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80后员工管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颖  邢丽娜 《商场现代化》2010,(12):102-103
80后近年来已经逐步进入职场,成为职场上新的较具影响力的成员。80后在知识背景、价值观和个性方面与前一代有明显的不同。在许多人的脑子里有一种偏见,认为80后一代是"跨掉的一代"、是"避世的一代"等。恰恰相反,80后具有许多优势,更符合倡导创新文化的时代要求。本文从80后群体的特点入手,探讨在当今社会日益重视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的趋势下,怎样有针对性地对80后员工实行管理,实现其与组织的双赢。  相似文献   

2.
在本刊去年年末的“2010年十大小趋势”展望特刊中,我们提出“如何管理80后”大有成为一个独立的管理课题之势。早在7年前,当第一批80后正式进入职场时,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3.
世博一代“90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岳 《商务周刊》2010,(14):18-19
在上海世博会的青年大学生志愿者,主要是“80后”末尾与“90后”的,他们的特征更加接近。有媒体把北京奥运会标志着的“鸟巢一代”赋予了“80后”,而我则把“世博一代”的标志赋予“90后”,这样赋予的关键是因为中国一个全新转型时代的到来——新全球化迅猛、城市化加速、产业升级压力加大、社会多元化与社会公益时代到来、新消费主义现实逼近,而这个大背景下的新一代青少年开始有了全新的代际意识。  相似文献   

4.
黄明胜 《品牌》2006,(9):30-31
为他们,品牌必须变化 “80后”被视为独生子女一代,这个号称9000万的庞大群体,覆盖了活跃在从学校到职场的所有年轻一族,“80后”全新的生活态度和消费心理,以及他们所掌控的财富,都将刺激、产生全新的消费需求和巨大的购买能力。这不仅将直接催生一些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如MP3、网络游戏、彩铃等,而且也让部分品牌获得了更进一步的成功。  相似文献   

5.
黄明胜 《商界》2006,(7):93-93
为他们,品牌必须变化 “80后”被视为独生子女一代,这个号称9000万的庞大群体。覆盖了活跃在从学校到职场的所有年轻一族,“80后”全新的生活态度和消费心理.以及他们所掌控的财富,都将刺激、产生全新的消费需求和巨大的购买能力。这不仅将直接催生一些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如MP3、网络游戏、彩铃等.而且也让部分品牌获得了更进一步的成功。  相似文献   

6.
不断提升员工的创造力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 “80后”员工已经逐步成为职场主流.如何有效激励“80后”员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潜力,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文章根据“80后”员工的行为特征,结合库克创造力理论,有针对性的激励 “80后”员工充分发挥创造力潜力,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更好的为企业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7.
CHR可锐职业顾问实业集团卞秉彬眼里的“80后”是这样的:好幻想不好行动,好面子不好实际,好形式不好经验。以“三好三不好”价值观为主体的80后,不在乎频繁跳槽,不担心没有工作,进入职场往往拒绝受教育与被管理。面对中低端人才的井喷式增长,其竞争压力是越来越大,但是他们却不肯让价,同时又率性而为。  相似文献   

8.
“80、90后”员工已经迈入社会,并将逐步发展为职场主力军,自身又具有新的特点,如何做好这些人员的激励工作,使其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当前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80、90后”员工的产生背景、特点、形成特点的原因以及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提出了激励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当2010年如期而至时,80后一代开始逐渐步入“三十而立”之年。这意味着,他们已经逐渐成为职场的主力人群,开始承担起社会中流砥柱的作用。与此同时,90后也开始了他们的大学生活,进入并开始了人生独立分配支出和自主消费的时代。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90后"新员工逐步进入职场,成为职场上较具影响力的一代新成员,管理90后员工的问题正在逐渐凸显出来。如何更为有效地激励90后新员工,结合90后新员工不同于70后、80后的特点,激发出90后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新和创造性,如何用新的思维和方式管理90后新员工,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责任意识已经成为当前企业管理所应该思考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8n后、90后”这支青工就业大军已乘着21世纪的快车,纷纷步入职场,目前,很多企业中的“80后、90后”青工已达企业总员工数的60%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切工作的“生命线”,笔者认为做好80后、90后青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从“四要”、“四有”做起。  相似文献   

12.
《成功营销》2008,(10):93-93
1990年出生的孩子今年18岁了。 在很多人还没有完全消化掉“80后”独生子女带来的冲击时,他们还没有认真意识到“90后”也长大了;而就是“80后”还觉得自己是新生代的时候,他们发现新新生代的“90后”又走来了,也就是说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忽然发现有人把他们归为上一代了。“90后”有怎样的特征?根据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最新进行的《九零后文化监测零点报告》的说法,“90后”有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13.
我们把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批人定义为“80后”。这个阶段的人群,是伴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成长起来的,与其他年龄段的消费者相比,“80后”在消费心理上有着自己显著的特点。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将在不远的未来改变整个中国社会的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因此,深入了解、分析“80后”一代的消费行为与心理特征,对于了解中国社会消费趋势和把握这个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80后一代”的个性和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采用人性化管理,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责备,给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跨越IT代沟     
作为网络世界的“土著居民”的千禧一代,到底是职场里的麻烦制造者,还是新的活力之源呢?如果管理者能够妥善地处理好IT代沟,千禧一代就会通过分享他们对事物的看法而为商业世界注入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霍辉 《光彩》2023,(3):48-49
<正>如何管理95后、00后新生代?归根结底就是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而不是你自以为好的方式去管理数据显示,职场人第一份工作的平均在职时间呈现代际递减的趋势。70后的第一份工作平均时长超4年,80后是3年半,而90后骤减到19个月,95后第一份工作平均在职时间仅为7个月。当下,00后步入职场,逐渐成为职场新生力量,如何管理95后、00后成了所有公司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发展.80后正陆续跻身于职场,成为企业发展与壮大的主力军由于80后员工学历高、思维活跃等特点给企业带来许多新鲜的血液,但同时由于80后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成长.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使他们具有不同与前辈们的特征,这对于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花费时间与精力充分的了解80后的特征,采取合理的、有效的管理方法,更好的管理和利用80后的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18.
80后员工作为职场的生力军是各个领域不可或缺的群体。然而,80后员工由于其独特的个性特征使得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发现,沿袭多年的管理方式用在80后员工上存在不调适的现象。目前80后员工的语言、行为乃至生活方式逐渐成为社会的主导,强行改变80后员工已不再现实。本文主要通过对80后员工职场崛起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找出现有企业管理机制与80后员工存在的不调适现象,以便更好地将企业管理机制与80后员工进行融合。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农民工,也称新生代农民工或农民工二代,他们曾是“留守儿童”,他们曾是随“农民工一代”父母进城寻梦的“无根儿童”。在他们身为“农民工一代”的父辈渐渐退出城市舞台的同时,他们陆续涌入大大小小的城市——在不属于他们的高楼大厦间寻梦。他们的梦想与现实之间.有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富士康跳楼自杀事件印证了这条鸿沟的存在。那么,是什么导致了新生代农民工无法融入城市,甚至最终选择了自杀。对此,文章提出了相关措施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速,制造业在追求精益管理的生产方式的同时,深刻认识新生代员工管理的重要性。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高端人才的紧缺和民工荒的显现,对现代制造型企业员工管理提出了新挑战。本文根据制造业的特点分析了新生代员工(本文将步入职场的80、90后员工,通称为新生代员工)的特征,提出一些新生代员工管理的个人见解,并分享了知名企业的管理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