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资本市场的战略目标与战略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晓求 《财贸经济》2007,(5):74-78,110
从战略角度看,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开启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新阶段。当我们完成了资本市场的制度变革即股权分置改革后,我们就不得不研究中国资本市场的战略定位、战略目标和由此决定的战略转型,这对未来中国资本市场成为一个大国资本市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认为,到2020年,中国(内地,下同)资本市场的战略目标是:以沪深市场为轴心形成的中国资本市场是全球最重要、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资产交易场所之一,其市值将达到60万亿~80万亿元人民币;届时,它将成为人民币及人民币计价资产的定价中心,拥有人民币及人民币计价资产的定价权。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中国资本市场必须进行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2.
《新财富》2011,(10):I0008-I0015
2001-2010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这十年,中国资本市场积极向上生长,不仅取得了规模的扩张,也实现了质的升华。股权分置改革完成,股市迎来全流通时代;中小企业板、创业板横空出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初现;投资者结构不再以散户为主,机构投资者多样性不断提高,规模不断壮大;QFII、QDII开启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之门……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做好了迎接未来十年挑战的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3.
重庆资本市场的发展契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股市经历持续低迷,券商举步维艰之时。2004年2月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该件将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看成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并把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与我国实现本世纪20年国民经济翻两番的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可以说,从这样的战略高度看待资本市场的发展,在我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意见》阐明了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任务,提出了为资本市场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的政策取向,并就健全资本市场体系,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促进中介机构规范发展,加强法制和诚信建设,提高资本市场监管水平,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和积极稳妥地推进对外开放等资本市场发展全局的问题,提出了指导意见。这份纲领性件的发表指明了资本市场的未来之路,并为资本市场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地基础。  相似文献   

4.
新千年,中国即将结束历时14年的努力,实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宏愿.对于新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我们寄予了殷切的希望与期盼;而相对于商品市场的发展而言,人们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走势倾注了更大的关注.十分显见的理由在于:其一,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同时也是自身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而资本市场是实现资本有效配置的机制,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中流砥柱;其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一体化中也伴生了经济危机的一体化;资本市场又恰恰是经济危机传播并蔓延的重要枢纽.因此,本文将在国别比较与经验借鉴的基础上探索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模式,并以回顾资本市场开放的既有努力为依托展望新世纪我国资本市场开放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广告导报》2005,(4):92-93
新的历史条件下,电视发展需要巨额资金支持。电视要成为真正面向市场的经营者,改变小媳妇形象,必须要转换体制,壮大实力,打通资本市场通道,通过资本市场重新配置资源。所以通过资本市场,借助资本运营,可以使中国电视业尽快实现市场化和规模化经营,使中国电视传媒早日成长壮大,早日按国际惯例构建体制,运营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季仙华  齐兰 《中国市场》2012,(46):54-59
目前,中国经济下行面临多种风险,资本市场相应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政府在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造成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严重低效率。中国资本市场之所以低效主要是由政府主导性行为演进的结果。文中分析了造成资本市场资源配置低效率问题的根源,以及影响我国资本市场效率的根本因素与资本市场存在的制度环境等因素。提出了发展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积极推进各项资本市场改革,以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这对于深化中国资本市场机制改革,提高我国资本市场配置效率,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增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资本市场在几十年的时间里,经过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漏洞百出到基本完善的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资本市场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入手,指出了当前资本市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资本市场发展大环境,探索了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缺陷的对策,并讨论了我国资本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旨在实现我国资本市场规范化,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资本市场在几十年的时间里,经过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漏洞百出到基本完善的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资本市场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入手,指出了当前资本市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资本市场发展大环境,探索了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缺陷的对策,并讨论了我国资本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旨在实现我国资本市场规范化,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对外开放是以有效利用外资为基本表现特征的.随着外国资本包括台港澳地区资本的涌入,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加,国内资本短缺的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无论是在国际市场还是在国内市场,中国都出现了“资本剩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董事长书架     
《华商》2010,(12):90-90
这是第一部鸟瞰新中国资本市场壮观画面的小说。作品展示了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过程中发生的惊心动魄的故事。通过见证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全景的主人公呆呆在资本市场上的奇遇,真实再现了中国资本市场上震惊世界重大事件的场景、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11.
《新财富》2007,(12):121
我们在这里探讨了宏观经济形势,资本市场的热点,从资本市场的全球化竞争到资本市场的理性繁荣再到国际经验的借鉴,各位专家的观点在这里激荡,为我们奉上了思想盛宴。中国资本市场带有自身非常鲜明的特点,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这个市场将为我们的投资者呈现出无限的机会和可能.在这个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2000年3月9日,“三九医药”走上中国股票资本市场,并有了在中国资本市场的“说话权”。也是在这一天,如今已被免职的赵新先打开了中国股市资本市场一个五颜六色.被称之为潘多拉的“魔瓶”。就像是中了瓶中魔法一样,“三九”视死如归地玩起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股票游戏,而且一玩就是4年多。不过,在中国股票资本市场这池深水里,“三九”似乎一直没有如鱼得水,甚至连回头看一眼过去风光无限的工夫和机会都没有,就不明不白地被撞得头破血流,在中国资本股海里迷失了方向……“三九系”成了在中国股票资本市场玩资本游戏上天堂.下地狱的真实标本。  相似文献   

13.
纵观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进程,不难得出结论: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采取了一种既有效利用投资又兼顾国际市场稳定的模式──有限制直接投资与外资间接投资兼容的国际化模式.该模式符合海外资本市场国际化的惯例,适合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实际。  相似文献   

14.
涂永红  刘威 《中国市场》2007,(10):84-85
资本市场实现重大转折   2006年中国资本市场实现了重大转折: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长期以来困扰中国股市的股权流动和股权分裂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5.
《华商》2013,(5):14-14
自上任以来就一直保持静默的证监会主席肖钢终于打破了静默。五四来临之际,肖钢寄语证券期货监管系统广大青年朋友们“与年轻的资本市场共进”,寄语每一位证券期货监管者部应做“中国梦”的践行者。肖钢表示,资本市场二十余年发展由小及大,正加快形成多层次的市场体系,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波兰于1991年创建本国资本市场以来,其资本市场的现状和基本结构。分析了波兰等东欧国家(1989年)投身于全球化,开放资本市场,一方面证券市场逐步与国际接轨;证券市场监管模式逐渐成熟并实现市场导向化转变;另一方面先前已存在的民族资本的流失并没有被因资本市场的发展而促成的资本的加速形成所弥补。中国在发展资本市场十余年来始终注重对外开放。本文探讨了中国加入 WTO 后,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无疑将会更深、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造假体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中国资本市场上信息披露最令人瞠目结舌的莫过于一桩接一桩触目惊心的直接的会计造假案。这些性质恶劣的会计造假案的频繁发生,不能不说是中国资本市场独有的现象。对于这种现象,大家总结为一句话:体制原因。那么,与西方成熟资本市场比较,中国资本市场在体制上,到底存在什么原因使这种直接造假频频发生?  相似文献   

18.
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和基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融资和投资活动逐步市场化,形成了脱媒的趋势。金融脱媒成为资本市场存在并得以发展的内生性动力,顺应了企业部门多样化的融资需求,满足了居民部门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促进了金融功能从以融资为主向融资与财富管理并重转型。资本市场与科技进步之间存在密切的耦合关系,在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同时,资本市场借助科技的进步和企业的成长推动自身的繁荣。本文从资本市场成长的历史和逻辑出发,深入研究促进资本市场成长的两大因素,对资本市场发展的深层机理和结构性变革趋势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有助于中国资本市场功能的健全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  相似文献   

19.
程杰 《北方经贸》2007,(5):89-91
中国的资本市场在2006年的下半年,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热点。在大家对资本市场良好的发展态势进行分析的同时,作者另辟蹊径,从保险资金运用的角度分析资本市场的发展动力。保险资金直接入市,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改变资本市场结构投资者的格局,实现金融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安全性要求提升金融监管智慧。金融行业与国际接轨,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整个金融体系互动良性发展是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价格辑刊》2001,(1):17-17
中国资本市场在走过10年的限辛之路后,顺利地迈进了新世纪。回道这短暂的历史,不难看出,10年的发展历程实质是10年创新的历程。通过市场拓荒者的艰难创新,我们在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条件下起步,构建了目前初见模型的资本市场,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中国资本市场的今天。这在2001年初举行的“第五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得到最生动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