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5 毫秒
1.
徐念榕 《江苏经济》2001,(12):54-55
并购重组是上市公司进行优化资源配置的最有效手段,在成熟的证券市场上被广泛采用,浪潮一浪高一浪。1993年9月的“宝延风波”拉开了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并购的序幕,1997年以后渐成风气。通过收购并购,有些上市公司确实改善了经营状况,提高了业绩。但虚假重组和恶意重组在资产重组中占了相当的比重,这些重组被庄家用来进行二级市场的炒作,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正常的运行秩序。为了规范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行为,还资产重组以本来面目,从2000年6月开始,证监会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打击虚假重组、鼓励实质性资产重组的措施。2000年年底,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有关部门的领导人透露,中国证监会支持上市公司进行实质性的资产重组,推进资产重组从协议收购向要约收购发展,有关《上市公司收购暂行规定》正在制定之中。可以预见,要约收购这一市场的收购方式将是未来并购市场发展的客观趋势,我国资产重组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2.
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副主任邓映翎前不久在中国上市公司成果博览会"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辨析"专题研讨会上指出,中国证监会支持上市公司进行实质性资产重组,推进资产重组从协议收购向要约收购发展,今后将一律不豁免企业全面要约收购,同时探索上市公司的退出途径,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3.
杨益 《西部论丛》2003,(9):55-56
2003年4月9日,我国上市公司要约收购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南钢股份发布公告显示,在未获得证监会豁免的情况下,将受让南钢股份70.95%股权的南钢联合公司,由于受让股份超过南钢股份已发行总股本的30%,依法已触发要约收购义务,向南钢股份法人股和流通股股东发出全面要约收购。要约收购(tender offer或takeover bid),是指要约人为获得或加强对目标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所采取的通过在证券集中交易市场外向该公司相关证券持有人公开发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发生要约收购违约的原因及其影响,对完善上市公司要约收购,建设有效资本市场、保护股东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秦耀林  张志斌 《新财经》2004,(10):106-109
2004年香港市场近年来最大的一宗上市公司收购案——哈啤要约收购案,终以SABMiller PLC(以下简称“SAB”)宣布放弃全面收购,并接受其竞争对手Anheuser-Busch Limited(以下简称“AB”)的收购要约而告一段落。该并购案为我们深入理解香港的要约收购制度提供了一个良好范本。香港  相似文献   

6.
正一、研究背景要约收购是指个人或团体以高于现行市价的出价在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收购上市公司股票的行为。与国外的丰富案例和大量研究相比,我国证券市场上要约收购的案例非常少,质量也不高。自2003年4月9日南钢联合发出第一份要约收购公告,我国上市公司一共发生了10多起要约收购案例。但就这些要约收购后的效率而言,都不是很成功,因此在我国要约收购仍处于摸索时期。我国要约收购法律规定,通过证券  相似文献   

7.
周彦霖  高磊 《新财经》2003,(8):86-88
近日,要约收购第一实践者南钢股份(600282)以零预受结局,其身后留下了褒贬不一的众多评说。形式重于内容,还是内容重于形式,要约收购是否真正推动了中国并购市场的发展?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已经为要约收购提供了可以成长的土壤,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不断使其得到实践、完善和发展。 作为上市公司收购的一种制度安排,要约收购包含部分主动性要约与全面强制性要约两种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8.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市场机制的完善推动上市公司购并活动进一步活跃,本文分三个部分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研究。第一部分探讨了全流通期上市公司收购主要方式,包括举牌收购、要约收购、间接收购、管理层收购等等。第二部分分析了全流通时期上市公司收购的主要特点,包括支付手段将更加灵活多样、溢价收购将成主流、要约收购更加可行、外资并购、战略并购成为热点等。第三部分建议完善有关政策规定,推动上市公司收购积极稳妥发展。建议加强对反收购措施的监管、强化并购过程中的信息披露监管、建立对外资并购的跨部门协调监管机制等。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收购,是各国证券市场发展中的必然现象。在上市公司收购中,信息披露制度则是上市公司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前提,它使投资者在相对平等的条件下获得信息,是防止证券欺诈、内幕交易等权利滥用行为的最有效措施。《证券法》规定,信息披露义务人具有真实、准确、完整公开信息的披露义务。文章重点介绍我国上市公司收购方式之一的要约收购及其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10.
石油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作为石油行业龙头企业,中石油在保障国内石油供给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着眼于提高企业整体实力、国际竞争能力和我国石油保障能力,中石油对吉林化工等三家下属上市公司实施要约收购,并一举取得成功。这是国内首次在中、港、美三地同时实施的以终止上市为目的的要约收购行动,在收购方案设计、法律衔接、风险控制、舆论引导和组织实施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实践性和探索性,开创了国内资本市场多个先例,对于能源、冶金、通讯等领域国有企业的战略整合,对于大型企业要约收购的方案设计和具体实施,都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一、英美要约收购制度分析 要约收购是上市公司收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指收购者以取得一个公司的控制权为目的,根据自己需要购买的最少或最大的股份数量,通过公开的形式,直接向目标公司同一类别股东或全体股东发出,约定一段时间后以一定的价格购买其所持有股份。上市公司要约收购规则是起于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的基本法理而制定的。目标公司原有大股东与收购者达成股权转让协议后一般会获取较大溢价,此后收购者成为目标公司新大股东,若不允许小股东转让其所持股份,小股东就享受不到转让股份带来的溢价收入,而且,当收购者持有的目标公司股份在全部股份中占有相当比例时,作为控股大股东的收购者可能利用自身在股权比例上的优势,做出有损小股东利益的决策,为维护小股东利益,应当允许小股东以一定的合理价格将股权转让给收购者,要约收购由此而产生。要约收购根据是否属法律义务,可分为自愿要约收购和强制要约收购。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产业》2006,(9):77-78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办法》)主要规范的是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权的收购活动及相关权益变动活动的信息披露行为,着重对要约收购、协议收购和间接收购予以规范。将现行的《收购办法》和《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合二为一,将持股5%以上视为收购的预警点,持股20%以上须作详式信息披露,30%以上须采取要约方式或者向中国证监会申请豁免。其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3.
要约收购:国际管制经验与中国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颖  陈琦伟 《改革与战略》2001,(2):53-55,35
企业购并可以分为二种:协议收购和要约收购。协议收购指的是通过向公司部分股东场外协议受让股份而获得公司控制权。要约收购则是指收购者以取得一个公司的控制权为目的,通过公开的形式向目标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要约,收购一定数量目标公司的股份。从收购者在收购过程中是否主动的角度出发,要约收购可分为自愿要约收购和强制要约收购,自愿要约收购之前收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营运状况进行细致深入的了解,发现目标公司的内在价值后,秘密地突破发起收购,以一定的成本在短期内迅速完成收购,使得现管理者没有充裕的时间实施反收购策略,强制要约收购是指收购者在持有目标公司股份达到一定比例时,收购者必须依法向目标公司股东出要约。  相似文献   

14.
胡开春  秦耀林 《新财经》2004,(10):42-42
广发证券收购案属于一起对非上市公司的“准”敌意要约收购。可以预见,未来类似案例也将越来越多地在中国上市公司间出现  相似文献   

15.
《新财经》2004,(1):87-87
要约收购是2003年中国股市出现的“新生事物”。可是,同国际股市要约收购引发热烈追捧相反的是,在中国,凡宣布实施要约收购的,股价却一跌再跌。2003年发生的四起要约收购,除南钢股份因钢铁股总体大涨外,其他三例的流通股东竟要承受30%-40%的市值损失。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要约收购:国际规制经验与中国制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红 《改革》2004,(3):97-103
英国的《城市法典》与美国的《威廉法案》是要约收购的市场自律性规则和法律强制性规则的典范,在规则的制定上分别体现了规制哲学与公开哲学的不同监管思想。中国要约收购规则是在参考英美等国的立法和实践经验基础上制定的,在制度设计中更多地借鉴了英国的做法,并进行了本土化的制度创新。作为典型的“事前规则”,要约收购规则在实践的验证中显现出了各种制度缺陷,这些制度缺陷急待进一步的修正。  相似文献   

17.
信息公开制度在上市公司收购中的确立,目的是为了规范要约人与目标公司管理部门,保护目标公司股东的利益,维护证券市场秩序。文章从公司收购信息公开的经济和法律角度两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有助于对此作出正确认定。  相似文献   

18.
选择目标公司收购其普通股达5%时作出公告收购达30%时发出收购要约收购要约期满,达到收购目标对目标公司进行重组或改造随着上市公司的逐渐增多、证券市场的发展,可以通过股票收购而达到控制和兼并目标公司的目的。我国收购上市公司的一般程序为:(1)选择目标公司,作出收购决策,拟定兼并计划,聘请有关专家担任兼并顾问,筹措资金,并要做好保密工作。(2)收购上市公司不超过5%的发行在外的普通股。  相似文献   

19.
11月21日,中国证监会日前批准了法国赛博(SEB)公司并购苏泊尔部分要约收购。至此,备受各界瞩目、一波三折的苏泊尔并购案,顺利完成协议股权转让、定向增发和要约收购批复三大步骤。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国际产业资本改变我国家电业市场格局的一个重要标志。[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谢九 《新财经》2004,(4):88-89
自南钢股份(600282)去年4月首次发出要约收购后,要约收购在市场上已经屡见不鲜,很难引起投资者的兴趣。不过,山东临工(600162)今年2月份的要约收购还是显出了些许“新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