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出口企业应收账款现状 1.应收账款数额越来越大。目前我国企业应收账款总量大约有6万亿元人民币,占企业总资产的30%左右,而占企业数量90%以上的中小企业深陷应收账款之困。尤其近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经营不确定性增加,卖方回款风险增大,企业的应收账款困境雪上加霜。目前国内企业的海外应收账款余额已达到了10000多亿美元,并且正以每年150亿美元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2.
一、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应收账款总额逐年增加 目前我国企业应收账款总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且账龄老化、质量低劣。据统计,截至2008年8月27日,上海证交所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为3594.6亿元,比上年同期的2907.5亿元增加23.63%;深圳交易所为1775.2亿元,比上年同期的1443.7亿元增加22.96%。两上市公司合计应收账款5369.8亿元,上年同期为4351.19亿元,同比增加23.4%。使企业很多正常营运资金变为了沉淀资金,企业营运难以正常进行,同时整个社会的资金流通也受到了阻碍,社会再生产能力受到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据专业机构统计分析,在发达市场经济中,企业间的逾期应收账款发生额约占贸易总额的0.25%—0.5%,而我国这一比率高达5%以上。我国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逾期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已成为阻碍经济健康运行的一大顽症。“应收账款是企业的神经中枢”,应收账款管理的有效与否不仅直接决定了流动资金的周转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大量实行赊销,加上企业内部管理不严、对赊销单位的信誉估计不足等原因,造成企业应收账款的数额明显呈上升趋势,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为50%以上,逾期应收账款也占应收账款总额的60%以上。企业一方面向银行借入大量的贷款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自身货款被其他企业无偿大量地占用,这样不仅增加了企业财务费用支出,也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因此,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应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5.
王静 《会计之友》2007,(11Z):20-21
我国大多数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意识淡薄。方式单一,应收账款居高不下,问题繁多。笔者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完善的管理措施,以促使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加快资金周转。  相似文献   

6.
浦军 《财会通讯》2008,(7):60-61
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但与此同时,在相当一部分出口型企业中,账款拖欠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出口型企业发展的一大顽症。目前我国出口型企业产品赊销比例远低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水平,但与赊销比例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企业的应收账款坏账率、平均账款拖欠率以及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比率远高于对方,每年都有巨额的应收款成为坏账。据商务部的调查,我国约有海外应收账款1000亿美元(累计额)无法收回,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150亿美元左右的速度增加。我国企业的应收账款在流动资金中占比50%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这一切说明,在我国出口型企业中,应收账款管理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应引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陈东 《会计之友》2007,(12X):37-38
应收账款是企业拥有的一项重要的资产,它的安全与否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出发,阐明了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剖析了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一、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目前的市场基本上是产品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扩大产品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据调查,我国约有80%的企业不同程度地采取赊销方式进行促销活动,而且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比例为50%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收账款是指客户以赊购(信用)的方式购买企业的商品和劳务而欠企业的款项,它是企业的一项流动资产,是一种纯粹意义上的资产占用,地应收账款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金周转水平,是盘活企业资产的关键,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流动资产的比重居高不下,对此企业管理当局叫苦不迭,本人根据多年的财务管理经验及顾问咨询经历,对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有些许体会,在此提出与同行共商。  相似文献   

10.
企业走出应收账款困境的思考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近年来,我国企业的应收账款状况很不乐观,许多企业应收账款高得惊人,正威胁着企业经济的健康运行。据专业机构统计分析,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例平均在40%—50%之间,逾期应收账款发生额占贸易总额的比率高达5%以上。一些企业的呆账、坏账长期以来有增无减,企业间的相互拖欠现象十分严重,应收账款问题衍生出的“三角债”长期存在,而且盘根错节。一些企业因为大量应收账款不能收回而陷入财务困境,不能自拔。我国企业在应收账款方面的问题,不仅影响着单个企业的经营,也制约着市场经济信用关系的建立,还威胁着国民…  相似文献   

11.
邱军 《审计文汇》2004,(10):34-35
一、应收账款目前存在的问题 应收账款余额占企业流动资产和当年完成产值收入的比例偏高。企业理想的财务状况,速动资产占流动资产的份额在50%左右为宜,应收账款余额占流动资产的份额以15%为佳。但在许多施工企业中这一比例远远超过15%,甚至达到50%。应收账款余额占当年完成产值收入的比例一般以10%为好。许多施工企业这一比例也远超10%。若应收账款在流动资产中的比例不断增加,将导致企业出现短期偿债风险和资金短缺风险。  相似文献   

12.
运用资产证券化方式进行融资是经济发达国家的一种融资方式。应收账款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方式之一。为了拓宽融资渠道,近几年来我国一些企业与银行合作,也开始运用应收账款证券化的方式进行融资,深圳中集集团首创成功先例。据有关资料介绍,中集集团与荷兰银行达成了以优质应收账款为支撑,发行商业票据(CP)的三年期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协议,按照荷兰银行提出的标准,挑选近亿美元的优质应收账款组成一个资金池,交给两家国际知名评级机构评级,得到了A1(标准普尔指标)和P1(穆迪指标)的分数,这是短期融资信用最高的级别,凭着…  相似文献   

13.
浅谈如何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收账款管理就是充分发挥应收账款的促销及减少存货的功能,权衡应收账款投资所产生的收益、成本和风险,作出有利于企业的应收账款决策。  相似文献   

14.
应收账款管理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企业间的赊销交易呈上升趋势,能否有效地管理好应收账款,是企业财务管理很重要的一项工作,也是提高企业资金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笔者根据应收账款清理的经历,结合目前企业的一些问题,就此谈几点看法。一、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企业的应收账款是在商品销售中产生的。销售商品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主要是现销与赊销方式。现销方式的优点是应计现金流入量与实际流入量完全吻合,避免呆坏账损失,及时收回的货币资金投入再生产过程,这是企业最期望的销售方式…  相似文献   

15.
郝剑  朱太辉 《会计之友》2008,(32):55-56
我国企业一方面存在着大额的应收账款,另一方面应收账款融资的进展却并不顺利,这其中的原因包括我国没有明确规定企业应收账款融资的会计处理。本文将所有的应收账款融资分为无追索的应收账款融资和有追索的应收账款融资两大类,深入分析现行规定指导下我国应收账款融资会计处理的不合理之处,并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一些企业盲目赊销,忽视应收账款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的问题,论述了企业存在应收账款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及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消除不利影响及解决应收账款管理中问题的办法。目的是促使企业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使应收账款这一资产在企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流入.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我国企业逾期应收账款占用资金比例远远高于国家水平。据专业机构统计分析,在比较成熟和发达的市场经济中,企业逾期应收账款率一般不高于10%,而我国目前国有企业这一比例高达60%左右,财政部公布的国有企业全行业应收账款的平均占用期也高达86天。  相似文献   

18.
文章梳理了学界对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研究成果,重点总结了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工程款拖欠严重的原因及解决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迅猛发展,赊销已占据了企业间交易方式的主导地位,但随着应收账款的不断增加,坏账风险也会加大,于是,应收账款融资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应收账款融资是企业为获得资金并转让风险,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和资金状况,以及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适宜地转让应收账款,以保证公司正常生产、经营需要的理财行为。目前,企业常用的应收账款融资方式通常有应收账款抵借、应收账款出售和应收账款证券化三种,[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目前企业的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应收账款的存在也给企业带来各种不同类型和程度的风险.因此企业应充分认识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不断强化应收账款风险管理,采取事前、事中、事后等控制手段,来规避应收账款给企业所带来的一系列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