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贺俊 《经济师》1998,(5):54-54
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思路贺俊一、国有资产产权明晰化是建立公司治理结构的前提条件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旨在于明确股东、董事会和经理人员各自的责、权、利,形成股东——董事会——经理人员三者之间的制衡关系。股东与董事会间的制衡关系是建立公司治理结构的首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设计必须坚持同权原则,均占原则,市场原则和边际调整原则。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董事会成为企业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受托人;广大职工,经理人员和股东各自推选自己的董事和监事代表组建董事会和监事会;职工代表大会和经理人员会议与股东大会一起成为最高权力机构;股东,经理人员和广大职工根据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相对原理分享企业剩余。  相似文献   

3.
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含义及构成。所谓公司治理结构(CorporateGovernance),实际上是指公司的组织机构和职权界限,是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条件下,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责、权关系构成的组织结构。从本质意义上看,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是指所有者与代理人之间的关系,即股东、董事、监事会及经理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是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发展的产物,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公司治理结构设置的目的在于从企业内部调整投资者与经营者的权利与责任,既维护股东的最终利益,又保证专业经…  相似文献   

4.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的互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香兰 《经济论坛》2005,(10):71-73
一、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失真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广义的公司治理机制包括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内部治理机制是指由股东、董事会和经理人三方面形成的管理与控制体系,实质上是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安排的契约,包括:如何配置和行使控制权;如何监督和评价董事会、经理人和职工;如何设计和实施激励机制。外部治理机制包括:  相似文献   

5.
李燕平 《经济问题》2008,(10):89-92,101
治理结构是企业内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微观基础,关乎企业行为和市场价值。以处于转型和变革期的中国银行业为背景,选取12家代表性商业银行研究我国银行业的治理结构。通过对样本银行股权结构、董事会构成以及高管激励机制等几方面的分析,结果发现:当前银行业股权集中度仍然过高,大股东的股东性质比较单一,尤以国有股东为主;董事会机构健全,组织完善而激励不足。因此,体现我国银行业治理特征的不是传统企业治理范畴的内容,而是由产权结构决定的治理特点,或曰,产权结构的差异可以包容治理结构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制度因素。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现代企业,一个有效的、具有良好独立性的董事会通常按企业绩效为经理人定薪,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经理人的道德风险,使其行为符合股东利益最大化原则,但如果董事会受经理人控制,董事会的监督流于形式,便可能导致经理人自定薪酬、经理人薪酬与企业效益背离的现象发生。因此,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的敏感性研究便成为文章研究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7.
陈国炎 《发展研究》2006,(12):112-113
一、公司治理与内部会计控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公司治理解决的问题其实质主要是解决股东、董事会、经理及监事会之间权、责、利划分的制度安排,主要涉及法律层面的问题,其核心是经营者的经营自主权的有效控制并使经营者的利益与所有者的利益趋于一致。其目标是保证企业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防止董事、经理等代理人损害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蔡轶娜 《经济论坛》2006,(4):133-134
公司是全体股东依照公司法组成的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它以营利为目的,所以最大限度地营利、最大限度地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就是公司制度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有了蓬勃发展,股份公司、有限公司更是发展迅速,那么,如何更好地保护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以激发他们投资的热情,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就主要讨论一下中小股东权的保护问题。一、股东大会召集权根据国际公司立法通例,股东大会一般授权董事会召集,但由于董事会往往是为控股股东所操控,为防止控股股东和董事会有意阻挠股东大会的召开,或不经召开…  相似文献   

9.
一、在现代管理公司结构中,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构成了公司财务管理的主体层次股东作为资本所有者,将资本投入到公司并形成法人财产后,委托由股东选举产生的董事会监管法人财产的运营。董事会聘任并委托经理层负责日常经营管理事务。在这样的一种公司治理框架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0.
黄善明 《经济论坛》2010,(5):202-207
雇员治理在市场经济体系中自发产生并发展的情况非常罕见。传统观点认为发展雇员治理的目标就是追求雇员成为股东,但是本文认为这一主张没有看到雇员与股东这两类主体的差异所在。论文在理论回顾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了所有权概念,即企业的要素所有者对于所提供要素基于所提供的要素以及其生产过程的贡献而拥有对企业收入的索取权,以及为了保障此索取权相应的控制权,包括决策制定权。基于这一所有权概念,本文认为股东与雇员都各自拥有与其要素投入特征相适应的所有权,作为某一类企业专用性资产的提供者,他们的权利主张都伴随着构成所有权的一系列权力束,但是其决定因素各不相同,实现方式存在差异。基于这一所有权概念之上的雇员治理与股东治理可以实现共存。  相似文献   

11.
董事会既是资本所有者的代言人,又是公司经营管理的决策者,在公司治理中处于核心地位。董事会治理直接关系到公司和股东的利益,其主要内容就是促使董事会更有效的行使其权力,进行科学决策,以满足公司业务和投资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本文从董事会权力与责任、激励机制和运作机制三方面入手。为董事会提高治理效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董事会治理与公司经营困境关系的研究现状、问题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宗军  王山慧  田原 《技术经济》2010,29(9):103-109
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体系的核心,其表现与公司处于经营困境有着直接联系。本文系统回顾了国内外有关董事会治理与公司经营困境之间关系研究的现状,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董事会规模、内部董事、董事会独立性和治理困境有效性与公司经营困境之间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并给出了简要评述,同时提出了董事会治理与困境关系研究存在的基本问题,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3.
周超 《经济与管理》2013,(10):76-81
以2005—2011年沪深两市1236至210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研究高管薪酬、公司治理以及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发现:独立董事在董事会的占比越大、CEO对董事会的影响力越大对高管薪酬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股权集中度、公司为国有控股、董事会持股董事会越多、监事会持股监事越多对高管薪酬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因公司治理引起高管获得的超额薪酬与公司业绩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内企业的迅速发展,董事会制度得到普遍发展。增强董事会的有效性研究成为公司治理研究的重要问题。董事会团队内部成员的互动过程对董事会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影响,加强董事会有效性研究对于提升董事间的满足感、增强互动合作精神、提高其在公司的影响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公司治理、董事会行为与经营绩效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0  
本对1996年12月31日以前上市的366家A股公司(包括同时发行B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企业绩效下降之后董事会的活动通常会增加。我们还发现在具有董事会非正常活动频率较高的年度及其以后年度,企业的经营绩效会得到微弱的改进,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董事会会议对于公司治理的涵义。但是,这一实证结果却未能有力地证明Nikos(1999)的结论,即董事会的活动(通常董事会的会议频率加以计量)是董事会参与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而间接地说明了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行为的低效率。  相似文献   

16.
Due to managerial myopia, managers may be reluctant to make long-term investment decisions that do not produce immediate results. Effective corporate governance can align managers’ short-term-oriented incentives with shareholders’ long-term interests. Because the board of directors is the paramount governance mechanism, we explore the role of board governance on managerial myopia. In particular, we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on corporate innovation. To minimize endogeneity, we exploit the passage of the Sarbanes–Oxley Act as an exogenous shock that raises board independence. Our difference-in-difference estimates show that board independence leads to significantly higher investments in innovation as well as higher innovation productivity. Our results are consequential as they show that board governance has a palpable effect on important corporate outcomes such as innovation productivity.  相似文献   

17.
董事会规模、稳定性与公司绩效:理论与经验分析   总被引:80,自引:0,他引:80  
董事会作为代表公司行使其法人财产权的必要会议体机关 ,处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核心。规范和经验分析共同表明 ,董事会的专有特征会对其职能的行使发挥作用 ,进而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我们的经验分析证实了“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指标之间存在着倒U型的曲线关系”和“公司以前年度的绩效水平越好 ,董事会的稳定性越强”这两个理论假设。与此同时 ,“治理改善”和“跳船效应”假设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中都未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8.
"债转股"对高管激励具有显著影响,基于A股上市公司样本研究发现,相对于非"债转股"公司来说,"债转股"公司的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较高,"债转股"能提高对公司高管的激励效应。提高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要结合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当单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过高时,可以引进新的股东改善公司治理的监督机制以更好地激励高管;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支配权的让渡必须依靠各产权主体之间的资源谈判来完成,应使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更好地发挥相机治理及其对高管激励的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19.
公司治理决定了审计制度,审计制度对公司治理又会起到积极作用,健全的审计制度可以促进公司治理的完善。以监事会为中心、以董事会为中心与以独立董事为中心的三种外部审计制度模式,可以重新构建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框架,提高审计机制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20.
国内学术界关于董事会治理绩效的研究,虽然涌现了不少的实证文献,研究的结论却不够稳定。在对国内外主要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分析国内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董事会治理绩效研究的基本思路,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点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