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国有股减持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股减持的难点在于减持主体问题、减持价格问题、减持规模问题、减持方式问题、减持时机与对象问题、减持中各方利益协调问题、入市流通问题等。国有股减持方案应兼顾各方利益,形成共赢局面,最大限度地减小对证券市场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田昆  罗瑾瑜 《大经贸》2001,(6):24-29
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是国有股减持的最大意义国有股减持长期利好社保基金应该投资于资本市场配售和增量发行对股市来说意味着新的扩容国有股减持的价格应该比净资产值高一些国有股减持应该坚持效率和三公原则国有股减持应该注意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  相似文献   

3.
张雄斌 《财贸研究》2002,13(3):75-79
国有股减持可以从增量和存量两个方面入手,但减持途径多种多样。本文借鉴西方国家减持国有股的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和探讨了国有股减持的八条路径。  相似文献   

4.
黄永安 《北方经贸》2001,(3):135-137
由于1999年国有股配售试点的失败,国有股减持陷入了僵局。本文试图对当前提出的一些国有股减持模式进行剖析,并提出仿效香港盈富基金,分行业设立多个国有股减持投资基金,采取优惠条件,发行有选择权的可交换债券筹集减持资金,让利于受让国有股的机构和个人,最终顺利减持国有股。  相似文献   

5.
系统研究了证券市场上的国有股减持问题,在分析了国有股存量的规模和行业分布后,明确了国有股减持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与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关于国有股减持的方案从原则,流通方式,资金运作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从理论和实际的不同角度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
濮洁 《北方经贸》2002,(8):15-16
国家、上市公司、投资者是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如何设计一个使三方均可受益的国有股减持方案已成为近期国内证券界争论的焦点问题。在坚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证券市场优化配置、同股同价等原则下 ,提出几点可使三方均受益的国有股减持方案。重点从新股发行的角度讨论国有股减持的方式和方法 ,分析了造成我国证券市场新股发行价格较高的原因。从不同侧面论述了本方案在理论上的可行性及在现实中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而目前产权改革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国有股减持。对于存量上市公司的减持,应首先从占上市公司的绝大多数的一般竞争性行业、非基础性产业开始。  相似文献   

8.
国有股减持之症结及方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有股减持之症结在于如何一视同仁地保护上市公司现有一切股东的利益,减持价格高低居其次;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之关键是减持对象应为流通股股东,允许其以所持股市值参与减持,减持价格由原流通股东自由竞价形成。  相似文献   

9.
黄湘源 《市场周刊》2001,(23):10-13
日前,历时四个多月的国有股减持风波嘎然而停。10月22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关于“国家拥有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向公共投资首次发行和增发股票时,均应按融资额的10%出售国有股”的规定在有关具体操作办法出台前,将停止执行。勇于改正和停止执行造成股市暴跌的错误的国有股减持方案,是体现“三个代表”思想,顺应民心,着眼长远之举,对于当前持续低迷的股市,具有重大的利好意义。次日,沪深股市四大指数全线飘红,巨大多数股票以接近涨停的价格报收。沉寂多时的股市揭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0.
我国证券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上市公司占总股本60%以上的国有股却不能上市流通,严重地制约了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影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减持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已成为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国有股减持面临的主要问题,比较几种减持方式.最后对其在不同阶段进行优化组合,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