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亚楠 《魅力中国》2010,(29):25-25
康师傅在大陆的发展到取得中国“面王”的称号,都是在实行差异化战略,无论是在方便面行业,还是在饮品与糕点业都是如此。其通过生产与行业内的产品的差异化,不断保持创新与品质的条件下,赢得稳定的顾客群,并在业内保持较大的竞争优势。因此,康师傅的差异化战略为其他企业进入新的市场或新产品的研发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大陆,康师傅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几乎就是“方便面”的代名词。康师傅以60亿包的年销量被称为“中国面王”,同时也是世界上销售量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厂商,一年中单用于包装康师傅方便面的塑料薄膜就可以绕地球12圈。而在10多年前,康师傅创始人魏家四兄弟所经营的,还不过是台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快讯》2013,(40):I0010-I0011
任何一道大众化的美食j如粜与人们的味觉不搭界,不能建立一种良好的认同和契合,就难以走进人心。康师傅的美睬源自哪里,300多种的各式口味是如何搜寻而来?康师傅在全国7个地区都设置了口味开发专员职位,每个地区设有一两名口味研究员。每天,口味开发专员们都会依靠自己的嘴和腿去收集各地饮食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竞争表现在各个领域,即激烈又残酷。祖国大陆从开放和实行市场经济以来,到祖国大陆投资的台商愈来愈多;“康师傅”和“统一”是颇受祖国大陆城乡居民喜爱的两个台湾方便面品牌。早在1997年时,它们就在祖国大陆展开了激烈竞争。四年后的2002年12月,这两个品牌方便面的竞争火焰又由西向东、由岛外烧到台湾岛内。西进——角逐祖国大陆市场“统一”集团是台湾著名的大企业,资本雄厚、历史较久、知名度大,董事长高清愿在岛内政经各界有较高的地位。它生产的统一牌方便面占有岛内市场的一半。然而“康师傅”…  相似文献   

5.
拍案说法     
“康师傅水源门”之争 “康师傅水源门”事件被炒得沸沸扬扬,有人指责康师傅的水源是自来水。此次康师傅的“饮用矿物质水”遭到质疑,质疑的焦点就是以自来水作为水源。那么到底什么是“饮用矿物质水”?能否以自来水作为水源?  相似文献   

6.
宋明霞 《中国经济快讯》2013,(40):I0008-I0009
“当你碰触到中华饮食文化的时候,就像色彩遇到水一样渲染开来”,这是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卢宗庆对方便面研发历程的生动比喻。21年的稳健成长,从一味到百味,康师傅缤纷产品的背后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专注和热爱。  相似文献   

7.
《西部论丛》2002,(12):33-33
今天台湾顶新集团“康师傅”品牌已红遍中国。11年来,顶新由一个台湾的小型企业成长为海内外知名的大型食品集团,其成功的经验就是在于能够根据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摈弃固有的经营方式,加入现代管理的理念,进行大胆  相似文献   

8.
张锐 《浙江工商》2006,(1):31-33
一、“康师傅”的心病 在不少专家学者看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繁荣绝对离不开“康师傅”的精彩衬托。之所以得出如此结论,是因为在全国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很难见到能像康师傅那样将自己几乎所有的配套企业能一般脑儿地都放一个地盘上的。  相似文献   

9.
《发展》2008,(4):158-158
1992年8月21日,康师傅投资800万美元在天津开发区成立天津顶益国际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生产出第一碗红烧牛肉面以来,“康师傅”就成为中国方便面的代名词,先后在全国13个城市共建立了114条方便面生产线,日产方便面达2.5亿包,年销售方便面65亿包,平均每个中国人一年要吃掉5包,市场占有率47%,是不折不扣的“中国面王”。  相似文献   

10.
顾泳潮 《科学决策》2005,(10):62-63
台资康师傅方便面在大陆已是妇孺皆知,其市场占有率已近半壁江山;康师傅推出的茶饮料.也正引领时代潮流,首开饮料市场“茶”之先河。那么,“康师傅”是如何一炮走红,在祖国大陆成功创业的?  相似文献   

11.
崔晓红  丁芃  王岩 《新财经》2008,(10):114-115
广告,简单理解,即为“广而告之”。广告的传播效应,既可以让好事传之千里,也能将坏事无限放大  相似文献   

12.
河北中旺集团,上榜不久即得到了康师傅3亿人民币的投资:西安海天天线已于2003年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小肥羊餐饮连锁集团和北京宅急送公司在积极运作近期在香港或海外上市:宁夏香山酒业去年8月获得英国英联投资机构1000万美金的投资……从2002年到2004年,低调的“成长企业百强”评选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以排名评价标准严谨,广泛的数据采集,受到了政府、学界、企业界、投资界和传媒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世界了解中国民营经济打开了一扇窗户。一份被誉为本土企业发展态势“晴雨表”的成长榜单,其意义已经超越了排行榜本身,更超越了财富本身……  相似文献   

13.
经过两周的高密度媒体曝光,康师傅和家乐福,国内最大的方便面企业和世界500强零售业巨头之间爆发的“断供事件”,在演绎了好几个版本之后,仍旧没有和解的迹象。  相似文献   

14.
提起顶新集团,很多人会一头雾水,如果说到“康师傅”,则是家喻户晓———不就是那方便面吗?在中国的食品市场,“康师傅”早已成为妇孺皆知的知名品了。来自台湾的顶新集团这粒种子在祖内地广阔市场的土壤里吸取养分,成长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最终从台湾的一家庭作坊式、名不见经传的食用油工厂,过了10年的艰苦努力之后,发展为海峡岸鼎鼎有名的食品企业。顶新集团的发展经历颇有些传奇色,而在其近于传奇的经历中则蕴含着不值得回味、思考和乃至借鉴的地方。“抢”来的第一品牌1992年,康师傅方便面一炮打响,迅走红大江南北,而在此之前,顶新根本…  相似文献   

15.
康师傅,面汤料全面升级康师傅方便面出新品了。2014年5月13日,友谊宾馆,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组织召开康师傅"方便面创新技术及新产品专家鉴评会",20位专家现场品鉴。"脆宽趣"干吃面抢先登场。"‘脆宽趣’的定位不仅是小朋友,也是成人尤其是白领一族优雅而有乐趣的零食。"康师傅中央研究所罗之纲博士称新品定位更广。“在传统干脆面加工技术基础上。‘脆宽趣’新品采用宽条薄脆设计,内外颜色均匀,且有花纹,更酝脆香浓。”天津科技大学教授王硕认为,创新制面刀具和工艺有效地改善了产品口感与风味。”  相似文献   

16.
正当“康师傅”、“大总统”、“万士发”……各种方便面大战愈演烈的时候,一种卫生方便、富含营养的软罐头方便米饭——“食维世”牌方便米饭悄然进入市场。这一市场空缺的食品刚一露面,便受到消费者,特别是出差、旅游者、出租汽车司机等快餐族的欢迎。  相似文献   

17.
杨慧萍 《新财经》2003,(8):93-95
五年前,康师傅控股的母公司顶新集团集资后扩张失策,重重困境中债台高筑,经过一系列资本运作起死回生。但要如何消化当年扩张的恶果,应对国际大资本竞争对手的围攻,依然是康师傅所需面临的一个资本难题  相似文献   

18.
牵手     
康师傅与百事可乐的股权换购,有利百事可乐在中国市场的不断壮大,同时康师傅也能分得一杯羹。  相似文献   

19.
读者来信     
发改委的“杀手锏” “约谈”似乎很奏效,康师傅想涨价,一约谈,康师傅就“暂缓涨价”:宝洁、联合利华也纷纷搁置了涨价计划。有人说,约谈近似于纪检监察部门的“诫勉谈话”,香港廉政公署的“请喝咖啡”。但在我看来,约谈算不上啥良方。茅台、五粮液和“三桶油”根本就不在乎发改委的约谈,我涨我的。承诺暂不涨价,没承诺不减量。有消息说,可口可乐、蒙牛、伊利、康师傅等多款饮料都已悄然瘦身,比喝减肥荼和抽脂都“瘦得很”,实现了变相涨价。  相似文献   

20.
1992年7月18日,第一袋“康师傅”方便面在大陆正式上市,很快,“康师傅”就成为方便面的代名词,其招牌产品“康师傅红烧牛肉面”更是风靡全国,刮起一股“红色风”,历经岁月依然畅销不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