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爱因斯坦在对人类认识活动的批判性考察中,对科学认识活动过程中的经验概念,有系统而深刻的论述。在爱因斯坦看来,科学认识表现为从经验到理论,再到经验的活动过程。在人类的科学认识活动中的经验,可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或"感性经验"和"理性经验"。经验中包含的"实在"内容是科学理论真理性的根据。在科学的幼年时代,从经验到理论的途径是归纳和抽象;而在科学的成年时代,从经验到理论的途径只能是思维的自由发明和创造。通过对爱因斯坦科学认识论中的经验概念的研究,既能够搞清楚人类科学认识活动的基本过程和规律,也可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2.
在语言哲学研究中,Chomsky自称是实在论者.他的这一语言哲学思想在三个方面对语言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是造就了当代心理语言学的诞生;二是促进了语言习得机制的研究;三是丰富了科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3.
钱钟书的悲剧意识是一种关注人生、关注生命的人类哲学思考 ,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将传统的、以社会伦理为核心的忧患意识升华为现代的、以人为本的现代忧患意识的优秀作家。钱钟书和鲁迅一道 ,从不同的方面实现了传统忧患意识的现代转化 ,并在精神实质上实现了与现代世界文明的对接。  相似文献   

4.
钱钟书的悲剧意识是一种关注人生、关注生命的人类哲学思考,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将传统的、以社会伦理为核心的忧患意识升华为现代的、以人为本的现代忧患意识的优秀作家。钱钟书和鲁迅一道,从不同的方面实现了传统忧患意识的现代转化,并在精神实质上实现了现代世界文明的对接。  相似文献   

5.
霍布斯在17世纪英国革命的特殊历史背景之下开启了一场政治哲学革命,他借对《圣经》的重新解释,用经验论代替启示神学作为政治哲学的根基,用一种自下而上的政治哲学路径替换了传统自上而下的政治哲学路径,顺应了资产阶级崛起的时代潮流,开启了现代政治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启蒙”是现代哲学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康德和福柯都对这个问题给出了重要的回答.本文根据他们的不同回答提出了一个应该先于“什么是启蒙”的问题——“我们需要启蒙几次”.根据康的回答,启蒙只需一次;而根据福柯的观点,启蒙则将多次地持续下去.这种分歧也是“启蒙运动”初期哲学和“后现代主义”哲学、“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区别所在.最后笔者也将给出一种不同于前两者的回答该问题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被称为"王国维难题"的"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是一个"二律背反"的命题,这个悖论的产生是西方现代哲学文化中理性与感性、科学与人文、形式与内容、外在与内在、时间与空间的二元对立、矛盾所致。王国维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最早自觉发现了西方现代主义哲学的这种矛盾并中西求索以解决之,其成果便是时空交融、意与境浑、入内出外的境界论时空美学。其实,这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成果就是对中西传统文化、现代主义进行的现代转化,从而使他的美学超越了美在形式、美在社会实践的现代主义哲学与美学范式,而进入美在生命时空的美学与哲学前沿。  相似文献   

8.
被称为"王国维难题"的"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是一个"二律背反"的命题,这个悖论的产生是西方现代哲学文化中理性与感性、科学与人文、形式与内容、外在与内在、时间与空间的二元对立、矛盾所致。王国维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最早自觉发现了西方现代主义哲学的这种矛盾并中西求索以解决之,其成果便是时空交融、意与境浑、入内出外的境界论时空美学。其实,这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成果就是对中西传统文化、现代主义进行的现代转化,从而使他的美学超越了美在形式、美在社会实践的现代主义哲学与美学范式,而进入美在生命时空的美学与哲学前沿。  相似文献   

9.
现代宇宙论标准模型的成功,在于它给出了一个膨胀的宇宙,并在一定程度上与天文观测一致。但它没有给出大爆炸后10-43秒以内的演化情况,对宇宙的未来也根据两种不同的观测数据,给出了两个截然相反的演化结果,在时空演化上存在违背因果律的问题。这些固然与当代人类观测能力的局限性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我们的哲学思维方式有关,也许我们研究问题的出发点、着眼点和思维的角度有问题,基于此,本文对现代宇宙论标准模型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指出了它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对现代宇宙论标准模型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0.
钱钟书不仅是位饱学之士和颇具特色的作家,更是一位睿智的哲人.在为文治学的实践中,他始终致力于古今中外及多种学科知识的融合,追求精神的自由与和谐.他的审美趣味和哲学思辩方式既受中国道家思想影响,又兼容西方近现代哲学、美学思想,而将文学艺术的研究引入一个崭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康德先验哲学中的自由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由,是康德实践理性中的关键性概念,在他的《实践理性批判》中作了详细的论述。但这一问题在康德的整个先验哲学体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康德哲学中有关自由的论述的考察,认为自由概念贯穿于康德先验哲学之中,为他最终解决“人是什么”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经济学与经济哲学具有互补性,经济学侧重于经济过程的规律性,经济哲学侧重于经济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经济学离开了哲学,它不过是一种抽象的知性科学,而哲学离开了经济学,它也就变成一种纯粹的思辨哲学。经济学家要成为思想家,他必须要从经济学上升为哲学,而哲学家要成为实践家,他就必须要掌握经济学。正是经济学与哲学的联盟才产生真正的实践哲学、实践唯物主义。经济学与经济哲学都起源于近代,起源于对以资本为竞争主体的市场经济的思考,由于资本是分析现代社会的基本哲学范畴,因而弄清资本与国家,资本与人民,资本、国家、人民三者的关系,就成为当代经济哲学思考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阐释学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并在各阶段呈现出明显不同的学科特点。现代阐释学在经过认识论和本体论的发展阶段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当代阐释学转向实践哲学,注重实践智慧,目的是指导人们现实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尼采虽然是个反传统的现代西方思想家,但他构想的新世界的价值尺度却是以古希腊文化中的生命哲学传统作为其核心标准的,并以此批判了基督教文化和现代资本主义形而上学传统,从而使更为古老和更具有根基性的古希腊生命哲学复活于重估一切价值的新人文主义世界中。  相似文献   

15.
钱钟书不仅是位饱学之士和颇具特色的作家,更是一位睿智的哲人,在为文治学的实践中,他始终致力于古今中外及多种学科知识的融合,追求精神的自由与和谐,他的审美趣味和哲学思辩方式既受中国道家思想影响,又兼容西方近现代哲学美学思想,而将文学艺术的研究引入一个崭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默多克是一名深受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影响的小说家。她在作品中主要关注现代人生存中的哲学问题。解读其代表作《砍掉的头颅》,可以揭示出在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情节中所蕴涵的哲学思考与道德探索。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回顾了新中国50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状况,指出了50年后的今天中国哲学所面临的问题。文章着重提出了:在进入21世纪时,中国哲学保持自己的特质是振兴和发展中国哲学的前提。作者对哲学的发展问题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经济逻辑是研究经济学中的逻辑推理问题。在前人探讨的基础之上提出一种研究经济逻辑的新的视野,即以现代逻辑为基本分析工具研究经济推理的必然性问题。因此经济逻辑实则是现代逻辑在经济学中的应用。以逻辑学在哲学中应用而产生分析哲学为摹本,同理亦可在经济学中加以应用结合数理分析形成分析经济学。  相似文献   

19.
梁漱溟在中国学术史上第一次对中、西、印三方文华及其哲学进行系统的比较,立即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他穿过文化现象,直透现象背后的根本精神,再由根本精神说明现象,纠正了自严复以来思想界的进化论倾向。与西化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不同,他提倡并肯定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主张走孔子的路,肯定世界未来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儒学的复兴。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中国特性。艾思奇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先驱人物,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尤其是他在上海时期写成的《大众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进行了通俗解读,对几次错误思潮进行了理性批判,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