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水 《中国报道》2011,(1):89-91
没有媒体的配合,水军什么都不是!实际上,这么多年来,无论是微博、博客还是论坛,均经历了各种炒作,但网络炒作从未真正成为社会舆论的主导,认为"网络水军"会演变成"网络暴民",只是杞人忧天而已。  相似文献   

2.
张军  马晓琳 《黑河学刊》2013,(12):160-161,187
网络在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开阔视野、拓展知识、启迪智慧、增进交往的重要手段的同时,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也产生巨大影响。它是一把双刃剑,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意义,也有不可低估的负面作用。所以,应立足于当前网络环境现状,分析其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并探寻新时期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网络水军”这一社会现象正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一些网民被公关公司所雇佣,为公司发帖或回帖造势,实现特定的功能,这些网民被称为“网络水军”,他们当前主要活跃在商业领域内。在我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矛盾高发期的情况下,这些网民有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上传虚假信息。因此,我们应高度警惕、更加关注“网络水军”的负面作用,从而实现互联网技术使用在实际生活中正面作用最大化,负面作用最小化的目的。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探讨如何有效防控网络对青少年包括民族地区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发挥网络应有的积极作用,能够对研究民族地区网络文化发展和促进青少年成长教育有所帮助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桂小溪 《魅力中国》2010,(29):121-121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网络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冲击越来越大。如何在现代网络环境下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这是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通过分析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来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使他们在网络时代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为青少年带来更多学习和交往机会的同时,也对青少年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和冲击,严重影响了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据2016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已完成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10亿,其中以青少年居多。至今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榜样教育是我们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青少年价值观念的转变,榜样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新时期,对青少年进行榜样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但榜样教育要注重真实性和时代性,把握其精神实质,营造教育氛围,重视言传身教,这样才能在今天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8.
冯欠欠 《魅力中国》2011,(15):212-213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心理障碍,阻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网络环境下青少年自我分化主要表现为的四种心理矛盾与冲突,理解这四个“冲突点”,有助于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认清认识自己在网络背景下所产生的心理矛盾与冲突,提高自我分化水平,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也为青少年的网络心理障碍提供政策参考与支持。  相似文献   

9.
李仲谋 《魅力中国》2011,(11):164-165
现代网络对青少年的巨大影响,是我们大家都明白的,但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犯罪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我们却常常忽视,本文从网络文化及其特点谈起,分析了现代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犯罪所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网络文化正面教育和引导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沉湎于网络游戏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难题,本文根据网络成瘾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危害、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应用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矫正的必要性的研究,提出了社会工作矫正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作为非常普及的媒介工具与人们的生活与学习已经密不可分了。但奔涌而来的网络信息,有好有坏,对青少年也都起着两方面的作用。因此教育工作者就应该为青少年把好关,加强在网络环境下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让青少年能够充分地利用网络。  相似文献   

12.
略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青少年网络道德素质堪忧,存在上网成瘾,迷恋网游,网上犯罪和留恋黄站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和制度根源,把握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中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我们应该深化德育体制改革,创新德育形式,与社会各方通力合作,增强青少年自律能力,提高青少年网络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个性、自由和舒适的生活理念日益被年轻一代所认可。在当下,青少年的网络文化消费行为成为一个新的社会现象。在这一背景下,探究青少年网络文化消费现状,从现象中探寻本质,找到青少年网络文化发展的方向。在新的时代,打造青少年优秀网络文化产品,进一步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14.
陈月娥 《魅力中国》2010,(26):374-374
网络成瘾给青少年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乃至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不可轻视的负面冲击。家庭、学校和社会对此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青少年网络道德素质堪忧,存在上网成瘾,迷恋网游,网上犯罪和留恋黄站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和制度根源,把握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中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我们应该深化德育体制改革,创新德育形式,与社会各方通力合作,增强青少年自律能力,提高青少年网络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网络给青少年带来的伦理问题出发,探究了青少年网络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并试图从网络自身的生活和社会道德建设方面时这些伦理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案,从而培养青少年的网络伦理观,使其对网络有正确的认知和利用,实现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发起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青少年体育健康意识,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对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一年多来,"阳光体育运动"吸引了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形成了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  相似文献   

18.
叶向辉  吴书敏 《魅力中国》2009,(10):127-127,99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已经方方面面影响和改造着现实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联网中的糟粕对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方式,道德意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因此,加强互联网对青少年负面影响的研究,健全网络法制,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使青少年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张信良 《魅力中国》2014,(11):307-307
目前网络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其中以青少年利用网络进行相关的犯罪这一严重问题备受关注。对青少年网络犯罪进行简单的分析对当代社会预防青少年犯罪,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以及对我国人才的培养方式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辛延英 《魅力中国》2013,(31):338-338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网络与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越来越密不可分,使当代青少年在享受高科技带来的各种便利的同时,网络道德缺失现象也日趋严重,这就要求高校必须高度关注网络,正确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以促进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