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武汉商界高层人员"跳槽"频频。2000年,中商集团徐东平价广场总经理吴建社率30多人集体"投奔"鲁巷广场;2002年初,武汉商界首位 CEO——中南集团首席执行官乐荣军又辞职了。一波未平,余波又起。在这之前,武商集团副总经理邬涛、周泽敏同时离职,跳槽到另一家上市公司。其后不久,武汉商界第一位辞去公职应聘到武商集团的总经理胡冰心也"孔雀东南飞"。虽然"良禽择木而栖",人才流动是正常的现象,但这一连串的商界高层人员的频频  相似文献   

2.
特殊规矩     
她是个商界强人,某一天,她买下了一家公司。这是一家并不被别人看好的公司。那些日子,公司人心惶惶。按照惯例,接下来的便是裁员了。但不久,她宣布公司人员一个也不动,只是立下了必须遵守的几条“规矩”。  相似文献   

3.
郑彬 《中国企业家》1999,(11):56-57
自1999年2月,原武汉广场购物中心(鄂港合资)执行总经理胡冰心女士接受武商集团董事会的聘任,出任具有23亿资产的武商集团总经理,胡冰心一时被媒体誉为中国职业经理第一人。热闹之后,有关“胡冰心是否会成为一个不合时宜的人?”、“经营者职业化能否行得通?”等等这一系列的疑问,一直都是企业界、理论界私下谈论的话题。“胡冰心的职业情结”困惑着相当多的关心国企改革的人。不久前,武汉企业家协会召开经营者职业化座谈会,长时间不愿抛头露面的胡冰心首次在公开场合向一些前辈及同仁袒露出自己的“职业情结”。她开宗明义地讲:“成为一个职业经理人或职业经营者,已被越来越多的总经理所接受,造就一支职业化的经营者队伍,已被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所关心所重视。”  相似文献   

4.
人在职场,跳槽是司空见惯的: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当个体户。不过,跳槽也是一门学问,跳好了平步青云,跳不好不仅壮志难酬,甚至性命难保。  相似文献   

5.
人才流失是削弱企业综合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2004年人才流失又出现了新状况,那便是“集体跳槽”和“集体辞职”,高层人员的频繁流失成为企业管理不可忽视的关键。时值年末年初,又到了人才流失的高峰期,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成为所有企业在2005年依旧面临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6.
被誉为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之一的世界顶级企业松下公司创始人、总经理松下幸之助,可谓天下闻名,然而,其门下也有“跳槽”。那么,他是如何对待“跳槽”员工的呢?惯于听取逆耳之言的松下幸之助认为,“跳槽”的员工总是希望到更好、更强、能够充分发挥才能的企业就职,这是有进取心的一种表现,这些人往往已经发现公司的某些弊端。  相似文献   

7.
陆军 《英才》2004,(5):87-87
公司地震!沐泽电脑公司的40名售后服务人员竞集体不辞而别!此事就在临近春节发放年终奖前夕,不久之后,他们多数出现在沐泽的各个竞争对手的公司里。“这是一起蓄谋已久的跳槽,这批人占沐泽电脑整个售后服务部门的三分之二。”一位知情向媒体透露。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用“智商”来预测人的成功。然而,美国研究人员最新提出:预测一个人能否成功的主要指标不仅仅是智商(IQ),还有情绪商(EQ)。 “情绪商”是什么? 为什么在学校是尖子学生,进入社会后却“泯没众生”? 为什么面对困难有的人轻松愉快,积极想法克服,有的人却情  相似文献   

9.
黄蜂与蚂蚁     
被誉为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之一、世界顶级企业松下公司创始人、总经理松下幸之助之名,可谓天下尽知。然而,其门下也有“跳槽”者。那么,他是如何对待“跳槽”员工的呢?惯于听取逆耳之言的松下幸之助认为,“跳槽”的员工总是希望到更好、更强、更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企业就职,这是有进取心的一种表现,而且这些人往往已经发现公司的某些弊端。为此,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几位农民向笔者诉说了由于盲目闯市场,不幸踏入小商贩设下的陷阱,背了债还无处伸冤的事。去年下半年,武汉市一商贩来到他们那儿,说是需要12万斤优质冰糖橙,每市斤1.2元的价格,货到武汉即付款。正愁柑橘无销路的这5位柑橘大户得知此消息,高兴地招待了这位“财神爷”,“财神爷”留下电话号码和通讯地址后走了。出于信任,双方既没签合同,也没交定金。这5位农民兄弟把自家的柑橘加起来还不够,他们又以每市斤0.75元的价格到周围农民家收购了4万余斤。一个星期后,5人将冰糖橙运到武汉,按地址找到了这位商贩。一开始,这位商…  相似文献   

11.
企业以前叫人事科的部门,现在很多已改称为人力资源部,这并不只是在称呼上发生了变化,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规划、开发、激励、战略等管理要素,它认为人不仅仅是“事”,更是“资源”。它涉及很多问题:从企业文化到绩效管理到薪资福利再到招聘选拔,无一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因此它虽然只是企业管理的某一方面,但它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课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苌娟 《人力资源》2004,(8):18-19
今年上半年,“集体跳槽”的字眼频频出现在各财经媒体的显著位置:先是20多名原“南极人”负责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技术高层集体跳槽“波司登”;然后是北大方正集团助理总裁周险峰率PC骨干集体跳槽,加盟“海信数码”;接踵而至的是“清华同方”4员销售猛将转投“长城电脑”;随后又传出健力宝销售公司总经理蒋兴洲与20多位销售经理集体离职的消息。接二连三的集体跳槽事件在媒体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引起了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3.
曾几何时,敬业守职作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体现和反映,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专心致志地埋头苦干,谱写出璀璨夺目的不朽篇章。然而,近年的人才流动中“跳槽大盗”肆无忌惮,给社会带来了深重的阴影,人们震惊之余,有识之士异口同声地大声疾呼:敬业,再也不能被遗忘!敬业素质理应成为各类人才进入21世纪的第一张“通行证”。“跳槽大盗”践踏道德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跳槽”作为蔑视“铁饭碗”的行为,对观念更新、体制转轨具有很大的正面影响的话,那么发展到今天,“跳槽”的蓬勃展开,在广度、深度上都深刻影响了社会经济生活,特别是其巨大的负面作用也破坏和干扰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当“跳槽”和“人才流失、资源流失、商  相似文献   

14.
2005年,李开复带着“全球副总裁”职称,从微软跳槽到Google,两强心结浮出水面。但这只是开端。从法庭到市场、软件网络到硬件规格、美国到中国,Google一步步进逼微软的核心产品线,两大典范,已经迎面对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时代》2005,(10):106-110
目前,企业并购运动风起云涌,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明基并购西门子.盛大并购新浪,联想并购IBM等,大规模的并购所引起的震荡.使很多企业面临着团队跳槽的危机。集体跳槽已经不是新闻了。方正集团的助理总裁周险峰携30位方正科技PC部门的技术骨干加盟海信;近期又传出TCL手机事业部高层集体跳槽到长虹;此前,陆强华离开创维时,带着一群人去独自创业;”小霸王”段永平出走后,率众创立了”步步高”。团队跳槽引起的巨大震荡,足以使任何东家心惊胆战。“最亲密的朋友,就是最危险的敌人“。江湖片中的谶语,不幸在企业中变成现实。曾经的战友,突然变成了敌人,而且这个敌人熟悉自己的全套路数,这无疑是最可怕的事情。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说,不管怎样,前尘往事,总是生命中的羁绊,总是今日反戈,也难以掩盖心中的伤痛和遗憾。企业如何防止团队跳槽,职业经理人在走与留之间如何取舍,都是引起普遍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商场如战场”。这是经营者所熟悉的一句格言,也是我们在许多经营管理学文章中被引用频率很高的一句话。商战竞争激烈,优胜劣败这是常识。正因为如此,商界又引伸流行了另一句话,那就是“同行是冤家”。也就是说:同行是竞争对手,是你亏我盈、你盈我亏的死活对头。可是,被美国《财富》双周刊评为2003年全世界50位商界领袖、位居第19位的中国海尔集团总经理张瑞敏,在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潜心打造国际化的企业、以品牌的国际化创造国际竞争力中,  相似文献   

17.
《中外管理》2009,(11):129-129
我们通常意义上讲“职商”主要包括自我职业意识和自我职场信息系统两大方面。 人生最终的决胜在于职场,在于“职商”的作用。职业顾问认为,职业生涯需要经营,跳槽切忌漫无目标,提高“职商”仍然要从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在山东省苍山县有这么一件事,主人公是一位村干部,工作拿得硬,有群众威信,得过先进。由于坚持原则,在工作中得罪了人,人家隔三岔五地骂到他家门口。一次,这位村干部盛怒之下,摸起石头将对方打倒,不幸击中要害,致人死亡。在公安局的审讯室里,这位村干部坦白了事实后,竟对办案人员说:“还有别的事吗?没事的话,我就回去了——村里计划生育亟待我去处理,离不开。”这起悲剧不禁让人扼腕叹息,一方面我们敬重这位村干部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又对其法律无知到如此程度感到震惊、痛惜。尽管这只是一起特殊的个案,可联系到…  相似文献   

19.
春节过后,一年一度的“跳槽季”迎来了高峰.有道是“人往高处走”,为高薪、为发展、为了一个顺心的工作环境抑或只是为了体验一下“跳槽”而“跳槽”,已成为现代职场的常态.人们早已从道德的层面接受了“跳槽”的行为,而且只要跳得不是过于频繁,用人单位大多也不会介意.但是,近来因“跳槽”而引发的诉讼案日渐增多,不能不提醒人们注意,“跳槽”可以,但一定要注意相关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20.
消毒面巾在武汉遇难了。7月16日,河北“笑面狼”刘殿林、四川叶光、河南刘政军、浙江童宗安、湖南喻辉、山东臧家平以及石家庄“雷锋式”打假人士郭振清与武汉的张磊在武汉的“小蓝鲸”聚餐时,由于职业的敏感,几名打假人同时发现餐桌上的湿餐巾没有经过高温消毒,客人用过后只是下水洗一遍便又端上其他餐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