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企业合作创新模式探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合作创新是企业主体间实现资源共事、优势互补,分散风险、降低成本、缩短创新时间、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竞争力的一种选择。分别运用企业资源和能力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阐明了合作创新的理论依据,并将企业合作创新归纳为3种模式,即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虚拟企业合作创新模式、战略联盟合作创新模式。最后针对我国企业合作创新的现状,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企业战略合作网络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农 《财经科学》2001,(5):69-74
企业网络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本以日本企业网络为参照系,利用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从组织结构,交易的稳定性,专用性投资等方面比较了日本和欧美企业战略合作关系的本质和趋势,提出现代企业理论要适应组织形式变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认为建立企业间的长期战略合作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网络治理、四重维度与扩展的交易成本理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论证网络治理不同于基于三重维度分析的混合治理,Williamson的三重维度应用于网络治理存在着结构性的缺陷。资源是企业间形成依赖的基础,而任务的导向性决定着企业利用依赖性资源的时机与组织方式,且任务复杂性的程度将从战略、目标和形式上影响合作的进程。引入任务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资产专用性与交易频率构成四重维度,形成扩展的交易成本理论。  相似文献   

4.
吴波 《技术经济》2008,27(9):105-110
根据交易成本经济学中“交易特征-治理模式”的分析框架,对北京市156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基于调查数据对企业间合作治理模式选择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企业间资源的结构依赖性、过程依赖性以及环境不确定性程度的提高,企业更倾向于采用股权式合作治理模式;而合作经验对企业闯合作治理模式同时存在直接和间接影响,其中间接影响主要通过资源依赖性的中介效应来实现。这一研究结果证实了交易成本逻辑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虚拟企业的经营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虚拟化经营是信息时代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市场变化的产物,是资源整合的形式,是社会分工与合作的一种高级形式。虚拟化经营按资源整合和虚拟化的范围和形式可以分为三种:1.柔性制造———企业内部的虚拟化经营。市场需求的多变和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导致企业的生产模式向多品种、小批量发展。这要求企业从组织上和技术上都具有充分的柔性(这里的“柔性”是指适应变化的能力和特性,用以度量从某产品的生产转向另一种产品的难易程度)。1965年美国Molins公司在研制“系统24”时首次提出了柔性生产的概念,到70年代末这种生产…  相似文献   

6.
企业合作与纵向一体化:文献回顾与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向一体化的分解与企业合作是当前经济活动中最为显著的现象。企业归核化过程中不断要求增加专用性投资,这与传统理论认为的因关系专用性投资带来事后准租的攫取而被迫进行一体化的说法背道而驰。自从科斯开创性地引入交易成本分析范式研究企业制度演变以来,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企业间合作问题,包括资产专用性与纵向一体化的关系;反纵向一体化力量与跨组织合作;以及企业间的协调机制与治理模式。通过对上述文献的回顾,有助于解释企业不断增加专用性投资进行跨组织资源合作与纵向一体化解构并存的现象,有助于在实践中指导建立合适的企业间合作协调和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战略联盟视角下企业间的知识产权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战略联盟是一种指导性框架,企业间知识产权合作是企业新型战略联盟的基石。多种因素构成了企业间知识产权合作的动因,而且,企业间知识产权合作的模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同时,开展和维护企业间知识产权合作有着一定的要求,研究知识产权合作会给我们带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知识交易成本与企业网络的组织性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任志安 《经济问题》2004,(12):12-14
传统的交易费用经济学因为假设知识获取是无成本的,因而较难有效地解释企业网络的组织性质。在构建知识交易成本理论框架的基础之上,从知识交易成本的新视角分析了企业网络的组织性质,得出企业网络是一种便于企业与企业间知识交易,能够有效地节约知识交易成本的企业间的制度安排,并进而解释了企业网络的多种组织类型。  相似文献   

9.
企业合作创新本质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作创新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组织形式,交易成本理论、战略管理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均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合作创新的本质。交易费用理论认为合作创新关系是一种介于市场交易和层级组织之间的经济形式;战略管理理论则认为合作创新是一种通过利用企业互补关系来有效地联合各参与企业的资源,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机制;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合作创新不仅节约了企业的研发投入,还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技术的溢出效应,将创新的外部性内部化;知识管理理论提出合作创新是知识积累的一种方式,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社会资本理论认为合作创新就是企业通过创新网络,吸收知识、信息和资源,积累外部社会资本,提升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回顾总结了几种较为典型的影响企业间合作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因素,据此提出了研究假设,并于2010-2011年对103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建立逐步回归模型,对资源因素、合作利益、技术能力与企业间合作技术创新模式选择间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不同合作动机对各影响因素与合作技术创新模式选择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得出若干结论与启示,为企业选择适合的合作模式,继而提升企业间合作技术创新绩效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