小平在发言中指出,作为火炬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发展环境,增强整合和利用国际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资源的能力,为"引进来"和"走出去"搭建有效平台,促进科技型企业国际化发展一直以来都是火炬国际化工作的宗旨和目标.火炬国际化战略联盟自2010年12月成立以来,通过信息交流、经验分享及联合组织和开展相关业务活动等方式,充分发挥联盟的网络优势,有效地促进了各成员机构间的资源共享与协同合作,联盟影响不断扩大,得到了高新区、孵化器、技术转移机构、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相关创新载体和服务机构的积极响应,目前成员已发展到40家,正在成为推动火炬国际化工作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2.
彭坚 《开放导报》2021,(4):100-112
法制保障、精准布局、通力合作、协同支撑是日本技术研究组合的四大成功要素,既体现时代因素,又反映出规律因素.我国需要立足新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现实条件,系统把握好精准布局、通力合作、协同支撑等关键成功要素,以"弱化国家背景"和接轨国际惯例的方式发挥政府强引导作用,近期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择优培育一批先导性试点战略联盟,当好"卡脖子"技术攻关的突破尖兵.中远期,面向未来科技布局和组织模式、运行制度层面的创新,推动先导性试点战略联盟发展成为更具可持续性和更彰显中国制度优势的顶级联盟,形成全球最佳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13.
金琳 《上海国资》2024,(1):77-79
<正>浦发集团以党建品牌培育“系统化、项目化、责任化”为切入点,找准党建工作与集团战略结合点,探索建立“人才共育、文化共融、难题共解”协同机制以联盟打造“党建共同体”,以联盟形成“板块经济带”,以联盟讲好“人民城市故事”,以联盟促进“科技创新引领”,浦发集团搭建党建品牌联盟,助力发挥全产业链协同优势,更好践行浦东引领区建设主力军和民生保障守护者职责。  相似文献   

14.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创建创新型国家的又一项重大工程.其中,构建具有活力的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又是实施2011计划的重要措施之一.研究发现,具有多主体网络化的协同创新平台,既不同于传统的产学研合作联盟,也不同于一般的公共服务平台.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平台的架构应以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导,包括组织管理、资源配置、人才培养、研发模式、产业化、创新文化、国际合作、评价体系等八个部分.这些组成部分在功能上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共同推动重大工程技术创新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江苏科技信息》2019,(30):10-13
我国实现经济社会的创新驱动发展,要从根本上依靠科技的力量,重点环节是发挥企业的创新能力,江苏省非常注重现代信息产业的创新发展和对其他产业支撑作用。开放式创新为相关业者构筑了便于创新的网络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企业间可以进行更密切协作联动,创新要素得以最优化配置。开放型经济为现代信息产业创新创新工具和需求空间,江苏省现代信息产业可以通过技术服务、技术授权、非股权战略联盟等方式进行开放式创新。文章通过对协同创新网络、开放式创新文化、知识产权保护、融资渠道和成本等关键支持要素的研究,有助于推动江苏省现代信息产业开放式创新体系的发展成熟。  相似文献   

16.
史朝阳 《科技和产业》2019,19(11):68-72
自中国步入"互联网+"时代,在供给侧改革下,创新现代农业产业模式,合理制定发展路径是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关键途径。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在供货商侧构建产业综合平台,购买商侧搭建营销平台,建立"供货商+平台+购买商"产业模式下的全新农业产业链系统,打通了涉农产业的生产、支付、物流和营销四大环节的流通渠道,通过科技创新、组织创新和机制创新实现供需平衡,并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加速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经济竞争环境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创新主体不断加强外部的技术合作,产业技术联盟逐步形成;而知识的分享、传播与创造是发挥产业联盟协同效应的关键,通过构建产业技术联盟网络结构模型与知识、信息传播模型,分析产业技术联盟的知识分享机制,并为我国产业技术联盟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产业》2011,(2):66-66
射频识别(RFID)技术产学研创新联盟是由东莞市太平洋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电子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家单位于2007年10月30日联合成立。通过行业调研,联盟确立了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的重点是突破RFID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建立RFID技术与应用标准和规范,开发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RFID技术产品,建立完整RFID产业链,推动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7月13日,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北京成立。该联盟由清华大学、中科院金属研究院、南京科孚纳米技术有限公司等核心单位发起,联合国内从事石墨烯研发、产业化的22家法人机构,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的支持下成立,旨在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搭建好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和测试平台,进一步提升石墨烯产业链的整体创新水平,促进产学研与用的紧密结合,为推动我国石墨烯产业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产业学院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组织模式,它的建设过程可视为不同性质的过程、不同利益诉求相关参与方以某种媒介形成的协作关系。将协同创新理论引入产业学院建设中,提出“主体—战略—知识—组织”互动的协同创新的实践进路,秉承协同治理理念塑造和谐有序的主体协同;建立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战略联盟构建协调统一的战略协同;切入知识共享视角实现多维动态的知识协同;提升管理技能和组织管理能力实现高层次的组织协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