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博  陈帆 《魅力中国》2011,(21):123-124
合同违约的救济方式主要包括损害赔偿和强制履行,在两大法系中,这两种方式的地位却不一样,英美法系倚重前者,而大陆法系更重视后者。而期待利益赔偿是损害赔偿的救济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种,同时也是经济学分析合同法研究中对合同救济所认可和加以分析的主要方式。期待利益赔偿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交易的效率,能使要约人内在化承诺人的合同利润,在决定履行还是违约的问题上给了要约人一个适当的激励,同时在他决定防范投入上也给了一个适当的激励。  相似文献   

2.
衡彦娜 《中国经贸》2008,(24):58-58
情势变更啄则是合同履行的重要原则,许多国家的合同法都有相关的规定。《维也纳条约法公约》、《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等国际公约对情势变更原则作了具体规定。但我国合同法却没有采纳情势变更原则。本文建议我国未来修改合同法时应采纳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3.
“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企业发展的命根子”,合同关系作为体现企业诚信的一个重要指标,显得尤其重要。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契约经济,合同是契约经济往来的桥梁,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要靠合同来连接,社会资源的配置也要通过合同来体现和落实。民营企业必须自觉主动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签订好合同、履行好合同。据近年受理的合同纠纷案件和对部分民营企业调查分析看,民营企业合同还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合同自由原则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主要包括订立合同自由、选择相对人的自由、决定合同内容的自由、决定合同形式的自由、变更或解除合同的自由等。合同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不是当事人的任意妄为,否则会产生种种弊端。我国市场经济强调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对合同自由的限制系当然之理。这些限制主要包括诚实信用原则及其附随义务,在公用事业等领域的强制缔约,还有保险、运输等领域的格式条款等。  相似文献   

5.
凌云 《重庆改革》2000,(7):10-14
合同一经订立,合同各方当事人都有承担合同的具体规定的义务,这似乎是无可争辩的。但是,由于人们的本性所致,可以预见,许诺人有时候可能在这种契约关系中倾向于采取一些机会主义行为——那就是说,可能倾向于去寻找法律上可以宽容的理由逃避其合同义务。除非我们的合同规则相当仔细地量化,  相似文献   

6.
李林 《中国经贸》2013,(16):177-178
在经济交易过程中,合同是承载经济业务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合同决定业务过程,业务过程产生税收,只有加强业务过程的纳税管理,才能真正规避纳税风险,既不偷税、漏税,也避免多纳税,从而降低税务成本。本文从生产制造型企业角度,将生产制造型企业销售合同可能面临的流转税(主要是增值税)涉税问题从几个方面试着进行了分析,以期共同探讨生产制造型企业销售税务成本控制。  相似文献   

7.
在合同实践中,一方或双方当事人为履行原合同(以下称原合同)项下的义务,常需要与第三方订立新的合同(以下称后订合同)。如常见的买卖合同成立后,卖方为履行交货义务而订的货物运输合同。此时,后订合同的完成与否,可能直接影响原合同的履行。而原合同是否按约订继续履行,对后订合同的履行也有一定的关系。当前。  相似文献   

8.
付冷冷 《黑河学刊》2003,(1):68-70,75
政府采购合同的性质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 ,分歧主要集中在政府采购合同是普通的民事合同 ,还是特殊的行政合同。之所以存在这种分歧 ,是因为二者分析的角度不同。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普通法系国家都没有对政府采购合同的性质进行明确的界定 ,因为政府参加的合同往往同时受公法和私法的支配 ,但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承认政府采购合同不同于一般的民事合同。政府采购合同本质上应是行政合同 ,但也有一小部分政策性不强的政府采购合同应视为民事合同。  相似文献   

9.
合同是由订立合同的各方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对商定的事件作出的文字形式的约定和记录。并且,只要合同的订立并不违反合同法及其他的法律、法规,也不侵犯社会公众利益及他人利益,则合同一经订立(除另有生效条款外)即具有了法律效力。而合同的履行则完全依据于合同条款的具体约定,所以,合同语言的简明、准确、明晰、完整、得体等等是合同得以正常履行的重要前提之一。稍有疏忽(如合同条款出现疏漏或歧义等),就有可能导致合同履行受阻、合同各方相互推诿、扯皮乃至引发讼争。  相似文献   

10.
合同,作契约的一种基本形式,一旦依法订立,就要对订立者双方的行为产生相应的法律约束力,然而,有的手握签订经济合同权力的的领导却草率行事签订合同,由此既给不法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又使国家或集体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看吧问题惊人:没有理由不重视据有关统计资料记载:在我国各级人民法院审理的经济纠纷案件中,合同纠纷案占到92%,企业间签订的合同能够得以顺利履行的不到70%。全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检查了150万家企业的合同签订情况,发现不合格合同34.9万份,涉及金额291亿元,全国合同的履行率仅为65%。一纸合同:…  相似文献   

11.
严少芳 《魅力中国》2013,(5):334-336
以《民法通则》为标志的民事立法25年来,合同无效的恶意抗辩如影随行。主要形式有管理性规范作效力性规范的抗辩,物权效力作债权效力的抗辩,登记效力作合同效力的抗辩。外部效力作内部效力,内部效力作外部效力的错位抗辩…等等。合同无效恶意抗辩泛滥之原因是,无效更能获取不当利益或阻却他人的预期利益。比履行有效合同更为经济和有效益。多年来司法实践中众多的“合同无效”成为当事人不履行合同的宽大法律动车。应制订遏制无效恶意抗辩泛滥的立法、司法对策。合同无效应只限于公共政策。并采取差别性原则、缓和原则处理。  相似文献   

12.
王超 《辽宁经济》1998,(12):32-33
一、当前借款合同违约的主要表现行为和造成违约的原因及其危害尽管借款方按照合同规定归还贷款本息,是其应尽的法定义务,借款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履行还款义务。然而,在借款合同实际履行过程中,还是常常发生借款方、担保方违约。根据笔者对某市(县级)工行借款合同...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油品销售企业合同管理进行研究,分析合同管理重要性和风险性,对油品销售企业面临风险进行识别归类,提出防范法律风险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海霞 《魅力中国》2011,(7):302-303
现代交易以双务合同为典型,双务合同履行遇到障碍就需要法律配备相应的救济措施,新的《合同法》确立的抗辩权制度是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一个进步,但也存在一些尚待完善之处。双务合同履行抗辩权制度在新的《合同法》中得到了较为完整的确认,主要体现在合同法中的第66条、第67条、第68条、第69条等条款中。本文拟对双务合同中的履行抗辩权制度做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伏震 《中国招标》2012,(23):33-35
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归根到底是合同的履行问题,这让合同管理成为了建设工程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作为合同管理人员,必须在熟悉工程项目合同的特点和有关内容的基础上,严格对合同履行和变更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的正常履行。随着我国工  相似文献   

16.
法律部分我国的合同法律制度主要由法律、各类合同示范文本两部分组成。 我国合同法律制度法律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民法通则》是我国民事基本法,它确立了我国民事法律的基本规范。《民法通则》第五章第二节规定了民法债权制度,其中合同制度是债权制度的主要内容,涉及合同的概念,合同的履行、合同的转让和合同的担保等合同法律制度的基本规范。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合同法》分为总则和分则两部分。总则部分包括一般规定、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和转让、合同的权…  相似文献   

17.
储蓄合同是我国现行法律所没有明确规定其名称及法律适用的无名合同,处理该类合同纠纷应适用合同法总则的一般规定并类推适用类似的有名合同的法律规定。储蓄合同是单务合同、有偿合同、实践合同、要式合同、格式合同,其一方主体具有特定性,存款机构履行支付本金和利息的义务须经存款入的请求。储蓄合同是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合同。  相似文献   

18.
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是建设工程管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作为一个合同管理人员,必须在熟悉工程项目合同的特点和有关内容的基础上,严格对合同履行和变更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的正常履行.工程项目建设的控制归根到底是合同履行问题,所以,加强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文章仅从工程项目施工合同管理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9.
技术咨询合同,是顾问方为委托方就特定技术项目提供可行性论证、技术预测、专题技术调查、分析评价报告所订立的合同,是就特定科技课题所提供的决策服务。 1.合同标的和履行手段的技术特征技术咨询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运用科学知识和技束手段对技术项目的咨询达成的协议,合同的标的和履行手段都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合同标的和要有特定的技术项目及咨询课题;第二,咨  相似文献   

20.
问:我们集团在过去近两年的时间内,因外部整体经济环境及内部经营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在对外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了多起纠纷。我们法务部近期在总结这些合同履行纠纷处置效果时注意到,合同争议解决条款的设定在争议处置过程中,往往会对合同当事方的利益造成不同的影响,有时因为合同争议解决方式设定的不合理对集团的利益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请问今后我们在与相对方订立合同时,应该如果合理选择最适合的争议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