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中国汽车产业"市场换技术"战略的背景及产生问题,通过与韩国汽车产业发展之路对比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今后的汽车产业发展中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汽车产业链以及大力发展民营汽车产业.  相似文献   

2.
2018年年初,山东省被确立为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在方案中提出:支持青岛等有条件的城市发展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未来发展方向,也是我国汽车产业"换道先行"、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文章总结了青岛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关键零部件开发、加强燃料电池汽车政策引导、构建全产业链汽车产业园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玲君 《商》2014,(39):244-244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进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本文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析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已经成为新发展阶段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本文以汽车产业链为切入点,采用2017年1月—2021年12月我国HS6位产品—来源国—省份维度的海关进口数据,构建并测度了产业链安全指数,准确评估当前我国汽车产业链的安全现状,并采用双重差分估计深入分析新冠疫情对我国汽车产业链安全的影响,从而为保障我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本文发现:第一,基于对汽车产业链安全的评估,整体上,我国汽车产业链对进口中间品的依赖度较高且趋于集中,产业链风险存在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区分上、中、下游来看,中游风险相对较高,且呈现出更为突出的动态不稳定性特征;第二,从省份来看,中间品的进口规模效应较为突出,即各省进口规模越大,汽车产业链的安全性相对越高;第三,从国别来看,来自资源型国家(地区)和电子产业发达国家(地区)的进口风险相对较高,其中自澳大利亚等七大经济体的进口面临着进口规模与产业链风险双高的问题;第四,从细分产业链环节来看,上游的模具制造、光伏设备以及中游的汽车整车制造等环节面临的产业链风险相对更高;第五,新冠疫情暴发显著影响了我国的汽车产业链安全...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产业分散化和集聚化并存,汽车产业的贸易格局是汽车产业链布局的外化形式,本文以贸易区位熵作为贸易集中度和产业集中度的衡量指标,分析了近二十年来全球汽车产业的生产国与贸易国间的双向及单向贸易格局的演变现状,特别关注汽车各子产业的网络演化趋势。研究发现,中国已全面参与到全球汽车产业链中,且参与能力日益增强,但在全球汽车产业贸易网络中的地位较低,产业创新与质量等级较差,子产业竞争优势不明显。本文认为,赋予传统汽车产业以关键性子产业链上的创新能力,融入并主导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整合,建设智能汽车全球开放共享的创新平台,培育和建设汽车产业设计、研发、生产的全体系人才储备,提升中国在全球汽车产业网络演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此次国际铁矿石涨价对汽车行业所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彰显出了我国汽车产业链的脆弱.在突如其来的钢材涨价面前,能否在产业链上游寻找自己的"减震器",以保障自身产业链条的安全,已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函亟待破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入世以来,中国汽车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海外巨头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同样中国企业也扩大了进军海外市场的机会。汽车后服务企业被誉为汽车产业的"金矿"。随着汽车产业的消费升级,我国汽车后服务市场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然而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我国汽车后服务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商业模式落后,生存空间不断受到国际大型连锁企业的挤压。因此,积极探索商业模式转型的研究不仅对我国汽车后服务企业的发展战略具有理论指导意义,而且具有推动我国汽车后服务产业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从产业链分析的视角阐述了现有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借鉴国际成熟商业模式的经验,提出我国未来汽车后服务企业商业模式转型的目标和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8.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规模效益显著等特征.在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创新能力明显提升,质量水平稳步提高的同时,汽车产业空间布局逐步聚集,形成了极具代表性的六大汽车产业集群.2020年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汽车产业区域格局历经了重大调整,产能优化、专业分工、竞合共生、生态构建将成为未来区域产业发展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9.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国内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化和技术研究方面,但是在宏观方面上,从产业链的角度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研究比较少,即使有关于产业链方面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汽车产业链的升级和改造的角度,而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研究目前还不成系统并且较为零散,本文主要是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上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上海是全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汽车产业在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运用区位商和空间基尼系数分析上海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从整体情况看,上海汽车产业的区位商一直在1以上;从LQ系数上来看,说明已经形成产业集群,上海汽车产业集群程度较高,产业集群化已初具规模,高于全国水平,并且集群化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进一步加快上海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应提升品牌价值强化自主知识产权,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及获得核心技术的能力,纵向整合汽车产业链并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通过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抢占自主品牌市场。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纷纷将发展新能源汽车列为国家战略,加快推进相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汽车产业迎来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相比于传统燃油汽车,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与国外的技术差距较小,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汽车产业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先机的战略选择,也是我国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一)多重产业定位加大发展压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面临  相似文献   

12.
作为附加值较高的汽车制造业,其产业链长,产业关联度与产业波及系数均较高。为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以珠三角汽车产业为例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汽车制造业产业链中的本体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关联效应以及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据此针对珠三角汽车产业发展之路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林梅 《中国市场》2015,(7):96-97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中国汽车产业也开始步入营销的"e时代"。本文阐述我国汽车网络营销现状,分析我国汽车网络营销市场的优势及存在问题,提出我国汽车网络营销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马洋 《商业观察》2024,(8):34-37
随着我国对于“双碳”目标的追求,越来越多的绿色新兴产业得以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就是其中之一。运用文献研究法对绿色金融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来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企业如何借助绿色金融实现自身发展。基于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目前存在的融资难、风险防范意识低以及同绿色金融相融通不够流畅等问题,提出了树立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提升产业链中经营者能力、建立完善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增强信息披露以及丰富绿色金融产品等三点建议,以此三点为路径,致力于探索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之路。为新能源各企业转型作出路径探索,促进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产业更好发展,助力我国“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常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为研究对象,梳理目前常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并探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常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的优化策略,从而为常州市政府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有利于优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提升新能源车企的产业竞争力,更好地推动常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持续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我国汽车产业目前状况的分析,运用供给、需求平衡原理,阐述我国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市场上出现的竞相降价使汽车生产厂商过早出现微利,从而必将出现品牌的竞争和整合趋势,加之外国成熟品牌的冲击,对我国汽车民族品牌构成极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7.
入世以后,我国汽车制造业面临很大的挑战,延迟策略能使制造型企业以低成本、高效率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在制造业中被广泛应用。本文在分析我国汽车产业供应链的基础上,探讨了延迟策略在我国汽车产业链中的应用,以提高汽车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很有必要重视能源问题并深刻地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情况。综合分析京津冀都市圈汽车产业的现状,指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为企业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出参考意见。并且深刻解读我国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支持政策,向政府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汽车产业是湖北省的支柱产业之一,高效整合湖北省汽车供应链系统将有利于促进湖北汽车业的发展。从湖北省汽车产业的现状入手,针对湖北汽车产业的供应链内部依附关系强、整体规模大、反应机制落后、自营物流模式、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进行分析,并从核心企业整合、供应商整合、流程重组、信息建设等多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自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于1956年7月和1958年5月生产出第一台"解放"牌载货车和"红旗"牌轿车以来,中国的汽车产业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基于全球化汽车市场竞争的大背景下来考虑,中国的汽车产业还十分弱小。本文从分析我国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入手,阐述引起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