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认为 ,山西民佃屯田的成因是屯军逃亡、屯田分散以及屯军与屯田之间相距遥远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具体考察了当地民佃屯田的分布、屯粮总额 ,指出民佃屯田是军屯的补充形式 ,“私有化”是其总体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代,商品经济伴随土地关系的变化有着进一步发展。这时土地关系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国家屯田、贵族庄田向民田转化,地主制经济不断扩大;一是官绅特权地主向一般地主过渡,庶民地主有所发展;一是地主经济本身的变化,封建依附关系趋向松解。 一、国家屯田、贵族庄田和官兵旗地向民田转化 明清两代屯田主要是军屯,即卫所屯田。腹里一部分卫所军承担转运漕粮的任务,这部分屯田也叫漕运屯田。  相似文献   

3.
一、屯田的创始年代 屯田始于西汉,古今史家无异词。但屯田始于西汉何时,各家就诸说纷纭。唐杜佑《通典》卷二《食货·屯田》认为屯田起于“汉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诏发习战射士诣朔方,调故吏将屯田张掖郡”;宋徐天麟《西汉会要》卷五九《兵·屯田》则以为屯田起于汉文帝采纳晁错建议“募民徙塞下”。宋王应麟《玉海》卷一七七《食货·屯田》则以为“汉文帝募民耕塞下已有屯田之说,武帝屯渠犁始有屯田之规,成于昭、宣,广于魏、晋,而极盛于唐”。  相似文献   

4.
四、屯軍耕种的地租和田賦合一的屯田明清两代的屯田,有軍屯和民屯。民屯所占比重不大,主要是軍屯。如果从軍屯的生产組织和参加生产的劳动者来考察,可分为以現役軍人为生产单位的屯田,和以軍人家属戶为生产单位的屯田。如果从屯軍所承担的封建搖役来考察,又可分为駐防軍的軍事屯田和运粮軍的漕运屯田。屯田的耕种者是卫所軍兵。共編制:一卫为5600人;一卫有五个千戶所,每千戶所1120人;一个千戶所有十个百戶所,每百戶所112人。明代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康乾盛世的结束,清朝国力开始下降,社会问题逐渐凸显,其中随着八旗人口的增长,八旗兵丁的生计问题成了当时较为重要的社会问题,清朝的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决这一问题,为此嘉庆年间进行了一次开发吉林,同时也是开发东北的旗人移民运动,其中移民屯田就是一项重要措施,然而在众多的移民屯田中双城堡的屯田可谓是成功的典范,然而双城堡屯田的成功又是相对的。现对双城堡屯田进行简单阐释。  相似文献   

6.
宋代屯田、营田问题新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有关宋代屯田、营田问题,近年来学术界已有多篇文章作过专门的论述,在许多方面达成了共识。但仍有一些问题如屯田与营田之关系,屯田、营田在北来与南宋、内地与沿边间的差异,以及两家屯田、营田的成效等,似还值得作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如下探讨。一、宋代行屯田、营田的动机和B的我国古代的屯田、营田最初是为了解决沿边驻军的粮的供应而出现的,它一开始就带有军事上的意义。宋代也不例外,推行电田、营田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希望能够解决边兵的部分根河供应.为了防范主要来自北方的各少数民族军队的骚乱和进犯,宋朝…  相似文献   

7.
宋代为了防止辽及西夏的入侵,先后于河北、河东、陕西等三路进行屯田和营田。“本朝自淳化以来,始用何承矩措置北边屯田,开塘泺之利以限北虏,相继西北二边亦广屯田。”这里的北边,即河北路,西北二边指河东、陕西二路。 宋朝西北地区的屯田和营田,与其他地区(诸如河北雄州、莫州、(雨巴)州一带,及湖南沅州一带)的屯田和营田相比较,显得特别重要。其所以重要,第一,持续时间长,涉及地区广。从时间看,自太宗至道元年(公元995年)陕西转运使郑文宝于贺兰山下屯田开始,至宁宗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四川宣抚副使安丙“于关外广结义士,月给以粮,俾各保田  相似文献   

8.
<走马楼吴简·竹简>中的限米资料名目繁多,有屯田限米、私学限米、还民限米、叛士限米、佃卒限米、佃吏限米、邮卒限米等等.本文认为私学限米、还民限米、叛士限米、佃卒限米等与屯田限米性质不同,前者是依附于户人之下的各种身份的地租,而后者则是政府有组织的屯田地租.  相似文献   

9.
清代雍、乾时期河西屯田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西部的河西走廊,由于战略地位的重要和农业条件的优越,自西汉建郡县以来,差不多历代都在这里实行过屯田。清代雍正、乾隆时期,又一度在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屯田。本文依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原始档案材料及其他有关记载,对清代河西屯田的背景、规模、方法、特点等作些探讨,不当之处,希望得到指正。  相似文献   

10.
以往对唐代屯田、营田的经济效益缺乏量化分析,本文根据有关资料加以估算,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唐代军士屯田营田的平均亩产量若达5斗以上,其生产成本会低于同等条件下的和籴费用。比之长途转运所费,财政、经济效益均较突出。募民屯田营田的亩产量若不超过6斗,会导致入不偿费,经济效益较差,但与长途馈粮或高价和籴的费用比较,其财政效益仍相当显著。由于唐代屯田营田是政府组织的经济活动,具有较强的政治、军事的功利性,故其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有一定的地区性与时效性。  相似文献   

11.
曹魏推行屯田,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论者颇多,这里拟对此问题,综述一下,时或参以己见.一、推行屯田的原因和条件曹魏为什么要推行屯田呢?东汉末年,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由于东汉政府的残酷剥削,搞得老百姓“寒不敢衣,饥不敢食”.早在黄巾大起义前,已经是“田野空,朝廷空,仓库空”的三空窘境.及至黄巾起义失败后的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受到的破坏尤烈.即就洛阳和长安来说,董卓强迫汉献帝迁都长安时,将洛阳焚略一空,《后汉书》卷102《董卓传》说: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封建社会,屯田是组织社会生产的一种特殊形式,始于西汉,延至明清,带有明显的军事性,无不同垦荒、驻防、戍边等密切相关。长期以来,对于清代屯田一直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拟对清代军屯的概况及其在统一全国、开发边疆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作一初探,并对清代新疆军屯兴盛之原因发表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3.
关于曹魏屯田制的研究,长期以来是我国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热点之一,似乎已经题无剩义,但认真反思又不难发现,许多问题并未解决,犹存争议;某些成说亦未尽善,有待修正。本文仅就曹魏屯田的广泛推行与经营管理问题略陈浅见,以就正于方家。 一、曹魏广置屯田的社会历史条件 首先考察一下曹魏广置屯田前夜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解决粮食奇缺问题,关系着逐鹿中原的枭雄胜败存亡的当务之急。东汉末年,战乱的破坏程度远甚于西汉末年王莽之乱,正如政论家仲长统所指出的,“汉二百年而遭王莽之乱,计  相似文献   

14.
一土地类别及耕地面积凡土地之别,有民田(民间恒产听其买卖者,为民田);有更名地(前明分给各藩之地,国朝编入所在州县,与民田一体给民为业,曰更名地);有屯田(卫所军田钱粮,有由卫所官经征者,有改归州县官经征者,皆曰屯田;其屯田有绩垦者,亦曰瞻军地;新疆科布多等处,有绿营兵及遣犯所种屯田,懋功厅有番民所种屯田);有灶地(长芦、山东、两淮、浙江、福建、广东灶丁之地,曰灶地);有旗地(盛京十四城旗人所种之地,及近京圈地征收旗租者,皆曰旗地;奉天、山西有先系旗地后给民垦种者,曰退圈地);有庄田(内务府征粮之地为庄田,近京州县及盛京各城有之);有恩赏地(国初于近京州县分给八旗马厂之地,后因坐落较远,弃置不用,  相似文献   

15.
生态农业风光无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景章 《经济论坛》2003,(20):21-2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农村经济已经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国13亿人口的吃粮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但目前我国仍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阻碍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如何才能改变目前的状况,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呢?笔者认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改变目前状况的一个有效途径。一、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生态问题1.传统粗放型、掠夺式开采使生态环境恶化。建国初期至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进行大规模屯田开发、开荒造田,将原来的森林、草原植被毁灭后开垦,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与荒漠化。如从1950年到1957年,仅…  相似文献   

16.
自五十年代至今报刊上发表过不少有关曹魏屯田的论文,其中多论军屯与民屯,对于士家屯田则所论甚少。主要原因是史料缺乏,我们现就管见所及,提些粗浅的看法。 (一)士家屯田的开创 清代学者何义门说:“魏制,凡镇守部曲将及外官长吏并纳质任。家口应从坐者,收系保官。”质任古已有之,曹魏予以发展形成了质任制。其直接的原因出于加强对军队将士的控制,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建安二年张绣降曹而又复叛事件。事后曹操对诸将说:“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意即如取绣妻子作为人质,则张绣不敢复反了。出于同样的原因,曹操为了防止士兵的逃亡,则  相似文献   

17.
闽国是福建历史上的重要阶段,作为五代时期南方的一个重要国家,它的田制在五代史研究方面也有其意义。然而,因材料稀少,迄今尚未有人对闽国田制作过全面解剖,笔者拾掇了一些材料,想对这个问题作些探索,不足之处,还请大家赐正。 一、官田和私田 唐代福建人少地荒,官府在福建一些地方设置屯田官,组织百姓开垦田地,这就产生了大量的官田。《莆田县志》记载:“前志称吴兴为屯田员外郎祭之从弟,神龙中以家赀筑延寿陂,溉田万余顷。祭为屯田员外郎,其资历不详,必京朝之官来主屯田,而筑陂、填海、开渠诸事,兴代为之,以长官名义行之耳。则北洋之田固官田也。寄郑褒撰吴兴传,谓兴字长官,误也。元和间,斐次元为观察使,堤黄泉三百二十二顷,岁收数万斛,以赡军需,则南洋亦官田也”。从斐次元组织百姓垦田后能得数万斛粮食一事来看,这些田地确为官田,否则,按照民田“三十税一”或“十五税一”的传统,这些田地的税收最多只有数千斛,斐次元能收到数万斛粮食,应为官田的对半分成租。所以,我们认为,《莆田县志》的作者提出唐代莆田的北洋、南洋之田为官田是有道理的。由此看来,闽国建立后,从唐福建地方政权中接收了大量的官田。 闽国统治者继续实行屯田政策,王审知在福清沿海屯垦,派遣士兵修筑大塘,占计塘两项水利工程  相似文献   

18.
在企业合并中,利用合并范围进行盈余管理的是一种常见的方式.华锦股份于2013年"ST"之后,先后进行了疏河浚、广屯田,利用合并范围的调整进行了盈余管理,并且成功脱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汉代不同农耕区的劳动生产率有别。就一个普通农民的年均粮食生产而言,当时南方人均垦田23小亩,亩产量1.37石,总产量32石;中部人均垦田30小亩,亩产量1.5石,总产量45石;西、北部屯田卒人均垦田74小亩,亩产量0.4石,总产量29石。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各地的自然地理条件、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和社会历史条件不同。  相似文献   

20.
辽东因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在明朝建国后就引起了政府的重视,开始了一系列的边备建设.修筑边墙、城堡;对辽东进行移民;以屯田为中心的农业开发等手段.营建了看似牢固的防御体系,这些手段对于明朝政府本身具有重要的政治、军事的意义,同时很大意义上成为了推进民族融合、促进当地经济开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