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教育国际化和高等教育改革不断创新办学模式,中外合作大学、机构性大学、开放大学及应用技术大学等新型大学顺势而生。对这些类别校名的翻译展开分析,发现英文校名需考虑属地专名嵌入、标点符号运用及举办机构突现等因素,去属地专名化变更译写不符合原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需保持一致性的规范,Open University 则以译例驱动促进同类译名的类型化,“应用技术大学”必然代表一种新的趋势成为校名的泛化通名,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则较好地代表这个泛化通名与世界的对话。  相似文献   

2.
专有名词,简称专名,与普通名词相对,指的是单独事物专用的名称,与具体对象直接关联,具有唯一对应性,专有名词的译法长期不能统一是我国翻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必须认真加以解决。本文将从了解专名的意义,即专名的可译性入手,对专名的翻译进行了分类探讨,试图提出专名翻译的一般原则,并针对不同类别的专有名词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年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城市公共场所的双语标识越来越多.但各种英语不规范现象也随处可见.本文对现今公共标识语的英文翻译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翻译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英标识语的翻译:文本类型理论与语用翻译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公共场所的双语标识的增多,各种英译标识语也存在语用错误和不规范现象。本文以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分析标识语的功能和文本类型,并根据不同类型的标识语从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角度探讨中英标识语的语用翻译策略。标识语的翻译不仅是翻译和语用问题,更是一个社会文化课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嘉兴市两所三甲医院双语标识英译失误的实例调查,对问题标识进行了归类和分析.同时,结合医院双语标识的文本特点,探讨了医院双语标识翻译中,如何基于医学用语特点,把握好对医学术语的准确使用.并重点关注医院双语标识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性问题,分析如何运用有效翻译策略消除由文化差异引起的英译失误.  相似文献   

6.
公示语翻译是翻译学研究的新领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专家学者对公示语的翻译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长春市商圈及医院等公共场所的标识语汉英翻译为例,进行调研并分析原因,结合公示语翻译目的理论、探究方案,规范长春市的公示语翻译.  相似文献   

7.
标识语是应用于公共场所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更多的外国友人来到我国旅游、工作和生活,他们不会讲汉语,不认识汉字,城市各个位置所设置的双语标识就成为他们认识这个城市的窗口和工具,但是我国各个城市公共场所的英语翻译却是问题多多。论文描述了目前公共场所的英译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分析,希望这些问题能引起大家的重视,修正已有问题,同时避免出现新的问题,给我们的城市一个干净健康的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8.
依据Jenny Thomas提出的语用失误分析框架并加以拓展,作为本研究的理论依据。语料研究方法是"偶遇抽样法"。对嘉兴市公共场所公示语翻译的实例进行分析,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特别强调了公示语翻译要注重语用文化差异。最后,论述了公示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文章依据大量实例分析城市标识语英译中存在的翻译失误,同时运用翻译目的论的基本原理,结合标识用语的特殊性,从实用角度提出一些翻译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西垂小考     
黄震 《嘉兴学院学报》2003,15(1):100-101
《史记》中“西垂”一词究竟是泛称还是专名,用来争论不休。该文考查了“西垂”的历史沿革,指出该词存在一个由泛称到专名的演变过程,并且探讨了作为专名的“西垂”的具体位置。  相似文献   

11.
英汉姓名的文化底蕴及其翻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姓名作为一种文化载体 ,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集中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点 ,英汉姓名因而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英汉姓名的翻译应遵循“名从主人原则” ,“约定俗成原则” ,采用音译法和形译法 ,准确地表达姓名这一文化符号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2.
公示语的英译是我国对外宣传以及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购物场所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在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中都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公共标识语文本以及语用功能分析,利用大量的实例对中英双语公共标识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策略和翻译技巧,希望能对公示语翻译研究有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Consumer exposure to new brand names can occur in contexts with or without brand information being present. Whereas previous research has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brand name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ion set size and word frequency) on memory in the presence of brand information, this paper also assesses brand name effects in contexts without brand related information and extends it to brand consideration and choice. Two different processes are found to be operating as consumers retrieve brands and make a choice. Recall seems to benefit from a distinctiveness based route, which also guides consideration and choice. In contrast, implicit memory is influenced by familiarity, with corresponding consideration and choice effects. The implications are that firms’ choice of brand names and media needs to consider the combination of brand name characteristics that will lead to desired outcomes vis-à-vis distinctiveness or familiarity based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4.
对徐志摩名字号作全面系统的考察,主要解决四个问题:一是对徐志摩①出生时,父亲取的名、字、号之意做说明,以了解徐氏家世的某些特点,窥见其父取名时的用心良苦和殷切期待;二是对“志摩”名字的由来及含义做梳理与考辨,以廓谬说、正视听,了却一桩公案;三是对徐志摩的笔名、别号资料作广泛、耐心而又细致的收集及具体统计;四是对外文名则做新的阐发,发前人之所未发,且有些许新论。至此,徐志摩名字号问题得以釐清。  相似文献   

15.
功能翻译理论为商标名称翻译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商标名称翻译应根据商标名称的文本类型、语言特点等,找出商标翻译最佳的翻译方法,如音译、意译、音意结合等,以提高品牌名称翻译的质量,实现译名的规范化,增强译名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6.
汉语可用含有幼小意义的词头或词尾构成动物幼体的名称,也可用专有名词来指称。英语除可用某些含有幼小意义的词汇加名词构成幼小动物的名称,还可用加前缀或后缀的方法构成新词指称幼小动物。同汉语一样,英语中也有大量的专有名词指称幼小动物,不同之处在于,汉语中一种动物的幼仔一般只有一个名称,而英语中某些动物的幼仔可有数个不同的名称,同一名称也可指称不同的幼小动物。  相似文献   

17.
互文性强调特定文本与其它相关文本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它是理解一切文本的前提。在互文性文本理论的基础上,可以分析并运用例证来阐释如何在商标词的翻译过程中实现商标的标记、广告和经济功能,这样可探索得体翻译商标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Babel被看作是翻译的始源。在汉语语境里,Babel的常用译名是“通天塔”或“巴别塔”,而翻译知识的建构,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沿着这两个译名所隐喻的思维路向展开的。把翻译看作通天塔式的建造活动,是传统翻译理论的运思之道,翻译的目的在于对“同”的寻求与回归;把翻译看作巴别塔式的“散落”与交流,是当代翻译研究的主流,翻译的主旨在于对“异”的沟通与维护。从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看,“通天塔”与“巴别塔”就不仅是个译名问题了。  相似文献   

19.
Babel被看作是翻译的始源。在汉语语境里,Babel的常用译名是“通天塔”或“巴别塔”,而翻译知识的建构,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沿着这两个译名所隐喻的思维路向展开的。把翻译看作通天塔式的建造活动,是传统翻译理论的运思之道,翻译的目的在于对“同”的寻求与回归;把翻译看作巴别塔式的“散落”与交流,是当代翻译研究的主流,翻译的主旨在于对“异”的沟通与维护。从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看,“通天塔”与“巴别塔”就不仅是个译名问题了。  相似文献   

20.
域名注册是随互连网络的发展而产生的新事物 ,但以他人商标作为域名在互连网上抢先注册行为随之发生。域名抢注行为应视为一种新的商标侵权行为。域名注册管理应规范化、法制化 ,以维护商标权人的在先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