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小顺 《魅力中国》2010,(14):214-214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理念有别于旧课程理念的重要标志。学生能否很好地自主学习决定新课程改革是否成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是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转变。“学什么”“怎么学”是学生自主学习中面临的问题。为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学习自主性”的理论和内涵,分析了当前民族预科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提出培养民族预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创设自主学习的课堂环境和课外环境;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学习策略,实现学生从“被学”到“要学”。  相似文献   

3.
曹卫中 《魅力中国》2010,(18):98-98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思考的。  相似文献   

4.
许艳红 《魅力中国》2010,(34):353-353
课堂应当是陕乐的场所。“没有趣味,课堂教学就没有失去活力”(叶圣陶语)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向导,也是学习的动力。为此,教师要学会讲究课堂教学的兴趣艺术。打破课堂教学的沉闷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古语也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教之以渔”,而今又有人提出:“教之以渔,不如自己学渔”,说法不同,但意思却是相同的,就是教会学生自己会学,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核心能力,是贯穿于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既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语文水平,又能为学生日后继续深造或搞好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既是落实基础知识的有力措施,也是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6.
窦德勇 《魅力中国》2010,(7):142-14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里强调的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那么,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作为奋斗在教学第一战线上的语文老师应该如何为推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创设条件昵?下面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探索和尝试,请教育同仁者指正。  相似文献   

7.
王趁花 《魅力中国》2010,(34):355-355
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现行教学改革要求改变单纯接受式学习,讲究从“一刀切”教学向关注个体差异的教学转变,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自主学习显得更加重要。正因为如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陈鹏 《魅力中国》2010,(16):216-216
现代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此,对学生进行学法培训,增强其学习主动性,成为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要达到上述目的,需“对症下药”,找出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本文仅对物理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传统的思想政治课课堂结构是以灌输知识为目的,以教师的讲授为核心来设计和安排的,从教学过程和方法看就是“提问——讲解——巩固——作业”;从教学关系看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这种刻板的程式导致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张祖民 《魅力中国》2011,(10):153-153
我国教育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上教师重“灌输式”讲授,轻“探究式”教学;重有限知识的“学会”,轻无限知识的“会学”。教师习惯于通过大量的练习来让学生学习数学,这显然是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强化储存的过程,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也就缺乏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初中化学义务教育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从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面向大多数学生,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要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不仅为他们今后学习化学这门学科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他们学习其他科学知识和今后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指出的“任何功课的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也就是说:学是教的依据,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利用情感、兴趣、需要等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导学生乐学、爱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在快乐和谐的情感氛围中轻松地学习,达到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推动数学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王桂玉 《开放潮》2006,(3):55-56
传统数学突显其学科属性,使数学教学被赋予了浓厚的学科色彩。单纯的知识传授知识导致了教学内容抽象单调,教学过程严肃乏味,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世界,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对于低年级,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应当成为教学的目标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一直是数学课堂数学教学的老课题。新课程提出: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实施新课程,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新课程理念、新教材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刘微 《黑河学刊》2010,(5):116-116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应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入手,教学生养成“读”、解题后反思的习惯,引导学生学会“讲”、“想”,广开思路、勤动手、会复习获得主动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视角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论教”,看一堂课的效果,就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评价教学目标、过程等,这种评价方法过于关注教师的语言表达是否规范,仪表行态是否得体,却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而新的课堂评价视角不仅关注教师,更关注学生,特别要关注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建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为其人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于民昌 《魅力中国》2013,(10):247-247
《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强调判巴学生学习数学放在学生终身学习的角度看待,不仅仅是一时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学校有限的时间内,不仅要教会他们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还要使他们在离开学校之后还能有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能力。常言道,“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因此,加强学法指导,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是目前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赵青松 《魅力中国》2014,(4):246-246
历史教学在普通高中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提倡“自主、探索、研究性”学习,是新的课程理念,也是学校教育的必然,学校教育只有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强调自主研究性学习,才能培养出与时俱进的创新性人才。为此,我们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与学习相关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施橹 《魅力中国》2013,(5):262-262
“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更多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采用游戏展开竞赛,开辟第二课堂等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自信心,从而达到学生英语水平大面积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林建忠 《魅力中国》2008,(4):123-124
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并保持学生兴趣在实践新的一轮课堂改革中极为重要。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方法,推进教学创新,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兴趣,树立自信是课堂成功的先决条件。现结合设计课时谈论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李志敏 《魅力中国》2011,(4):140-140
《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始终把学生主动发展放在主体地位。为此,化学教师必须确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教学观念,使自己由教学的主宰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向学生阐明“自主学习”的目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认识和兴趣,使学生在自我中追求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