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设置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目的在于防止专利垄断权滥用和平衡专利权人与公共社会的利益。我国应以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合理性为基础,转变实施专利强制许可的思维,完善专利强制许可制度,使之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专利实施强制许可是专利权限制制度的重要内容,我国专利法和TRIPS协议均有相关规定。虽然我国的强制许可制度与TRIPS基本一致,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中国入世以后,迫切需要在TRIPS的框架下完善我国的强制许可制度,以最大限度的维护中国利益。  相似文献   

3.
TRIPS协议和我国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专利法》对专利强制许可制度做了进一步的完善,这与我们对TRIPS协议认识的深化有着直接的联系。恢复因专利权人不实施专利而颁发强制许可,增加因专利权人垄断行为而颁发强制许可,删除因专利权人拒绝许可专利而颁发强制许可,针对公共健康危机修改颁发强制许可的条件等,都体现了对TRIPS的遵守和尊重。  相似文献   

4.
孙宁 《商业时代》2006,(18):45-46
本文介绍了我国的专利强制实施许可制度,及该制度产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同时还介绍了巴黎公约到世贸组织等国际规则,分析了这些国际公约对我国专利强制实施许可制度产生的影响。进而从立法理念角度阐述了这一法律制度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商》2016,(14)
专利权本质是公权与私权的平衡,强制许可是长期鼓励创新与短期解决现实危机的平衡。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可以解决药品的可及性问题,因而,过去人们对于药品专利强制许可研究较多,平衡的天平向短期现实危机偏移,现在,我们回到专利法鼓励创新,激励研发的立法目的上来,越来越关注专利权人的利益。本文在介绍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及现存问题基础上,思考其完善。  相似文献   

6.
创新药品定价高、购买难是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药品的专利强制许可制度可降低药品的价格,但是如何确定合理的金额补偿给专利权人是亟待解决的,据此分析了已经实施的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最高值比较法的具体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药专利丛林引发的制度滥用现象的规制;方法:通过文献调研,用经济学方法分析,从医药专利丛林的现状和规制方面进行阐述。结论和结果:我国专利丛林的规制应从审查制度和强制许可制度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8.
专利制度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是其消极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强制许可制度作为解决措施之一逐渐发挥了作用,但是我国的强制许可制度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2003年8月30日,经过1年零8个月的艰苦谈判,世界贸易组织总理事会最后一致通过了解决“公共健康”问题有关实施专利药品强制许可制度的最后文件,这标志着世界贸易组织全体成员终于在有关解决公共健康问题上取得了最后的共识。根据2001年11月世界贸易组织多哈部长会议发表的《部长宣言》和《知识产权协定与公共健康问题的声明》,WTO成员应于2002年12月31日前就有关实施专利药品强制许可制度以解决发展中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公共健康危机问题找到解决办法。至此,WTO多哈部长会议的该项授权得以最终完成,僵持8个月的谈判进程终告结束,从而进入具体实施有关最后文件的阶段。根据WTO总理事会通过的最后文件,发展中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在国内因艾滋病、疟疾、肺结核和其他流行疾病而发生公共健康危机时,可通过援引该最后文件,基于公共健康目的,在未经专利权人许可的情况下,在其国内通过实施专利强制许可制度以生产、使用、销售有关治疗产生公共健康危机疾病的专利药品。这不仅会大大降低相关专利药品的市场价格,而且将有利于更迅速和有效地控制、缓解公共健康危机,保证生命健康基本权利得到尊重和保护。作为世界贸易组织中的发展中成员并受公共健康问题影响...  相似文献   

10.
保护知识产权与促进竞争的平衡:以强制许可政策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制许可是规制知识产权领域反竞争行为的一项重要的法律救济措施。本文从强制许可政策的经济学理论和法律原则出发,分析我国强制许可政策存在的问题,以及强调完善我国强制许可政策需要更全面考虑发展的特殊性问题。为改善我国强制许可政策,本文提出尽快出台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加强知识产权行政部门与反垄断执法部门的协调、提高反垄断的经济分析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马渊媛 《消费导刊》2009,(11):133-133
2005年11月29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涉及公共健康问题的专利实施强制许可办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但至今我国仍未有实施药品专利权的强制许可的先例。在本文中,笔者将从立法规定、各国利益的冲突、利益衡量三个角度浅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12.
强制许可的规定最早出现在《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以下简称《巴黎公约》)中。1883年的巴黎公约第5条(2)规定:本联盟的每一国家有权采取立法措施规定授予强制许可,以防止由于专利赋予的排他权而可能产生的滥用,例如不实施。该条(4)规定:自提交专利申请之日起4年期间届满以前,或者自授予专利之日起3年期间届满以前,以届满在后的期间为准,不得以专利不实施或者不充分实施为理由申请强制许可。如果专利权人证明其不作为有正当理由,强制许可的申请应当予以拒绝。  相似文献   

13.
这是WTO成立10多年来第一次对其协定进行重要修改,是TRIPs协定向有利于发展中成员利益的方向的一次重大修正,也是对TRIPs协定中有关专利强制许可使用在灵活性方面的一个重大突破。将进一步加大强制许可对实行垄断性定价的专利权利人的威慑力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TRIPS协议作为WTO中知识产权的一揽子协议,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作出巨大让步的结果,更多地体现了发达国家的利益。但是在2003年8月30日,从未出现过修改WTO协议发生了突破,TRIPS协议的部分规定被修改,这开了WTO协议不修改的先例,在坎昆失败后的一片悲观中,成为引人注意的亮点。专利强制许可,是指非专利持有人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对不属于自己的专利强制实施。这个制度在我国《专利法》中有所规定,当然只限于中国的专利。TRIPS最新的谈判结果,使得中国有强制许可其他国家的专利药品成为可能。2003年11月25日,由商务部、卫生部主办的“TRIPS和公共健康谈判结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参会代表来自中国驻WTO代表团、商务部、卫生部、药监局、社科院及国内外几家大型抗艾滋病制药厂,各方专家共同探讨TRIPS和公共健康谈判结果对中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境外     
8月30日 世贸组织通过专利药品强制许可制 经过20个月的艰苦谈判,世贸组织总理事会于8月30日终于一致通过了有关实施专利药品强制许可制度的最后文件。这标志着世贸组织全体成员终于在解决有关公共健康问题上取得了共识。8月29日 WTO调查欧盟转基因产品政策 应美国、加拿大和阿根廷等国要求,世界贸易组织开始对欧盟15国转基因产品政策展开调查。调查时间可能长达18个月。8月29日 美任命JP摩根领导伊商业银行 一名美国财政部官员称,美国领导的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已经决定让JP摩根银行为首的财团来领导伊拉克商业银行。这个银行将在12个月内开始营业。  相似文献   

16.
专利技术的引进已成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助推器.签订一个较为完善的国际专利许可合同是顺利引进专利技术的保障.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阐述我国企业在签署专利许可合同时要注意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可以减少或避免我国企业在合同履行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刘婵 《财经论丛》2015,(6):106-112
本文分析了在“医药分离”与“以药养医”两种医疗体制下,专利药企业和仿制药企业达成药品专利许可协议的条件,以及该许可对患者和医生的福利影响.研究发现:在特定条件下,与仿制药企业达成药品专利许可协议对专利药企业是有利的.在“医药分离”的体制下,该许可会改善患者的福利水平;在“以药养医”的体制下,该许可会改善医生的福利水平,但是如果专利药与仿制药的医疗保险报销百分比差距较大,并且两种药品的差异化程度较高,该许可会降低患者的福利水平.因此,监管部门应该仔细评估药品专利许可的福利影响,对某些会损害患者福利的许可,应该采取措施加以限制.  相似文献   

18.
世界     
世界贸易组织 8月30日,世界贸易组织总理事会在瑞士日内瓦一致通过了关于实施专利药品强制许可制度的最后协议。协议允许贫穷国家进口仿制药品来对抗艾滋病和疟疾等疾病。印度、巴西及其他有制药能力的国家将首次被允许生产来自美国和其他制药  相似文献   

19.
强制许可的规定最早出现在《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以下简称《巴黎公约》)中:1883年的巴黎公约第5条(2)规定:本联盟的每一国家有权采取立法措施规定授予强制许可,以防止由于专利赋予的排他权而可能产生的滥用,例如不实施:该条(4)规定:自提交专利申请之日起4年期间届满以前,或者自授予专利之日起3年期间届满以前,以届满在后的期间为准,不得以专利不实施或者不充分实施为理由申请强制许  相似文献   

20.
就破产法的司法实践而言,异化的社会本位论和法律的不完备性是法院滥用重整计划强制批准权的主要原因。在我国,重整计划强制批准权的法律规制应遵循从价值取向矫正到制度构建的逻辑进路,在价值取向上应坚持私法自治基础上的利益平衡原则,在制度构建方面应以私法自治与利益平衡为基础,进一步完善破产重整计划强制批准制度的具体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