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0 毫秒
1.
周少芳 《经济师》2004,(10):65-66
在当今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强的趋势下 ,进一步完善国际经济政策 ,寻求更大的经济发展空间 ,已经成为世界上多数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政策选择。中国加入WTO后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 ,政府的经济职能不仅是要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稳定和发展经济 ,而且还要制定和执行好国际经济政策 ,谋求更大的经济发展空间和更长久、稳定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
为了促进就业增长,减缓失业对社会稳定的冲击,我国政府相继实施了再就业工程、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让部分劳动者提前退休、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政策的实施,对干缓和我国就业矛盾、促进就业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干经济条件的限制、政策本身的局限或者政策实施者主观方面的失误,导致政策实施过程中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从当前经济形势看经济增长的几个重要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006年以后,经济增长水平较高,而且有加速迹象;国内需求旺盛,投资增速加快,消费更加活跃;外贸顺差持续扩大,外部净需求增加。当前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约束。稳定经济增长的重点是稳定投资的增长。稳定房价,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是稳定投资增长的重要条件。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继续发展,成为我国宏观经济中的突出问题。需要考虑构建国际收支不平衡条件下的宏观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增长:阶段性、风险性和波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我国经济增长已经实现的“软着陆”对应,我国经济增长开始进入“软扩张”阶段。经过近年来的扩张性宏观经济调控,积极经济政策的长期效应逐渐体现出来,形成了对经济增长持续和稳定的促进作用。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由总供给驱动向总需求驱动的转变,我国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明显增强,在保持较低风险水平的同时,将开始形成新的周期模式和第一轮增长型长波。  相似文献   

5.
王梦茹 《经济论坛》1996,(17):14-15
宏观经济政策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作用□王梦茹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实现今后15年奋斗目标的一个关键环节。要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就需要重视宏观经济政策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作用。一些新兴工业化国...  相似文献   

6.
易宪容 《商周刊》2011,(21):19-19
市场广为流行的稳定物价及保证经济增长“两难”抉择判断事实上并不存在,当前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关注点理所当然更应放在物价稳定的节点上。否则,再高的经济增长其意义都不大。  相似文献   

7.
美国联邦所得税政策作为一项宏观经济政策,主动地反映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和刺激经济增长的要求,是从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从此之后,联邦所得税政策,同其它宏观经济政策如货币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一道,成为联邦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美国联邦所得税政策作为一项宏观经济政策,主动地反映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和刺激经济增长的要求,是从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从此之后,联邦所得税政策,同其它宏观经济政策如货币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一道,成为联邦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连续两年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在1999年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果,它有效地抑制了经济的下滑趋势。保证了7%的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从近两年的分季度经济走势看,目前经济增长出现了较明显的止跌企稳迹象。 1999年一季度在上一年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灵活运用金融政策工具的作用下,经济增长出现了强劲反弹,但二季度受短期经济政策刺激作用减弱的影响,经济增长又有所回落,二、三季度基本稳定在7%左右的水平。1998年上半年经济增长也处干这一水平,尽管受上一年四季度基数较高的影响,99年全年经济增长率仍超过年…  相似文献   

10.
《宏观经济研究》2001,(7):13-19
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在去年出现重要转机的基础上进一步朝好的方向发展,经济增长速度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国内需求的拉动作用增强,对国外需求的依存度相对薄弱,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其积极效应开始显现,但尚未形成足以支撑经济持续稳定地较快增长的内在动力,当前宏观经济仍呈现调整型增长特征,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的战略攻坚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经济增长的稳定回升还离不开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持,美国经济大幅调整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在下半年将会更明显地反映出来,因此还不宜过早判定我国经济已进入新一轮景气扩张期,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应继续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紧紧围绕着结构调整这一主线,培植和增强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内在动力,若外部环境恶化,可考虑在必要时适当调整扩大内需的政策力度。  相似文献   

11.
信心与宏观经济波动关系的研究对改善和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企业家信心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等7种经济先行指数与宏观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的经济先行指数与宏观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关系,但各类经济先行指数对经济波动的敏感性差别较大,其中,企业家信心指数对我国宏观经济趋势的敏感性最强,消费者信心指数最不敏感。因此,为避免我国宏观经济的大幅波动,应通过财税政策和制度设计增强企业家信心。  相似文献   

12.
张锦平 《新经济》2014,(7):9-13
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运行调控的重要目标.从宏观经济总需求构成看,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驱动经济增长的三个重要方面,它们的变动和共同作用决定了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态势.具体分析“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利于考察宏观经济政策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拟着重分析研究消费需求对广东经济增长的作用,特别是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为制定经济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广东消费需求潜力优势明显,发展空间巨大,是未来广东保持发展的必然选择。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运行调控的重要目标。从宏观经济总需求构成看,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驱动经济增长的三个重要方面,它们的变动和共同作用决定了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态势。具体分析"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利于考察宏观经济政策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拟着重分析研究消费需求对广东经济增长的作用,特别是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为制定经济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2005—2006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5年中国经济向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预期方向稳定发展,继续呈现高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的良好配合态势。2006年乃至"十一五"期间,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应该保持其中性政策取向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在最高可持续增长率(HSGR)的需求管理最终政策目标指导下,建立价格、工资与汇率动态调整一致的政策目标体系,通过稳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积极操作,以国内投资需求为轴心,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5.
章玉贵 《资本市场》2014,(9):119-120
<正>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理应通过系统性的政策设计与有效的执行力来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转型,以期将经济增长的下一个周期建立在结构均衡的逻辑起点上。鉴往知来的反思告诉我们,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在经济内外失衡的环境里依靠天量的投资保持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债务拉动的中国,其金融系统日渐积累的内生性不稳定,或将使中国在未来某一个时间节点出现"明斯基时刻":信贷的集体恐慌与市场信心突然崩塌,进而引致资产价格出现断崖式减缩。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理应通过系统性的政策设  相似文献   

16.
安翔 《经济问题》2005,(10):49-5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已经很多,将之应用于我国农村金融领域,在对内生增长理论中的帕加诺模型作适当变换后,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农村经济增长过程中,金融业的发展对其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国家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也是决定性变量;另外,利率指标与农村经济增长率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应以凯恩斯的低利率货币政策为佳。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伴随着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宏观经济失衡的不合理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造成居民福利损失的同时,也必将损害经济的长期发展。政策因素造成的经济扭曲或许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离不开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资本的流入在给东道国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却也给其以负面影响。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稳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以及与我国引进外资初衷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消费是关系整个社会国调发展的重要问题,消费增长是产生新的社会需求、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对消费需求实施管理和调控,是世界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其中最为显的特点是,国民经济开始走出短缺状态的束缚,买方市场初步形成,经济增长方式开始由供给主导型向需求主导型转变,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如何通过刺激包括消费需求在内的各项需求,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已成为宁夏经济工作和决策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宏观调控与美国经济增长--评克林顿政府的经济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确的宏观调控政策是经济增长的保证。克林顿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成功运用为其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运行环境。 2 0世纪 90年代美国实现了持续 10年的高经济增长。本文评述了克林顿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 ,并提出了对我国选择宏观经济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