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房产证是口头语言,一般是指房屋所有权证的简称,系不动产登记机关颁发的证明房屋所有权归属的书面凭证。法律意义上的房屋权属证书除了包括房屋所有权证外,还包括房屋共有权证和房屋他项权证。《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59条规定:“国家实行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制度。”  相似文献   

2.
由于不动产的处分对当事人的权益影响巨大,因此,为预防纠纷,减少社会矛盾,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通常对处分不动产的行为实行强制公证制度(如德国民法第313条,瑞士债法第216条,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166条等),凡未经公证的.处分不动产的行为无效。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远期交货合同,商品房预售合同中的法律关系属于债券债务关系,预购方式债权人,其并没有取得房屋的所有权,而是取得了所有权的期待权利。由于履行期限的时限较长,并且合同义务的履行的远期性以及房屋在物理形态上的不确定性,开发商的合同义务履行必须得到规制,因此商品房预售合同备案是非常关键的。为了有效的避免诸多不必要的纠纷,维护不动产交易的安全性,保护预购人的合法权益,必须完善商品房预售合同备案制度,建立起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充分维护商品房销售市场的秩序。  相似文献   

4.
一、预告登记制度的设立原因 预告登记制度作为民法中的一项重要的物权制度,被一些国家所采纳原因在于:在房产转让的过程中,债权行为的成立和不动产的转移登记之间常常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有相当长的时间间隔。若在此期间房屋所有权人将房产又移转给善意第三人并履行了登记手续,就会导致物权优先原则的适用,善意第三人成为该房屋所有权人。尽管请求权人可以通过追究原房屋所有权人的违约责任来在一定程度上补偿自己的损失,但其设立债权并取得房屋所有权的目的毕竟还是落空了。房产预告登记制度将物权法理论和债权法理论有机结合起来,赋予债权请求权以物权的排他效力,有效地保护房产请求权,最终达到平衡不动产交易中各方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房屋预售制度是支持房地产市场发展一项不错的制度,但不少不良房地产开发商利用这一制度的缺陷牟取暴利,不择手段地掠夺民众及社会财富。正如央行发布的《2004房地产金融报告》所指出的那样,目前房地产市场许多风险和交易问题都是房屋预售制度引起的。房屋预售中暴露出的问题已经无法回避,必须加以解决。一、应从法律制度入手,加大司法监管的力度,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成功的范例是建立在严密的法律体系和诚信基础上。没有健全的法律制度为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保驾护航,多元化房地产融资体系很难建立起来。香港(中国香港是房屋预售制度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课题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理论思考和对策建议》一文中提出从法律对市场经济的作用来划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包括六个部分,一是规范市场主体的法律,有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独资企业法、合作社法;二是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的法律,有物权法或财产法、债权法、票据法、保险法、证券交易法、动产担保交易法、房地产交易法、期货交易法.三是规范市场程序的法律,有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反倾销法.四是规范市场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7.
《物权法》的出台使善意取得制度是否适用于不动产领域的争论终于尘埃落定。作为房屋权属登记机构,需要了解善意取得制度在房屋权属登记中的适用基础、适用情况以及相应的法律效果。同时,登记机构也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更好地贯彻执行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8.
《民事诉讼法》修订颁布以来,我国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力度有所加强。但是与欧美各国相比,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仍是滞后的。我国的商业秘密立法不但起步较晚,而且存在着法律规范零散、法律用语不统一、法律属性界定不明确等问题。章通过对我国商业秘密保护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制定统一的《商业秘密保护法》的必要性,以及制定《商业秘密保护法》必须解决的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9.
赵唯 《活力》2006,(4):89-90
一、关于水务的主要相关法律 目前,我国涉及水务问题的法律很多。涉及城市水务的生产、经营。投资等方面的法律文件主要有9种,专门针对水务方面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环境保护法》(1989)、《水污染保护法》(1984)、《城市规划法》(1990)、《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其中《水法》是基础法律,明确水资源属于国家,水资源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依法开发、利用水资源,并保护其合法利益。《水法》的颁布是首次将中国面临的水资源问题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对于提高全社会对水资源的重视和关心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天津市房地产交易活动日趋活跃,以房屋作价入股、抵押融资等活动也日趋频繁,这就对房屋权属登记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市原有的登记制度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加之我国物权法立法滞后,目前国家还没有统一的不动产物权登记法,现行的部门规章或登记规则不但零散,而且法律层级较低,效力不足,对登记程序的规定不规范,有的规定事项甚至相互矛盾。这些规章或规则也仅满足于房屋权属行政管理的需要,不能满足不动产进入市场交易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是对商品实行强制性认证的国家。俄罗斯早在1992年就出台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该法规定,为保护消费者权益,需对商品进行必要的认证,并有专门的认证机构。俄罗斯目前实行的商品认证制度是以现行的《劳动保护法》和《维护消费者利益法》为依据的。根  相似文献   

12.
商品房预售,又称"期房买卖"、"楼花买卖"。由于买卖双方在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时,该房屋尚不存在,因而容易引发一系列法律问题和可能出现的风险。从商品房预售登记备案制度这一视角,分析商品房预售登记备案的相关法律规定、性质、缺陷及其完善措施,以便减少商品房预售风险,完善我国的商品房预售制度。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是以《民法通则》为基础形成的。只有明确两法内容的异同以及互补型关系,兼顾《消法》与相关法的适用条件,处理好《消法》与相关法的竞合,才能充分发挥保护消费者法律体系的整体协调功能和作用,全面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台湾地区不动产中介服务业涉及不动产估价业、不动产经纪业和土地登记代理业,行业自律和法规建设是其鲜明特点,作对台湾地区不动产中介服务业制度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分析和总结出的经验,值得大陆不动产中介服务业制度建立与改革时借鉴,以提高自身竞争力,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个人信息的采集和使用领域越来越广。个人信息作为一种民事权益,是民法上民事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个人信息与民法结合起来方能形成一个完整和全面的信息保护体系。目前,个人信息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并未受到足够重视,但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必将对企业相关活动产生约束。本文针对企业日常管理中缺乏对个人信息正确处理的问题,引入《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分析《个人信息保护法》在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对个人信息管理的影响,并对企业日常合规处理个人信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刘玥 《中国房地产》2011,(11):73-76
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台湾地区房地产市场处于持续低迷状态,为了解决不动产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复苏房地产市场,“立法院”于2003年7月通过了《不动产证券化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确立了不动产证券化制度。此后,该《条例》又于2009年1月21日进行了修正。目前,该《条例》是台湾地区关于不动产证券化最直接、具体的...  相似文献   

17.
董明 《上海房地》2005,(7):63-64
2004年4月2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预售商品房转让问题的决定》(沪府发[2004]16号)(以下简称《决定》)正式实施,对期房转让作了限制。上海市二手房交易中也随之出现一些新的现象。期房认购书的普遍存在就是一例。以前,与开发商签订预售合同后,预购人只要通过预售合同中权益转让书,就可直接把房屋转让给买方,买方可凭预售合同和权益转让书直接办理房屋交接手续和小产证。  相似文献   

18.
城市房屋拆迁制度创新的法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城市房屋拆迁制度是以《宪法》为基础、灶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为中心的法律体系。它始于1953年政务院颁布的《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1958年修订),在房屋拆迁方面,确定了拆迁房屋的原则、程序、权限及其补偿标准。1986年的土地管理法对过去法规中有关房屋拆迁的规定进行了修订,其主要内容也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物权法》及《土地登记办法》的实施,确立了不动产登记生效的原则,不动产登记簿就自然成为土地、房屋权利归属和内容的法律根据即不动产登记簿是证明不动产物权的根据。不动产登记薄对不动产权利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网络消费者撤回权,是指在七日之内,网络消费者可以无理由将商品退回给商家,这是一项属于网络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2013年修订后正式确立了这一制度,使得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进步一大步。但该法仅在第二十五条规定了此项权利,相关配套法律规定并不同步完善,围绕此权利的规定仍旧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因此分析我国的撤回权制度立法及法律适用中出现的问题就极为必要,例如消费者权利限制,撤回权的期限,退回费用承担。文章旨在研究此项权利在法律规定中的问题,为保护网络消费者的权益提出更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